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仿真模型
一种基于Matlab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方法

一种基于Matlab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方法一、本文概述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以其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原理1、无刷直流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简称BLDCM)是一种基于电子换向技术的直流电机,其特点在于去除了传统直流电机中的机械换向器和电刷,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无刷直流电机主要由电机本体、电子换向器和功率驱动器三部分组成。
电机本体通常采用三相星形或三角形接法,其定子上分布有多个电磁铁(也称为线圈),而转子上则安装有永磁体。
当电机通电时,定子上的电磁铁会产生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电子换向器是无刷直流电机的核心部分,通常由霍尔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霍尔传感器安装在电机本体的定子附近,用于检测转子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则根据霍尔传感器提供的位置信息,控制功率驱动器对定子上的电磁铁进行通电,从而实现电机的电子换向。
功率驱动器负责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实际的电流,驱动定子上的电磁铁工作。
功率驱动器通常采用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具有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等特点。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控制器根据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子位置信息,控制功率驱动器对定子上的电磁铁进行通电,产生磁场并驱动转子旋转;随着转子的旋转,霍尔传感器不断检测新的转子位置信息,控制器根据这些信息实时调整电磁铁的通电状态,从而保持电机的连续稳定运行。
由于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向技术,避免了传统直流电机中机械换向器和电刷的磨损和故障,因此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发表时间:2018-08-16T16:29:01.9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作者:徐峰赵燕[导读] 摘要: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以电子换相装置取代机械换相装置的新型电机,其既具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同时又具有交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 100074)摘要:直流无刷电机是一种以电子换相装置取代机械换相装置的新型电机,其既具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同时又具有交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
可在高空稀薄条件下工作,广泛应用在要求大功率重量比、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的随动系统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加强研究。
基于此本文对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
关键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前言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IGCT等)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微控制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交流传动技术迅速普及,各种类型的变频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交流传动的场合。
各种交流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各类生产设备的调速驱动、电气传动的性能要求得以满足,而且可以使越来越宝贵的电能得以节省,有效增加社会效益。
2、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原理直流无刷电机因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易于维护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将直流无刷电机与矩阵式变换器结合组成的电力传动装置则具有两者的优点。
直流无刷电机与传统的电机在工作原理和结构构造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分析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讨论的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子为永磁材料制成的,可称为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按驱动电流方式可分为方波驱动和正弦波驱动,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有位置传感器控制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本文探讨的是永磁方波型直流无刷电动机,并采用有位置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控制。
永磁方波型直流无刷电机的组成可分为电机本体、转子位置传感器以及控制电机各相分别导通的功率电子开关线路。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及仿真

一
,
