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3
传播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受众等方面。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的研究内容?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受众D. 传播者的个人情感答案:D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A. 强大效果理论B. 有限效果理论C. 螺旋沉默理论D. 双因素理论答案:D3. 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人际媒介D. 网络媒介答案:C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 麦克库姆斯和肖D. 库尔特·勒温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A. 使用与满足理论B. 受众活动理论C. 受众商品论D. 媒介即信息答案:D6. 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测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认知效果B. 情感效果C. 行为效果D. 媒介所有权答案:D7.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C. 伊莱休·卡茨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A. 直线传播模式B. 互动传播模式C. 系统传播模式D. 单向传播模式答案:D9. 在传播学中,传播者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的编码者B. 信息的传递者C. 信息的接收者D. 信息的解码者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媒介依赖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丹尼尔·哈洛维B. 埃利胡·卡茨C. 迈克尔·E·格鲁尼格D. 斯坦利·巴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传播学中的传播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人际传播B. 大众传播C. 群体传播D. 组织传播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属于传播学中的传播障碍?A. 语言障碍B. 文化障碍C. 技术障碍D. 心理障碍答案:A, B, C, 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策略包括以下哪些?A. 重复策略B. 强化策略C. 差异化策略D. 单一化策略答案:A, B, C14. 在传播学中,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者的信誉B. 信息的内容C. 受众的接受态度D. 传播媒介的选择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评估方法?A. 调查问卷B. 实验法C. 内容分析D. 深度访谈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内容。
2024年4月 传播学概论 00642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传播学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传播效果研究的是A.普林斯顿大学B.佩恩基金会C.耶鲁大学D.福特基金会2.德弗勒控制论模式对申农——韦弗通信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发射机能B.接收机能C.反馈机能D.控制机能3.1947年,制定并发布《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新闻业》报告的组织是A.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B.美国记者工会C.哈钦斯委员会D.报业评议会4.传播的基本功能是A.传受信息B.应对环境C.调节身心D.传承文化5.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奠基人布莱尔认为,教授新闻学课程时应把它视为A.社会科学B.职业学科C.采编技能D.宣传工具6.组织中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属于A.上行传播B.下行传播C.横向传播D.圆形传播7.传播学诞生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8.传者的版权,简单地说,就是传者对自己信息产品的控制权和A.传播权B.复制权C.隐私权D.发行权9.霍尔把受众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的解码形式称为A.同向式解读B.优先式解读C.妥协式解读D.双向式解读10.首次在电视媒介中展现了良好形象,最终赢下大选的美国总统是A.林肯B.罗斯福C.肯尼迪D.尼克松11.从功能角度看,恋人之间的约会属于A.消遣性传播B.工具性传播C.娱乐性传播D.派生性传播12.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中,被看成是传播社会思想根源的是A.传播内容B.反馈装置C.媒介技术D.感官平衡13.新闻专业主义得以形成的前提是A.新闻业的职业性B.信息的平衡与中立C.新闻业的专业化D.新闻业的独立性14.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体系演变,是从“一致效果论”到“选择效果论”,再到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直接效果论D.多元效果论15.密尔是19世纪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对自由主义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是A.《论出版自由》B.《常识》C.《报刊的四种理论》D.《论自由》16.对传播学思想影响最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A.孔德的实证理论B.涂尔干的行为分析理论C.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塔尔德的模仿理论17.最早试水互联网,尝试开办电子报的报纸是A.《南方日报》B.《新民晚报》C.《杭州日报》D.《楚天都市报》18.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偏见,通常不是因为A.文化多元论B.民族中心主义C.文化定势D.西方中心论19.导致流言和谣言产生的是群体传播中的A.群体意识B.群体规范C.集群行为D.群体接受20.形形色色的“认同”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广为人知的是A.社会认同B.国家认同C.民族认同D.文化认同21.作为当前国际传播主角的跨国传媒集团,大多数集中在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22.“标题党”属于滥用A.传布权B.报道权C.批评权D.编辑权23.我国的媒介融合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传播学概论自考(习题卷3)

传播学概论自考(习题卷3)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 )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的理论。
A)戴维森B)罗杰斯C)蒂奇纳D)纽曼2.[单选题]有一种报刊理论认为,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这种理论是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3.[单选题]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4.[单选题]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认为媒介应当既监督政府.又受民众和政府约束的理论是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5.[单选题]勒温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场论、群体动力论和A)劝服理论B)两级传播理论C)把关人理论D)议程设置理论6.[单选题]( )是开发最早、形式保留最久的媒介产业。
A)印刷媒介产业B)电子媒介产业C)互联网产业D)广告产业7.[单选题]将传者划分为普通传者和专职传者的分类标准是( )。
