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简爱》教案

合集下载

《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

《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

《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体会其成长历程;2. 学生能够领悟小说所传达的自由、平等、独立等主题思想;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分析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2.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难点:3. 通过典型情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教案、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阅读笔记、思考题答案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简爱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的理解。

2. 内容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对《简爱》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3.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自由、平等、独立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实例分析:以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为例,分析简爱如何践行自由、平等、独立等价值观。

5. 随堂练习: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以及小说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简爱》后续章节,并完成阅读笔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1. 性格特点与成长历程2. 主题思想:自由、平等、独立3. 创作意图与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2.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自由、平等、独立等,并说明你的看法。

3. 阅读《简爱》后续章节,并完成阅读笔记。

答案:1. 简爱的性格特点:坚强、独立、自尊、勇敢、善良、有爱心等。

成长历程:从小失去父母,经历种种磨难,最终在洛伍德学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与罗切斯特先生相识、相爱。

2. 主题思想:自由、平等、独立。

名著导读 《简·爱》 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

名著导读 《简·爱》 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主人公简·爱的独立、坚韧和追求平等的精神品质。

(2)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 章节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夏洛蒂·勃朗特及其创作《简·爱》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章节内容,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简要介绍《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

3.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举出事例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简·爱》的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内容1. 章节内容:本章主要分析《简·爱》中的重要象征元素,如火焰、镜子、睡眠等,并探讨它2. 教学重点:(1)识别小说中的象征元素。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简.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主要故事情节。

1 2、品读精彩语段,把握简.爱的性格特点。

(设计目的:使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采用自主默读、朗读、浏览、圈点勾画、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方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走进名著,学习主人公自尊自爱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从而提高1 个人的人文修养。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2价值观。

(设计目的: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梳理情节、把握人物(设计目的:使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个性化阅读)(设计目的:使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自读课1课时四、课型与课时:教材、名著、学习卡、电子白板、微课、视频、反思五、教学资料:初三学生对名著已不再陌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精读、略六、学情分析:读、借鉴式阅读等方法,学会了制作卡片、作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的阅读方式,阅读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阅读量显著提高,也读过几本外国名著。

但是由于名著与当下的“快餐文学”相比,趣味性不强,所以学生即使知道阅读名著有.诸多好处,仍然主动性不强,即使读名著,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投入身心细细品读,体味其精髓,因此需要教师上好名著引导课,与学生共同阅读,起到领路督促的作用。

七、教材分析:《简.爱》是2001人教版九年级下附录推荐两篇名著中的一篇,书中显示的题目是:《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

这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

《简爱》优秀教案4篇

《简爱》优秀教案4篇

《简爱》优秀教案4篇《简爱》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概括小说情节2、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3、掌握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师生活动活动一:作者介绍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活动二:情节梳理请概括章节的.故事情节。

方法引导:概括要素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苦难的童年(1——4 章)(二)艰难中成长(5——10章)(三)体验爱情(11——27章)(四)别后(28——35章)(五)相聚(36—38章)活动三:人物分析你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所塑造的简·爱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方法点拨:a、结合情节分析把握(为什么这样做,反映什么)b、结合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把握句式表达:从小说可以看出简·爱是一个的人活动四:阅读感悟我从《简·爱》(人物/情节/原文语句)感悟到。

示例:我从《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身上感悟到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性格独立的女性才是最美的。

三、当堂检测练笔请以我读《简·爱》为题,用灵动的文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简爱》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整本书主要内容。

2、分析简爱人物形象并延伸到小说的主题。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简爱形象,分析作品主题教学方法:学生合作讨论法、专题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有的人肤浅,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

浮世三千,众生芸芸,你是否也会遇到一个美好如斯的人,纵使隔着世俗,你也能嗅到她灵魂的香气。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切体会人物命运。

2,通过分析语言描写,指导学生掌握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理解女性独立思想和对自由的追求难能可贵,并能够在生活中不断激发内心深处的自主、独立、平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描写,指导学生掌握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切领会人物的命运。

三,课前准备准备名著《简·爱》(具体版本不做要求)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电影《简·爱》精彩片段,吸引学生兴趣。

2,了解作者。

通过作者命运简介,对比《简·爱》故事情节梳理,了解名著内容,把握自传体小说的特点。

(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检查分组阅读情况,每组给出5分钟讨论时间,5分钟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故事情节。

明确:简爱父母早亡寄居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将她送到孤儿院,后来简爱来到桑恩费尔德,做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菲尔德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

在他们举行婚礼是,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斯特的妻子。

简爱不愿做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

简爱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

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彻斯特先生。

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彻斯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彻斯特先生的怀里。

(三)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人生阶段对话描写人物性格【童年简爱】“我不会骗人,我要是会骗人,就会说我爱你了,可是我要说,我不爱你。

除了约翰·里德,世界上我最恨的就是你了,至于这本有关撒谎者的书,你还是拿去给你的女儿乔治安娜吧,因为爱撒谎的是她,不是我。

”耿直单纯,敢于反抗,刚强勇敢;【少年简爱】“不,我知道我应该看重自己,可这还不够。

要是别人不爱我,那我宁可死掉,这也比活着强——我受不了孤独和遭人憎恨,海伦。

简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简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想:《简爱》这部书的阅读安排在部编九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承载的阅读任务是“外国小说的阅读”。