不能达 到 预期控 制要 求 。模 糊控 制作 为一 种智 能控 制 , 大 的特点在 于 它不需 要建 立对 象 的数 学模 型 , 最 能够很 好地 克服 系统 中参 数 的变化 和非 线性 等不 确
定 因素 , 运用模 糊 推理 的方 法 , 自动 实现对 PD参 数 I
1 B C 波 形 图 I M D
无 刷 直 流 电机 的感 应 电动 势 ( 电 势 ) 反 近似 为 梯 形波 , 含 较多 的高 次谐 波 , 包 同时 B D M 的电感 LC
是非 线 性 的 , 以 d 所 q变 换 理 论 并 不适 用 , 该文 直 接
的最 佳 调整 。该 文结合 PD控制 和模 糊控 制 各 自的 I
优势 , 出 自适 应 模 糊 PD, 提 I 以期 满 足 B D M 控 制 LC 系统 的快 速性 、 稳定 性和 鲁棒 性 的要求 。
Absr c :n t i p r a ne me h d ba e n f z y s l— a a i g P D o to sp e e t d wh c t a t I h spa e , w t o s d o u z ef d pt I c n r li r s n e ih n i ui b e fr BLDCM . Th sm eh d o e c me o e e t fta i o a D o r 1 Re u to h i . s s t l o a i t o v r o ss me d fc so d t n lPI c nto r i s l ft e sm
关键 词 : 无刷 直 流 电机 ; T A 模糊 控 制 MA L B: 中图分 类号 :M3 T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 0 8 ( 0 1 0 — 0 9 0 10 — 6 2 2 1 ) 1 0 3 — 4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建模与仿真

动机 控制 系统 的仿 真 模 型 来 验算 各 种 控 制 算 法 , 优 化整 个 系统 , 以在短 时 间 内设计 出 预期 效 果 的控 可 制 系统 。使 用 SmP w r y tms模 块 建 立仿 真 模 i o eS se 型, 从原理 上 容易 理解 , 避免 繁 琐 的编 程 过 程 , 能 但 其运行 速度 太慢 , 响其 实用 价 值 。本 文 采 用 Sm— 影 i
快速 性 和可 靠性 。
关键 词 : 流无刷 电机 ; i l k 数 学 模 型 ; 直 Smui ; n 建 模仿 真
中 图分类号 : P 9 . T 3 19
文献标 识码 : A
1 永磁 无 刷 直 流 电动 机 数 学模 型
文章编 号 : 0 1— 2 7 2 0 ) 1 0 5 —O 10 2 5 (08 1 — 0 l 3
S UN Xi—t ng, A NG o W Yu— c 。 aiYA N e W i
( l g fM a i e En i e rn , r h s e n P l t c n c l n v r iy Xi a 1 0 2, h n ) Col e o rn g n e i g No t we t r o y e h ia i e s t , ’ n 7 0 7 C i a e U
无刷直 流 电动机 系统建模 与仿真
孙 希通 , 育 才 , 王 严 卫
( 西北 工业 大 学航 海 学 院, 西 西安 7 0 7 ) 陕 1 0 2
M o eig a d S mu a in o h d l n i lt ft eBLDC M o o n r l y tm n o t rCo to se S
Ab ta t s r c :Ba e o m a h ma ia mo e o sd n t e tc l dl f
基于参数估计模型的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实时故障诊断方法

作者简介 : 李
宏 ( 9 2 ) 西北 工业 大学副教授 、 16 一 , 博士 , 主要从事 电力 电子与电气传动 的研究 。
第5 期
李 宏等: 基于参数估计模型的 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实时故障 诊断 方婆
: . ! :
e] 。
电予换相装置
( + r 0 O] )
L +0) ( j
一
后 布置有 两个 螺 旋 桨 , 个 螺 旋 桨 的 旋转 方 向相 两
信号测量 和信 号处理 的故 障诊 断方法得 到人们重
视 , 这种 故 障诊 断方 法 只 需要 测 量 电机 的输 入 和
反 。对 转 无 刷 直 流 电机 和 一 般 无 刷 直 流 电机 相 比 , 者在 工作 原理 上 除 了转 子 与 定 子 相 对位 置 获 两
关 键 词: 直流电机 , 对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 故障诊断 , 参数估计 中图分 类 号 : P 1 T 2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02 5 ( 0 1 0 -7 20 10 .7 8 2 1 ) 50 3 -6
所 谓 对 转 无 刷 直 流 电机 ( ni i c o a T i. A t D r t n l w n - ei — R tr BuhesD tr 就是 电机 定子 、 子都 相 o y rsls C Mo ) a o 转 对 支架 相 向旋 转 , 转 螺 旋 桨 ( o t oa n r. 对 C nr R tt gPo a i 法进 行辨 识 , 于电机 在换 相 时第 三导通 现 象 , 由 因此
1 逆变器一 电机 数 学 模 型
三 相一对 极 对转 永磁 无刷 直 流 电机逆 变器 如 图
造成更大的损失 , 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年 来 , 电机 监 控 和故 障诊 断得 到 了广 泛 的研 究, 基于轴承振动和热测 量的故 障诊断方法 已有很 好 的估计结果 ; 文献 [ ] 3 根据逆变器- 电机一个周期
基于小波变换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逆变器故障检测仿真研究

HE a g q a Ch n — u n, BAO a g q n Gu n — i g
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模式仿真及试验验证

摘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控制方便等优点,目前在国防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造成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的因素在增加。
鉴于此,深入研究了如何保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高可靠、长时间运行。
