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常规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常规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室内阳光充足。

3、饮食护理: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如蛋黄、肝泥、肉沫等。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惊厥,抽搦等严重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低钙惊厥。

5、用药护理: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维生素D避免过量。

6、并发症的观察
(1)避免使患儿过早的站立或走路,以预防畸形或损伤。

(2)注意患儿的清洁卫生,勤洗澡、换内衣,出汗多时应及时擦干,以免着凉。

儿科护理佝偻病实训报告

儿科护理佝偻病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作为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了解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佝偻病的护理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熟悉佝偻病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

3.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病例介绍患者,男,2岁,因“多汗、夜惊、易惊醒、枕秃”就诊。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苍白,消瘦,头发稀疏,枕部可见大片脱发区。

骨盆畸形,胸廓畸形。

辅助检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异常。

2. 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1)病因: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

(2)临床表现:①初期:多汗、夜惊、易惊醒、枕秃。

②活动期:骨骼改变,如方颅、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O形腿、X形腿等。

③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骨骼畸形改善。

(3)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确诊。

(4)治疗原则:补充维生素D、钙剂,调整饮食,改善钙磷代谢。

3. 佝偻病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给予高钙、高磷、高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鱼肝油、蛋黄等。

(2)阳光照射:每日定时带患儿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增加皮肤内维生素D的合成。

(3)纠正骨骼畸形:根据畸形类型,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4)预防感染:加强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护理,预防感染。

(5)心理护理:关心患儿,给予心理支持,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佝偻病的危害性,掌握了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在护理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饮食护理、阳光照射、纠正骨骼畸形、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提高了自己的护理水平。

同时,我认识到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护理任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t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简称佝偻病。

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主要见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和生理功能】1.维生素D的来源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种途径:(1)母体-胎儿的转运: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

(2)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人和动物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化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

(3)食物中的维生素D:天然食物及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应从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补充。

2.维生素D的转化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均无生物活性,被人体吸收进入血循环后与血浆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被运后贮存于肝脏、脂肪和肌肉等组织内,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发挥生物效应:首先经肝细胞发生第一次羟化,生成25-(OH)D3,与α-球蛋白结合被运载到肾脏,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中的1-α羟化酶的作用下再次羟化,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1,25二胆骨化醇),具有很强的抗佝偻病生物活性。

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25-(OH)D3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循环中的主要形式,浓度较稳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血中正值为11~60ng/ml,其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作用较弱。

正常情况下,血循环中的1,25-(OH)2D3主要DBP结合,对靶器官(肠、肾、骨)发挥其生物效应。

其抗佝偻病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①促进小肠黏膜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②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特别是磷的重吸收,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矿化;③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分,直接影响钙磷的沉积与重吸收。

【病因】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母亲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以及早产、双胎均可导致婴儿体内维生素D贮存不足。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护理

2012年 9月收治 维生 素 D缺乏性 佝偻病 儿童 22例 ,经 过治 佝 偻病 手镯 或脚镯 ,见于 6个月 以上d,JL;小儿 开始走路 后 ,
疗 和护理 患儿基 本痊愈 ,现分 析汇 报如 下 。
可见 下肢 弯曲形 成严重 膝 内翻 (“0”型腿 )或膝外 翻 (“x”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 组 患儿 22例 ,其 中男 性 12例 ,女 性 1O例 。结 果 22
例 患儿经 过治疗 和护 理疗效 显著 11例 ,良好 10例 ,一般 1例 。 1.2 临床表现
本 病好 发于 3个月 至 2岁 的小儿 。主要 表现 为生长 中的 骨骼 病 变 、肌 肉 松弛 和 一 系列 非 特 异性 神 经 精 神症 状 。重 症 佝 偻 病 患儿 还 可有 消 化 和 心肺 功 能 障碍 ,并 可 影 响智 能 发 育 和免疫功 能等 。 1.3 辅助检查 1.3.1 血 生化 检 查
指导 家长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 ,直接接受 阳光照射 ,尽量 多暴 露皮肤 。夏季应避 免太阳直射 ,冬季不能隔玻 璃窗照射 ,
应开 窗让 紫外 线透过 。合理喂 养 ,补 充维生素 D提 倡母乳喂养 ,及 时添加辅食 。遵 医嘱给 予维生素 D制 剂。促 进生长
发育 ,预防骨骼畸形 提供舒适 的环境 ,不要 让患儿坐、站 、走 的时间过 长。对重症 患儿护理动作要轻 柔,以免发 生骨折 。
多 见 于 3岁 以后 。 临床 症 状 消失 ,血生 化 及 X线 检 查 正 常。遗 留不 同程 度 的骨骼 畸形 。
2 治疗要点
清 ,呈 毛刷 样 、杯 口状 改变 ,骨干 骨密度减 低 。
本病 治疗 的 目的在于控 制病情 的活 动 ,防止 骨骼 畸形 。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关于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小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护理:小儿佝偻病就是人们常说的“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导致全身钙、磷代谢失常。

