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手脚麻木 刺痛是如何引起的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 概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按临床表现分为双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及单侧非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

早期呈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本病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几乎相当,患病年龄7~80 岁不等,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上升,高峰见于50~60 岁。

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T2DM 患者中约有20%的神经病变先于糖尿病症状的出现,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本病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

2 病因病机2.1 病因本病是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

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

DPN 的病机有虚有实。

虚有本与变之不同。

虚之本在于阴津不足,虚之变在于气虚、阳损。

虚之本与变,既可单独起作用,也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既可先本后变,也可同时存在。

实为痰与瘀,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互结并见。

临床上,患者既可纯虚为病,所谓“气不至则麻”、“血不荣则木”、“气血失充则痿”;又可虚实夹杂,但一般不存在纯实无虚之证。

虚实夹杂者,在虚实之间,又多存在因果标本关系。

常以虚为本,而阴虚为本中之本,气虚、阳损为本中之变,以实为标,痰浊瘀血阻滞经络。

2.2 病机及演变规律DPN 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按照气虚夹瘀或阴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夹瘀的规律而演变。

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文读懂!

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文读懂!

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文读懂!相信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出现过“麻木”“刺痛”的异常感觉,可能出现在双脚、双腿,也可能出现在手臂,还有的患者会从指尖一直到胳膊都隐隐发麻,好像有无数根细针在针刺皮肤。

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不太当回事,认为是暂时出现的症状,过段时间就能缓解,却没想到麻木、刺痛的症状愈发严重。

其实,这种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腿脚、四肢麻木刺痛感,是很典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的话,随着病程的进展,末梢感觉的逐渐丧失会明显增加足部溃疡甚至截肢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对神经病变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我们一起来看下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认识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具体说“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等治疗方面的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所致、具有多样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也就是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有很多,当影响到周围神经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并且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会伴有微血管病变,诱发眼球出血,导致视物模糊等问题发生。

二、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在治疗上,对于这种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临床上一直重点强调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获益。

为什么强调“早”呢,因为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逐渐发展,这种并发症会逐渐成为不可逆的状态,也就是很多患者俗称的“治不好了”,只能通过用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早期,也就是刚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很多人问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可以通过用药加上血糖控制等一系列治疗,将糖尿病神经病变“扼杀在摇篮里”,甚至能起到一定的逆转效果。

在治疗用药上,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上推荐的一线用药为唐林依帕司他,这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从源头上去治疗和改善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不仅能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刺痛等症状,还能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

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

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

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

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

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临床表现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体征方面有: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震动觉减弱或消失;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脚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典型症状。

所谓“周围神经”,就是人体除脑部、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周围神经一方面负责人体的各种感觉、运动,还支配着人体的内脏活动,比如心脏、胃肠等。

因此,一旦周围神经受损,受到影响的功能很多,症状多种多样。

“其受损的根本原因,是小血管的受损。

”糖尿病神经病引起的脚麻有几个特点:1.从远端开始;2.有对称性;3.逐渐向上发展;4.除了麻,还会有袜套样感觉、踩棉花感、蚁走感等。

由于感觉麻木,病人对温度、疼痛不敏感,有时由此发生烫伤、割伤、硌破后不自知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问题。

因此,没有诱因却出现脚麻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血糖水平。

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已出现神经病变的要使用药物治疗,并且天天检查双脚是否有破损,尽早处理脚部干裂、鸡眼、霉菌感染等问题。

腹胀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的一类,多发生在病史在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便秘、腹胀,严重的会出现肠梗阻。

手麻腿麻舌麻等麻痛的真正原因

手麻腿麻舌麻等麻痛的真正原因

手麻腿麻舌麻等麻痛的真正原因
麻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感觉之一。

它可能表现为肢体麻痹、舌头麻痹、手指麻
痹等。

尽管这些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很常见,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的真正原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手麻、腿麻、舌麻等麻痛的真正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麻痹的主要原因是神经损伤。

