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算教学的作用

浅谈珠算教学的作用
浅谈珠算教学的作用

浅谈珠算教学的作用

摘要:针对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珠算,探讨其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珠算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从珠算的起源,珠算自身的作用,阐明了珠算教学对于我国的现代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在育人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珠算珠算教学作用

一、珠算的起源

珠算是以数学为原理,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学计算的一门应用技术。

珠算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珠算问世以前,人们进行计算的方法是筹算。从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著作《周髀算经》中考证,远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已经通行使用筹算,筹一般是用竹子或骨头等物制成的数枚约8厘米~13厘米的小棍棒,计算、携带均不方便。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利用筹算的计算原理,创造了算盘。据东汉末年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记载,当时的算盘是用不同颜色的算珠在刻有槽子的木板上进行计算的,被称为“游珠算盘”。这种算盘用来已较为方便,但不便携带。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又将其改进为穿珠算盘,穿珠算盘一直沿用至今。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

用珠算原理教学退位减法

用珠算原理教学退位减法 在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中,传统教学方法是先学十几减几,用的是加法逆运算来教学,:如:13—8=?让学生想8加几等于13。反复练习,熟练掌握2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笔算几十减几做准备。在学几十减几退位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借十位,个位加上借得的10变为十几,利用以上学的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计算。 如:33—8=? 列式: 3 3 —8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个位变为13,——————这样来计算。 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书上的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用加法逆运算教学,很难接受,背20以内退位减法也很吃力。再者,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速度不快,。 在教学中,我除了按书上的教学外,还采用珠算原理进行教学,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用珠算原理教学退位减法,学生易于接受,计算速度也明显快。其具体方法:是: 在教学十几减几时(退位),用数棒演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先拿去十根一捆的小棒,(即十位上的10),这样减去了10个。多减去的数,再加到个位上。 如:13—8=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减去10个,多减去2个,把2加在个位3上,

得5。 这样通过多组计算,让学生找出规律:十几减去9,8,7,6,5,个位分别加上1,2,3,4,5。在学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中,便容易了。 如:32—8= 列式:3 2 个位不够减,十位退1,个位加2。 - 8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计算中看到个位不够减,十位上点点,同时想到点点就是十位退1,减去10个,个位加上2(从8凑2成10中,一眼即可看出需加2)。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运用了珠算原理,笔算退位点点时,就是珠算时的十位退1,然后个位加上一个数。如: 3 3 。 - 8 --------- 珠算口诀:八去一还二。笔算十位退1,个位加2。这样学起来容易多了。经过教学实践及分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易学、易理解,计算速度快。