婴幼儿佝偻病是一种多发病,以3-18月小儿为常见,北方多于南方,冬春季多于秋季。

小儿佝偻病的病因:如果小儿的喂养不当、日光照晒不足,小儿生长相对快,胎儿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和慢性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以及肝胆道疾患。

小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由于小儿体内的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食欲减退,夜惊、激惹、多汗、夜哭、烦躁这是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的临床表现。

部分婴儿可有低钙性手足搐搦、喉痉挛甚或惊厥。

此时可稍现枕秃、颅骨软化及肋串珠改变。

佝偻病激期时,患儿血钙、磷显著下降,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从而引起甲状旁腺调节,使血钙代偿性增高及磷从尿中大量排出,致使原有骨质发生溶钙而“软化”。

此阶段可见明显串珠、郝氏沟、手镯,长骨溶钙出现“o”型或“x”型腿,扁骨异常而有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枕秃、方颅、囟门闭合延迟,亦可有脊柱后突和侧突。

此外,尚有血、尿和x线片等的改变。

以上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可减轻或部分消失,称为恢复期。

佝偻病严重时,不仅会发生骨骼畸形,还会有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免疫抗病力下降,患病迁延不愈,病死率高。

此外,智能发展通常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及膳食调理在胎龄3个月时,胎儿的骨骼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乳齿,此阶段需要维生素d。

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

如果此时孕妇缺乏维生素d,胎儿在出生时就会有(先天性)佝偻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新生儿中先天性佝偻病患病率为16。

4%。

因此,孕妇自妊娠开始就应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中期及晚期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国际单位。

研究提示,孕28周时,一次性为孕妇补充10万-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婴儿先天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佝偻病性低钙惊厥):是由于维生素D 缺乏导致血钙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出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
血清总钙<1.75~1.88mmol/L 血清离子钙<1mmol/L 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
(1)惊厥: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表现:突然四肢、面部肌肉抽动、两眼上翻、神志不清
(2)手足搐搦:“助产士手”“芭蕾舞足”
(3)喉痉挛: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表现: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窒息
隐匿体征
(1)面神经征:以手指尖或叩诊锤轻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口角和眼睑抽动者阳性
(2)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充气使血压在正常之间,5分钟之内该侧手出现痉挛时为阳性
(3)腓反射:以叩诊锤叩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处,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为阳性
治疗原则
1、急性处理:控制惊厥、喉痉挛—地西泮静脉滴注、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喉痉挛者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呼吸或加给氧
2、钙剂治疗10%葡萄糖酸钙5~10ml+10%葡萄糖液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护理措施
1、防止窒息
(1)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保持安静、避免家长大声喊叫和捶动患儿,松解衣领、将患儿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造成窒息
(2)喉痉挛抢救:出现喉痉挛时立即将患儿舌体拉出口外。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解析患儿,10个月,易激惹,夜间哭闹、多汗、睡眠不安。

查体:方颅、肋骨串珠,手镯征(+),诊断为佝偻病,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指导母乳喂养B.操作轻柔以防断针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E.积极进行站立行走锻炼答案:E解析:根据题干分析,该患儿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其护理为:①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生后2~3周后即可带婴儿户外活动,冬季也要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②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 制剂,注意维生素D过量的中毒表现,如遇过里立即停服维生素D。

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早坐、站、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④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A.大脑中动脉B.大脑后动脉C.颈内-后交通动脉D.大脑前动脉E.基底动脉答案:C患者,男。

春节期间出国游玩,国后确诊COVID-19。

关于该患者的隔离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患者有权拒绝隔离B.自我居家隔离C.在医院传染病房进行强制隔离D.无需隔离E.在医院发热门诊进行隔离答案:C静脉输液中发现药液不滴查无回血,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感,此时应()A.调整针头位置B.局部热敷按摩C.升高输液瓶高度D.适当变换肢体位置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答案:E“后天之本"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C漏斗骨盆胎头内旋导致A.持续性枕前位B.持续性枕后位C.持续性臀先露D.持续性肩先露E.子宫破裂答案::B年龄达六十岁之后每增加一岁心排血量是A.增加1%B.增加2%C.下降1%D.下降2%E.无明显变化答案:C解析:心脏:心肌纤维萎缩顺应性下降收缩力减弱,从60岁开始,年龄每增长1岁,心排出里下降1%;窦房结内部和周围有网状纤维增生,一些传导束支往往因长期劳损、缺血、受压等因素引起纤维化硬化或钙化,从而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优质推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优质推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优质推荐】1.常见护理诊断(1)营养不足(维生素D缺乏)与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少有关。

