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的影像学表型
copd的影像诊断标准

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COPD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X线胸片:早期可能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
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有时可见肺大泡形成。
并发肺心病时,可见心脏增大。
2. 胸部CT:CT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在诊断有疑问时,高分辨率CT(HRCT)有助于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 肺功能检查:通过判断呼吸气道、肺容量情况,评估肺组织受限程度,有助于COPD的诊断。
4. 血气检查:血气分析对晚期COPD患者十分重要,血气异常首先表现为轻中度低氧血症,随着疾病进展加重,并出现高碳酸血症。
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为海平面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有无接触危险因素、体格检查等。
具体诊断标准可能因不同医疗机构而有所差异,建议以所在医院为准。
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0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CT检查及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慢性固塞性肺疾病胸部CT检查及评价申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关洼的重大公共E生问题,近年来胸部CT评价COPD的研究发展迅速,但缺乏一致性认识。
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牵头组织心胸学组专家,参考国际COPD的诊疗现状,结合我国胸部CT I笛床实践,经反复讨论形成以下共识,包括COPD临床诊断,胸部CT检查前准备及扫描方案,胸部CT定性、定量、功能评价,COPD急性加重及合并症的胸部CT评价以及胸部CT结构化报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 , COPD)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是全球第3大致死疾病。
2018年中国国家慢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我国COPD患者高达1亿人,每分钟有1.9人死于COPD,2004至2015年发病率增幅为65.9%t 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3.6%[l,2]。
与COPD严峻的诊疗现状相对应的却是我国民众对该病的低知晓率(仅0.9%),这直接导致了阜诊阜治的延误,疾病确诊时往往已是进展期,时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同时,不佳的疗效和迁延不愈的病程,会大大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负担[1 ]。
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 T)是目前临床诊断COPD 的金标准,但阜期诊断的灵敏度不高,通常肺结掏破坏30%以上,才会出现指标的异常,且不能反映COPD的异质性I3 l。
此外PFT的单一闺僵诊断标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秒用力。
于气窑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 FEV,/FV C) <0.70]在老年人中会造成过度诊断,在青年人群中会导致漏诊[4]。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同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COPD,都是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两种疾病的诊断也都以来于肺功能的呼气流速的测定,尤其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也就是FEV1。
哮喘的特点在于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但COPD的特点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首先介绍一下两者在定义方面的异同。
哮喘是以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虽然COPD主要影响肺功能,但它有明显的全身反应。
哮喘病程长者、吸烟者可以出现不可逆气流受限。
因此新的哮喘指南强调:一些哮喘病人可以有混合性或不可逆的气流阻塞成分,有时不可能将气流阻塞不完全缓解的哮喘与具有部分可逆性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区分开。
在流行病学方面,哮喘,哮喘病程长者可以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同时可以出现肺弥散功能下降、高分辨率CT显示有肺泡结构破坏。
这些特点都支持哮喘合并COPD。
COPD:部分COPD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也就是哮喘对部分COPD的发生起主要作用,哮喘是COPD的危险因素。
下面看一下二者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支气管高反应性、哮喘、以及哮喘反复发作。
哮喘肺功能加速下降的原因,也包括吸烟、严重的支气管高反应性,以及哮喘的反复发作。
下面我们看一下二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
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在幼小患儿中就可以存在,早期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与将来的肺功能减低有关,儿童期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示着成年后更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这些显示了肺功能与AHR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都对哮喘有独立的影响。
COPD已经明确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引起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先于慢性气道症状的发生,并预示肺功能加速下降,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与FEV1的水平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COPD的影像学诊断

COPD的影像学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阻塞气道和通气功能下降。
COPD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导致死亡。
影像学检查是COPD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X线胸片检查、CT扫描和MRI。
