QCT647_2013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标准送审稿)a.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
QCT649_2013汽车转向操纵机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QC/T 649-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制定的。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旌扬、宏、夏小俊、游城、自标。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649-20001 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
2 试验项目2.1 总成间隙试验2.2 转动力矩试验2.3 滑动花键的滑动起动力试验2.4 静扭强度试验2.5 扭转疲劳寿命试验3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其材料、尺寸、热处理及装配状态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
每项试验样品数量不少于3件。
4 损坏的判定4.1 总成的零件表面出现可见裂纹。
4.2 总成运动不灵活,不能继续使用。
5 性能要求5.1 总成间隙试验5.1.1 对于滑动花键结构,总成包含1个万向节,总成的扭转角度不大于45'。
5.1.2 对于滑动花键结构,总成包含2个万向节,总成的扭转角度不大于1°。
5.1.3 对于无滑动花键结构,总成包含1个万向节,总成的扭转角度不大于15'。
5.2 转动力矩试验转动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5.3 滑动花键的滑动起动力试验滑动起动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4 静扭强度试验施加转矩M j进行静扭强度试验后,总成不允许损坏。
5.5 扭转疲劳寿命试验施加正反方向的疲劳寿命试验转矩M,经3×105次循环试验后,总成不允许损坏。
6 试验条件在各项试验项目中,应满足以下条件:总成应按实际装车状态安装与固定。
7 试验方法7.1 总成间隙试验7.1.1 将总成与转向器联接的一端固定,从转向盘一端施加±3Nm的转矩,所施加的转矩也可以按设计要求确定。
机动车辆转向机构检查及技术性能界定

机动车辆转向机构检查及技术性能界定作者:贺素霞来源:《硅谷》2009年第17期[摘要]叙述转向系统技术状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转向机构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标准,转向装置的检查方法和转向拉杆球销配合的界定。
[关键词]转向机构技术检查拉杆球销配合状况界定中图分类号:T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10120-01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日常安全管理,提高装备安全技术性能,切实做好车辆各级维护,保证日常维护落实到位,确保机动车辆技术状况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真正消除行车隐患,保障道路运输生产安全。
汽车运输企业为监督制度的落实,均定期组织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检查,对机动车辆采取强制检查措施,以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合格。
作为用来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转向系,其技术状况的好坏是攸关运行安全的关键机构,其功用是使汽车按照使用要求保持直线行驶状态或者改变行驶方向。
其技术状态与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性和转向系统可靠性密切相关,汽车转向系技术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因此,汽车转向系统安全技术性能,均被列为运输企业对车辆进行检查的重点内容,一般运输单位,在实施转向系技术检查时,基本上以人工直观检视为检验手段,以静态的地沟检查和外观检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动态检验的检查方式。
一般转向机构技术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转向器与前轮定位的检查;2.方向盘转动力的检查;3.方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4.横、直拉杆接头球销配合的检查。
横、直拉杆接头球销配合松紧程度,是地沟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人工直观检查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弹性,具体执行中因人而异会存在一定偏差,检查工作中对于拉杆接头球销配合松紧度对标准符合性判断,作为检查者为突出转向机构安全的重要意义,往往对拉杆接头配合松紧程度要求倾向较严,我们在实施车辆检查工作过程中,检查与被检查者之间就球销处于何种状态为松旷曾一度引发争议,一些驾驶员对此反映强烈,甚至出现为使转向球头松紧度项目检查能顺利过关,有意识将球头销调的过紧,更甚者检查前先将球头调紧,待检查后再调回到理想状态的不正常现象,由于球铰配合副调的过紧,导致转向沉重而增加驾驶员疲劳强度,同时丧失自动回正能力,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行驶安全稳定性,同样对安全行驶产生不利影响,产生一定负面作用。
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经过前期的验证试验及标准资料收集等工作,从 2009 年 12 月开始起草标准,起草项目
1
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后形成讨论稿,讨论稿经与相关单位讨论后逐步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 作。
《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本标准修订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项目编号 2011-2441T-QC,项
目名称《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
1.2 主要工作过程 1.2.1 于 2009 年 12 月接受了修订 QC/T563-1999 任务,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项目小组,并 同时提交了工作计划,提出了修订的建议并确定了修订原则,同时起草了修订草案; 1.2.2 确定了国内知名的三个转向盘总成供应商做为标准修订参加单位,并确定了工作职 责; 1.2.3 对原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主要问题如下: a) 标准的可读性差,条理不太清晰,不符合标准使用者常规的思维; b) 试验样品数量过多,试验成本高,可操作性不好; c) 试验项目不完d) 原版本陈旧,标准中引用的如 10 号车用机油已经过时; 1.2.4 主机厂调查
对转向盘总成在汽车上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可能接触到的介质、安装形式进行了调查, 为起草标准铺垫良好的基础。 1.2.5 调研、技术资料和样品的收集 a) 调研
