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曲1
阿依牛牛民歌1(1)

阿依牛牛民歌一、“阿依牛牛”的概念注释:彝族民歌是彝族先民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过程中,创造并传承发展下来的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彝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的重要载体,也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文化艺术。
2010年“彝族民歌”已经申报列入乐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阿依牛牛”的起源追述: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它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
“阿依牛牛”的历史渊源,由于还没有找到文字记载,其历史渊源至今暂无从考证。
如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阿姆力日》《甘莫阿妞》等,就是“阿依牛牛”的经典名曲。
据说《阿姆力日》叙事民歌的形成要比《孔雀东南非》产生的时间要早300年。
另从彝族古候、曲涅两部落迁徙凉山时间看,也在2000年以上,据这样推断可能有些不够准确,但我们可以由其推断彝族民歌产生的年代据今也不少于2000年。
三、“阿依牛牛”艺术形式和特点:“阿依牛牛”是彝族民歌的一个类别,在彝语中“阿依”指孩子,“牛牛”指民歌,其意是孩子们演唱的民歌,另一层意思可以理解为,“阿依牛牛”是一种能与大众共娱共乐,适合在公众场合演唱的民歌。
演主要是在农闲、节庆或是在彝族姑娘都要聚在一起唱。
“阿依牛牛”是彝族民歌中一类以彝族女子演唱为主,以民歌为形式,以叙事或抒情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民间音乐与民间文学结合的民间艺术。
“阿依牛牛”也可以分为“和”、“楚”、“角”、“俄”等类。
“和”指“牛牛和”意思是演唱民歌,“楚”也是“牛牛”,但不是“和”而是在女子出嫁迎接新娘接亲者是演唱的专曲目。
“角”是新娘将要离开娘家时,新娘的姐妹们将接新娘的人围在中间,演唱的曲目。
“俄”是意过来又叫哭嫁歌,是新娘即将出娘家门的时刻,为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姐妹间的难舍难分而唱的民歌。
虽然同样的是“阿依牛牛”但其演唱的场景不一样,演唱的内容不一样,所以就分为这样几种了。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
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民歌就是民间歌曲。
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厂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
“十枝花”、“盘歌”等备具特色的多种样式。
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
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丽优美。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
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乡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
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民歌有短小、生动、纯朴的特点,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亚洲民族民间音乐1》

《亚洲民族民间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随乐学唱《阿里郎》《拉网小调》,感受东亚音乐的特点。
并能识别各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乐器和民歌。
2.能认真聆听菲律宾民间乐曲《鹦鹉》,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东南亚乐曲风格,探索其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3.了解亚洲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东亚、东南亚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探究其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不知道同学们爱不爱看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动漫里面有很多面具人,比如《名侦探柯南》里面的凶手,《千与千寻》里面的无脸人等。
这些面具人的面孔都来源于日本的戏剧——能剧。
表达了编导、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能剧在日本的地位就像京剧在中国。
了解日本文化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日本的能剧。
二、日本音乐文化1.欣赏能剧——《大蛇》说到中国的京剧大家就会想到梅兰芳大师,日本的能剧也有一位大师——坂东玉三郎。
在日本被称作为"国宝级的大师",也被称为日本的"梅兰芳"。
我们先来看一段他的经典之作《大蛇》。
2.日本歌曲——《拉网小调》刚刚在能剧《大蛇》中,我们能感受到日本音乐的特性。
具体日本音乐的特性有怎样的特质呢?我们先来听一听日本的北海道民谣《拉网小调》。
民谣:大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曲(如劳动歌曲,礼仪歌曲,儿歌等)。
①介绍:《拉网小调》又称《索兰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鲱(fei)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拉网调》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
是余市一带渔民180年前在劳动中创作的,由于它与渔民劳动密切联系,词意质朴,节奏明朗,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②欣赏歌曲:③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歌曲的演唱特点:演唱时音色略带沙哑,采用音高摇动的技法。