(2)成长发展改变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和神经、精神发育迟缓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胸廓畸形、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维生素D中毒。

(5)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对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2.护理措施(1)营养不足的护理1)接受日光照射:在不影响保暖的情况下尽量暴露皮肤,夏季可在树阴下进行,每日接受日光照射。

2)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哺以维生素D强化牛奶或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

3)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口服给药:初期给予维生素D5000~10000IU/d;激期10000~-20000IU/d,连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800IU/d至2岁,北方地区可延长至3岁。

突击疗法:重症或伴有其他疾病及不能坚持口服者,注射维生素D3 30万IU 或维生素D2 40万IU,初期注射1次,激期可每月注射一次,重复2~3次。

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口服。

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时将其直接滴于舌上,以保证用量。

4)钙剂:对3个月以下患儿及有手足搐搦症病史者,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前2~3 日至用药后2周需按医嘱加服钙剂,以防发生抽搐。

(2)预防骨骼畸形的护理尽量减少患儿负重,避免久坐、久站、久行,护理动作要轻柔。

鼓励作俯卧、抬头、展胸动作,下肢可做肌肉按摩。

(3)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持空气新鲜,预防交叉感染。

(4)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

如每El服用维生素D 4000IU以上持续1~3个月可引起中毒。

2)向家长宣传维生素D过量的危害性及中毒的表现。

3)密切观察病情,若发现患儿出现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甚至出现呕吐、腹泻、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血钙大于3mmo1/L(12mg/dl)时,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避免阳光照射,及时通知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措施、辅助检查。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导入新课
5
分钟
我把两张在网上搜索的潘长江的搞笑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想这是什么病呢?
学生观看之后,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给出答案。
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对以下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借新闻素材、列图表、电教播放、图片等方式讲授新课
5
分钟
一、用图片展示为学生讲授佝偻病的概念。
认真学习
学习新知识
10分钟
二、先为学生讲解佝偻病的发病原因,然后为学生播放有关佝偻病患儿的新闻。
观看新闻,思考问题
通过新闻内容,补充了我们课本外的一些知识,充实了课堂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学习空间。
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今后应合理安排时间,弥补不足。
板书设计
(三)
小组
讨论
6 分钟
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
学生以10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评价
总结
4 分钟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为学生展示板书设计。
学生认真听老师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护理措施。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归纳、概括和表达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以及严谨的工作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身体状况、发病原因、护理措施。
通过拓展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探索医学奥秘的热情;提高了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五个对接”的新型职教理念。
四、
教学
反思
特色与创新:巧借新闻素材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图表化难为易,视频展现增加信息容量。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五个对接”教学改革目标的指导下,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临床奠定夯实基础。
10分钟
佝偻病的身体状况是重点内容,其中骨骼改变有很多的医学名词,如果只用语言表述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采用大量的图片配合老师的讲解,同时为学生播放佝偻病身体状况的电教。
在观看的图片和电教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出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表现的患儿属于佝偻病患儿,让学生积极发言。
选用了多幅图片和电教,让同学们反复的观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赵 凤 霞
黑河市卫生学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黑河市卫生学校
教师
赵凤霞
学科
儿科护理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
2学时
人数
46人
日期
2012.05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
教具准备
电教、图片、模拟婴儿教具
使用的教材
《儿科护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高凤
10分钟
在讲解佝偻病辅助检查时,通过列图表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难点内容。
让学生熟记表格中的数值,在图表中找规律。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表格,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化难为易。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训室中运用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进行佝偻病护理措施的讲解
20
分钟
我用婴儿仿真模具为学生边讲边操作,学生则是边听老师讲解边操作练习。
讲授之后学生进行反复的强化练习,老师要巡视指导。
然后由三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患儿的家长、医生和护士。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
通过角色扮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非常直观,加深了印象。通过仿真实训操作,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体现了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理念。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教学内容。
(五)
巩固
练习
10分钟
我为学生在计算机上设计了人机交互的自测题。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主的进行答题。练习的结果计算机可以给予相应的提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的职教理念。
(六)
拓展
学习
课余时间
布置课余时间的拓展性作业
上网搜索资料——利用假期时间走访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指导——为家长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