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教学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教学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教学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

通过讲述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意外地带上了一个陌生女孩的眼睛,从而看到了女孩眼中充满孤独和渴望的世界,引发了他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篇课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科幻文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科幻作品,对科幻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这篇课文中的陌生概念和深层次的哲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其中的哲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幻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幻概念,感悟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突破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分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哲理。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理解课文内容;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表演法:分组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科幻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材料;3.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带上她的眼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听说过眼睛能带你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一下这篇课文带来的震撼。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优秀课件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优秀课件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
给孩子一抹新绿
说课目录
说教材 说策略
学法目 标
说过程
设置较低的 门槛,修通 深入的路径
说反思
利于阅读 利于教学 利于发展
突出其独特 性,代表性
3.思想深邃 1.内容新奇
失重”、“传感”、“宇航员”、 “地航”浓浓的科幻元素让我们迷 醉;,眼睛能被带走吗?她是谁?她 在哪里?……层层设疑,极具张力, 使读者能够充分享受科幻阅读的快乐。
说教材
小说主题丰富而深刻,引人思 考: 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怎么 办?科技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将如何选择?
4.表达独特 2.形象感人
本文所刻画的主人公,年纪轻轻,却被 深锁地心,孤独、压抑却又无可奈 何……但她却坚强而冷静,渴望而珍惜, 虽害怕却大勇……她的故事,让全文笼 上一层悲壮气氛。 悬念手法,游刃有余,我们穿 越一个个迷宫,直至抵达真相。 阅读本文,绝对可以体验到一 种探险的奇趣。
阅读教学, 请给孩子一抹新绿
说目标
目 标
4.引导学生理解探险的意义。
说过程
展示两个内容: 1.科幻小说; 2.作家作品简介
一、导入
三、围绕重点浏览
1. 采取跳读的方式,重点关注有 关“她”的段落,把最触动你的 地方画下来。 2.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她的故事。 这是一个 故事。
1.注意力集中, 一目十行地 浏览,用笔画下你最感兴趣 的地方 2.关上书本回答标题所包含 的问题
说策略
1.根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利用浏览的阅读方 式,从情节到人物,到主题,层层递进,一步 步浏览,一步步读懂小说蕴含的主旨。 2.强调探究和质疑是一切阅读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与质疑
1.浏览课文,提出问题,尝试 质疑与探究。 2.在概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3.关注表达,体会小说主题。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教案范文:《带上她的眼睛》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和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点:1. 相关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中的句式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和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特别的日子里,你往往会变得特别焦虑或紧张?Step 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标题,揣摩文章的大致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根据文章的标题,你猜测作者可能讲的是什么?你觉得故事会怎样发展?Step 3: 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基础理解问题。

2. 教师通过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1)阅读第一段,你能描述一下小说的背景吗?(2)阅读第二段,你能理解“带上她的眼睛”这句话的意思吗?(3)你认为故事中的女孩为什么会那么害怕?Step 4: 词汇与短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重要词汇和短语的汉语意思,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翻译。

2. 学生通过语境来猜测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

Step 5: 句式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句子,并解析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用法。

Step 6: 课后练习(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者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

六、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给学生总结几个重点知识点,以便他们复习和记忆。

如果有时间,建议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以便扩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以上是《带上她的眼睛》的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

带上她的眼睛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带上她的眼睛》。

这是一篇杂文类的文章,作者是陈德仁。

文章主要以描写作者带着女儿游览大自然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述女儿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文章既有感性的描写,又有理性的思考,富有启发性和思辨性。

适合高中阶段进行阅读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情感。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2.学习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3.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习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带上她的眼睛》;2.教师准备好的英文版教材以及PPT;3.分组讨论的题目或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将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然后使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讨论,例如:“你对自然景观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等等。

2.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提供杂文《带上她的眼睛》的全文给学生阅读,并在PPT上展示相关的重点句子或段落。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道问题或题目,例如:“文章中的女儿对大自然的感受如何体现?”“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等等。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4. 教师点拨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分析杂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述女儿的眼光来赞美大自然的意图。

