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 背影》集体备课讨论稿

合集下载

课文《背影》的教案(精选9篇)

课文《背影》的教案(精选9篇)

课文《背影》的教案(精选9篇)课文《背影》的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背影》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背影》的教案篇1教学设想:本课是名家名篇,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法。

教师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以自编提纲卡的学习方式,将本文的内容系统化。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父子间看似平淡实为深切的感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开内容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有谁知道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师生共同朗诵这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赞颂的是谁?(它是歌颂母爱的。

)“世上只有妈妈好”,很多的诗和歌都是咏赞母亲的,说明母亲的确伟大。

然而,父亲伟不伟大呢?同学们爱自己的父亲吗?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整体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正音正字。

(打投影片)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sāng)游逛(gung)踌躇(chuch’)栅栏(zhà)蹒跚(pnshn)琐屑(suǒxiè)2、由学生自由上台写出其它的生字词,集体讨论解决。

3、简介作者及背景: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5背影》word教案 (5).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5背影》word教案 (5).doc
欣赏歌曲《父亲》,感受父子深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与“背影”相关的语句,思考: (一)问题导学 1、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各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请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出来。 2、表达了什么中心? 3、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二)互动探究 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或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 (三)交流展示 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对表现积极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重点赏读第六段,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挚感情。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
(一)问题导学 1、请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描写父亲背影的? 2、请用着重点标出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动词,以“我认为--用的
好,因为---”的句式品味作者用词的妙处。 3、请用横线划出父亲所说的话,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挚感情。 (二)互动探究 这一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小组间可以相互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
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集体备课案
教师个性案
【教学设想】 1、朱自清的《背影》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篇叙事
散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 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 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教师首先创设 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 以“情”为切入口,采用朗读法,在诵读中体味出文章所蕴含的父子深 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怀念父亲。
2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 效率,采用多媒体课件。
3、在学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础上,品味生活,感悟亲情,培养学 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珍爱亲情,用感恩的心对待关爱自己的人。

背影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背影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X月X日开展了以“背影”为主题的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背影”这一课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三、活动参与人员活动邀请了各年级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及学校领导参加。

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各年级教师针对“背影”这一课题进行集体备课,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2)教研组长对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2. 课堂观摩(1)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2)观摩结束后,各年级教师针对展示课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 研讨交流(1)各年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在“背影”这一课题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2)教研组长对教师们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3)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各年级教师针对“背影”这一课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作业布置等环节。

(3)教研组长对各年级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 课堂观摩(1)观摩课教师以“背影”为主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研讨交流(1)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背影”这一课题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2)教研组长对教师们的发言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如加强课堂互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

关于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背影集体备课【三篇】

关于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背影集体备课【三篇】

关于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背影集体备课【三篇】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背影集体备课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细节描写,感受父爱。

2、能够把握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细节展开对父爱的抒发。

教学设计:一、古诗引入师:同学们,先让老师念一首古诗吧。

《游子吟》诗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最受感动呢?师:自古多情伤离别,更何况就是骨肉之情的初恋呢!母亲看著孩子将背上行囊独自长途跋涉回去找寻遥不所述的未来。

已无语,她就可以将拖肠的忧虑和心痛的疼爱一针一针地缝入游子结实的衣服里。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纯朴的诗吧!师:快乐无须言语,它可能将就在一个眼神里,可能将就在一个微小的动作里,也正因为这样经常被年少无知的我们所忽略。

今天这文言我们就回去感觉含蓄而深邃的父爱。

二、学习《背影》师:使我们先倾听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听到后说我你的体会。

(三个学生进行交流)师:这就是一位普通而又了不起的父亲。

文章语言质朴,但是无不就是真情的自然表露,并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走进文章,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最能让你感受到父爱的地方找出来,进行品味。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中去找,还可以抓住细节的描写。

或可以抓住一句话或抓住一个词去感悟。

)学生把找出的写道黑板上去。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

存有感情地朗诵。

三、拓展学习《父亲的爱》师:虽然这就是一个老境癫狂的父亲。

但我们从他对孩子的快乐中看见了他人格的了不起。

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呢,在我们自心为了不起的成长过程中甚至也在经常暗笑父亲的迂。