珠心算是以算盘作为教具和学具

珠心算是以算盘作为教具和学具,融珠算、心算、笔算为一体,并通过口、脑、手、眼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动作训练,帮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幼儿中开展珠心算教学活动,不纯粹是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而是要引发出儿童潜在的能力,使他们更具有创造力。 通过了这次珠心算的培训,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许多教学上带来的种种的疑问,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一被老师解开。鱿鱼老师在培训中讲了非常多实用的东西。整个培训的过程是紧张严肃可又充满着欢笑。让我充分的明白了那句谚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面是我在课后整理了他的一些谈话和教学经验的片断。 “珠心算”的教学从拨珠入手,通过将数数译成脑中的算珠,逐步过渡到在脑中进行珠象心算,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珠算”这个具体事物的帮助下进行的。珠算采用双手拨珠的形式,双手的配合和协调,使得左右脑同时得到开发,练习珠心算使人对数学特别敏感,因为在练习过程中,一心要多用:耳朵要听数,眼睛要看数,脑子要算数,手要写得数,而且在进行这一过程时速度要快,在反复的锻炼中,自然使我们的反应很快。而且在学习的过程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所以一开始,老师必须强调课堂的纪律性,纪律不好,不仅让孩子学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同时也会影响到别的孩子。强调坐姿,握笔,和拨珠时的手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如此枯燥的一节课程如何能吸引孩子并让她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的软件过硬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教育方法。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胜、好强的心理,以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积极性,达到全面开发幼儿智力的目的。 一,运用游戏、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孩子学习的趣味性 “喜自爱中来”,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教学都会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为教学切入口,珠心算活动也不算例外。当他们刚走进课堂,面对小巧、精致的算盘都会兴奋不已,甚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来大玩一通。那时,对珠心算的喜爱之情全溢于言表。进入真正学习、训练阶段后,孩子们开始的学习热情减退、消失,更有甚者转成厌烦、恐惧心理。如何让孩子起初产生的短暂的、临时兴趣得以保持呢:首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孩子有进步时或退缩时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鱿鱼老师这时候就开始举例子了,大声的表扬幼儿,奖励幼儿一个小游戏(当然这个游戏最好是玩和教学有关的游戏,既可以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达到表扬幼儿的目的)或者老师变一个小魔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遵照坡度的格式。不论是在报数或者报题,都要从短的小的容易的地方开始,再慢慢的加大难度,从一开始让幼儿体验成功感,到激发幼儿对学习挑战兴,让孩子单纯的外在兴趣转化成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注重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 珠心算,基础培养是关键。基础培养包括:常规培养、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常规培养是说,从开始学习时,就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拨珠姿势,并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正确的拨珠姿势将提高幼儿拨珠的速度;安静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算。从基础知识方面来说,是要幼儿掌握正确的拨珠、想珠、画珠的方法,从开始就要对幼儿渗透数译珠,珠译数,心算,快速记忆等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基础扎实了,幼儿就容易掌握更深的内容。例如,在每一堂课上教师都必须辅导幼儿数译珠,珠译数,快速记忆等内容,最好做一些卡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类型方法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 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 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 1 / 9

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课后思: 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 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 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 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俗话说: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 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 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 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

珠心算教学计划

珠心算教学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珠心算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珠心算是我国发明的文化特产,从珠算发展到心算,可以开发幼儿的右脑,发展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中不仅培养幼儿认真仔细、坚强毅力,竞争意识,分秒必争,不断追求的意念,还能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最佳年龄4——12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 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拨珠方法。 3、通过熟练拨珠、珠数对应,进行空拨、想拨,发展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 4、学会双手拨珠,建立两档珠映象。 5、在多位数的加减混合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指法,在算盘上数位对齐。 6、通过摹拟拨珠,数珠互译过渡到大脑思维,从而由珠算技能转化为心智技能。 三、具体教学安排 (一)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用“拆拼算盘”游戏或者“森林大家庭”故事引出算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算盘:通过有关算盘构造的提问加深对算盘外观结构的认识和记忆 3、认识左右手、拇食指:左(右)手歌,拇(食)指歌 4、认识算盘:通过小儿歌来进行手指和算盘的联系(跟着老师一起说:小小算盘放跟前,小小手儿伸出来;左一只~右一只,分清拇指和食指;拍拍拍算盘的框、拍拍拍算盘的梁、拍拍拍算盘的档、拍拍拍梁上珠、拍拍拍梁下珠、拍拍拍收回来。)

5、算盘儿歌:小小算盘四边框,框里住着梁珠档,梁把算珠分上下,上珠一颗表示5,下珠每颗表示1。 6、算盘密语:一家两层楼,两楼娃娃多,一楼多来一楼少,少的反比多的多,多的却比少的少。 (二)、数珠互译1――4 1、认识数码1和算盘上的珠码1,用实物图片与数码字卡片和珠码卡片一一对应,加深印象。 2、写数字1和画珠码1 3、想珠码1 4、拨珠码1:坐姿、拿笔的方法(左手拿起一支笔,右手伸出VICTORY;onetworeadygo);学习拨入1和拨去1:全盘简单的拨入1和拨去1 5、学习2、3、4 6、第一节指法操练:右手――双手 7、复杂的指法操练,学习清盘,认识空盘 8、数码字训练:计时进行,让幼儿尝试计时的感觉 (三)、4以内的直加直减珠算 1、学习4以内的直加直减:通过大量的故事情节,由复杂的情节――简单的情节,利用拨入拨去来完成4以内直加直减珠算的学习。学习中,要求形成这样的概念:拨入为加,拨去为减;靠梁为加,离梁为减;数字在对应档上完成运算。 2、听珠算练习(注意指法的强调) 3、认识竖式,学会看题:通过读题目来检验,同时可以进行看数读数以及眼力的训练;看图列式 4、看珠算

