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中国民歌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吸引着广大听众。
下面是中国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1.《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歌之一,它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人,歌词简单易懂,深受人们喜爱。
2.《小白杨》《小白杨》是一首流传广泛的民歌,歌词描绘了白杨树的坚韧和顽强。
这首歌的旋律激昂,歌词富有感染力,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豪情和追求。
3.《刘三姐》《刘三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首著名民歌,歌词描绘了刘三姐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意志。
这首歌的旋律独特,歌词动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家乡和亲情的思念。
4.《敖包相会》《敖包相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代表性民歌,歌词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真实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5.《牧民之歌》《牧民之歌》是中国内蒙古地区的一首著名民歌,歌词描绘了牧民们的生活和情感。
这首歌的旋律激昂壮美,歌词朴实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由和大草原的向往。
6.《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首民歌,歌词描绘了山丹丹花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这首歌的旋律欢快动听,歌词简单朴实,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7.《送别》《送别》是中国古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后来被谱成民歌。
歌词描绘了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这首歌的旋律悲壮凄美,歌词深情动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
8.《长城谣》《长城谣》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歌之一,歌词描绘了中国长城的壮丽和辉煌。
这首歌的旋律庄重雄壮,歌词富有诗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历史和民族自豪感的表达。
9.《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首民歌,歌词描绘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
这首歌的旋律悠扬动人,歌词真挚感人,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10.《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民歌之一,歌词描绘了人们对希望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中国民间音乐流派分类及特征系列

中国民间音乐流派分类及特征系列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针对中国民间音乐流派进行分类,并介绍每个流派的特点和特征。
一、北方宫调音乐北方宫调音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它采用宫调,并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闻名。
北方宫调音乐通常使用中国民乐中的弹拨乐器,如古琴、古筝和二胡等,以及打击乐器如锣鼓和木鱼等。
这种音乐流派在表现力和节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常用于宫廷音乐、歌舞表演和庆典等场合。
二、南方民谣音乐南方民谣音乐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它以简洁的乐曲和流畅的歌词见长,呈现出独特的南方音乐特色。
南方民谣音乐常以吉他、口琴和竖琴等乐器伴奏,并以民间故事、生活琐事和情感表达为主题。
这种音乐流派表达了南方地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三、西北唢呐音乐西北唢呐音乐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唢呐是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民间管乐器,其音域广泛,音色宏亮。
西北唢呐音乐常以农村婚丧嫁娶、庆典和舞蹈等场合中进行演奏。
其特点是音乐激昂,节奏明快,并常以唢呐独奏或者集体合奏的形式呈现。
四、东北满族舞蹈音乐东北满族舞蹈音乐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传承并发扬了自己的音乐舞蹈艺术。
东北满族舞蹈音乐常以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音乐节奏明快,舞蹈动作独特,展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西南藏族山歌音乐西南藏族山歌音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藏族山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西南藏族山歌音乐通常以人声为主导,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和铜鼓等。
这种音乐流派歌词深情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家园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色彩。
六、华南潮剧音乐华南潮剧音乐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潮剧是一种典型的音乐舞蹈戏剧,以其特有的旋律、唱腔和表演形式而著称。
华南潮剧音乐以潮剧的唱腔、伴奏乐器(如二胡、板鼓等)和音效等为特色,演绎出一个个具有传统民间色彩的戏剧故事,富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和戏剧张力。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中国传统民歌作品

中国传统民歌作品
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传统民歌作品:
1. 《茉莉花》:这是一首流传广泛的江苏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而著称。
2. 《沂蒙山小调》:这是一首山东民歌,以其朴实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3. 《康定情歌》:这是一首四川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4.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一首青海民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浪漫的歌词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5. 《阿里山的姑娘》:这是一首台湾民歌,以其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而著称。