(声乐的音高摇动叫摇声,就是由本音向上作振动,由于振动速度徐缓,所以感觉圆润。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简介侗族大歌(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起源《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合唱形式标准西文译名为 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安徽民间音乐

11.九华山佛教音乐 佛曲(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是传自印度的一种带有吟诵性质的佛教音乐,它包括咏经、歌赞两个方面,魏陈思王曹植在东阿县(今山东)的鱼山删治《瑞应本起经》,制成鱼山呗,是为东土梵呗之始。自元代南北曲盛行后,佛教的歌赞全采用南北曲的曲调,现在一般佛教音乐中所用的南北曲调近200首。
繁昌民歌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舞歌、风俗礼仪歌等,一般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口耳相传,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也有一部分民歌唱词典雅,比较讲究音韵。民歌结构比较完整,如生产性民歌会完整地叙述劳动的全过程。不同地区的方言将民歌演绎的多姿多彩。
繁昌民间五月端午有划龙船的习俗,所以划龙船歌和儿童歌曲也有相当数量。繁昌民歌是中国民歌艺术之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繁昌民歌都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3.寿州锣鼓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精华,经过改编发展而成。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声播数里,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主锣手领头指挥,辅以鼓手指挥,形成鼓锣交替领头,动静结合,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因而寿州锣鼓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番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高亢、激昂的特点,素有“会说话的锣鼓”的美称。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四川民歌——精选推荐

!"#$%&’()!!"#四川民歌?湖北民歌?李双江是享誉军内外的声乐表演艺术家,他的歌唱雅俗共赏,生命力绵长。
他在演唱大量军旅歌曲的同时,还演唱了国内外不少著名民歌,深为大众喜爱。
《槐花几时开》就是一首流传深远的民歌,经过李双江的演唱,这首体现少女情爱心理的民歌被演绎得别具匠心,尽显优美诙谐、高亢爽朗而又荡气回肠。
李双江的演唱使得这首歌的知名度、流传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围绕这首歌的源头却有着不同的记载。
在本人收藏的歌曲集中,有两首歌曲(附曲谱),一首是《李双江演唱歌曲集》(!"#$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中的《槐花几时开》,上方标注为“四川民歌”;另一首是湖北省《恩施地区民歌集》(!"%"年湖北省原恩施行政专署文化局编)中的《高高山上一树槐》,上方标注为“建始·青花”。
不难看出,两首歌的词曲应为同一首。
《槐花几时开》是否在《高高山上一树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因为《高高山上一树槐》明显是原汁原味的原始山民歌,例如“希乎儿”就是“差点儿”的意思,是地道的恩施当地土语。
我曾亲耳听过本土民间女歌手谢小萍演唱《高高山上一树槐》,那情趣,那滋味,恰似陕北羊倌唱信天游。
那么,这首民歌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四川民歌还是湖北民歌?无论是探访民族文化之根还是溯源地域品牌之旅,都是一件十分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
更何况保护文化品牌,避免和纠正以讹传讹,更是一种责任。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一个歌舞之乡,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
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后记中,对恩施这块土地有精当的、令人神往的描述:这里的民间音乐素材丰富独特、多姿多彩,孕育、创造出了《龙船调》、《黄四姐》等享誉世界的优秀民族民间歌曲。
“槐花”到底哪儿开?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求证,让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奇葩更加绚丽多彩。
$$%%&&’’*+,-./0!"#$%&%’()*()*+,#&&%#’(!"#$%!$$$"")*#*#+,-!’(./01&’()*+,-.,223%44555.678,9./7/01-234!"#$%&’#(%)!!""##$$%%%%&&!-./虽然经风受雨已过而立之年,虽然走南到北历经许多地方,美味佳肴大快朵颐,但总忘不了家乡的罐罐茶。
中国传统民歌

“令”
花 儿 的 曲 调
以衬字命名:白牡丹令 以民族命名:保安令 以地名命名:河州令 以身份命名:脚夫令
长令(长调子):音域高,拖腔长, 曲调高亢嘹亮。 短令(短调子):音域窄,拖腔短, 曲调流畅活泼。
在青海,随时随处都有“花儿”的歌声。花儿不是指一 种花。“花儿”是青海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广泛 流传青海。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
欣 赏
加垛句、旁白 《郎在对门唱山歌》 《洗衣裳》
紫 阳 民 歌
紫阳民歌是产生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 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代 表的曲种,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 有鲜明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紫阳山歌在 民歌中占大多数,歌词都是劳动中即兴而 作,如采茶歌,栽秧歌。
分为‘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 歌’‘锣鼓草’四种
歌 词 特 征
迭词 夸张 ……
欣 赏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赶牲灵》♫ 《脚夫调》 《兰花花》 《信天游》 ……
花 儿
流传区域 花儿的曲调 名称由来 歌词特征 欣赏 旋律特征 花儿的思想性和创造性
流 传 区 域