浅谈珠算教学模式

浅谈珠算教学模式 珠算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能课,让同学们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很容易,但要想达到准和快的目的就比较难了。为此在中专珠算课堂教学中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很有效的。本人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标签:“互动式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式应用 珠算是以算珠为载体,以算盘为计算工具,以其固有的算理和数学原理为基础计算数值的一项计算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又富有技术性的学科。珠算课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技能,让同学们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很容易,但要想达到准和快的目的就比较难了。为此在中专珠算课堂教学中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很有效的。本人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模式介绍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师生间相互沟通、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度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后得出结论,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保持学生注意力,而且由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还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达成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强调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情知互动”的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情景创设,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强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和谐有序。 2.“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的实施一气呵成。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实践技能,这些正是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方式。 二、模式应用 1.教 1.1从学生摸算盘那一天起,就应强调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握笔、

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在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瞬息万变的今天,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够重视教后反思,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

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观摩──分析教学事件、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实际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必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

珠心算的几点教学法

谈谈幼儿珠心算的教学 算盘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计算工具,从古至今算盘一直作为帮助人们运算的工具被人们熟悉和使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珠算活动能够提高幼儿多种能力,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极有成效。但如何让一个四四方方、呆呆板板、颜色暗淡的算盘变得生动活泼、容易让孩子接受是摆在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几年的珠心算教学探索中,我总结出几种主要的教学法: 一、兴趣教学法 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对于新鲜的玩具孩子永远不会说“不”,而是争着抢着去拥有它们。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在孩子接触算盘之前,我用彩色卡纸制成了算盘的模型,给孩子们讲述了珠算王国的故事,这一下,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给挑了起来,轻易的就记住了算盘的各部分的名称。接着,我将小算盘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告诉他们:“这就是算盘,我们把算盘拿起来,看一看,摇一摇,它还会唱歌呢!”果然,“喳喳喳”的珠子碰撞的声音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彼此交流着,从孩子们的笑声中,我知道他们接受了新“玩具”。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初期的珠心算教学,把算盘当作玩具,让幼儿在拨中学,在玩中练,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常用的游戏有左右手全盘打、编花——交替编花、解花——交替解花、看图猜数等。幼儿通过玩这些游戏熟悉算盘,熟练指法,有较好的效果。

珠心算教学中,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机械的反复训练,会使幼儿很快就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如何长期保持幼儿旺盛的学习劲头,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各种游戏进行训练,例如:在“小猫钓鱼”的游戏中,请幼儿计算小猫鱼杆上的题目,算出答案,小猫才能钓到相应的鱼。这样的游戏结合基本功训练同步进行,是不会引起幼儿反感的,反而他们为了更快的帮小猫钓上鱼,会更加认真的练习。此外,玩算盘游戏、请哥哥姐姐做珠算表演、举行珠算比赛、请父母参加活动等等,都是激发幼儿努力学习珠算的好办法。 二、形象教学法 幼儿园开展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幼儿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年龄越小,思维过程就越离不开具体表像或实物。从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数概念和运算,在思维上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而采用实物、图片、算盘、数字、珠像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由具体实物先过渡到半具体、半抽象的算珠,再过渡到抽象的数。这样,由形象逐步到抽象,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算盘这个教具外,还辅助大量的实物、图片、珠像图、数字卡片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帮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抽象的珠算知识。如:游戏“送图片宝宝回家”,就是将房子贴上数字,请幼儿将图片中的数量与房子中的数字一一对应起来,将图片宝宝送回相应的家中。通过“送数字宝宝回家”“送珠像图宝宝回家”等游戏,清晰幼儿的数概念,弄清楚数与量、量与珠、数与珠等关系。 又如在学习加和减这个概念时,我先出示实物和图片,演示添上和去掉的动作,使幼儿知道添上、增加、越来越多就是加;去掉、减少、

