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预测语文作文题目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说过:“眼界决定着我们的世界”。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多远,他的世界也就有多宽,多远。
“坐井观天”是一种眼界,“会当临绝项,一览众山小”又是一种眼界,但两者的眼界相差何其远啊!请以“眼界•世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分析】这一作文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且时代性很强.审题时,应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下列情况属符合题意:(1)可采用组词造句法立意.如“拓宽眼界”、“放开眼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决定世界”等.(2)从“眼界”这个词语的本义出发,进行引申分析立意.“眼界”指所见事物的范围,由此可理解它的引申义,“眼界”可以是一种见识,一种阅历,一种智慧.它的借指义“见识的广度”也可以向外拓展引申,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志向、目标等.由此,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放开眼界,放开眼界有什么作用这个角度立意,可有以下立意:“放开眼界,铸就辉煌”、“放开眼界,收获人生”、“放开眼界,发展自我”等.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如果考生把“眼界”可以引申为:见识的广阔性,意识的前瞻性,认识的全面性.那么这样的作文应定为切合题意.【范文】眼界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我不能说清楚,我只知道人与人的眼界是不同的,而这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曾经有那么多伟人,他们眼界不同,从而有了不同的成就.像马克思,他的眼界大到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他看到了社会的规律,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像伽利略,他放眼整个宇宙,整个空间,他看到了星际运行特点,将物理学推向一个巅峰的道路上.还有啊!像孔子的眼界广至百姓,他看到了大同社会;韩信的眼界超然市井打斗,他立下第1页共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优秀满分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优秀满分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人认为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还有人认为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
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请选取上述一方观点进行立论,同时对另一方观点进行反驳,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自选立场,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紧箍与放手,人生道路的选择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面临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有人则认为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
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站在后者的立场,阐述放开手脚的理由,并对前者的观点进行反驳。
放开手脚,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正如孙悟空,若没有紧箍咒的约束,他便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放开手脚,不是放纵,而是在遵循内心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放开手脚有助于我们培养个人的自信心。
在约束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无法真正相信自己的能力。
而当我们放开手脚,勇敢地面对挑战时,我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建立起坚定的自信心。
正如古人所言:“熟能生巧。
”只有放开手脚,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此外,放开手脚并不意味着忽视道德规范。
相反,它是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自由。
在遵循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我们应允许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去尝试、去创新。
道德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寻求真实的自我。
放开手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过于约束自己往往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
而放开手脚,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则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正如一位成功人士所说:“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勇于尝试,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
202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202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优秀作文,灵活运用来提升自己的作文分值。
下面为大家带来202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我们来看一看吧!1202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阅读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她的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
在照片中,她出现在侧面,她的头非常漂亮。
这款点翠头饰由80只翠鸟翅膀下的一根小羽毛制成。
经过点翠大师的加工,成为流光溢彩的头饰,为舞台艺术增添了不少色彩。
但许多动物爱好者在看到它后,对它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媒体报道此事后,引起了更广泛、更角度的讨论。
要综合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择好角度,确定意图,明确风格,自己拟定标题;不要假装,不要模仿。
注:如果同学们想了解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详细预测信息,可以下载“蝶变志愿APP”。
蝶变志愿APP是一款功能齐全,性价比超高的软件,蝶变APP内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全部来源于各大官网,考试院,同学们可以放心使用。
22023广东高考作文参考追求艺术珍爱生命追求艺术然而,由于人类的疏忽,有时,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人类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点翠的头像是一件亮丽的艺术品,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心血,融合了中国几年来的文化辉煌。
它衬托出京剧的花朵更加耀眼和惊心动魄。
然而,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我们的祖先忽视了一个严重的事实:点翠的领袖需要翠鸟翅膀下的80多根羽毛。
此外,据说这些羽毛必须直接从活翠鸟身上提取,并在现场加工。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也不能通过看那些精致的点翠头像来欣赏点翠艺术的美了。
艺术,原本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根和谐的琴弦,演奏着大自然和声音的美妙声音。
然而,一旦我们用血腥的杀戮来实现所谓的美的艺术,更不用说这种艺术了,它只会暴露人类的无知,使人性变得丑陋和凶猛。
我们用艺术表达世界之美,用智慧创造世界之美。
真正的艺术和智慧使整个世界充满和谐的音符。
蓝天碧水。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分析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分析我们知道理解一个人很难,误解却相当普遍,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被人理解。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看似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话题:理解一个人;误解一个人。
但理解和误解本身,其实都表示的是人的认知和客观世界的差异性。
如果误解的本身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增添上了错误的因果,那么理解的本质就是我们用一种相对来说与亲历者更加一致的视角和体验来对于一件事情进行归因。
在我们的世界里,误解本身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对于外界进行证实与证伪,但是理解缺很难,因为正确的因果获得本身确实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的。
但是材料借“我们需要被人理解”展现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诉求。
这种诉求就是我们被人理解的需求,当我们被理解之后,我们才能让自己产生足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本身本来说,能够让我们获得一种被共情后的喜悦。