6. 《小河淌水》:这是一首云南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7. 《凤阳花鼓》:这是一首安徽民歌,以其欢快的旋律和幽默的歌词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些只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民歌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秀作品,它们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传统音乐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类别】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中国乐系】特点:1.乐音的带腔性。
2.音调具有五声性。
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应用非均分律动。
4.织体的单声性。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朝鲜族民歌特点】(1)音阶、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节奏、节拍——朝鲜语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关系。
朝鲜族民歌中最常用的拍子是6/8﹑3/4、12/8、9/8等。
(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朝鲜族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中立音的多种音阶形式。
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次之: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调式多样。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

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中国名曲介绍十大民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民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其深情质朴的风格,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中国的十大民歌,带您领略中国音乐的魅力。
第一首:《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它以其婉转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歌曲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表达对英雄们的崇敬和赞美的民歌。
以其豪气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这首歌曲歌颂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三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是一首展现对母爱的无限感激和敬仰的民歌。
歌曲中,歌手表达了对母亲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感动了广大听众的心灵。
第四首:《红旗颂》《红旗颂》是一首富有革命情怀和激情澎湃的民歌。
它以其雄壮的旋律和歌词,歌颂了中国共产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首:《梁祝》《梁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民歌,被誉为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节,诉说了李清照与梁山伯之间的悲壮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听众。
第六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因其欢快的旋律和活泼有趣的歌词而备受喜爱。
这首歌曲以其引人入胜的节奏感和轻快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儿童成长历程中难忘的一部分。
第七首:《洗衣歌》《洗衣歌》是一首展现中国普通劳动者形象的民歌。
通过描绘洗衣女子辛勤工作的场景,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勤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民真情实感的歌曲。
第八首:《映山红》《映山红》是一首描绘美好家园和对故乡深情厚意的民歌。
这首歌曲富有感伤和思乡情怀,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拉近了人们与家乡之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一、内蒙古
蒙古族歌曲:
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
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
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
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
蒙古族器乐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
歌曲: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
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
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
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
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
器乐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
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
三、西藏
歌曲:
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
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
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
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唱词由赞美家乡与寺院、颂扬佛祖、近祝吉祥以及社会生活、男女爱情等方面。
舞曲部分热烈活泼、
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
其伴奏乐曲有:扎木聂、笛子、扬琴、京胡、
串铃等。
4、《正月十五那一天》藏族民歌(堆谐)
堆谐:藏族民间歌舞,主要流行在西藏的西部地区,在拉萨地区也颇为盛行,意为高地的歌舞。
舞时以脚踏地作“踢踏”声,故又称“踢踏舞”。
多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舞和
结尾几部分组成。
慢歌段的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的音乐欢快紧凑。
伴奏乐器有:扎木聂、笛子、二胡、扬琴等。
器乐曲:
《热巴舞曲》管弦乐方可杰曲
作品吸收了西藏“热巴舞”中“踢踏舞”和“圆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与插入的舞
蹈节奏形成了独特呼应。
“热巴舞”:热巴,是藏文的音译。
是一门融鼓铃舞、谐(歌)、哔旺霞卓(弦子舞)、韵白、说唱、杂技、气功、短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相传为公元11世纪的西藏流