珠心算论文

珠心算和数学密不可分。珠心算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算盘为工具,用算珠示数计算的独特运算体系。数学是抽象的思维活动,儿童时代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难度较大。珠心算溶入小学数学中,有利于解决启蒙阶段学习数学的难度大的问题。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里,繁琐的计算过程浪费了小学生的大量时间。实践表明:珠心算加、减、乘的计算几节约了约50%的思维量,除法计算节约了约70%的思维量,乘除法的计算特别注意“基因”上的简化。数与珠都是符号。珠心算只有三个符号即1、5和0;数学有10个符号,即0、1、2、3、4、5、6、7、8、9。可见珠心算运算的简捷性。珠心算的直观模型作用能培养小孩子的数学概念能力,珠心算的分析模型作用能帮助小孩子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关系和数量关系,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与珠心算教学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算盘虽小天地广阔》,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一观念。在日益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今天,根据我国的国情,古老的算盘仍然显示着它独特的作用,珠算在农村应用仍然较多,而家庭理财基本上都用算盘。珠算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以一种"新文化"的姿态进人国际文化交流。 打算盘是非常实用的一种计算技术,在古代尽管封建士大夫视算盘"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老百姓当中"用之者甚广"。北宋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有赵太承药店,柜台上有一把算盘;元初画家王振鹏《乾坤一担图》,货郎担上挂有算盘一把,这都充分证明在1000多年以前我国民间已十分流行珠算。当代电子技术日益发展,但是作为日常加加减减的计算,由于它拨珠靠梁为加、拨珠离梁为减,珠动数出、运算自如、具有独特优点,仍为社会经济活动重要的计算手段。珠算的乘法和除法计算,在少位数的情况下,计算速度并不亚于电子计算器,很难设想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没有算盘的情况。 1000多年以前的这把算盘,同当前应用的算盘和珠算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而且还兴盛不衰,这是什么原因呢,说明算盘结构十分科学,因而就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当手摇的计算机和电子的计算器出现的时候,就有人说"算盘该进博物馆了",但最后进博物馆的是手摇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当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又有人说"这一下算盘真的要进博物馆了",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形成一股"珠算热"。美国将珠算作为一种"新文化"引进;日本珠算珠心算业余教育十分发达;新加坡、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老师多次来我国考察访问;马来西亚要求小学校将珠算珠心算教学列为正式课程;我国的台湾省仅珠算珠心算的团体就有20多个,均说明珠算在当代仍兴盛不衰。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和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儿童数学教学从具体到抽象,一个苹果对应数1,二个苹果对应数2;一支铅笔对应数1,二支铅笔对应数2等等。 数是由数字组成的,它表示事物的次序和量的大小。数起源于"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需要对周围的事物计数,就产生了表示事物个数的1、2、3、4……成为自然数。任何一个自然数具有序数即表示事物次序的特征,又具有基数即表示事物多少的特征。0是随着数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具有非常确定而丰富内容的数。如果把0写进自然数列里,就成为0、1、2、3……就叫做扩大的自然数列。算盘结构科学,算盘上计数算珠一颗为1、二颗

教学反思和意义

教学反思作为在校本教研中推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全校开展,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但详尽而且深刻,但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以及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学习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它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显然,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这种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有两大目的: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