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故障模式出发,分析了各零部件的失效机理和故障表现,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建立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仿真模型,对不同故障特征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霍尔传感器断线故障试验。
由试验可知,在控制软件中加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子程序有助于提升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可靠性,延长其寿命。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模式;仿真分析;故障试验0 引言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个由电动机本体、电子换向电路以及转子位置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其中电子换向电路由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有刷直流电动机不同,不需要电刷和换向片进行换相,而是通过转子位置传感器获得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的位置信息,控制器通过对传送过来的转子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生成控制功率开关管通断的逻辑开关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转。
驱动控制电路由功率管、电阻、电容、集成芯片等元件组成,这些元件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整个驱动控制电路基本上就无法正常工作。
也有极少数元件出现故障时整个驱动控制电路还能工作,但往往会使得电机性能下降。
因此,驱动控制电路是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可靠性薄弱环节,其中直线母线电容、IGBT对驱动控制电路可靠性的影响较大。
本文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故障仿真出发,探讨霍尔元器件故障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故障模式下电动机转速、相电流变化特点。
1 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仿真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故障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包括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模块、逆变模块、PWM信号生成模块、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电路和信号反馈电路。
仿真过程中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采用的参数如表1所示。
逆变模块采用6个功率管组成三相逆变桥。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BLDC)因其高效、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
然而,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复杂,涉及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仿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仿真方法以及性能分析。
将简要介绍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包括其电机本体、电子换向器、功率电子电路等关键部分。
将详细介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过程,包括电机模型的建立、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仿真环境的搭建。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评估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包括动态响应、稳态精度、效率等指标,并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性能特点,还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预测和优化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无刷直流电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M)是一种采用电子换向器替代传统机械换向器的直流电机。
其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机本体、电子换向器(也称为功率电子电路或逆变器)以及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如何准确地控制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从而改变电机内部的电流流向,实现电机的连续旋转。
控制器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和用户的输入指令,生成适当的控制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是PWM(脉宽调制)信号,用于控制逆变器的开关状态。
逆变器一般由六个功率开关管(如MOSFET或IGBT)组成,分为三组,每组两个开关管串联,然后三组并联在直流电源上。
每组开关管分别对应电机的一个相(A、B、C),通过控制每组开关管的通断,可以改变电机每相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U>T$T?&(>4.T$V?3.B?&5&BW:%><9(?@>B’39=>4’B>( &4<?.C/(&’.>4>@?X4=3B>4>/?’XA9C&=3.49<B.Y9?/4<9B Y&B.>/?@&/(’=>4<.’.>4?:I4</?’BXZAA(.=&’.>4?F>4@9BD 94=9$"N’3IZ[Z44/&(%99’.45$F&(.@>B4.&$\[Z$!LL!