A)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空间形态C)传播对象的性质D)传播理论的视角8.[单选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传媒运作的中心是A)内容B)受众C)广告D)渠道9.[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的受众调查是在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10.[单选题]根据“媒介三种体系”理论.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最公开.最直接地把新闻媒介当作A)政治的工具B)教育的工具C)娱乐的工具D)法律的工具11.[单选题]组织传播最根本的功能是A)培养“组织人”B)培养“社会人”C)克服沟通障碍D)实现组织目标12.[单选题]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13.[单选题]新闻报道中.判断是否侵犯公民隐私的关是A)是否合乎“公共利益”B)是否“指名道姓”C)是否“经过同意”D)是否“鄢重客观事实”14.[单选题]肯尼迪在1960 年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电视B)广播C)电影D)报纸15.[单选题]早期的受众研究误认为受众是消极、被动的,典型观点是A)“受众差异论”B)“有限效果论”C)“皮下注射论”16.[单选题]霍夫兰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传播研究领域,侧重研究A)传播对象B)传播内容C)传播媒介D)传播效果17.[单选题]人际传播的规模,下限明确,上限A)约5人左右B)约10人左右C)糢糊不清D)视情而定18.[单选题]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 )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19.[单选题]在发达国家,( )是阻碍新闻专业主义的最关键因素。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参考

202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真题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三层次的是( )A.群众传播B.群体传播C.自我传播D.人际传播2.20世纪70年代起屡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霍夫兰3.以下选项中,属于操纵论模式的是( )A.布雷多克模式B.德弗勒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4.在传播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 )A.传播效果研究B.内容分析C.传播媒介研究D.操纵分析5.《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 )A.洛克B.卢梭C.伏尔泰D.弥尔顿6.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 A. B.自由撰稿者C.编辑D.特约评论员7.群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B.商业信息C.教育信息D.娱乐信息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开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与受众的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 )A.各取所需B.见仁见智C.爱屋及乌D.择善而从10.霍夫兰等学者研究发觉,传播者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即传播者的信誉和( )A.专业权威性B.工作经历C.受教育程度D.社会地位11.蒂奇诺等学者在“知识沟〞理论中指出,导致“知识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人们( )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12.罗杰斯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有5个特征,其中之一是( )A.思辨的B.具体实证的C.定量的D.注重效果研究的13.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A.正式沟通渠道B.非正式沟通渠道C.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D.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14.美国培因X会关于电影对青年少影响的一系列调查,是有关群众传播效果最早的实证研究。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的是( )A、培养分析B、知识沟理论C、议程设置功能D、沉默的螺旋正确答案:A2.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B、“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C、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D、批判学派、传统学派正确答案:D3.我国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于( )A、1993年B、1992年C、1991年D、1994年正确答案:D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着眼点是效果形成过程中的( )A、认知阶段B、情感阶段C、态度阶段D、行动阶段正确答案:A5.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倚性》两部著作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茨D、戈夫曼正确答案:A6.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界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来,这是大众传播的(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娱乐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B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口头传播时期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C、“地球村”来临时期D、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B8.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有限效果论C、微观效果论D、皮下注射论正确答案:A9.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1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伊里调查B、竞选调查C、意见领袖调查D、拉氏调查正确答案:A11.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12.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默顿B、帕森斯C、拉斯韦尔D、赖特正确答案:D13.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麦奎尔B、李普曼C、诺依曼D、韦伯正确答案:C14.霍夫兰等人提出了( )A、意见领袖的概念B、结晶效果的概念C、两级传播的概念D、可信性效果的概念正确答案:D15.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感觉通道B、视觉通道C、触觉通道D、听觉通道正确答案:B16.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B、以政论为主C、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17.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竹内郁郎C、艾宾豪斯D、饱户弘正确答案:A1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人民的选择》C、《大众传播学》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正确答案:C19.传播信息的载体是( )A、归因分析B、文字符号C、指定分析D、断言分析正确答案:B20.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单一缺陷的是( )A、卢因B、拉斯韦尔C、巴斯D、麦克内利正确答案:D21.被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2.着重强调个人心理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化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23.