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中测验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体抽样3.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H0:μ = 50,备择假设为H1:μ ≠ 50,当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时,说明:A. 样本均值等于50B. 样本均值不等于50C. 样本方差等于50D. 样本方差不等于50...(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计算下列统计量:1. 平均数()2. 中位数()3. 众数()4. 方差()5. 标准差()...(此处省略剩余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区别。
2.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3, 28, 31, 36, 40, 42, 49, 55, 58, 62。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2. 假设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其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产品,请计算这100件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题并交卷。
[注:本试卷仅为示例,具体题目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
统计学 期中测试一 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1个答案)1.某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6000元是( C)。
A.离散变量B.连续变量C.统计指标D.标志2.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D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D)A.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B.数量指标和平均指标C.质量指标和相对指标D.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5、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C )A. 组数和组距B. 组限和组中值C. 变量和次数D. 变量和组限6.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A.520B.510C.540D.5308.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将( B )A.此值归于上限组B.此值归于下限组C.此值归于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D.另行分组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B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
10、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A)A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B同质性、社会性、数量性C同质性、综合性、数量性 D同质性、大量性、数量性11、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2. 对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已掌握全国钢铁产量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方法是( A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13. 要了解某大学优秀班级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A. 该班每个学生B. 全校学生C、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14. 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顺序为( B)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设计D.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15.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6.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B )。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A.50个职工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C.每一个职工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A.从质到量B. 从量到质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A.520B.510C.500D.490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A.降低2.75%B.降低3%C.降低7%D.提高2.83%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成分布D.无法判断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A.减少20%B.增加20%C.不变化D.增加40%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A.B.C.D.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若产量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15.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某商品平均价格B.某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C.某企业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D.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16.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计算条件不同B.指标意义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计算结果不同17.已知某企业7月、8月、9月、10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200人、1250人、1208人和1230人。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级《 统计学 》试卷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级《统计学》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单选题]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正确答案)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1.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单选题]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正确答案)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单选题] *A.同质性(正确答案)B. 差异性C.社会性D.综合性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单选题] *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正确答案)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单选题] *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正确答案)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单选题] *A.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正确答案)D.重点调查6.某厂2003年的商品销售额为750万元,年末商品库存额为6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单选题] *A.时期总量B.前者为时期总量,后者为时点总量(正确答案)C. 时点总量D.前者为时点总量,后者为时期总量7.对2010年11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单选题] *A.定期调查B.统计报表C.普查(正确答案)D.典型调查8.统计整理主要是对() [单选题] *A.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正确答案)B.已加工的资料进行整理C.统计标志进行整理D.分组指标进行整理9.某乡镇企业局为了总结先进生产管理经验,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单选题]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典型调查(正确答案)10.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统计学期中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A 均值 B中位数 C 众数 D四分位数2、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A 乡村较大B城市较大 C城市和乡村一样 D不能比较3、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重要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6、复合分组是()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7、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8、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9、统计整理的关键()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1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1、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12.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统计指标B.总体单位C.标志D.统计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次数分配数列()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3.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二、计算题目1.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为10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⑴ 75.6x = 10σ= 50n =1.414x μ===(分)()95.45%F t = ∴2t =2 1.414 2.828x x t μ∆=⋅=⨯=(分)x x x X x -∆≤≤+∆75.6 2.8375.6 2.83X -≤≤+72.7778.43X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为72.77~78.43分之间⑵222xt n σ=∆(由x μ=x x t μ∆=推得) 根据条件,12x x '∆=∆,则4450200n n '==⨯=(人) (或直接代公式:2222222102002.8282x t n σ⨯==≈∆⎛⎫ ⎪⎝⎭)2、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
教育统计学期中测验试题

757519 19
707021 21
656515 15
606010 10
55556 6 57.5
50505 5 52.5
92.5 87.5 82.5 77.5 72.5
67.5 62.5
5.求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求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7、11、9、5、15、10 、 、 、 、 、
p (−1 < z ≤ 2) = p (0 < z ≤ 1) + p(0 < z ≤ 2) = 0.34134 + 0.47725 = 0.819
65分至 分的人数为 分至80分的人数为 分至 分的人数为:
20000 × 0.819 = 16380
求85分以上的人数 分以上的人数 因为
p ( z > 3) = 0.5 − p (0 < z ≤ 3) = 0.5 − 0.49865 = 0.001
10.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 CV =
σ
2 X
X
× 100%
B, CV =
X
σ
2 X
× 100%
CV =
σX
X
× 100%
11.方差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B .方差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标准差的平方根为方差 、 为标准差 与自由度的商为标准差 12.在下面的几种相关散布图中,表示正相关的 .在下面的几种相关散布图中, 是: A B、方差的平方根 、 D、方差 、 C、两个概念为同一含义 、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频数分布表 .
组限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总和 频数 3 (7 ) 10 (16) 20 (25 ) 18 (12) 8 (4 ) ( 123 ) 累积频数 (3 ) 10 20 ( ) 36 (56) 81 (99 ) 111 ( 119 ) 123
统计学期中测试练习题参考答案