神经负责将脑的信号传输到
身体的各个部位。

例如,当我们感觉到疼痛时,这是由神经向我们的大脑发出信号,告知
我们身体处于不适状况。

同样的方式,当神经受损时,我们会感到麻痹或失去感觉。

其次,麻痹可以是由于压迫神经而引起的。

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受到压力或挤压时,这些部位的神经可以被压迫,导致麻痹。

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在多种情况中,例如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穿着过紧或不合适的鞋子、手提重物等。

第三,麻痹还可能是由于代谢紊乱或神经病变引起。

一些药物或疾病可以导致神经病
变或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身体部位的麻痹,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腿部麻痹,这是由于
神经受损而引起的。

最后,运动和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麻痹。

如果身体缺乏重要的维生素或矿物质,就可
能会导致神经受损,从而导致麻痹。

此外,运动不足也会导致肌肉萎缩,这可能会引起肢
体部位的麻痹。

总结而言,麻痹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出现在多种情况中。

压迫神经、神
经病变或代谢紊乱、运动不足和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麻痹的发生。

如果您经常出现
麻痹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找到并治疗原因。

脚麻手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麻手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麻手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脚麻手麻的经历。

这种感觉可能是短暂的、轻微的,也可能是持续的、严重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脚麻手麻呢?首先,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比如,我们在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可能会双腿交叠或者长时间坐着不动,这会压迫腿部和脚部的神经与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脚麻。

同样,伏案工作时如果手臂长时间压在桌子边缘,或者睡觉时手臂被身体压住,也可能造成手麻。

营养不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果我们的身体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 B1 等营养物质,就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传导出现问题,进而引发手脚麻木。

特别是对于一些饮食习惯不健康、挑食或者素食主义者来说,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颈椎病和腰椎病也是导致手脚麻木的常见病因。

当颈椎或腰椎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可能会压迫到神经,从而引起上肢或下肢的麻木、疼痛等症状。

这种麻木通常还会伴有颈部或腰部的疼痛、僵硬等不适感。

糖尿病也是引起手脚麻木的常见慢性病之一。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神经病变,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出现手脚对称性的麻木、刺痛,感觉就像戴了手套、穿了袜子一样。

而且,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往往是逐渐发展的,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麻木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脑供血不足也可能导致手脚麻木。

如果脑部的血管出现狭窄、堵塞或者痉挛,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就会影响大脑对肢体的控制和感知,引起手脚麻木。

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群。

中风也是导致手脚麻木的严重原因之一。

中风发作时,脑部的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导致大脑受损,从而引起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甚至瘫痪。

如果突然出现单侧手脚麻木,尤其是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痛等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导致手脚麻木。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50特别关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李亚琴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人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多见的并发症,2型、1型糖尿病患者都被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所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而降低。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呢?怎样预防和治疗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什么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存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的情况下,患者的神经就会因为缺血或缺氧而受到损伤,继而发展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要知道,神经通常会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连接着身体的组织器官,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会直接给患者造成无法预估的伤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本质为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人体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也会受到该病变的影响,而患者的病程、血糖控制是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因素。

比如患病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神经病变的症状表现。

2糖尿病神经病变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医护人员在查房时,经常会听到糖尿病患者说:“走路的时候,脚好像走在棉花上,有时还会抽痛,感觉麻麻的、刺刺的,像是针扎一样。

”说到这里,专业的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糖尿病神经病变上。

四肢麻木、针刺样痛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但是除了这些症状外,患者还会产生其他症状,让患者感到痛苦不已。

(1)四肢有灼烧感。

早期神经病变在伴有四肢麻木、疼痛的同时,患者还会感到四肢有灼烧般的疼痛感,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就此下降。

(2)皮肤瘙痒。

患者的自主神经受损后,身体的汗腺分泌会变少,长期高血糖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缺氧、脱水情况,最终产生皮肤顽固性瘙痒症状,并且皮肤瘙痒的范围较大。

(3)恶心、呕吐、腹泻。

神经病变集中在自主神经后,患者还会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在腹泻时,体内电解质会逐渐紊乱,或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脱水情况。

(4)足部溃疡、长水疱。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继发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神经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然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常与其他神经疾病相似,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几个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常表现为下肢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障碍及肌力减退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感、感觉障碍等症状加剧。