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著名学者是( )A、戈尔丁B、霍夫兰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2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政治学B、心理学C、人类学D、社会学正确答案:D2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议程设置B、意见环境C、两级传播D、意见领袖正确答案:B26.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马丁B、卡兹C、莫斯考维西D、池田谦一正确答案:C27.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意大利B、英国C、美国D、法国正确答案:C28.具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目的色彩的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 )A、实地实验B、研究变量控制C、实验室控制D、人工模拟环境正确答案:D29.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两面提示B、一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B30.一切研究的基础是( )A、实践B、描述C、归纳D、分析正确答案:B31.一般认为,新闻属于( )A、教育性信息B、维持性信息C、刺激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B32.与“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受众观相似的是( )A、魔弹论B、“编码与释码”研究C、“使用与满足”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答案:A33.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B、抽样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34.“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 )A、认知层面B、行动层面C、理解层面D、心理和态度层面正确答案:A35.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卡尔·霍夫兰B、库尔特·卢因C、保罗·拉扎斯菲尔德D、韦尔伯·施拉姆正确答案:C36.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是( )A、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B、重视使用与满足论的研究C、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D、批判“魔弹论”正确答案:C37.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A、拉姆斯丁B、罗杰斯C、麦奎尔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D38.内容分析的对象性特征是( )A、客观性B、显性内容C、系统性D、定量性正确答案:B39.维纳把信息分为( )A、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B、新闻信息、教育信息C、新闻与非新闻D、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正确答案:A40.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辅助回忆的方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B41.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图像B、数理化C、模式D、文字正确答案:C42.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施拉姆B、康德C、申农D、维纳正确答案:D43.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表述—理解B、编码—译码C、输入—输出D、发射—接收正确答案:D44.下列木属于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B、延迟性C、累积性D、代表性正确答案:A45.下列不是噪音的是( )A、读者逆反心理B、报纸排印错误C、读者思想不集中D、读者理解偏差正确答案:D46.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短期的预期效果B、长期的预期效果C、长期的非预期效果D、消极效果正确答案:C47.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 )A、15%以下B、5%以下C、20%以下D、10%以下正确答案:B4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研究传播功能所提出的学说是( )A、使用满足说B、工具说C、游戏说D、社交性说正确答案:C49.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德福勒模式B、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正确答案:B50.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问题B、内部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C51.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信息化工程B、数据模拟技术C、数据压缩技术D、信息高速公路正确答案:C52.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正确答案:B53.对传播媒介而言经济控制是一种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它是( )A、自下而上B、自外而内C、自内而外D、自上而下正确答案:A54.建筑、通信、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 )A、网络通信B、虚拟现实C、智能大厦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C5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有效性B、普遍性C、抽象性D、指说性正确答案:D56.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方向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构架问题正确答案:C57.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沃卡尔特B、拉扎斯菲尔德C、饱户弘D、贾尼斯正确答案:B58.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受者B、媒介C、传者D、效果正确答案:D59.麦奎尔增加的“动员功能”可以归为( )A、社会协调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A60.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贝雷尔森B、卡兹C、贾尼斯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61.“培养”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A、韦伯B、诺依曼C、格伯纳D、卡兹正确答案:C62.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霍夫兰B、麦奎尔C、马丁D、霍尔正确答案:D63.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都具有( )A、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和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选择性C、保存性D、价格低廉的特性正确答案:A6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热媒介”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B65.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二级传播理论B、沉默的螺旋理论C、劝服有效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正确答案:D6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 )A、经济源B、组织源C、政治源D、影响源正确答案:D67.