珠算教程

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 一、定数连加1: 指的是将1连续相加到某个固定的数,比如连加1到100,即为连续加1,加到答案是100结束。定数2、3、4、5、6、7、8、9连加类同定数连加1。 二、常数加减: 1常数37连加减:常数37连加3次为111,再加3次为222…,直到盘面数为999(总共要加27次);然后从999中连减37,减3次为888,再减3次为777,再减3次为666…直到减完为止。 ??? 2常数185连加减:常数185连加6次为1110,再加6次为2220…,直到盘面数为9990;然后再从9990中连减185,直到减完为止。 ??? 3常数625连加减:常数625连加16次为10 000,32次为20 000,48次为30 000…,100次为62 500;然后再从62 500中连减625,直到减完为止。 4常数16 835连加减:常数16 835连加3次为50 505,连加6次为101 101,连加9次为151 515…,连加60次为1 010 100;然后再从1 010 100中连减16 835,直到减完为止。 5除以上几种常数加减外,还有一些常数。如:16 875、三盘成、七盘成、节日图(先拨入32,260 738,125见几加几,连加四次得516,171,810,000即劳动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等等。 三、打百子: 所谓打百子就是把1、2、…99、100这一百个数连续相加减的计算。其计算方法是首先1+2+3+…+99+100,结果为5 050;然后再从5 050中1-2-3…-100,其结果为0。 四、基本功训练对照表: 数625连加减对照表 次数? ?结? 果次数? 结? 果 次数? 结? 果 次数? 结? 果 次数? 结? 果 16252113,1254125,6256138,1258150,625 21,2502213,7504226,2506238,7508251,250 31,8752314,3754326,8756339,3758351,875 42,5002415,0004427,5006440,0008452,500 53,1252515,6254528,1256540,6258553,125 63,7502616,2504628,7506641,2508653,750 74,3752716,8754729,3756741,8758754,375 85,0002817,5004830,0006842,5008855,000 95,6252918,1254930,6256943,1258955,625 106,2503018,7505031,2507043,7509056,250 116,8753119,3755131,8757144,3759156,875 127,5003220,0005232,5007245,0009257,500 138,1253320,6255333,1257345,6259358,125 148,7503421,2505433,7507446,2509458,750 159,3753521,8755534,3757546,8759559,375 1610,0003622,5005635,0007647,5009660,000 1710,6253723,1255735,6257748,1259760,625 1811,2503823,7505836,2507848,7509861,250 1911,8753924,3755936,8757949,3759961,875 2012,5004025,0006037,5008050,00010062,500 ? 常数16,875连加减对照表

珠心算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041658.html, 珠心算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珠心算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珠心算教学能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从对优秀选手的一次访问谈起 2、幼儿园珠心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谈珠心算教学中“慢”的艺术 4、珠心算教学如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 5、珠心算教学研究与探讨 6、上海市商业学校珠算教学创新发展——尝试开设珠心算教学 7、谈珠心算教学中的“慢”艺术 8、打开“数学”的大门,欢迎“珠心算”光临——珠心算教学方法初探 9、珠心算教学小议 10、智慧成长:珠心算教学的价值追求 11、浅谈珠心算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2、珠心算教学对儿童启智教育功能的前瞻性研究 13、坚持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4、坚持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5、儿童智力的实验研究珠心算教学对开发 16、珠心算教学对开发儿童智力的实验研究 17、珠心算教学对儿童启智功能的实验研究 18、试论珠心算教学的提问艺术 19、临沂市调整充实珠心算教学推广委员会成员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6041658.html, 20、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珠心算教学质量(摘要) 二、珠心算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要做珠心算教学的促进派 2、开展珠心算教学的教育心理意义 3、提高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珠心算教学素养的对策分析 4、论珠心算教学中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尝试 5、幼儿园珠心算教学方法初探——教师应怎样让孩子从“学会”到“会学”再到“愿学” 6、珠心算教学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的实施策略 7、运用珠心算教学开发幼儿潜能 8、用微视频助推珠心算教学实验 9、关注差异提高效率——谈差异教学在珠心算教学中的运用 10、锲而不舍开展珠心算教学持之以恒服务于学校教育 11、幼儿园完全适合开展珠心算教育——兼谈改进珠心算教学方法 12、课堂中,你安装了问题驱动程序吗?--珠心算教学 13、珠心算教学之妙用——儿歌 14、重视珠心算教学开发培养学生创造力 15、浅谈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融合研究 16、新课标下的珠心算教学刍议 17、从美国共同核心课程的施行探讨珠心算教学的走向 18、如何实现珠心算教学与幼儿园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19、浅谈珠心算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珠心算教学计划

