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 概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按临床表现分为双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及单侧非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

早期呈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本病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几乎相当,患病年龄7~80 岁不等,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上升,高峰见于50~60 岁。

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T2DM 患者中约有20%的神经病变先于糖尿病症状的出现,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本病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

2 病因病机2.1 病因本病是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

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

DPN 的病机有虚有实。

虚有本与变之不同。

虚之本在于阴津不足,虚之变在于气虚、阳损。

虚之本与变,既可单独起作用,也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既可先本后变,也可同时存在。

实为痰与瘀,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互结并见。

临床上,患者既可纯虚为病,所谓“气不至则麻”、“血不荣则木”、“气血失充则痿”;又可虚实夹杂,但一般不存在纯实无虚之证。

虚实夹杂者,在虚实之间,又多存在因果标本关系。

常以虚为本,而阴虚为本中之本,气虚、阳损为本中之变,以实为标,痰浊瘀血阻滞经络。

2.2 病机及演变规律DPN 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按照气虚夹瘀或阴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夹瘀的规律而演变。

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 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2. 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3. 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饮食1. 患者食物要做到粗细搭配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吃水果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 1. 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依靠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感觉症状通常子下肢远端开始,主要表现为远端疼痛,还可出现对称性麻木等感觉障碍,可由手套-袜套感觉减退或过敏。

诊断依靠: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四肢持续性疼痛或感觉障碍;双侧或至少一侧拇指震动觉异常;双侧踝反射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患者糖尿病家族史,并有双侧下肢腱反射减弱,双足疼痛,该病待排外。

2、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周围神经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

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五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

痛性周围神经病自发性症状,持续烧灼、间歇电击或刀割样痛,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烧灼、抽搐、撕裂。

脊髓性肌萎缩系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

3、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

DPN检查方法的评估
多种体格检查和仪器检查可以帮助筛查和诊断DPN。这些 方法可以分为3类,即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病变的量表 检查以及神经纤维受损的客观检查。三类检查方法各具有不同的特点,都具备一定的临床源自用价值。(一)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一般包括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和温度觉5种 检查,每种检查体现不同神经纤维的病变。神经系统体格 检查是临床中最常用的DPN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具有简单、 快速、客观、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患者。研究表 明根据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结果可以把大多数 DSPN筛查出来,并可以做出临床诊断。由于这些检查简 单易行,对于DSPN的早期筛查,预防糖尿病足溃疡、 Charcot关节病,减少截肢等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 率具有重要意义。
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或称为单神经病变)、非对称
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和糖尿病心脏自 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DCAN)
2013及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二)根据DPN发病机制分型 2017年ADA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立场声明》将DPN分为弥
至截肢致残。
DPN诊治现状
低诊断 起病隐匿:3040%早期无症状 易漏诊:>50% 轻中度被漏诊
高发病 发病率高达 60.3%
高危害 致残:降低生活 质量 致死:危及患者 生存
DPN分型标准比较
(一)主要根据受累周围神经的分布及临床表现分型 DPN主要分为6种类型,即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近端运动神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反射检查
检查深反射和浅反射,了解神经传 导功能。
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
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评估糖尿 病的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反映患者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血脂检查
了解患者的血脂水平,评估心血 管疾病风险。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通过电刺激和记录,测量神经传导的速度和幅度, 了解神经传导功能。
神经电生理检查
综合分析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 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必要 时可多次重复检查以提高准确性。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请专 科医生会诊,以明确诊断。
05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张先生,56岁,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10年,长期服用降糖
免疫机制
免疫机制在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的发病中也起到一 定作用,涉及自身抗体和 炎症反应等。
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 疼痛、感觉减退或过敏等 症状。
运动障碍
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萎缩、 僵硬等症状,影响肢体功 能。
自主神经病变
可能出现排汗异常、体位 性低血压、胃轻瘫、膀胱 功能障碍等症状。
分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分为远端 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近端运 动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变和自主 神经病变等类型。
发病机制
01
02
03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神经 细胞内葡萄糖堆积,引起 氧化应激和代谢紊乱,进 而损伤神经细胞。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状态下,微血管发 生病变,导致神经组织缺 血、缺氧,引发神经细胞 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