X线胸片检查胸片是一种常规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COPD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胸片检查可以获得胸部的结构信息,了解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在COPD的早期阶段,X线胸片检查通常并不能发现病变,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肺部内各种改变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像特征。
在COPD的胸片影像中,肺部的透明度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出现肺大疱。
肺大疱是COPD最明显的影像表现之一,其特征是肺部内气体积增大。
此外,COPD的X线检查中也可能会出现肺血管的扩张、哑铃状肺动脉以及肺门的变形等特征。
但是,X线胸片检查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信息来确定病变的程度和气道阻塞的程度。
更先进的影像技术,如CT扫描,则为了解COPD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
CT扫描CT扫描是检查COPD的常用方法之一。
相比于X线胸片,CT扫描无论在清晰度和准确性方面都更为优越,可以显示肺部内的病变、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甚至能够检测到肺部的微小变化。
CT扫描表现出COPD的典型特征包括:肺气肿、肺内结构的破坏、肺野的气体含量、肺小叶的变形和支气管内腔缩小等。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观察肺动脉、肺静脉和肺动脉分支的变化,以及胸膜的增厚等,这些都对COPD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MRI在COPD的诊断过程中,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常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利用上百个不同方向的磁场来获得轴向图像,清晰地显示肺部内部结构、病变、肺动脉和支气管。
MRI在COPD的诊断中主要用于评估肺部的局部血流和肺功能。
MRI可以显示肺组织内的部分氧气饱和度及局部肺血流,以及肺部组织的灰度密度。
MRI对于COPD早期诊断和组织学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特征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疾病,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在COPD患者中,存在多种表型。
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COPD临床表型定义为具有一组特定表现,包括病史、症状、肺功能、影像学和病理特征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目前,最常用的临床表型分类是GOLD分类,将COPD根据FEV1/FVC 值和FEV1值的百分比预计值来分为四个阶段(I-IV),但GOLD分类只是基于肺功能的评估,无法反映不同的临床表型。
1.慢性支气管炎型(Chronic Bronchitis phenotype)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分泌增多等症状,肺功能障碍程度较轻。
该表型患者通常是吸烟者,呼吸道炎症较明显,有大量的黏液分泌和黏液嗽出。
2.肺气肿型(Emphysema phenotype)肺气肿型患者通常以肺功能障碍严重,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中的FEV1/FVC值明显减少。
该表型患者经常表现为气短和呼吸困难,早期多呈现为胸部过度膨胀和肺扩张等肺气肿征象。
肺部炎症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狭窄,治疗对肺功能恢复的反应较差,易复发。
患者通常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异性较大,可出现哮鸣。
此表型与气道高反应性和过敏源接触史相关。
肺部高血压型的患者是COPD患者中罕见的临床表型。
该表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和运动耐受力降低。
心衰和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表型的意义针对不同的临床表型,有利于医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COPD的发展。
如选择正确的支气管舒张剂、氧疗、肺纤维镜或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情的进展速度,减少住院和药物使用等费用。
结论随着对COPD临床表型应用的不断深入探索,总结不同表型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更加深入了解COPD的复杂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其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其意义陈望月;郑碧霞;程德云【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3(028)008【总页数】4页(P934-937)【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表型;体征和症状【作者】陈望月;郑碧霞;程德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四川,成都,61004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四川,成都,61003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四川,成都,6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不同,致使临床病情呈现出异质性和不同的表型。
COPD表型的定义为“单一疾病或多个疾病综合特征,能够阐明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包括相关临床预后的差异、症状、急性加重、治疗反应、疾病进展速度和死亡”[1]。
目前,COPD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但肺功能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存在一定局限,如老年人肺功能生理性下降,患者配合不佳及重症患者不能耐受等,故其改变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也不能独立作为COPD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且同一级别的肺功能水平所对应的结构和病理变化可能并不一致。
从病理改变、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组化等多个方面探讨COPD不同表型间存在的差异,以期研究不同的诊治方法及实现个体化用药,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但COPD的病理生理及相关因素错综复杂,作用互相影响叠加,很难明确地确立一种或几种分型模式,而临床上也时常出现误将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作为不同表型来对待的情况。