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除 汉族之外,在当地的回、土、撒拉 族、保安族、东乡族、藏族、裕固 族等民族也十分流行。 产生于山间野地之中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兴国等革命根据地群众, 用客家山歌编唱新词,歌颂革命,如《鸡心岭上金灿灿》 等传唱各地,人们称为“兴国山歌”。20世纪40年代来, 广东兴梅地区的文工团,创作了《花轿临门》,配以客 家山歌的曲调,有唱有说,从而发展成为客家地区的方 言剧种“山歌剧”。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山歌之 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大约有如下几种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歌曲1、民歌:即通常所说的的简称,民歌是民间的歌,是的歌,是广大人民在社会生活和中经过广泛传唱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映与密切联系的一种歌唱艺术。
2、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曲艺音乐(说唱音乐)3、按照体裁划分为:、、4、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南方常称。
传统的劳动号子按不同工种可分为、、、和作坊五类。
5、山歌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我国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山东的、陕北的又叫、小曲子,流行在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东部、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山西的、内蒙古的“牧歌”、青海的和四川的“神歌”“落魂腔”、湖北的“赶五句”、安徽的“慢赶牛”“过青山”、苗族的小调( 、、、):是指号子和山歌以外,人们全是在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编创和演唱的一种民歌体裁6、小调又称、、、:是指号子和山歌以外,人们全是在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编创和演唱的一种民歌体裁7、蒙古族民歌主要有和两大类,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如《辽阔的草原》、《牧歌》,蒙古族的短调歌曲鄂尔多斯民歌《黑缎子坎肩》、《思乡》、《嘎大梅林》、《森吉德玛》8、藏族音乐可分为、、三大类,民间音乐中又可分为,,,,等五类。
藏族民歌包括,,,,等,歌舞音乐的形式多样,重要的歌曲体裁有:,,,,,等,囊玛是西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囊玛岗(即内室)演出而得名,这种歌舞主要流传于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
囊玛得音乐基本上有三部分组成,即中速的,慢板的,快板的。
9、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人民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中龟慈乐、,、、回纥乐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和包括歌、、的大曲五大类。
10、《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的写法,歌词以“”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沂蒙山小调》又名,旋律来自花鼓调,曲调曾被填上的新词。
11、在全国范围内都传唱的一首江苏民歌是()A.《兰花花》B.《交城山》C.《茉莉花》D.《五哥哥放羊》、12.在青海、甘肃、宁夏地区流行的山歌歌种是()A.开花调B.漫瀚调C.山曲子D.花儿13.阿宝是我国著名青年农民歌手,他的演唱方法属于()A.原生态唱法B.民族唱法C.通俗唱法D.美声唱法14.歌舞“囊玛”和“堆谢”所属的民族是()A.门巴族B.回族C.藏族D.羌族15.不同地区的山歌名称也不同,内蒙古为“爬山调”,青海“花儿”,陕北的称为()A.晨曲B.信天游C.山曲D.飞歌16.蒙古族最具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是什么()A.冬不拉B.马头琴C.三弦D.琵琶17、蒙古族民歌中有一种极具特色的歌唱方法称作呼麦,其特点是()A.唱出延绵不断的长音B.同时发出高低两个音C.运用特殊方法唱出极高的音D.同时发出高中低三个音18、丛央视三套“星光大道”栏目中脱颖而出的农民歌手阿宝,他曾是一位来自西北的民间放羊娃,曾在2006年的春节晚会中与吴雁泽、戴玉强二人合唱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内蒙古民歌()A.嘎达梅林B.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C.牧歌D.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9.下列哪首歌曲()是藏族民歌A.一杯酒B.牡丹汗C.翻身农奴把歌唱D.歌唱美丽的家乡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A.云南西藏湖北B.河南内蒙古浙江C.山东内蒙古浙江D.山东新疆河北20“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A 河南民歌B 河北民歌C 山东民歌D 广西民歌21、《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A 民谣B 童谣C山歌D信天游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歌,如:《掀起你的盖头来》()、《北京有个金太阳》()、《嘎达梅林》()、《道拉基》()①藏族②朝鲜族③蒙古族④维吾尔族2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和诗歌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下面对风的解释正确的是()A.宗庙音乐B.宫廷音乐C.民间音乐D.通俗音乐23、属于西北民歌的特点的一项是:A、高亢辽阔B、委婉细腻C、朴实憨厚D、清脆嘹亮24、(连线题)请找出与下列剧种相应的发源地湖北吕剧河南楚剧安徽越剧浙江豫剧山东黄梅戏25、经过层层选拔,14岁的临沂女孩彭艳辉成为山东首届文博会“山东大嫚”的代言人。
她在文博会大型文艺晚会《齐风鲁韵》上演唱的歌曲《沂蒙山小调》,以其原汁原味、清亮纯净的声音,征服了在场听众。