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谷登堡B、爱迪生C、摩尔斯D、马克斯韦尔正确答案:D68.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第一次合作发生在( )A、伯明翰大学B、法兰克福大学C、累斯特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正确答案:D69.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拉森B、霍夫兰C、施拉姆D、丹斯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 )A、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B、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C、“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正确答案:ADE2.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 )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反馈E、选择性回忆正确答案:ABC3.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传播效果可分为( )A、积极效果B、短期效果C、非预期效果D、逆反效果E、预期效果正确答案:CE4.一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简洁易懂D、论旨明快E、给人一种公平感正确答案:ACD5.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 )A、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B、价格低廉的特性C、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的特点D、选择性E、保存性正确答案:AC6.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 )A、广告管理法B、诽谤罪法C、许可证申请法D、图书出版法E、反垄断法正确答案:ABCDE7.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 )A、传播媒介的偏倚性B、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C、情境决定论D、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AB8.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 )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正确答案:ABD9.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加入并突出了“噪音”B、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C、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E、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正确答案:BD10.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 )A、当面访问法B、仪器记录法C、亲身询问法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CE11.下列属于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作的是( )A、《帝国与传播》B、《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C、《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D、《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12.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 )A、受众来访B、召开座谈会C、听众来电D、观众来信E、读者来信正确答案:ABCDE13.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B、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做出判断C、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D、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答案:ABCDE14.麦克卢汉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 )A、信息的清晰度B、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发挥程度C、信息的明确度D、信息流量的大小E、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程度正确答案:ABCE15.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有( )A、大众传播B、自己的配偶C、学校的教师D、把关人E、所处的群体正确答案:AE16.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勋伯格B、霍克海默C、拉扎斯菲尔德D、卢因E、阿道尔诺正确答案:CE17.从德国前往美国从事过传播研究的是( )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阿道尔诺D、马尔库塞E、霍克海默正确答案:ABCD18.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B、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C、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D、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E、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正确答案:ABE19.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 )A、时代演进B、研究视角C、媒介环境D、研究方法E、研究成果正确答案:ABCD20.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A、日记兼仪器记录法B、仪器记录法C、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D、电话询问法E、面对面调查法正确答案:ABCDE2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模式B、微观研究C、理论D、宏观研究E、研究方法正确答案:ACE22.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 )A、个人功能的“游戏说”B、娱乐功能C、与社会整合的功能D、发展个性的功能E、信息功能正确答案:BCDE23.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是( )A、垄断企业B、新闻媒介C、政府机构D、各社会团体E、个人正确答案:AC24.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冷媒介和热媒介E、媒介即讯息正确答案:CDE25.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 )A、邮寄问卷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打电话的方法D、辅助回忆的方法E、实地考察法正确答案:ACD26.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是重要的( )A、理论源B、经济源C、信息源D、关系源E、影响源正确答案:CE27.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正确答案:ABCE28.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 )A、过分偏重微观研究B、过分轻视微观研究C、过分依赖定性方法D、过分依赖定量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正确答案:ADE29.两面提示法的优点是( )A、给人一种公平感B、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C、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D、论旨明快E、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正确答案:ABE30.