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说课
电工电子技术说课程标准PPT课件

随堂 Ⅳ 指导
Ⅶ
检验 点评
Ⅵ
成果 展示
Ⅴ 总结 归纳
第23页/共27页
目录
1 课程定位 23 课程设计 3 课程总标准 34 教学实施建议 5 学习情境设计 36 教学资源及编制依据
第24页/共27页
六、 教学资源及编制依据
电工和电子实 训室,仿真实 验室
教学 设施
教材 教辅
国家级职业规划 教材《电工电子 技术》及其练习 册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 方式,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力 求通过实训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根据本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和职业成长规律,将课程按从易到难的 过程进行,依托电工和电子实训室 组织和实施教学。
第7页/共27页
课程设计 思路
二、课程设计
3.课程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小计
4 2 8 2 4 8 28
第13页/共27页
三、课程总标准
5、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差异
高中文科毕业生 高中理科毕业生 前导课程掌握程 度
学生共同点 排斥传统教学模式 喜动手不善学理论 思维活跃但缺韧性 渴望成功但缺耐心 自信不足易于放弃
第14页/共27页
三、课程总标准
6.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一、课程定位
企业 调研
毕业生 跟踪反馈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 安装、调试、维修
培
养 目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 销售及管理
标
及
就
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
业
岗
位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
设计、生产
第1页/共27页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体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说课 PPT

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
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5
一、说教材 content
2、教材分析
所选教材是由邢迎春、王晓主编 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大连理工
大学出版社。本教材是教育部推荐的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与高职 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应。
15
二、说学生
主动性
1、在授课之后,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消
学 生 学 习 要 求 化等各环节要独立完成。 选择性 2、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广泛涉及各类知
识,开阔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性 3、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掌握知识的形成 过程,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16
三、 说教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21
四、 说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通过教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发现 有三点很关键: 1、做到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做出处理; 2、课堂上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3、课下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辅导。 通过此三点,使学生愿意学习,并能够调动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跟上课堂的教学节奏,及 时的消化当堂所讲内容。做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9
4、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
和计算方法; 2、分析电气原理图、识别和计算常见放 大电路及分析设计逻辑电路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技能知识
1、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 2、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10
4、教学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 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具备逻辑思维与判断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说课 PPT

位目标所必需的电学基本知识
, 培养为2 打后下续基课技础程术。和平台在学课人生(才职专业培业基养能础方力课程)
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
1的重要作素用质。平台课(公共基础课程)
二、教学内容—内容序化
实际应 用导入
知识点
与后续课 程衔接
职业 能力 培养
重点与难点
♥ 重点:电工技术部分的重点为电路分析基础 和三相交流电路、异步电动机原理及控制电路 的设计 ;电子技术部分的重点为集成运算放大 器及应用、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器件和触发器 、计数器、寄存器等 。 ♥ 难点:电机、变压器与控制部分 ;基本放大 电路以及负反馈部分 。
小组研讨
完成任务 (一)
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各组讨论,制定接 线方案
指导学生认识仪器、设备,学会正确操 作,提醒安全,完成接线、测量、调试。
总结
交流学习情况,测量、结果的汇报、 分析
数据测量及分析
完成任务(二)
思考:三相星形联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情况下, 当某相负载开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接上中线, 情况又如何?
照明电路中各相负载不能保证完全对称,所以绝对 不能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中线的作用在于,使星形 联接的不对称负载得到相等的相电压,而且必须保证 中线可靠,为了确保中线在运行中不断开,其上不允 许接熔断器、也不允许接开关。
实际应用:照明电路的接线
A B C
N
零线上不能加 刀闸和保险
...
...
...
一
电工电子技术说课
说课项目
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主要 内容
课程衔接与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单元设计
能力考核评价
课程教学效果
一、课程性质
电工电子说课稿(王志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说课稿说课人:张堃本学期所授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性质:基本技术知识课程学分:2.5学分授课对象:机制、机电、模具一、课程目标1、目标体系①认知目标(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练运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熟练的分析典型、常见的单元电路,熟悉电机的性能及控制原理;(3)了解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组成,分析简单的放大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②能力目标(1)增加学生队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打下岗位适应能力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课程目标在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高专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的机电设备,并为设备安装与调试、保养与维护打下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①教材特点所选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李若英主编,20XX年2月,第一版,重庆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周元兴主编,20XX年5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主编,20XX年5月,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采用的是教育部推荐的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内容与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重点突出职业特色,加强工程针对性、实用性,并例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最新的实用技术。
②本课程与相关企(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本课程主要是光机电工程系中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基本技术知识课程,其内容安排与企业相关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
主要包括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以及功率因数的概念和改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对电路的影响,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的功率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功率因数的概念及提高方法。
难点: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功率因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板、示波器、实验用交流电源。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展示家庭电路和工业用电设备,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功率问题。
2. 知识讲解:a. 介绍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b. 解释功率因数的概念,分析功率因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c. 讲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交流电路,计算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功率,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使用示波器和实验用交流电源,观察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电路现象。
六、板书设计1. 交流电路功率分析a.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b. 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对电路的影响c.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2.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b. 分析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提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交流电路功率分析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电路功率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节能、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等。
电工电子教学设计与说课

标题:电工电子教学设计与说课引言:电工电子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在电子技术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在进行电工电子教学设计与说课时,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说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电工电子教学设计与说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提供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说课范例,希望对电工电子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电工电子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 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性原则: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可操作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方便教师实施,也能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学设计要尽量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轻松上手。
4. 差异性原则:教师在进行电工电子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目标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通过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二、电工电子教学设计的方法在进行电工电子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概念讲解法:通过讲解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电工电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实例等方式进行概念讲解,加深学生对电工电子知识的理解。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工电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思维。
3. 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实践法: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路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学习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性2.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应用电源的种类和特性开关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4. 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的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逻辑门5. 实验操作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基本电路的搭建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实验法:进行电路搭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2.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板、测量仪器、工具等。
3.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视频教程等。
4. 网络资源: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网站、论坛、教程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第3-4周: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应用,电源的种类和特性。
3. 第5-6周:开关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4. 第7-8周: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5. 第9-10周:电子元件,半导体器件的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6. 第11-12周: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和逻辑门,实验操作,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
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说课

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说课一、前言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理解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行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档将对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该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2.掌握相关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技能;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子设备应用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打下坚实的电子技术基础,为日后在电子行业相关工作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电路基本理论、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2.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包括半导体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电子元件的介绍与特性;3.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与定律、电路的组装与调试等内容;4.电子技术应用: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等方面的内容;5.电子工艺与制作:包括电路板制作、元器件焊接和组装等工艺与技术。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电子行业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2.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互动和学生讨论,促进学生理解和思考;4.课程设计:通过设计具体的电子电路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实践实习:通过外出参观电子企业和实习,让学生了解电子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