" 6&U.%$K>(.X&’6 Z:]>’>B9==94’B.=.’X@&/(’<9’9=’.>4 >@&EF C>’>B: K39 !N’3 Z44/&(F>4@9B94=9>@’39 IJJJ$IJFT^ _L,$‘/<&A9?’$6/45&BX$!LL,
M 李 晓 虎$贾 民 平$许 飞 云:频 谱 分 析 法 在 齿 轮 箱 故 障 诊 断 中 的 应 用 :振 动 +测 试 与 诊 断 $!LL"$!"O"QR,abS ,NL
当电机长期处于过载和高温等情况下#由于元器 件老化等原因#可能造成电机故障/对于航天0太空机 器人等特殊行业#这种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 性的/因此#对电机故障在线检测与诊断#在国内外已 经 引 起 了 极 大 的 重 视 / 诊 断 方 式 主 要 有 两 种 5一 种 是 基 于 模 型 的 故 障 诊 断 与 处 理6$#78#另 一 种 是 基 于 信 号 处理的方法63#98/本文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建立 了适合故障诊断的比较精确的仿真模型#同时利用改 进 的 模 式 识 别 方 法 #对 电 机 的 参 数 进 行 识 别 #通 过 参 数的变化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故障诊断/
使 式 "W&达 到 最 小 的 必 要 条 件 是
"W&
G;G"!!&0) *RO ’ *ROR!0 X 当矩阵 ROR非奇异时2由上式可得
"Y&
Z!JK 0 "ROR&)$ROQ
"$X&
设 有万一方信数号据[5M72它 是 一 个 完 全 确 定 的 信 号2
由于 观 测噪声或 模 型 的 不 精 确 性2观 测 到 一 个 受 到
序贯的最小二乘估计是在整体最小二乘的基础
上 2根 据 在 线 检 测 的 需 要 进 行 的 改 进 8新 的 估 计 等 于 老的估计加上一个修正项8修正项随着 P 的增大而 下 降 2这 就 是 序 贯 式 最 小 二 乘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8
综合考察两种参数估计方法2不难看出两种方法 都不能很理想地反映出参数的变化8整体最小二乘估 计由于要得到所有的数据量2只适合对故障的事后估 计8序贯式虽然可以实现在线检测2但如果当 P 很大 的时候2参数发生变化2则检测的值将变化非常小2当 达到 *P 时2也只能检测到参数变化的一半2这对于 故障参数检测来说过于迟钝8针对故障检测的要求2 本文对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改进2称为变步长分段最小 二 乘 法 8 该 方 法 根 据 故 障 检 测 对 时 间 的 要 求 2以 不 同 的时间周期对系统参数进行识别2在不同的时间周期 内 2完 全 摒 弃 前 一 周 期 对 系 统 的 识 别 结 果 2而 周 期 的 选取则主要依赖两个因素+期望发现故障的时间和电 机速率的变化8在电机速率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时候2 选取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2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 量2便于在线诊断2而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2往往伴 随 着 系 统 速 率 的 变 化 8 因 此 2在 系 统 速 率 变 化 较 大 的 时 候 2则 要 选 择 相 对 较 小 的 时 间 周 期 2便 于 迅 速 发 现 故障8该方法汲取了最小二乘法不需要统计概率的长 处2同时避免了反应迟钝的弊端8
第 @期
许 彦 峰 等 +直 流 无 刷 电 机 故 障 检 测 与 诊 断 的 仿 真 模 型
$Y$
!"#$"%&&’ "($) (*&
"*&
其 中+,-./"%&0 -./"%&,12代 表 调 制 电 压3-./"%&
4 5) $6 $72称 为 调 制 信 号 2它 由 外 部 控 制 器 提 供 8
数 3:为 电 机 转 数 3F为 转 动 惯 量 8
I 在线参数估计方法
在 数 据 的 精 确 统 计 特 性 无 法 得 知 的 情 况 下2常 试图使给定的数据与假定的信号或者无噪声数据之
差 的平方达到最 小 来 进 行 参 数 估 计2即 最 小 二 乘 估 计 "JKL&8整体最小二乘估计具体方法如下+设!是 一 个 M维参数 矢 量2即 !0 "N$2N*262NM&O2假 定 已 对 !作了 P 次观测2得到观测方程为
假 设 线 圈 $和 线 圈 7是 导 通 的#设 ;$< ;7B ;PQR#D7B < D$#D3B %#式 "$)变 为
SPQR"E)B "C$F C7)D$"E)F 7"G< H)T
! 国家万高新方技数术据研究发展计划"f八六三g计划)资助项目"编号57%%7hh’97%3%)/
收 稿 日 期 57%%9i$%i$&O修 改 稿 收 到 日 期 57%%Ui%$i$%/
,c!