珠心算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珠心算是我国发明的文化特产,从珠算发展到心算,可以开发幼儿的右脑,发展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中不仅培养幼儿认真仔细、坚强毅力,竞争意识,分秒必争,不断追求的意念,还能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最佳年龄4——12 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 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拨珠方法。 3、通过熟练拨珠、珠数对应,进行空拨、想拨,发展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 4、学会双手拨珠,建立两档珠映象。 5、在多位数的加减混合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指法,在算盘上数位对齐。 6、通过摹拟拨珠,数珠互译过渡到大脑思维,从而由珠算技能转化为心智技能。 三、具体教学安排 (一)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用“拆拼算盘”游戏或者“森林大家庭”故事引出算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算盘:通过有关算盘构造的提问加深对算盘外观结构的认识和记忆 3、认识左右手、拇食指:左(右)手歌,拇(食)指歌 4、认识算盘:通过小儿歌来进行手指和算盘的联系(跟着老师一起说:小小算盘放跟前,小小手儿伸出来;左一只?右一只,分清拇指和食指;拍拍拍算盘的框、拍拍拍算盘的梁、拍拍拍算盘的档、拍拍拍梁上珠、拍拍拍梁下珠、拍拍拍收回来。) 5、算盘儿歌:小小算盘四边框,框里住着梁珠档,梁把算珠分上下,上珠一颗表示5,下珠每颗表示1。 6、算盘密语:一家两层楼,两楼娃娃多,一楼多来一楼少,少的反比多的多,多的却比少的少。 (二)、数珠互译1――4 1、认识数码1 和算盘上的珠码1,用实物图片与数码字卡片和珠码卡片一一对应,加深印象。 写数字1 和画珠码1

3、想珠码1 4、拨珠码1:坐姿、拿笔的方法(左手拿起一支笔,右手伸出VICTORY; on e?two?ready?go );学习拨入1和拨去1 :全盘简单的拨入1和拨去1 5 、学习2、3、4 6、第一节指法操练:右手一一双手 7、复杂的指法操练,学习清盘,认识空盘 8、数码字训练:计时进行,让幼儿尝试计时的感觉 (三)、4 以内的直加直减珠算 1、学习4以内的直加直减:通过大量的故事情节,由复杂的情节——简单的情节,利用拨入拨去来完成4 以内直加直减珠算的学习。学习中,要求形成这样的概念:拨入为加,拨去为减;靠梁为加,离梁为减;数字在对应档上完成运算。 2、听珠算练习(注意指法的强调) 3、认识竖式,学会看题:通过读题目来检验,同时可以进行看数读数以及眼力的训练;看图列式 4、看珠算 (四)、数珠互译0、5、6――9 1、认识数码0和算盘上的珠码0,空档表示0。用实物图片与数码字卡片和珠码卡片一一对应,加深印象。 2、写数字0和画珠码0 3、想珠码0:空档在头脑里面的情形,为一根横梁 4、认识数码5和算盘上的珠码5(珠码5的认识是数珠互译的一大难点,具有抽象性。用硬币、树叶、花朵等实物建立以1 当5的概念,为以后有以1 当10、当100 等做准备。),用实物图片与数码字卡片和珠码卡片一一对应,加深印象。 5、写数字5 和画珠码5,并且和珠码1 对比 6、想珠码5 7、拨珠码5:学习拨入5和拨去5:全盘简单的拨入5和拨去5 8、第二节指法操练:右手一一双手 9、学习6、7、8、9 10、第三节指法操练:右手一一双手 11、复杂的指法操练