对比较典型的、技术国内领先的产品供应商进行走访调研,集中了原标准现存问题和实 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修订原标准的修订给予了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同时给出修订标准的 中肯建议,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资料,探讨了修订后标准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可操 作性,为本次修订标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b) 技术资料和样品的收集
转向管柱总成的性能设计要求及疲劳寿命试验项目的研究分析

转向管柱总成的性能设计要求及疲劳寿命试验项目的研究分析转向管柱总成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决定汽车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键部件。
如何保证转向管柱总成符合设计的性能要求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转向管柱总成的疲劳寿命试验,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标准与规范我国汽车行业标准对汽车转向管柱产品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在“QC/T649-2000《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标准中做了明确规范。
依据标准规范对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进行疲劳寿命试验。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外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疲劳寿命试验内容和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本公司产品试验室对标准与规范中疲劳寿命试验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在QC/T649-2000《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条款5.5扭转疲劳寿命试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主要内容依据汽车生产商的要求,以及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详见表)。
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疲劳寿命试验样件与试验项目以上五项管柱疲劳寿命试验基本上代表了当前国内外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疲劳寿命试验的项目。
样件试验的具体项目要依据转向管柱总成所选用的技术标准而定。
样件试验项目选取的基本原则如下:1.一般采用国内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一项疲劳寿命试验。
2.采用日本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二项疲劳寿命试验。
3.采用欧美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三项、第四项和第五项疲劳寿命试验。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按5个试验项目,分别由6个试验设备来完成。
它们是:扭转疲劳寿命试验台、回转耐久性试验台、电动可变倾角寿命与垂直疲劳试验台、手动可变倾角寿命与垂直疲劳试验台及管柱结构侧向疲劳试验台和转向系统寿命试验台1. 扭转疲劳寿命试验(1)试验设备见图1,由试验台架和驱动机构组成。
其中,试验台架:底座板、驱动机构和固定座联接固定一体。
功能是为试件提供一端是固定点,另一端产生正反扭矩作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减速机和装有滑槽的摆块组成,功能是提供正反扭矩。
万向节测试标准

万向节测试标准
一、外观检查
1.检查万向节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处理、结构完整性、是否有裂纹、磨损或其他损伤等。
2.检查万向节的标识是否清晰、齐全,包括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
二、尺寸检查
1.测量万向节的各部件尺寸,包括轴径、花键尺寸、轴承径等,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万向节装配后的尺寸,包括轴向和径向跳动量,确保满足设计公差范围。
三、转矩测试
1.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万向节转矩测试,按照规定的转矩加载程序进行操作。
2.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最大转矩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保万向节满足设计要求。
四、温度稳定性测试
1.将万向节置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
2.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进行转矩测试,观察转矩值的变化情况,确认万向节的性能稳定性。
五、材料和制造质量测试
1.检查万向节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包括材质、硬度等,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2.对万向节的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包括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3.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无损检测等检验,确保万向节材料和制造质量的可靠性。
QC汽车行业标准

QC/T 568.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第1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车和微型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的台架试验方法。
QC/T 568-1999 2011/8/1
2011
部分:微型
本标准适用于输入扭矩不大于200N.m的乘用车和商用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
QC/T 474-2011 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
O形橡胶密封圈
16. QC/T 833-2010 汽车空调用压力安全阀技术条件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采标
文号
2010/8/16 2010/12/1
工科
[2010]第
2010/8/16 2010/12/1
工科
[2010]第
113号
2010/8/16 2010/12/1
工科
[2010]第
113号
2010/8/16 2010/12/1
本标准规定了客车在随机输入行驶工况下的平顺性评价指标及其限值。
QC/T 474-1999 2011/8/1
本标准适用于M2、M3类汽车(不含卧铺客车)。
