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 精品 【一等奖教案】(大赛等奖作品)

合集下载

《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体会本文伏笔、悬念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导入: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他的《三体》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作品《流浪地球》2019年搬上银幕,成为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本课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部作品——《带上她的眼睛》。

作为“银河奖”一等奖作品,小说特别精彩。

现在我们想把《带上她的眼睛》这部作品也搬上银屏,让它和《流浪地球》一样火起来!附中摄影小组负责为它拍摄预告片,现在邀请全体同学参与到拍摄中来,请你也来提提建议。

播放《流浪地球》预告片。

请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一段优秀的预告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背景音乐、字幕……图片二、集思广益,精巧设计任务一:外景拍摄预告片非常讲究视觉冲击力,要在短短的3-5分钟吸引观众眼球,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外景的选择就特别重要。

请聚焦那些画面感强的文字,说说你准备拍摄的外景,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任务二:导演说戏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是对电影质量的保证,如果你是导演,让你给演员说戏,为了让影片中的角色深入人心,你希望你的角色表现出怎样的品质?通过读课文________句,我发现小姑娘(或“我”)_________的性格特点,我希望角色能通过___(动作/神态/语言/眼神)表现这样的品质。

任务三:场景选择为了让预告片更吸睛,我们需要在预告片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请同学们思考:你会选择哪些情节设悬念或埋伏笔?说说你这样选择场景,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为了达到____的效果,我准备从课文中选择下列设悬念和埋伏笔的地方来拍摄:从任务二或任务三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

悬念:先将疑问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以达到更好地表达主题的目的。

具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内容为后段内容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3、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重点: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难点: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读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曾说科幻电影属于美国,未来属于美国,中国人只有历史,所以他们只会穿越到过去,但是今年过年档的贺岁片中有两部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均在全球获得较高的票房,他们分别是《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尤其是《流浪地球》让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的科幻小说有了新的认识,这两部电影均是来自于同一个作家,那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短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1、学习文中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分析小姑娘的形象,学习她的献身精神。

3、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三、资料链接:(一)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二)刘慈欣,科幻作家,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2015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2017年《三体Ⅲ·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2018年11月8日,他本人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创作实践法: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带上她的眼睛》。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创作实践(1)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短文。

(2)分享创作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6. 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7. 作业布置(1)复习课文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找出其他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初中语文七下24《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下24《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下24《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七下《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篇小说是一篇自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全文通过动人的故事将“科学"幻想”“小说"三大要素集合在一起。

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理解并体验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伟大价值;尝试并逐步学会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范围与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那么在执教本课时必须将单元目标和课文本身有效地结合起来。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体知识所知还比较单一,对于文章本身先关注其故事性、人物性、然后才是文章本身。

因此在本课执教时可以强化文体意识,引导他们认识悬念这一叙事手法。

二、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把握小说主要情节。

2.了解本文的叙事手法:悬念3.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文悬念,伏笔,体会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主旨,珍惜日常平凡的生活。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出示作者介绍,请学生揭开谜底并补充。

他,是一位工程师兼作家,笔耕不辍,获奖无数。

他,在2015年,凭借《三体》获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震惊全世界。

他,粉丝无数,遍布海内外,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好莱坞著名导演卡梅隆。

他,创作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2019年被搬上银屏,票房突破46亿。

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将中国的科幻作品推向了世界级的水平,被国人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刘慈欣(二)认识文体科幻小说将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以符合科学常识和科学原理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大胆想象,而非为所欲为地妄想。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三)“她的眼睛"1.阅读前23段,说说你在初次阅读时产生的疑惑。

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研课比赛课公开课优质课省一等奖

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教研课比赛课公开课优质课省一等奖
“这篇文章的太妙了!”
1、情节。故事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中有大量的伏笔。
(伏笔:文章中前段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
找伏笔,关于小姑娘处境,前文中有没有什么暗示或提示?用红笔勾画出来。
明确作用:使得文章情节更加严谨。
2、人物。“我”与小姑娘。
同桌两人分角色饰演,再现小姑娘与“我”的对话,感知人物形象。
女生读44、45段,体会小姑娘的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
男生读46、47段,感受小姑娘对“我”产生的影响。
3、环境。
你最欣赏文章中哪处环境描写?选择一处,自由朗读,并批注你的感受。
“诗意”—“一切景语皆情语”—给人以美的体பைடு நூலகம்,生活的向往。
4、幻想与科技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片奇妙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举例:地航飞行
四、感知主旨,发挥想象
回到文章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产生了什么新的感悟?
发挥科学想象,设计一款与本文“眼睛”功能类似的设备,并以《带上他的》为题进行说明,快速构思,口头分享。
课后作业:
1、新课程配套练习
2、《带上他的》小练笔
板书设计:
23、《带上她的眼睛》课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找出文中的伏笔并做批注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带上……”的句式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要下雨了,带上一把雨伞”“天气冷了,带上你的外套”,其中往往包含着对自己的一份提醒或是对他人的一份关怀。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带上她的眼睛》,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探究竟。

(人教部编版)精品 省一等奖教案第6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精品  省一等奖教案第6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教案新人教版

23*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快速浏览,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弄清小说的情节。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理解文章所采用的对比、设置伏笔等写作手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姑娘对生活的爱、对美的欣赏,培养热爱生活、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和优质音频资料。