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
1.双侧都要检查(除踝反射要双侧同时减弱或消失才可判断为阳性外, 其余四项感觉只要单侧异常或缺失就可判断为阳性);
2.检查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25℃左右); 3.注意避开胼胝、溃疡、疤痕和坏死组织等部位; 4.检查前先检查患者的正常感觉/反射部位作为参照; 5.不要让患者看到或听到筛查仪器,以免对患者判断造成主观干扰
(三)根据累及的神经纤维类型分型 主要分为细神经纤维病变、粗神经纤维病变、细神经纤维和 粗神经纤维混合病变三种[1],其中以粗神经纤维和细神经纤 维混合病变最为常见。细神经纤维病变主要影响痛觉和自主 神经功能,而粗神经纤维病变影响深感觉(震动觉和位置觉) 和运动功能。
DSPN的诊断分层:
• (1)疑似:有糖尿病DSPN的症状但无体 征或无症状但有2项体征阳性;(2)临床 诊断:有糖尿病DSPN的症状及1项体征为 阳性,或无症状但有2项以上(含2项)体 征为阳性;(3)确诊:有糖尿病DSPN症 状或体征,同时存在NCS异常;(4)亚 临床:无症状和体征,仅存在NCS异常
DPN筛查工具包
2013及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二)根据DPN发病机制分型 2017年ADA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立场声明》将DPN分为弥 漫性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变及神经根病变,其中弥漫性神经 病变包括DSPN和DCAN,常由于全身因素引起;单神经病 变及神经根病变常由于局部因素导致
(二)神经功能评分量表 由于许多患者很难描述清楚自己的神经病变症状,使医师难 以记录,因此出现了一些DPN的临床评分,用于量化和评估 DPN的严重程度,便于记录、统计和比较。常见的有:多伦 多临床评分系统,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13]。此外, 还有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糖尿病神经检查、神经 病变综合评分等量表[14]。这些量表评估重点不尽相同,有 些侧重DPN的早期筛查,有些侧重致残性评估。虽然这些评 分可以量化和评估DPN的严重程度,但一般都很费时,在门 诊中开展困难,更多用于住院患者的筛查及DPN的疗效及流 行病学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
(二)体格检查
1.感觉检查: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振动觉、痛觉、触压觉、温度觉减退以及痛觉过敏,DPN的感觉障碍通常以下肢远端更为明显,严重者可有感觉共济失调。
2.运动检查:患者可有足部或手部小肌肉的无力和萎缩,但通常出现较晚。
3.腱反射检查:通常可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尤以跟腱反射为著,是诊断DPN的主要体征之一。
(五)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的测定
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测定卧位和立位或Valsalva试验引起的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化,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和尿动力学测定有助于排尿困难的鉴别诊断。
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基本条件
1.明确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糖尿病。
2.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或)电生理的证据。
3.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分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周围神经受累的分布,可以分为多发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和局灶性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
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DPN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缓慢发展,临床表现对称,多以肢体远端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可呈现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早期即可有腱反射减低,尤以双下肢为著,可伴有自主神经受损表现。早期肌无力和肌萎缩通常不明显。
二、辅助检查
(一)生化检查
1.血糖相关检查:对于周围神经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明确患者有无糖尿病。
2.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可选择不同的化验检查进行鉴别,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筛查、免疫指标、免疫固定电泳、甲状腺功能、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等,必要时可进行毒物筛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估和诊断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估和诊断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估和诊断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和截肢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慢性感觉运动性的对称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autonomicneuropathy,D AN)[1]。

截肢的风险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一个终生威胁,且糖尿病性足部溃疡和截肢的代价高昂[2]。

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因为预防性的干涉措施可及时的应用以减少发病率。

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类糖尿病神经病变按照受累神经所在部位分为:(1)脊神经病变:包括远端神经病变、近端神经病变和单神经病变。

(2)颅神经病变:包括单颅神经病变和多颅神经病变;(3)自主神经病变。

按照临床表现分为:(1)亚临床型:亚临床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神经功能异常,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神经阈值升高,但无临床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2)临床型: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有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和/或临床可检查到的神经功能异常。

临床神经病变为一个或一些特异性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改变。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的分类方法,将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两大类:全身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Generalized symmetric polyneuropathies)和局灶性或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Focal or multifocal neuropathies)。

1.1全身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1)急性感觉性神经病变少见,主要见于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血糖急剧波动时,而在胰岛素治疗时因血糖变化过大引起的特殊情况称为胰岛素性神经病变。

急性感觉性神经病变的特点是症状严重尤其是夜间明显加剧,但常无阳性的客观检查指标和体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比较差,而且糖尿病病史至少要在5年以上。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典型的表现为患者双下肢或者双足对称性出现麻木、烧灼样感,而且神经病变后期患者为表现为双足或者双下肢痛温感觉明显减退,或者伴有神经性溃疡的形成。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通过做感觉阈值检查,或者是下肢肌电图检查,提示感觉阈值明显的升高,或者是提示有神经源性的损伤。

通过患者的病史特点、查体及辅助检查,就可以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二、糖尿病的征兆三、治疗糖尿病常见的几大误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标准:明确的糖尿病病史或至少有糖代谢异常的证据。

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还可有温、痛觉的减退或缺失,随着症状的加重,可以发生肢体远端部位遭受各种意外损伤而全然不知的情况,如烫伤、热水烧伤、足部外伤引起溃疡等等。

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足不出汗,致皮肤干裂,更易促进溃疡发生。

足部溃疡的继发感染与动脉血栓形成可造成坏死和坏疽,导致最终截肢。

如受累的是粗大纤维,则主要影响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

2、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往往很少单独出现,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

反之,有躯体性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例中,通过功能检查,发现某些程度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40%。

可是一旦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则预后可能就比较差。

直立性低血压:当患者从卧位起立时,若站位的收缩压较卧位时下降大于30mmHg以上,则称为直立性低血压。

静息时心动过速:静息时心率90~100次/分,有的达130次/分。

无痛性心肌梗塞:是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为严重的表现。

3、糖尿病神经病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重点要做神经检查,如神经肌电图检查及心血管自主神经损伤等检查。

神经肌电图检查。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