《简爱》又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作品。

所以我将教学方向定位在“自传色彩”“外国小说”两个方向上。

联系之前所学,传记作品的阅读要通过传主的人生经历来品读其内心世界;小说的阅读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品的主旨及反应的社会问题;外国作品则需要关注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异域文化。

基于此,《简爱》的阅读思路是通过地点的的转换来梳理简爱的人生经历,通过对简爱面临人生重要选择时的决定来分析人物形象,通过简爱与作品中其他女性的对比来了解在特定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简爱这个文学形象的意义,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思考简爱这个文学形象跨越国界跨越时代的更深远的意义。

本节课为整部作品阅读的起始课,主要完成了解作品、确定阅读方法和任务。

图片教学目标:1.了解《简爱》自传体色彩、外国小说的特点2.依据作品特点确定阅读方法3.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教学环节:导入:我们手上拿着的这部《简爱》有很多版本,大家在选版的时候已经发现了。

从版本的数量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受欢迎的程度。

当然,自1847年问世以来,根据这部作品拍摄的电影也有十多个版本了,还有话剧等。

如此受欢迎的作品,我们同学一定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它。

一、说说你了解的《简爱》1.读过或者听说过这部书的同学,请你用一个关键词来说说你对这部书的印象,并简单说说理由。

2.下面是作品的几幅插图,我们来一起猜猜故事的内容。

图片二、读“前言”明特点《简爱》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前言,看看翻译者是如何介绍的?图片三、明确阅读方法及任务任务情境:当我们阅读一部外国文学的作品时,我们汲取的不仅是文学的营养。

同时也拓宽了眼界,看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

当我们掌握了阅读外国文学的基本方法来阅读更多的外国文学经典时,我们就了解了更多的人类思想的精华。

所以,就从《简爱》这部作品开始,我们班来发起“外国经典名著阅读”活动。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主旨。

3.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

1课时一、导入新课《简·爱》是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百余年来,简·爱的形象广为人知,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简·爱》。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简·爱》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

1.了解作者。

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补充。

(1)作者介绍夏洛蒂·勃朗特,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家庭。

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

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

十五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最终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另有作品《谢利》《维莱特》和《教师》。

(2)写作背景作者创作《简·爱》时,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

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而《简·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阅读成果展示【设计意图】学生读完《简·爱》后,设置成果展示环节,既可以检查阅读结果,又可以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简爱优质教案模板及反思

简爱优质教案模板及反思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简爱》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简爱》的故事情节;2.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1. 人物性格的把握;2. 作品主题的挖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简爱》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2. 提问:同学们对《简爱》有哪些了解?二、阅读与分析1. 学生分组阅读《简爱》;2. 各组讨论以下问题:(1)简爱的成长历程;(2)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3)简爱的性格特点。

三、课堂讨论1.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2. 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简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2. 提问:同学们对《简爱》有哪些收获?二、主题挖掘1.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简爱的成长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有什么启示?(2)简爱的爱情观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启示?(3)作品主题对当代社会有什么启示?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 教师点评、总结。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简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足之处:1.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2. 部分学生对《简爱》的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引导。

改进措施:1. 优化课堂时间分配,确保教学内容讲解到位;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3. 鼓励学生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学习目标:1.熟悉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1847年,英国文坛三颗耀眼的文学新星、夏洛蒂与她两个妹妹成为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妮丝·格雷》。

二、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她热爱文学,才华出众,但一生坎坷,命途多舛, 39岁与世长辞。

夏洛蒂·勃朗特的家在英国约克郡东北部的一个偏僻荒凉的村庄,父亲是一名穷牧师,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全家生活窘困。

夏洛蒂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三、背景介绍:作者创作《简·爱》时,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

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夏洛蒂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化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而《简·爱》就是在这一被动的背景下写成的。

四、作品简介:《简·爱》讲述了贫苦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女性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作品。

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

是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小说以其真切感人的情节和细腻传神的笔法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五、人物关系:简·爱:追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

罗切斯特:贵族,被简·爱不平凡的精神所吸引。

海伦:简·爱在学校的朋友,得肺病去世。

布洛克尔赫斯特:坏人,孤儿院主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简·爱的追求者之一。

戴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思·费尔菲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简·爱的朋友。

阿黛勒:罗切斯特的朋友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得十分漂亮,但只看重钱的贵族小姐,她根本不爱罗切斯特先生——罗切斯特的追求者。

六、女主人公简·爱的主要生活场所:1.盖茨海德府(里德舅妈家)——苦难的童年2.洛伍德慈善学校——艰难的成长3.桑菲尔德庄园——体验爱情4.沼泽山庄——别后5.芬丁庄园——尾声七、故事梗概:简·爱幼年父母双亡,被送到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简·爱在那里受尽欺侮,之后又被送到洛伍德慈善学校。

校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用种种办法在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学生。