下列对歌曲《沂蒙山小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歌曲是在抗战时期《打黄沙会》这首歌的基础上形成的B.歌曲虽标为“小调”,但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C.歌曲采用了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情绪欢快热烈D.歌曲表现了沂蒙山区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6、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首次新增加了原声态唱法,成为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
在比赛中,不管是羌族的多声部,还是蒙古族的呼麦,以及侗族大歌丰富的和声,都让观众为之震撼。
在青歌大赛中加人原声态唱法积极意义是-----------------------------------------------------------------------------------------------------------------------------------------------------------------------------------------------------------------------------------------------------------27、下面曲谱所示的旋律是我国一首家喻户晓的传统地方民歌,请问它的曲名是()A.《沂蒙山小调》B.《信天游》C.《茉莉花》D.《东方红》28、“(领)哈腰挂来! (合)嘿! 呦号嘿呀, 嘿! 蹲腿哈腰, 嘿! 漏钩挂好, 嘿! 挺腰起来, 呦嘿! 嘿嘿嘿, 嘿! 推位个“把门” 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创造发展了一类特殊的音乐类型。
你认为这类音乐属于( )29、“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呀,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这是一首在中秋佳节思念心上人,希望能与亲人团聚的歌曲,这首民歌的曲名是()A.《康定情歌》B.《月之故乡》C.《敖包相会》D.《在那遥远的地方》30、蒙古族民歌题裁众多,其中以“长调”和“短调”最具代表性。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短调民歌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具有叙事性。
请说出下列蒙古民歌分别属于哪一类?《森吉德玛》《辽阔的草原》《牧歌》《嘎达梅林》31、下列属于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是()A.手鼓B.马头琴C.弹布尔D.札木聂32、我国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下列哪一首民歌产生于鲁南地区,这首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颇有影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优秀民歌”。
()A. 包愣调B. 我的家乡沂蒙山C. 绣荷包D. 沂蒙山小调33、藏族音乐可分为三大类。
A.长调、短调、信天游B.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C.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D.赞歌、牧歌、思乡曲知识窗口一、定义: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的,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
号子的曲目:《挑担不怕扁担弯》是江苏北部的挑担号子,是人们挑担行进时唱的号子,音乐配合脚步行进的节奏,短促均匀,较为活泼。
《走绛州》(又名一根扁担)三边,《板车号子》是四川用人力拉板车时唱的号子,《打夯歌》是四川用于修坝筑路紧泥土地基时唱的号子,《打硪歌》是湖南号子,《车水号子》是浙江海宁农事号子,南方农村从事车水劳动时所唱的号子,常为二至三人同踩水车,音乐的节奏与脚步动作相配合,曲调与山歌相近。
《打粮号子》《咚》是湖北省潜江县的打麦号子。
《圆场号》是“翻叉号子”,是四川涪陵一带在晒场上翻晒农作物时所唱的号子。
制作菜油的《榨油号子》、制作榨菜的《榨菜号子》、制作颜料的山西《打蓝号子》、造纸的《竹麻号子》、制盐的《盐工号子》等等。
《人工号子》(盐场拉车号子)是四川自贡市的“盐工号子”,《黄河船夫曲》(陕北),《川江船夫号子》(四川),《平水号子》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特点: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号子具有两种功能。
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必须调整呼吸、积蓄力量,这是喊(唱)号子时人体必然的生理反应,也就是劳动时的人体需要;集体劳动中需要统一步调、统一节奏,号子应需产生。
因此号子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的实用性功能。
同时号子的音乐抒发了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也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这是号子的表现性功能。
号子的实用性功能和表现性功能有机地联系与一体,既矛盾有统一,成为劳动号子独具的特征。
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
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二、山歌:山野之歌,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田间山野歌曲,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民间歌手常用“谷箩装”、“船载”等来形容他们会唱许多山歌,以“肚里山歌万万千”而自豪。
山歌的分类:高腔山歌《槐花几时开》(四川1、平腔山歌:《小河淌水》(云南)2、矮腔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3、放牧山歌:1、吆喝调:山东、苏北、安徽东部2、牧歌:内蒙古(召乌达盟)放牧山歌中常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例如云南的《放马山歌》。
4、信天游:(陕北、山西西部、宁夏东部、内蒙古东南部)《脚夫调》(米脂、绥德)《兰花花》(陕北)《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陕西)《赶生灵》(陕北)5、花儿(别称少年):青海、甘肃、宁夏(民族:回、藏、撒拉、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上去高望平川》、《下四川》《一对白鸽子》是又一首十分精彩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