5. 教学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例如:“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关爱自然环境?”等等。

6. 小结与作业布置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在自然中的一次体验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对于杂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3.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思考能力。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想象,探索未知。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词汇运用:如“她的眼睛犹如深邃的夜空,星辰点点”,学生需理解并学会运用此类形象的比喻,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学生需深入体会小女孩在探索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她的孤独、好奇、恐惧等复杂情感。
-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对科幻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思辨能力:如课文中提到的虚拟现实技术,学生需要思考这种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科技发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创意写作: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科幻元素融入自己的写作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构思、选材、表达等,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带上她的眼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如果能够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那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科幻世界的奥秘。
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尝试创意写作。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从成果展示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科幻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发现,他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碰撞出很多创意的火花。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带有动词短语"带上她的眼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此短语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女孩没有戴眼镜。

2. 教师问学生:“假设这个女孩带上了一双眼睛,那她会变得怎样?”
3.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女孩带上眼睛后的样子和感觉。

4. 教师提供关键词"带上她的眼睛",并解释其意义为“看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发生改变”。

步骤二:学习与运用
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小故事,描述其中的人物或情景。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带上她的眼睛”来描述人物带上眼镜后的视角变化。

例如:“她带上她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带上她的眼睛”这个短语进行表达。

步骤三:拓展练习
1.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图片或自带一件物品。

2. 小组成员轮流假设自己带上了“眼镜”,通过描述他们所看到
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描述猜测出原物品或图片。

步骤四:小结与反思
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带上她的眼睛”这一短语的
理解。

2. 引导学生反思这一短语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促进他们对多样性和不同观点的尊重与理解。

教学延伸:学生可在生活中多次运用“带上她的眼睛”这个短语,来发现和理解不同人的观点,并培养自己开放包容的心态。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思考如何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2)能够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能够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学会感恩的心态。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2.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对亲情、友情的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道理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是中国当代着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没有《教师教学用书》可供参考,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案可资借鉴,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
我们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但学生的自由阅读与课堂阅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自由阅读随心所欲,很多同学就是猎奇——翻阅情节,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则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性伟大。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
课本剧——《带上她的眼睛》
2、文体介绍——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3、作者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着名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4、生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可怜兮兮 xī庞大 páng 辐射 fú? ? 闪烁
shuò
人迹罕至 hǎn 吝啬 lìn sè抽泣 qì罐头
guàn
点缀 zhuì一缕 lǚ挑剔 tī心有灵犀

迄今为止 qì镍 niè
积累字词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浮躁(fú zào):急躁,不沉稳。

气势磅薄(qì shì páng bó):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

时隐时现(shí yǐn shí xiàn):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

笼罩(lǒng zhào):广泛覆盖的样子。

全息(quán xī):物体整个空间情况的全部信息。

天涯海角(tiān yá hǎi jiǎo):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5、整体感知
1.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请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概括文意:
第一段(小标题前的部分):开端: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

第二段(草原):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

第三段(落日六号):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

第四段(透明地球):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6、合作探究——伏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7、精读体会——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 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出小姑娘的处境。

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小姑娘身陷绝境。

?
2、她的心态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平静。

从第44段里找到的。

3.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5、45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4、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

8、拓展延伸
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六、说反思
导入环节我是让同学们自己表演课本剧,直观且趣味性强,获得了较好的
效果。

后面正式开始进入课程时,问题出现了——布置给同学们的预习任务,同学们处理的很不好,连生字词都没有掌握。

作者简介和生字词积累本不是重点内容,但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却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来处理,这样一来,后面的重点内容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

虽然最后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重难点突出的很不够。

后来我仔细了解分析了一下,找到了症结所在。

同学们小学时候过于依赖资料书的情况到中学来越发的严重了,而中学不同小学,资料书的内容多且杂,同学们就不知所措了。

同时,资料书上刻板的答案也让同学们的思维难以发散,他们怕出现错误而不敢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这些都导致课堂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最然以前也有提到这些应该注意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我的课堂能真正的做到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