简·爱在这里结识了好友海伦和教师谭波尔小姐,并深受她们的影响。

不久,海伦死于肺病,使简·爱深受打击。

简·爱在洛伍德慈善学校呆了八年。

十八岁时,简·爱离开学校,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此时,她遇见了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并与之相爱。

他们抛开地位、财富和世俗观念的阻碍,决定举行婚礼。

但在婚礼上,不速之客的闯入,揭开了罗切斯特先生已有妻子的秘密。

原来,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是一个疯女人,被关在庄园的阁楼里,之前发生在庄园的一系列神秘、恐怖的事件都由她制造。

罗切斯特根本不爱这位妻子,他极度渴望与自己心爱的人简·爱生活在一起,因而向简爱隐瞒了这一事实。

简·爱拒绝了做罗切斯特情妇的请求,悲伤地离开桑菲尔德。

在饥寒交迫的流浪中,她得到圣约翰兄妹的帮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随后,简·爱意外地继承了叔父留给她的遗产,并在得知圣约翰兄妹是自己亲人后,与他们平分了财产。

简·爱拒绝了表兄圣约翰的求婚,回到桑菲尔德看望罗切斯特先生。

此时她才知道桑菲尔德因为一场大火而成为废墟,罗切斯特先生受伤成为残疾,他的疯妻子在大火中死去。

简·爱赶到罗切斯特先生隐居的农场,向他表白了自己的感情,他们终于结为夫妻。

八、研读语言:(一)盖茨海德府:简·爱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感染伤寒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

研读对话:“你这个狠毒的坏孩子!”“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是个管理奴隶的监工……你像那罗马暴君!”“什么!什么!”他嚷了起来,“你竟敢对我说这样的话?伊莉莎,乔治安娜,你们听见没有?我还能不去告诉妈妈?不过我先要……”——《第一章》简·爱与表兄约翰的对话“我很高兴,幸好你不是我的亲人。

我一辈子绝不会再叫你一声舅妈,我长大后也绝不会来看你。

要是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问你待我怎么样,我就说,我一想起你就觉得恶心,你待我残酷到极点。

”“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简·爱?”——《第四章》简·爱与舅妈的对话思考:这是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与约翰和里德太太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什么?结合简·爱的处境来分析儿童时期简·爱的性格。

得出结论:面对残忍冷酷、暴虐凶狠的舅妈和表兄,简·爱顽强倔强、勇于反抗。

不甘现状、内心丰富、追求独立、捍卫尊严是简·爱珍贵的人生底色!(二)洛伍德学校简·爱受到学校主管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的惩罚,在一个凳子上站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时候海伦·彭斯过来安慰她,还给她端来了咖啡和面包。

研读语言:“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可是,你既然躲不了,那就只好忍着点了。

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尽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

”——简·爱与海伦的对话简·爱后来为什么会离开这个地方?因为所她崇拜的谭波儿小姐结婚离去,简·爱厌倦了孤儿院的生活,她受不了那里的孤寂、冷漠,去追求自由,幸福。

(三)桑菲尔德庄园情节:初次相遇——结婚——无法结婚研读语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对罗切斯特表白从这段宣言里你读到了简·爱怎样的鲜明个性呢?简·爱为何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极力维护平等的地位和女性的尊严。

但也透漏出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意,勇敢地追求爱情、幸福。

她离开庄园是因为知道了罗切斯特有妻子。

(四)沼泽山庄在沼泽山庄,简·爱被圣约翰收留,而且意外发现,圣约翰就是她的表兄,圣约翰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叫玛丽,一个叫戴安娜。

简·爱意外地获得了一笔两万英镑的遗产,她把这笔遗产分为四份,分给了圣约翰和他的妹妹们。

圣约翰想让简·爱嫁给他,说她适合做传教士的妻子,结果遭到简·爱的拒绝。

(五)芬丁庄园她返回桑菲尔德庄园寻找罗切斯特,结果发现那里成了一片废墟,后来她了解到罗切斯特因为救他的妻子,成了残疾人,而且眼睛失明,简·爱没有嫌弃他,还是与他结婚,走在一起。

九、人物形象:简·爱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1.出身贫寒、貌不惊人、人格独立、心灵强大,现代女性的象征,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身无分文,又是弱女子,是双重的“低贱者”。

然而她热忱刚烈,童年时和骄横、恶毒的表哥、舅妈以及冷酷的校长对抗,长大后因为捍卫人格独立而勇敢放弃已有的“饭碗”。

2.以勇敢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

这集中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

在桑菲尔德庄园,她勇敢地爱上男主人罗切斯特,虽然地位悬殊,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结合。

但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她放弃了爱情,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因为她要的是一份有尊严的爱。

简爱的性格特点: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简·爱》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

作者以诗意与哲理的的笔触,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简·爱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历程。

十、探究主题:《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十一、《简·爱》的特色:1.小说最大的成就就是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2.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刻画,始终洋溢着真挚深厚、丰富细腻的情感。

3.小说中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巧妙设计的悬念等,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十二、《简·爱》练习题:(一)(2019·湖北黄石)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

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

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

说实在的,我就是他的眼珠。

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

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语言、野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

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

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

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

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