生:依据导学案,预习课文,圈记疑难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看过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吗?《地心游记》讲述李登布洛克教授到地心旅行,经历迷路、缺水、史前生物等种种险情,最后回到了地面。

我们国家也有一位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描写了人类到地心探险的情形。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覆.盖(fù)高频.(pín)点缀.(zhuì)吟.唱(yín)蔚.蓝(wèi)迟钝.(dùn)草籽.(zǐ)朦胧..(méng lóng)闲暇.(xiá)合拢.(lǒng)铁镍.(niè)心有灵犀(xī)(2)理解词义①娇小:娇嫩小巧。

②覆盖:遮盖。

③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④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⑤孤零零:状态词。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⑥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⑦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⑧凸现:清楚地显现。

⑨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⑩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11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2.作者简介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导入新课】2019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映,取得了中国影史票房排名第二位的佳绩。

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但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该片被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

《流浪地球》的作者就是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文本构思的妙处。

2.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进行写作实践。

3.理解小说中小女孩的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崇高和伟大。

【教学重难点】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3.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师:他是一个理科生,他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他用科幻这个神奇的羽翼,在小说的王国里驾轻就熟、纵横驰骋。

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2019年开春,根据他的同名作品改编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好评如潮。

他就是中国科幻小说之王刘慈欣。

师:他的《三体》《流浪地球》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但这篇《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了科幻小说圈的盛誉,斩获多个大奖,但在知名度上却不高。

究竟是这篇小说被高估了呢?还是一颗沧海遗珠,等待更多读者的发扬和推荐?今天我们就共同开启这一趟探寻真相之旅。

二、解读标题,概括情节:师:首先我们要清楚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预设:①他是谁?②眼睛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带走?③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呢?三、设置情景,深入探究: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

好的标题能够带给我们疑问和思考。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带上她的眼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带上她的眼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带上她的眼睛》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本次教学的课文是《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XXX。

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XXX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

作为一篇新兴的科幻小说,几乎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案可资借鉴。

因此,我们将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结合另一篇科幻小说《金星人之谜》,共同寻找作者精心设置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学会作旁批。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感受两位作者奇特的想象与巧妙的构思,有效指导学生在课堂研究中一课一得,真正收获知识能力的“干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寻找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学会作旁批。

同时,我们也要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为科学而献身的人性之伟大。

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在课前的谈话导入中,我们询问了同学们对两篇小说的喜好,并明确了它们都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特点是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交相辉映。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理解两篇小说的文体和题材。

在活动一中,我们将进行个性批注,寻找“十面埋伏”。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构思和想象力,进一步感受小姑娘和外星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为科学献身的人性之伟大。

带上她的眼睛》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构思巧妙是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初读时,我并没有在意,但在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

心痛之余,我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

这时,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伏笔。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伏笔的定义——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带上她的眼睛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2.感受文本中善用悬念,巧设伏笔的巧妙构思。

3.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导入新课《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回眸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1.刘慈欣简介。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2.科幻小说。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3.《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我”、她(小姑娘)、主任。

主要人物:“我”、她(小姑娘)。

主人公:她(小姑娘)——“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

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后来才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4)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5)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结局):“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目标导学二: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大家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明确:“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能带眼睛?她是谁呢?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插叙,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设置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她在什么地方呢?此处设置了悬念。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设置了悬念。

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总结: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感悟精神概括完课文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教师举例:在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后面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人生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目标导学四:对比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同学们,我们将本文和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伟大的悲剧》进行对比阅读,说一说科学幻想小说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1.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必须保证探险事实的客观与科学,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始、发展、经过、结果,都应是真实的,而作为科学幻想小说,则必须进行大胆的虚构,以唤起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们,在科学领域里无拘无束地去异想天开。

虽然科幻小说需要丰富的想象,但是在故事情节乃至于细节方面,仍然应该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真实。

2.科学探险纪实性作品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精准,科学幻想小说在很多地方是根据科学常识进行的联想与想象类型的虚构。

课堂小结:这篇小说作者更多的是想表达对那些无法看见世界的美的人的怜悯和对那些不珍视现在一切的人的愤怒。

上天给了我们双眼,我们就有义务好好使用它们。

对于那些永远都无法触及光明的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这个世界黯然无色。

所以,我们要重新收拾好行囊,轻装出发。

带上小说中的女领航员或那些失明的人们的眼睛,替他们寻求一点光明、一丝慰藉、一些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三、板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开篇悬念→“我”带上她的眼睛在草原旅行→“落日六号”解开疑团(科学与幻想相结合)15最苦与最乐基础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安分.()契.约()诸.圣诸佛()监督.() 卸.却() 悲天悯.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契约赔理死而后己B.排解坟墓任重到远C.监督恩慧忧国忧民D.循环豪杰如释重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共同会诊,终于拿出了最佳方案,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B.爱迪生顽强搏击于科学海洋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创造发明心安理得....地赢得同时代人的赞誉。

C.男孩子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不要老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D.文学作品不必非要悲天悯人....,表达好作者自身的情感即可。

4.联系语境,选出下面句中画线处应填入的内容()____________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痛苦和快乐是一对孪生姐妹。

B.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C.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的痛苦。

D.我们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设问)B.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排比)C.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设问)D.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反问)6.解释下面名句的意思,并举例证明其蕴含的道理。

(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1)无入而不自得(孔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有终身之忧(孟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重而道远(曾子)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B.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C.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语言运用8.(2016·四川广安中考)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