因此,我们渴望被理解,但是误解却普遍存在,理解缺很难,所以我们渴求于理解,但是理解缺很难被必然发生,我们要做的,是不对理解产生过分的渴望,而同时,也尽自己的能力,避免于误解的产生。
写作时,可以首先指出追求理解本身具有合理性的态度,并说明原因:理解能够让我们获得同理心与共识,让我们能够让自己获得某些情境
第1页共5页。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及范文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自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她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生活,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高山教人以刚强,溪流教人以欢快;菊花教人以高洁,绿茵教人以质朴;大海教人以胸怀豁达,森林教人以庄重沉静。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求:请你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以“大自然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是一道颇具特色的作文题.写作此文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作文材料的行文特色,特别是写作要求,要写好这篇作文,最好选用托物言志的散文体裁;第二,认真审读作文材料,仔细揣摩写作要求,从作文审题方面,切实把握好“从大自然中得到的人生启迪”的导向,并以此作为立意的基点.【范文】沙洲的芦苇叶晓菲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初春的芦苇﹣﹣苇芽尖尖,光泽莹莹,贮满了生命的淡泊和淳朴.春日伊始,乍暖还寒时候,沙洲的芦苇已悄悄地伸展开它的根须,汲取着泥土中些许的营养,生机萌动,破冰拔节,茁壮生长.虽然它清醒地知道,这里没有温室,没有肥料,没有农人勤恳的呵护,没有梨园歌手柔情万种的歌咏和赞叹,但它们只要有蓝天、白云,便觉知足,便觉愉悦而惬意.有了这些,它们就可以在第一缕阳光溜进眼眸的时候,开始平凡而诗意的生活,演绎朴素而淡泊的生命乐章.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秋日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披霜的芦苇最可诠释不屈的坚韧和刚强.秋风瑟瑟,百花凋零,而芦花却开得圣洁而潇洒;严霜袭来,百草枯萎,而沙洲的芦苇却仍然凛然挺立,不屈不挠.君可知,在历史的时空中,沙洲的芦苇曾被三国争雄的烽火烧得满目疮痍,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候,沙洲的芦苇又是葱葱绿绿,风采无限;君可知,在汗青的记忆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为燕国铲除暴秦踏上了千古不归路,而沙洲上的芦苇则伴着萧瑟秋风,伴着高渐离的击筑声,沙沙作响,为荆轲壮行;君可知,在抗战的史册中,日寇的铁蹄曾肆意地践踏北国白洋淀沙洲的芦苇,然而一片芦苇倒下了,千千万万丛芦苇顽强地聚在一起,霹雳一闪,无边的火海把日寇的残暴和淫威第1页共12页。
2024广东高考作文(精选21篇)

2024广东高考作文(精选21篇)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高考作文 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21世纪,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人工智能这一领域也不再模糊,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
例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先生所使用的英特尔系统,可以将他的所想转化成语言告诉人们。
如今社会,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
人工智能也频频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但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人类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才是最可怕的。
试想一下,在未来,人工智能渐渐发展,拥有了思考的能力,而人类却慢慢退化,失去了感情,再也不会思考,只会如同计算机那样冷冰冰的思考、储存自己所需要的,将过期文件删除。
那种场景该有多可怕。
或许届时,侏罗纪时代恐龙灭绝那样,人类也终将走向灭亡。
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如果最终被计算机所统治,不也是人类的一大悲哀么?是的,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每天用它工作、生活。
商人用它收发邮件;学生用它查阅资料;科学家用它计算数据。
人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有思考,有同情心和价值观。
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但不能过分依赖于它。
它是科技的产物,而人类却发展了科技。
一旦依赖感产生了,只要遇到困难,大家的第一反应就会是“找百度”。
但殊不知,自己寻找方法的过程才是最为珍贵的。
纵使计算机拥有了思考的能力,但它的.本质也不会变,它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它没有人类的感情,没有同情心。
我们会因为亲人的过世而伤心流泪,它们不会;我们会因为感人事迹为之动容,它们不会;我们会为一个走失的孩子倍感焦急,它们不会;我们会为朋友两肋插刀,它们不会;我们会为取得成功激动喜悦,它们不会。
广东省2025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2025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对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经济增速图”,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且具有较大优势。
B.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中国经济增速最高,起到领跑者的作用,印度次之。
C.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三国的贡献率基本持平,但还是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
D.预测发达经济体2012年增速高于2011年,但新兴经济体增速都有所降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边珝,字待价,华州郑人也。
珝,晋天福六年,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直洪文馆。
汉乾祐初,为右拾遗加朝散大夫。
泽州饥,奉诏视民田。
周广顺元年,迁右补阙。
三年,转起居舍人。
显德二年,改库部员外郎。
丁外艰,服阕,授职方员外郎,知通州。
珝课鬻盐于狼山,岁增万余石。
宋初,诣卫州视秋稼及掌京仓。
建隆二年,兄玕自河南令入为吏部员外郎,复以珝为洛阳令。
兄弟迭尹赤邑,时人荣之。
乾德初,召为仓部郎中。
蜀平,命珝知三泉县。
开宝初,迁职方郎中,监京兆曲务,又掌永安军榷货,奏徙务扬州。
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诏珝案鞫,尽得其实。
乃富民以私憾诬告尉,即反坐之。
就命权知州事,仍兼榷货务。
罢郡,又兼掌酒税盐矾务。
未几,丁母忧,起复,知州事。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
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围绕“负重和减重”为主题的周一班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本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的是材料,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
第一部分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
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
联系现实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
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
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
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拋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
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和“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
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请针对负重和减重谈谈自己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广东高考预测语文作文题目
高考题目预测一:“调整方向,离岸远航”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人们都以为船越靠近岸行驶越安全,其实不然。
船在靠近一侧岸壁航行时,船首由于受到岸壁反射作用产生指向河心的岸推力,而船尾由于过水断面变小产生指向岸壁一侧的岸吸力,这两种力使船航行时船体极不稳定,容易打转倾覆,尤其是对大型船更为明显。
对船而言,岸边原本是最为安全的停泊地点,然而靠岸航行的结果却是最不安全的。
这就是岸壁效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题,自拟题目。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二:“谁打动了你的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
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
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声物品。
最终,他把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