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 )A、范畴B、标志C、用途D、性质E、特征正确答案:ADE31.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动机B、情境C、信源D、噪音E、信宿正确答案:AB。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人类传播”的各种类型中,属于“非社会传播”的是(D)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2、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模式,对线性模式做出最重要的修正,是其引入了(D)A、“媒介”概念B、“讯息”内容C、“噪音”环节D、“反馈”机制3、提出“螺旋形上升”传播模式的学者是(A)A、丹斯B、竹内郁郎C、马莱茨克D、德弗勒4、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这个传播网络被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称之为(A)A、“舆论厨房”B、“意义之网”C、“乌合之众”D、“陌生人”5、第一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概念的著作是(D)A、《宣传与传播世界史》B、《宣传与推行》C、《世界革命的宣传》D、《宣传、传播和舆论》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的受众调查是在(C)A、1978年B、1980年C、1982年D、1984年7、于1837年发明第一台实用电报机的人物是(B)A、本杰明·戴伊B、塞缪尔·摩尔斯C、尼古拉·特斯拉D、安东尼奥·梅乌奇8、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不包括(C)A、步伐呈现加速状态发展B、传播科技呈现叠加状态发展C、知识的增加呈倒金字塔状态发展D、信息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9、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四定律,莱文森认为麦克卢汉的“逆转”带有(A)A、潜在性B、确定性C、已知性D、人性化10、提出报纸应对政府提供一种其他机构无法提供的监督作用的人是(D)A、尼克松B、杜鲁门C、罗斯福D、杰弗逊11、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学的重要概念,最早兴起于(C)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2、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首都各新闻单位共同制定了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D)A、《记者行为原则宣言》B、《新闻工作者道德律》C、《新闻工作者守则》D、《记者守则》13、“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培养”理论C.“意见领袖”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2、J·赖利和M·赖利创立了()A.控制论模式B.5W模式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4、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有限效果论B. 议程设置论C. “魔弹”论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A.卢卡奇B.葛兰西C. 霍夫兰D.霍克海默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A.卢因B. 霍克海默C.施拉姆D.拉斯韦尔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9、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A.怀特的把关研究B. 霍夫兰的把关研究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10、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经过程的()A.译码B.编码C. 编码和译码D.反馈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媒介即信息C.冷、热媒之分D.全球一家12、能够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她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A.认识连贯论B.实用论C.使用与满足D.可获得性(易锝性)论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A.康德B. 施拉姆C.申农D.维纳1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15、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17、“魔弹”论出现于()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年代C.20世纪初到4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年代18、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B. 传播功能的工具说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D. 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A.多维单项性B.双项直线性C.单项循环性D.双项循环性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A.受控B.操控C.施控D.遥控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法B. 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22、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A.中立B.肯定C.否定D.批判23、能完整地对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流通形式加以概括的提法是()A.互动对话式B.点对面C.点对点D.电子对话式24、刊登广告所施的传播影响是()A.自由选择的B.任意性的C.有意图的D.强制性的25、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26、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学派是由()A.欧洲学者创立的B. 亚洲学者创立的C.美国学者创立的D. 非洲学者创立的27、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A.“拉”技术的出现B. “拉”技术的深化C.“推”技术的出现极其应用D. “推”技术代替拉技术28、小组讨论或座谈会属于()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社会传播D.群体传播29、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是()A.历史比较法B.内容分析法C.逻辑归纳法D.客观描述法30、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A.拉斯韦尔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D.德福勒模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依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7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传播学诞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正确答案:B2.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
• A.内容分析法• B.实地调查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3.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报纸上的排印错误、电视中的图像失真、人际谈话中的各种干扰等都属于传播过程中的()。
• A.失误• B.噪音• C.杂音• D.混声正确答案:B4.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必须遵循()。
• A.随机原则• B.总体原则• C.间距原则• D.等距原则正确答案:A5.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包括()。
