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王烈,字彦方”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训练 段落翻译

训练 段落翻译

1张某暴卒,随鬼使去,见冥王,王稽簿,怒鬼使误捉,责令送归。

张下,私浼鬼使,求观冥狱。

——《僧孽》
2妪来寻钗。

王成虽贫,然性介,遽出授之。

妪喜,极赞盛德,曰:“钗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王成》
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段落翻译: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

少有志操,介特。

习《鲁诗》,师博士许晃。

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

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

太守刘咸强召之,业乃载病诣门。

咸怒,出教曰:“贤者不避害,譬犹彀驽射市,薄命者先死。

闻业名称,故欲与之为治,而反托疾乎?”令诣狱养病,欲杀之。

客有说咸曰:“赵杀鸣犊①,孔子临河而还。

未闻求贤而胁以牢狱者也。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

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

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

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

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

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

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

”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

君子见危投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

”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

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

业子翚,逃避不受。

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

选自《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注】①鸣犊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鸣犊,后亦泛指贤臣。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B.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C.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D. 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魏书·王烈传》原文: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由是英名著于海内。

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

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

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

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

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

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

《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

《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

《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理解,欢迎大家分享。

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

仕州从事。

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

戍见序奇之,上疏荐焉。

于是征为侍御史,迁武陵都尉,病免官。

②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

序行部至襄武,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

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

”序曰:“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

”③宇等复晓譬之。

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楇①杀数人。

贼众争欲杀之。

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

”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

”遂伏剑而死。

④序主簿韩遵、从事王忠持尸归敛。

光武闻而怜之,命忠送丧到洛阳,赐城傍为冢地,赙谷千斛、缣五百匹,除三子为郎中。

长子寿,服竟为邹平侯相。

梦序告之曰:“久客思乡里。

”寿即弃官,上书乞骸骨归葬。

帝许之,乃反旧茔焉。

(选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释】①楇:击。

温序字次房,是太原祁县人。

出任仕州从事。

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率兵平定北州,到达太原,遍访英俊之人,向他们请问策谋。

弓里戍见了温序,认为他有奇才,上疏举荐温序,于是朝廷征他任侍御史,迁升武陵都尉,后因病免官。

建武六年,授温序为谒者,升为护羌校尉。

温序巡视部属到襄武,被隗嚣别将苟宇拘劫。

苟宇对温序说:“你如果同我合作,天下是可以得手的。

”温序说:“我受国家重任,按职责应当效死命,大义所在,决不能贪生怕死,苟且背叛朝廷的恩德。

”苟宇等人又劝说他。

温序一向有气力,大怒,大声对苟宇等人喝道:“丑虏哪敢胁迫汉将!”就用节击杀了几个人。

《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由是英名著于海内。

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

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

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

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

至暮,剑主还见之。

前者代担人也。

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

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

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叹服所履,亦与相亲履:经历B. 遂建学校,敦崇庠序敦崇:重视C.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爱:爱护D.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表:表彰,彰显答案:C 根据文意,“爱”在这里应是“吝惜”的意思。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最新范文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最新范文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范晔《后汉书王景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范晔《后汉书|王景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范晔《后汉书|王景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王景字仲通,乐浪(言月)邯人也。

……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

辟司空伏恭府。

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

吴用景漹流法,水乃不复为害。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

……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

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

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

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

景乃商度地执,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明年夏,渠成。

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

景由是知名。

王吴及诸从事掾史皆增秩一等。

景三迁为侍御史。

十五年,从驾东巡狩,至无盐,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谒者,赐车马缣钱。

建初七年,迁徐州剌史。

先是杜陵杜笃奏上《论都赋》,欲令车驾迁还长安。

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佇立西望。

景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会时有神雀诸瑞,乃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文有可采。

明年,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辞。

卒于官。

8.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广窥众书窥:观看。

B.辟司空伏恭府辟:征召。

C.问以理水形便形:地形。

D.皆增秩一等秩:俸禄。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景“沈深”和“多伎艺”的一组是A.景少学《易》,又好天文术数之事。

吴用景漹流法,水乃不复为害。

B.景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

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

仕州从事。

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

戍见序奇之,上疏荐焉。

于是征为侍御史,迁武陵都尉,病免官。

②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

序行部至襄武,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

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

”序曰:“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

”③宇等复晓譬之。

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楇①杀数人。

贼众争欲杀之。

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

”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

”遂伏剑而死。

④序主簿韩遵、从事王忠持尸归敛。

光武闻而怜之,命忠送丧到洛阳,赐城傍为冢地,赙谷千斛、缣五百匹,除三子为郎中。

长子寿,服竟为邹平侯相。

梦序告之曰:“久客思乡里。

”寿即弃官,上书乞骸骨归葬。

帝许之,乃反旧茔焉。

(选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释】①楇:击。

温序字次房,是太原祁县人。

出任仕州从事。

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率兵平定北州,到达太原,遍访英俊之人,向他们请问策谋。

弓里戍见了温序,认为他有奇才,上疏举荐温序,于是朝廷征他任侍御史,迁升武陵都尉,后因病免官。

建武六年,授温序为谒者,升为护羌校尉。

温序巡视部属到襄武,被隗嚣别将苟宇拘劫。

苟宇对温序说:“你如果同我合作,天下是可以得手的。

”温序说:“我受国家重任,按职责应当效死命,大义所在,决不能贪生怕死,苟且背叛朝廷的恩德。

”苟宇等人又劝说他。

温序一向有气力,大怒,大声对苟宇等人喝道:“丑虏哪敢胁迫汉将!”就用节击杀了几个人。

贼人多,争着要杀温序。

苟宇止住他们说:“这是义士为节而死,可以给他一把剑。

”温序接过剑,在嘴里衔着胡须,环视周围的人说:“既然被贼所逼迫杀害,不要让土弄脏我的胡须。

”就伏剑而死。

温序主簿韩遵、从事王忠收尸归葬。

光武听说了很爱惜他,命令王忠送丧到洛阳,赐城旁之地为温序的坟地,送丧仪谷一千斛、缣五百匹,提拔温序的三个儿子为郎中。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钱全都分给了手下的众官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王烈,字彦方”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①事陈窆,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②,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

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选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释】:①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

表示对人的态度。

②(我)甘心受刑被杀【翻译】:【阅读训练】:9.下列加点的“使与“安陵君因?唐雎使于秦中的“使”意思相同的是( )(1分) A.乞不?王彦方知也 B.烈闻而?人谢之 10.解释下列带点的“遗”的不同含义(2分) ①遗布一端( ) ②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 11.下列“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以义行称 C.故以此激之D.以事告烈12.翻译(2分)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王烈凭________________使盗牛者弃恶从善的。

(1分)【参考答案】: 9、B 10、①赠送②丢失 11、B 12、小偷怕我听到他的罪过,这说明有以作恶为羞耻的想法 13、对人仗义的态度(道德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