珠心算教学心得

珠心算教学心得 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的一项智力活动。从全国各地开展珠心算教学的实践说明,让儿童接受珠心算教学能有效的提高他们整体素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具有高超的计算技能,而且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在儿童中开展珠心算教学活动,不纯粹是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而是要引发出儿童的潜在能力,使他们更具有创造力。只有让儿童通过学习珠心算,才能领悟到珠心算对其他学科的真正作用,儿童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提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里良好的基础。 珠心算在我园开展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教师们不断的摸索、研讨、总结,经验日渐丰富,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以供大家参考: 1.珠心算,基础培养是关键。基础培养包括:常规培养、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常规培养是说,从开始学习时,就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拨珠姿势,并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正确的拨珠姿势将提高幼儿拨珠的速度;安静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算。从幼儿开始学习时就利用儿歌的形式规范幼儿正确的坐姿列如:《坐姿歌》,腰挺直,脚放平,两眼略低手略高------,教师还可以谱曲以便幼儿能加深记忆。从基础知识方面来说,是要幼儿掌握正确的拨珠、想珠、画珠的方法,从开始就要对幼儿渗透数译珠,珠译数,心算,快速记忆等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基础扎实了,幼儿就容易掌握更深的内容。例如,从学1,2,3,4的拨入时,就可用“闪电卡”,用照相的形式来训练幼儿快速记忆。开始一位,逐渐增加到两位、三位,这样坚持下去,当幼儿拿到一道计算题时,眼到手也到,速度也就提起来了。在中班时我就请家长协助幼儿做1---9的盘视图,课堂上教师说几请幼儿举起几的盘视图,如:学习4时,教师先让幼儿认识4的盘视图,再利用照相的形式记在脑子里,并请幼儿找出4的盘视图,这样循序渐进,幼儿很容易把4的盘视图记牢。在每一堂课上教师都必须辅导幼儿数译珠,珠译数,快速记忆等内容,这样巩固了幼儿的基础知识,走的稳,才能跑的快。 2.珠心算的学习应短而少,短即内容短,一节课的内容应安排的少,形式多样,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拨“4”时,不要因为简单,就增加学习内容,这样幼儿掌握不扎实, 应该用各种形式,如拨图形,跳档(隔档拨入),打大炮等形式巩固4的拨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4的拨法,使珠心算教学生动起来。 少,少就是针对的幼儿应限定在一定数量之内,因为珠心算教学,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这就要求教师一个一个面对面的辅导,有了错误及时指出改正,幼儿人数超过一定数量,教师顾不过来,速度也不易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要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其次是了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最后再进一步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即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框架进行阐述。 1、明确教学反思的涵义 先来说反思,我认为有思考才有写作,有写作必定是在思考。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即我们可以反思生活,可以反思教育。而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因为一线教师天天在进行教学。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相信大家十分清楚。通俗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就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2、在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 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 3、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 要问促进教师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我的经验是勤快地记录与反思。我觉得把事件记录下来,把反思写下来,与我们在教学中单纯地思考相比,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内化。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呈现肤浅的的反思,但如果意识上希望自己写的深刻些,便会在自身需求下去有目的地翻阅资料,搜集参考一些素材,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整理能深入理解了理论的内涵,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从中获得快感。其次,写好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思考向纵深发展。这是因为时间、大脑遗忘的方

浅谈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 前郭蒙中政治组:赵艳华(2012年10月7日)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亦如此,国外曾有学者提出一个教育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件工作的多次重复,其教学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我对进行教学反思的作用的认识。 第一、教学反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反思也是反思的一部分,在备课时应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典型的又有启发性的例子,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启发学生明白这个例子说明了政治学的什么道理,这样理解起来才能简单,记忆起来更容易,运用原理时能手到擒来,因为这些例子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讲到商品的概念时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我问他们母亲节给自己妈妈什么礼物了? 同学们兴趣及高,抢着回答,“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是商品吗?”“我们家生产的粮食一部分留着自己用,一部分卖出去,还有一少部分送给了亲戚,这些都是商品吗?”在一环扣一环的例子提问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抢着回答,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概念自然就理解了并牢记心中。 课后反思时让学生理清线索,将所学构建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记忆,减轻记忆负担。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

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如,高二的《哲学与生活》理请唯物论,辨证法,唯物史观等大环节。辨证唯物主义的: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和认的关系原理,唯物史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习、记忆方法。这一步侧重整理知识体系。这一步,必须学生自己动手,小组探讨,老师最后给予点拨,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不足和缺憾,如果不进行反思,这些不足和缺憾或许永远存在,教师要反思失败的原因,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 缺陷和不足。例如在讲哲学<<矛盾是事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节课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时最初用水果之余苹果等水果作导入 这一问题的例子,学生不太有兴趣,感觉乏味,于是课后反思,决定用 学生感性趣的例子入手,我问学生看过那些武侠小说,学生积极回答,接着问这些武侠小说有那些共性, 学生议论纷纷,趁热打铁我说: “都围绕爱恨情仇。”“你们再说说古龙和金庸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兴趣极高,最后得出他们各具特色出。由此学生们便自己理解并解决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这个问题。 反思并不是只反思错误,也要把自己好的经验记录下来,用于以后的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个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也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也可能是教师为改进教学的一个好的想法。例如原来我一直认为教师是至高无尚的,学生必须听老师的,不能去和学生交朋友。观念改变后,在课堂上,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