x ± 2.58s = 3.29 ± 2.58 × 0.44 = (2.15 ~ 4.42)kg
该男孩体重超出正常值范围,属于巨大儿。 该男孩体重超出正常值范围,属于巨大儿。 (2)请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95%可信区间。 请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95%可信区间。
x ± 1.96 s X = 3.29 ± 1.96 × 0.037 = (3.22 ~ 3.36)kg
ν = n1 + n2 2
三种形式的秩和检验比较
资料
配对设计
检验假设
H0 : M d = 0
应用条件
配对设计计量资料,但不服从正态分布 配对设计计量资料, 或分布未知; 或分布未知; 配对设计的等级资料
两独立样 H : 两总体分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个样本比较,若不满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个样本比较, 0 本 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两个等级资料 布相同 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比较,若不满 多独立样 0 分布相同 本
5.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以下检验水准中第二 5.两样本均数比较时,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 类错误最小的是( 类错误最小的是( ) A、α=0.05 B、α=0.01 C、α=0.15 D、α=0.20 E、α=0.30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合计 有效 57 (64.1) 66 (58.9) 123 无效 18 (10.9) 3(10.1) 21 合计 75 69 144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1.建立假设 确定检验水准α 建立假设, H0:两疗法的有效率相同。 两疗法的有效率相同。 H1:两疗法的有效率不同。 两疗法的有效率不同。 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x2值 n=144>40, Tmin=69×21/144=10.1>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计算检验统计量x n=144>40, Tmin=69×
应用统计学期中测试题

应用统计学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A.划分各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D.标志变异个数2.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资料分为6组,形成闭口组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应为()A.71B.26C.348D.1563.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分子与分母的数值()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4.在下列几个成数数值中,方差最大的成数是()A.0.9B.0.8C.0.7D.0.65.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加()A.10%B.7.1%C.7%D.11%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A.总体指标数值多少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标志变异度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8.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9.拉氏指数是德国拉斯贝尔首先提出的,他主张()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基期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C. 仅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D. 仅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10.要对一批灯炮的寿命进行检验,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2.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4.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课程期中测验试题
1、(10分)某车间有两个生产小组,每组6个工人,日产量(单位:件)资料如下:
甲组:20,40,60,80,100,120 乙组:64,68,69,71,72,73
试分别计算两组工人日产量的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并比较两组工人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2、(10分)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3、(15分)某校拟对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已知该校有6000名本科生,现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方法调查20名,其月生活费支出分别为350、380、300、450、500、300、600、750、300、360、400、550、560、420、450、480、320、400、450、330元。
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试推断该校本科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4、(10分)某年某月糖烟酒公司库存一批水果罐头100000罐,按纯随机抽样取1000罐进行质检,发现有20罐已经变质,当概率为0.95条件下,估计这批罐头中有多少罐变质?
5、(10分)根据以往经验,某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不超过3克,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0.3克,可靠度为95%。
试问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需要抽多少袋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人)
1400以下 1400~1600 1600~1800 1800~2000 2000以上
4 30 80 26 10 2 8 30 42 18 合 计 150
100
作为样本?
6、(10分)某食品公司销售一种果酱,按标准规格每罐净重250克,标准差是3克。
现该公司从生产果酱的工厂进了一批货,抽取其中的100罐,测得平均重量251克。
问该批果酱是否符合标准?(α=0.05)
7、(10分)已知某市青年的初婚年龄服从正态分布。
现抽取1000对新婚青年,发现样本平均年龄为24.5,样本标准差为3岁,问是否可据此认为该地区平均初婚年龄没有达到晚婚年龄?(25岁)(α=0.05)t(0.05,999)=-1.65
8、(15分)某市出口的4种商品资料如下:
类别及品名计量单位
出口价格升(+)
跌(-)%
出口额(万美元)
上年同期本年同期
甲吨-2 3885 4200 乙百张+6 3897 4100 丙百米-3 3276 3280 丁吨+5 2445 256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出口额、出口价格和出口量指数。
(2)从绝对量与相对量两方面对出口额变化进行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