• A.授予社会地位的功能• B.传递文化的功能• 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正确答案:B6.赖特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具有()。
• A.信息功能• B.发展个性的功能• C.社会整合功能• 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D7.《论自由》一书的作者是()。
• A.穆勒• B.弥尔顿• C.洛克• D.杰弗逊正确答案:A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有五个环节,传播学对其中第一个环节的研究称为()。
• A.受众研究• B.控制研究• C.内容研究• D.媒介研究正确答案:B9.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 A.维纳• B.韦弗• C.贝尔• D.申农正确答案:D10.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该广告()。
• A.播出次数太多• B.画面切换太快• C.播出次数太少• D.画面切换太慢正确答案:A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信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C12.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2.1949年,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此前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
A.卢因
B.施拉姆
C.拉斯韦尔
D.霍夫兰
3.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
A.理解
B.记忆
C.选择
D.情景
4.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5.有学者把传播的个人功能分为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两种。
这位学者是()
A.皮亚杰
B.霍克海姆
C.托尔曼
D.斯蒂芬森
6.“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A.怀特的把关模式
B.巴斯的把关模式
C.卢因的把关模式
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7.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按照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A.客观、思辨、定性
B.实证、系统、定性
C.客观、系统、定量
D.实证、思辨、定量
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二关是受众的()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10.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主要观点是()
A.“议程设置理论”
B.“两级传播理论”
C.“有限效果理论”
D.“说服性传播理论”
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2.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克拉帕
B.哈贝马斯
C.盖洛普
D.麦克卢汉
1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A.霍夫兰
B.施拉姆
C.卢因
D.拉扎斯菲尔德
14.“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
”这个观点出自()
A.《理解媒介》
B.《论出版自由》
C.《帝国与传媒》
D.《权力的媒介》
15.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三个主要论点,其中之一是()
A.人的行为大多是“前台行为”
B.要把情景视为信息系统
C.人的行为大多是“后台行为”
D.要把媒介视为一种情景
16.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调查,也叫()
A.培因调查
B.盖洛普调查
C.伊里调查
D.尼尔森调查
17.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有五个特征,其中包括()
A.经验的
B.广泛联系的
C.思辨的
D.注重控制分析的
18.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
A.谁
B.取得什么效果
C.对谁
D.通过什么渠道
19.托尔曼认为人们的很多传播行为是一种()
A.工具性行为
B.使用满足性行为
C.社交性行为
D.自我中心性行为
20.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被公认为传播学奠基人的学者有()
A.拉斯韦尔
B.麦克卢汉
C.英尼斯
D.施拉姆
E.卢因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实验法基本要素的有()
A.实验者
B.实验变量
C.实验设计
D.实验对象
E.实验观测
23.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它们是()
A.“自我修正”
B.“天赋****”
C.“观点的自由市场”
D.“自由高于一切”
E.“人人生而平等”
24.我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技术有()
A.雕版印刷
B.木活字印刷
C.胶泥活字印刷
D.铜活字印刷
E.铅活字印刷
25.据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意见领袖()
A.未必是大人物
B.社交范围较广
C.信息渠道较多
D.频繁接触大众传播
E.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传播学有三大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个分支是__________。
27.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初具规模则在20世纪__________年代。
28.在传播过程模式中,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_____机能,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29.问卷是为了进行__________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30.赖特对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还具有第四种功能即
__________功能。
31.所谓报刊的四种理论,实际上是美国学者总结的自从大众传播诞生以来出现的关于大众传播的四种__________观念。
32.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__________这三大要素组成的。
33.印刷的出现,加速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有利于信息的
___________。
34.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和社会关系论等受众理论,试图对受众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行为作出解释,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承认受众具有__________。
35.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在网络传播中,发出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的角色可以
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卡尔·霍夫兰
37.把关人
38.地球村
39.“使用与满足”研究
40.异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传播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请写出一个传播定义(可以自拟)。
42.简述伯洛对传播过程的见解。
43.简述麦奎尔提出的传媒功能。
44.新闻这种信息有哪些特点?
45.受众使用大众传媒的基本动机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传播学研究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综合化和定量化的特点?
47.“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为什么?请举例论述。
本文源于中国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