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无汗、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1. 电生理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规的神经病变诊断方法,其通过对神经肌肉电活动的监测,识别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情况。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较明显,可用该方法确定。

2. 神经肌肉活检神经肌肉活检是指切取患者的神经或肌肉的组织,在组织学上进行分析和判断。

该方法稳健、可靠、高精度,是诊断神经肌肉病变的重要手段,适用于疑难病例。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常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神经系统进行成像诊断,如帮助鉴别是否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此外,超声检查对于血管性神经病变的鉴别也有一定帮助。

4. 临床症状分析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

而糖尿病之外的神经病变如肝性脑病、脊髓疾病等其致病原因各异,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鉴别诊断时需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复杂,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鉴别诊断方法,并提醒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

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

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

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

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

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

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

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

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

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老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以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发麻现象最多。

所谓“小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

脑缺血可引起一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风”除有手脚麻木或软弱无力外,还伴有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手脚麻木多为半侧,以大拇指或连同食指麻木者为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如何防治?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其发病目前认为与微血管障碍引起神经组织的局部缺血和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组织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失衡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①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非常广泛,可见于9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

病变多为对称性,下肢比上肢多见,病人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常有麻木、虫爬、针刺样疼痛等感觉,感觉障碍可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夜间疼痛往往加重,病人有时难以入睡。

下肢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是人体内一组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神经,它分布广泛,影响到人体各个系统。

当病变发生在心血管系统时,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站立时,病人感觉头晕、软弱无力、视物不清,严重时可跌倒,但倒地后立即清醒。

病变发生在泌尿系统时,可发生膀胱麻痹,尿潴留,小便淋漓不尽,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

病变发生在生殖系统,病人可出现阳痿、早泄、逆行性射精,这是糖尿病人不育的原因之一。

病变发生在消化系统时,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常有间歇性、无痛性原因不明的腹泻。

还可导致病人排汗障碍。

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病人对低血糖的反应不敏感,有时无心慌、饥饿感、出汗等前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这一点反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高度重视。

③脊髓神经病变较少见。

④颅神经病变。

病人可出现头痛、眼肌麻痹、复视。

⑤脑部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比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常见。

⑥运动神经病变。

病人腿部突然或逐渐地出现烧灼感,患者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行走困难。

典型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防治措施:①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早期,控制好血糖,可使神经病变好转。

哪怕病人有疼痛、感觉异常或颅神经病变,只要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半年,这些异常改变也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因此,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基础治疗。

对于血糖很高的患者,应逐渐地,稳定地使血糖下降。

有人报道当血糖从较高水平很快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时,病人症状加重。

部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位性低血压也可加重。

②对神经病变采用维生素
B1、维生素B12长时间(2~3月)肌注,有一定疗效。

也可配合理疗针灸治疗。

还可选用一些改善血液循环和活血化瘀的药物。

③病人一定要戒烟、酒。

手脚麻木、刺痛—糖尿病惹的祸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这是我们经常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一点。

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布全身,而且都是慢慢发展而来的。

其中,糖尿病神经病变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50%~80%,根据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不同而异。

糖尿病神经病变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虽然可怕,但也不是轻易就会发病。

一般来说,较严重的糖尿病且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病程较长,才会出现并发症;轻型糖尿病并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

所以,对糖尿病并发症既要重视又不必恐惧,生活中留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信号,有效控制血糖才是最重要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信号
1.手指、脚趾及下肢感觉麻木、刺痛、发冷、烧灼。

2.对触觉极度敏感,非常轻的触摸也可引起明显的反应。

3.痛性神经病变表现为酸疼、灼痛、针刺痛等,有时因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4.平衡和协调能力丧失,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无力、起立行走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症状往往在夜间或温度高时加剧。

5.压迫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神经极易受损,对压力和缺氧十分敏感,一些脆弱点如膝部的腓神经、腕部的正中神经更易受损,后者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改变,引起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痛,或者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

6.糖尿病足:与血管、神经病变及感染有关。

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的糖友,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尽快来医院就诊,以免延误了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