QC/T 850-2011 乘用车座椅用聚氨酯泡沫
本标准规定了对形状固定的全泡沫材料的乘用车座椅用聚氨酯泡沫座垫和靠
2011/8/1 ISO
背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999:2007
,NEQ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防震、舒适性衬垫材料制成乘用车座椅座垫、靠背的聚氨
酯泡沫。
QC/T 80-2011 道路车辆-气制动系统用尼龙(聚酰胺)管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气制动系统用尼龙管及管总成的尺寸规格、性能要求、试 QC/T 80-1993 2011/8/1 ISO 7628-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XXXY 丫-JT -07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批准: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00七年十二月况,对汽车转向盘技术条件进行了规定,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了 XXXYY-JT241-06〈乘用车转向盘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钟洲、刘洋。
本标准于2007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
、八规定了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盘。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8410汽车内饰件材料燃烧的特性GB 11557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6422.2-1999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 2部分:氙弧灯 QC/T 563-1999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ECE R12关于就碰撞中防止转向机构伤害驾驶员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XXX 100003-2007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3技术要求 3.3外观3.3.1转向盘本体、上护盖、下护盖的颜色要求一致,其表面光泽、装饰纹应均匀。
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冷隔、欠料、飞边及擦伤等缺陷。
轮缘要求手感舒适。
3.3.2转向盘导电板(如果有该零部件)底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凸起、凹陷,装配 后底面应涂上汽车润滑脂。
1 范围本 标准3.3.3转向盘总成的金属件不允许有锈蚀、毛刺、变形等缺陷。
能够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对人的健康无危害或危害较小,而且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647-2000(20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行业标准修订计划制定的。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旌扬、宏、夏小俊、游城、自标。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
法QC/T 647-2000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最大工作角
转动万向节时,两万向节叉不产生相互干涉,万向节能够传递转向转矩的最大摆角。
2.2 摆动力矩
固定万向节叉中的一个而另一个万向节叉绕十字轴摆动时的摆动力矩值。
2.3 转动方向间隙
在转动方向上万向节的间隙。
2.4 万向节十字轴轴向间隙
万向节十字轴的端面和轴承或调整垫圈之间的间隙。
2.5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
在装配状态下,当在夹紧固定式万向节叉和轴之间轴向拔拉时,滑动时的负荷。
2.6 轴承的压出力
用铆接的方法将轴承固定在万向节叉轴承孔,以防止轴承从万向节叉轴承孔中滑出,铆接后轴承压出所需的力。
3 试验项目
3.1 最大工作角试验
3.2 摆动力矩试验
3.3 转动方向间隙试验
3.4 十字轴轴向间隙试验
3.5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试验
3.6 轴承的压出力试验
4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其材料、尺寸、热处理及装配状态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
每项试验样品数量不少于3件。
5 性能要求
5.1 最大工作角试验
最大工作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5.2 摆动力矩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摆动力矩最大为0.39Nm。
5.3 转动方向间隙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转动方向间隙应不大于15'。
5.4 万向节十字轴轴向间隙试验
万向节十字轴轴向间隙应满足设计要求。
5.5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试验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5.6 轴承的压出力试验
轴承的压出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6 试验条件
在每个试验项目中使用的夹紧固定式万向节叉上,应装配车上使用的相应的轴,并把螺栓紧固到最小的规定力矩。
只有在摆动力矩试验时,要求夹紧固定式万向节叉的螺栓拧紧到最大规定力矩值。
7 试验方法
7.1 最大工作角试验
7.1.1 将万向节的一个万向节叉绕另一个万向节叉摆动,同时连续转动万向节。
7.1.2 测出旋转最大可能工作角。
7.1.3 测量误差不大于1°。
7.2 摆动力矩试验
7.2.1 将一个万向节叉固定,绕十字轴摆动另一个万向节叉。
7.2.2 类似地,交换万向节叉的固定,分别测出两个万向节叉的最大摆动力矩。
7.2.3 测量误差不大于2%。
7.3 转动方向间隙试验
7.3.1 将一个万向节叉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万向节叉一端施加扭转力矩±1Nm。
试验台应有防止万向节错位的装置。
7.3.2 测出万向节转动的角度值,即转动方向间隙。
7.3.3测量误差不大于2%。
7.4 万向节十字轴轴向间隙试验
7.4.1 使两万向节叉的轴线成一直线,固定一个万向节叉,另一万向节叉沿其两轴承孔中心线往复平移。
7.4.2 测量一个方向的万向节十字轴的轴向间隙。
7.4.3 类似地,交换万向节叉的固定,可以测出与之垂直方向的万向节叉十字轴的轴向间隙。
7.5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试验
7.5.1 将夹紧固定式万向节和轴总成安装到拉力试验机上,施加轴向拉伸负荷。
7.5.2 测出夹紧固定式万向节叉和轴之间的拔拉力。
7.5.3 测量误差不大于2%。
7.6 轴承的压出力试验
将万向节叉安装在压力试验机上,对万向节轴承施加压力负荷,使轴承产生位移,测量位移过程中的峰值负荷即轴承的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