浪僧人米拉日巴所首创。
热巴,也是人们对从事这种表演的民间艺人的称呼。
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做各种特技表演,达到高潮时惯以舞步突然结束表演。
四、西南地区
歌曲类:
1、《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五声徵调式。
音调高昂,节奏自由,旋律主要由“5、3、1”三音组成,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
内常用滑音和级进。
2、《苏木地伟》是一首彝族的酒歌,五声徵调式。
歌曲情绪开朗、明快。
3、《布谷催春》侗族女声大歌,具有支声性复调音乐的特点。
这首大歌以二声部为主,
羽调式,变化拍子。
结构为:起顿(引子)+更夺(中间部分)+拉所(尾腔)
4、《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混声合唱曲,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
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
创作于1953年,由范禹作词,麦丁作曲。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领唱+合唱
歌曲情绪: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
5、《赶摆路上》选自合唱组曲《云南风情》
器乐曲类:
1、《瑶族舞曲》曲:刘铁山、茅沅
运用瑶族长鼓舞的素材创作的管弦乐,复三部曲式结构
2、《彝族舞曲》琵琶演奏曲:王惠然复三部曲式结构
五、民间小调
1、《无锡景》江苏民歌独唱
清末就流行于江南一带,其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优美动听,与《茉莉花》一样,都是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
2、《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齐唱
歌曲优美抒情、纯朴清秀,音调丰富,旋律舒展,富于歌唱性。
一段体。
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这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
3、《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民歌独唱
4、《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独唱
5、《龙船调》湖北民歌
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歌舞曲,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径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生动画面。
6、《小放牛》河北民歌独唱
7、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对唱
六、山歌
歌曲类:
1、《打支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信天游”,改编成合唱曲,女声领唱齐唱
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红军的真挚情感,再现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到来时的热烈场面。
3、《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花儿”
4、《花儿与少年》(电子合成器版本)根据一首流传很广的青海民歌改编成的电声作品。
器乐曲类:
《巴蜀山歌》是大型管弦乐队组曲《炎黄风情》中的一个部分,这一组作品中包括《槐花几时开》、《黄杨扁担》、《绣荷包》、《太阳出来喜洋洋》。
(1)《槐花几时开》原是一首四川民歌,改编成管弦乐后的结构为:主题+变奏1+变奏
2+变奏3
(2)《太阳出来喜洋洋》原是一首四川东部的一首山歌,改编成管弦乐后的结构为:引
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变奏5+尾声
七、劳动号子
1、《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歌曲采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
2、《杵歌》台湾高山族民歌
3、《船工号子》男声独唱,吸收了四川名歌中《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多段连缀的创作手法,音乐采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调式及
节拍的变化,形象地表现出船工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这首歌曲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是升华了的艺术性号子。
4、《哈腰挂》(抬木号子)黑龙江民歌
5、《崔咚崔》湖北民歌领唱、齐唱
八、民族民间器乐曲:
1、《彩云追月》合唱歌曲,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原是由任光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民族管弦乐,1960年由彭修文重新配器。
2、《雨打芭蕉》广东音乐
其旋律细腻、优美、加之高胡(又称为粤胡)、笛子、二胡、阮、扬琴、琵琶等的运用,散发出广东音乐浓厚独特的韵味。
广东音乐:中国传统器乐中“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主要乐器有高胡、
椰胡、洞箫、秦琴等。
其音乐具有活泼轻快、细腻缠绵、流畅动听的特点。
3、《小放驴》河北吹歌
乐曲通过管子(一种乐器)与丝竹乐队的呼应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北方农村放驴的情景和毛驴顽皮活泼的
河北吹歌:是鼓吹乐的一种,由于以管子做为主奏的乐器,流传于河北省的徐水、定县、安平、安国等地,又叫冀中管乐。
吹奏的曲目大多是民歌、小调、戏曲和群众歌曲,演奏者善用唢呐、管子等模仿声乐唱腔,所以称“吹歌”。
4、《欢乐歌》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
江南丝竹:中国传统器乐中“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
主要乐器:二胡、
琵琶、扬琴、笛子、箫等。
其音乐具有细腻婉转、清秀健朗、明快活泼的特点。
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5、《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P47的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原是一首琵琶古曲,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共十段。
后由彭修文订谱版的《春江花月夜》共八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欸乃归舟、尾声。
民族管弦乐队分:吹管乐器组、弹拨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拉弦乐器组,常用西洋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来补充低音声部。
6、《老鼠娶亲》绛州鼓乐(山西)
此曲是中国打击乐的传统曲目,以老鼠迎娶新娘作为想象主题,把滑稽、机敏、胆小的老鼠与热闹、讲究的娶亲主题结合起来。
(老鼠去娶亲是一个民俗故事)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锣鼓乐的一种。
产生于山西的新绛县。
其演奏技法丰富多变,伴有板、锣等乐器。
其风格气势磅礴、声韵铿锵、粗犷豪放,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