振 动+测 试 与 诊 断
第 !P卷
图 ! 直流电机控制仿真图
图 " 电机定子匝间短路试验
#结 论
针对目前逐渐兴起的直流无刷电机故障诊断问 题$利用 %&’(&)建立适合故障诊断的仿真系统*通 过对电机的参数进行识别以及参数的变化来分析可 能 的 故 障 *根 据 故 障 诊 断 的 特 点 $对 最 小 二 乘 法 进 行 了 改 进$减 少 了 计 算 时 间$提 高 了 运 行 速 度$使 系 统 可 以 用 于 在 线 故 障 诊 断 *通 过 实 验 $验 证 了 仿 真 模 型 的有效性和算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为直流电机故障 诊 断 提 供 了 一 个 经 济 +可 行 的 研 究 试 验 平 台 *
关键词 直流无$
引言
随 着 航 天 工 业0电 子 工 业 和 机 器 人 等 行 业 的 发 展 #对 驱 动 系 统 的 精 度 0可 靠 性 和 易 操 作 性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而 直 流 无 刷 电 机 正 符 合 现 代 工 业 的 这 种 需 求/这种直流电机具备了所有传统直流电机的优点# 同时由于去掉了机械换向装置#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可 靠性/
Q0 R!" #
"S&
其中+Q0 "T$2T*262TM&O 是 已 知 的 观 测 矢 量3#0
"U$2U*262UM&O 是未知的误差矢量2它是一个随机 矢
量 "又称 P 维噪声矢 量&3R是已知 的 P?M阶矩 阵
"PVM&8 误差的平方和为
;"!&0 #O#0 "Q) R!&O"Q) R!&0 QOQ) QOR!) !OROQ’ !OROR!
第 7U卷第 3期 7%%U年 4月
振 动 0测 试 与 诊 断
VWXYZ+-W[\].Y+,]WZ#*^+_XY^R^Z,‘ a]+bZW_]_
\W-c7UdWc3 e^Pc7%%U
直流无刷电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仿真模型!
许彦峰 孙汉旭 贾庆轩 席 伟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
摘要 利用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故障诊断的直流无刷电机仿真模型/该模型结合直流无刷电机的常见故障# 充 分 考 虑 了 在 故 障 诊 断 过 程 中 对 各 路 电 流 单 独 检 测 的 实 际 需 要#采 取 三 相 分 开 控 制#将 机 械 与 电 气 部 分 进 行 了 最 大程度的分离#便于进行模块化故障分析/在 此 模 型 基 础 上#利 用 改 进 的 模 式 识 别 方 法 辨 识 了 系 统 参 数#通 过 系 统 辨识的结果与系统参数的正常值及故障值的比 较#便 可 发 现 系 统 故 障 并 确 定 故 障 程 度/实 验 验 证 了 该 仿 真 模 型 的 有 效 性 和 算 法 的 可 行 性 #这 为 直 流 电 机 故 障 诊 断 提 供 了 经 济 0可 行 的 研 究 试 验 平 台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R许 彦 峰 男$,cN"年 M月 生$博 士 研 究 生*研 究 方 向 为 信 息 与 信 号 处理*曾发表d基于 e9)技术的远程控制 机器人fOg航天制造技术h!LL"年第 a期 Q 等论文* JDC&.(RiX;P,j Y.A:?.4&:=>C
万方数据
直流无刷电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仿真模型
: 直流无刷电机数学模型
直流无刷电机的数学模型如图 $所示/三相电 路方程式如下
>;$< ;=@ >C$ % %@>D$"E)@ ;7< ;= B % C7 % D7"E) F
?;3< ;=A ? % % C3A?D3"E)A
>G H H@ >D$"E)@ KJ$M H G H I D7"E) F J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