下面使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孩子猛然间辨认出在父爱吧,在你的脑海里与否也浮现出来诸如此类的生活画面呢。

学生自由读师:现在恳请同学们回忆起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与否也存有被你忽略的父爱呢。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6篇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6篇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1一、说教材1、《背影》选自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大家。

这一单元都是回忆性叙事散文,本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并赏析其在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领会文章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沟通个体体验,体会天下至情——亲情。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文中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体味父子之间浓厚的深情。

4、课时安排:两课时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探究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

合作交流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语文《背影》说课稿1一、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

写得真挚而动人。

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因为新教材的第一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反映生活的内容编排。

第一单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是写祖孙关系,第二课《羚羊木雕》是表现同辈的朋友关系,此课反映父子关系,而第四课《散步》表现的是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

《背影》优秀教案(精选5篇)

《背影》优秀教案(精选5篇)

《背影》优秀教案《背影》优秀教案(精选5篇)《背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走进作者,掌握生字词。

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主要语句。

能力目标:1、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

2、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情感目标:1、认真体会稳重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特别是父爱。

2、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增进与父母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重点段落的分析,以及从文中体味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悟父爱,表达父爱教学准备多媒体器材、视频(电视散文《背影》)、课件教学方法读:朗读、范读、听读、默读等、引导分析法、讨论法、体验法等学生分析年龄特征:初二学生处于过渡期,具有动荡性、闭锁性等特征,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并存。

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闭锁给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带来困难。

学科基础:本校初二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把握大意,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语文知识射入信息量比较窄,不能主动合作探究,个别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依赖心强,不善于思考。

这些情况都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造成了阻碍。

对策:依然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采取一切措施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知难而进。

内容分析本课为名篇,重点要让学生体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早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2、通过自己的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3、掌握生字词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中心,并能划分段落层次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现给学生“背影”这一动作,问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哪一课?生答:背影。

二、读课文(1)自由朗诵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标注出比较生疏的、读不准的字词。

②有角色意识,以声传情(2)放课文范读音频要求:①解决自由朗读过程中读不准的字音②通过听读体味其中的感情,特别是饱含情感的语句的读法(3)要求自己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①标注、解决不懂的生字词②介绍作者③了解文章的体裁④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⑤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并表明段落大意。

最新-《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最新-《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本文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

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难点:明确文章“背影”与“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含动画歌曲《背影》,CCTV-3电视散文诗《背影》,歌曲《父亲》)教学流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作家作品(教师讲授)(一)朱自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背影》介绍《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门中学集体备课教案(讨论稿)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3-9-27-第三节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张邦聪
辅备人
强生叶
课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背影》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难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老先生一同在父亲的背影里去体验父爱、触摸父爱!1、欣赏油画《父亲》、父爱照片。
2、听歌曲《父亲》,进入情境。
3、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情感。通过欣赏油画,播放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生疏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到扬州东关街仁峰丰里一所记录的屋子里。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手不住的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发射出光彩。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具
电子白板课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白板呈现父亲的手拉孩子的手照片,同时播放崔京浩的《父亲》,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歌曲和照片的主题。
2、白板呈现油画家罗立中的作品《父亲》。
3、白板呈现儿子坐在父亲肩上放风筝的照片。
4、导语:歌唱家用声音演绎父爱;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父爱;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父爱;文学家会用什么来表达这一崇高的情感呢?(文字)
是儿子的文章感动了父亲。请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下列句式,表达你对自己父亲的敬意。
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学生练习写作。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检查预习
1、你了解朱自清吗?
2、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3、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词。1、指名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朱自清,其他学生补充。
2、学生读,其他人帮助正音。
3、学生说出对应的词。检查预习并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1、文中几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解“背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同学们有感情(舒缓、深沉)的朗读第六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并熟读成诵。
1、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2、有感情的朗读。
3、熟读成诵,互相试背。让学生理清全文的脉络,帮助理解课文。
六、课堂小结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文章追忆了八年前()的情景,刻画了一个()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之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文字(第六段)。
2·学生课后背诵。让学生在情感上更有所增益,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辅备人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