本研究就国内外有关COPD分型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1.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种族、吸烟史、急性加重病史、BODE(B体质量指数,O 为气流受限程度,D呼吸困难程度,E运动能力)指数等都对COPD的临床表现和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炎症反应更重,且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女性多表现为气道病变型,呼吸困难更多见,生活质量和对运动治疗的反应更差,更易发生急性加重,但氧合功能较好,合并症较少[2]。
copd影像学诊断标准

copd影像学诊断标准
COPD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其症状、有无接触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进行确诊。
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是目前临床诊断COPD 的金标准,但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不高,通常肺结构破坏30%以上,才会出现指标的异常,且不能反映COPD的异质性。
COPD的诊断标准:
1. 病史:COPD患者易患以下病史的基础疾病;
2. 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
3. 诱因:可能有长期吸烟或危险环境暴露史等;
4. 胸部X线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肺大疱等;
5. 肺功能检查: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COPD一般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英文缩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来判断。
copd检测金标准

COPD检测金标准
一、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COPD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测量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量等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在COPD患者中,肺功能检查通常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这是COPD的主要特征。
二、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纹理、肺野透明度、肺门大小及边缘情况等,有助于诊断COPD。
然而,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COPD的诊断价值有限,因为早期COPD在X线片上可能无明显异常。
三、胸部CT检查
胸部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在COPD患者中,胸部CT检查通常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野透亮度降低,肺门增大等。
四、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
在COPD患者中,动脉血气分析通常表现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五、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在COPD患者中,血液检查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JM 2012;367:913
CT与AECOPD
COPDGene Study, n=1002, AECOPD患者
Radiology 2011;261(1): 274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disease 26–90%1,2 • Presence associated with
FEV1预计衰减率: 未戒烟者比已戒烟者: -21± 4ml/年 (P<0.001) CT显示少/无肺气肿者比肺气肿显著者: -13 ±4.2 ml/年 (P<0.001)
NEJM 2011;365:1184-92
CT与疾病类型
肺实质疾病 气道疾病 血管疾病 肺外疾病 肺癌
NETT研究关于死亡率的结果
Chest 2010
小气道数目和分级与COPD严重程度有关
NEJM 2011 Oct 27;365(17):1567-75
肺过度扩张
肺气肿严重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的关系
N Engl J Med 2010;362:217-27 N Engl J Med 2010;362:217-27.
BV5/VTissue(全肺或肺叶)
VTissue:非血管组织容量
外周血容量与非血管组织容量标准化比值
比值升高见于
DLCO下降
6分钟步行试验下降
SGRQ评分增加
Atlas of COPD, Springer Science. 2008
体型
大腿中部肌肉截面积 N=142
独立因素
年龄
性别
Slide provided by Philippe Grenier
Slide provided by Philippe Grenier
Associations of PET signal
AJRCCM 2012. In Press
肺血管疾病生物标记物定义
血容量比
—— BV<5/TBV —— BV>5<10/TBV —— BV>10/TBV
(courtesy of COPDGene)
Centrilobular Emphysema
Panlobular Emphysema
吸烟相关的肺疾病
肺气肿/COPD
重叠区
肺纤维化
Academic Radiology 2010; NEJM 2011
N Engl J Med. 2011 Mar 10;364(10):897-906
BMI
FEV1
DLCO
PaO2 和 PaCO2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Sep 15;166(6):809-13
影像学的作用
帮助发现临床上肺量测定为阴性的疾病
了解疾病的进展
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疗效
并存疾病
AJRCCM 2012; 186: 155-161
者合并支气管扩
张(n=201) 支气管扩张增加 COPD的死亡风 险,HR=2.54
AJRCCM, 2013, 2013 Apr 15;187(8):823-31
COPD患者气道内径
AJRCCM 2006; 173: 1309-1315
气道退变
Severe Emphysema Mild Emphysema
– Increase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3 – Increased mortality4
1. NEJM 1972;286:912-8 2. AJRCCM 2002;166:314-22
3. AJRCCM 1999;159:158-64
4. Am Rev Resp Dis 1979;119:895-902
N Engl J Med. 2011 Mar 10;364(10):897-906
COPD的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与炎症因 子的水平增高有关
下叶支气管扩张与大
量细菌定植、IL8以 及急性加重后症状缓 解时间延长有关 咳嗽、咳痰与CT的
支气管扩张评分不相
关
COPD与支气管扩张
57%的COPD患
risk ratio: 0.47 P=0.005
胸部CT对肺气肿的量化
10 9 8 7
% Voxels
6 5 4 3 2 1 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HU
Hayhurst Lancet 1984, Müller Chest 1988, Gould ARRD 1988, Gevenois AJRCCM 1995, Coxson AJRCCM 1999; Slide from H. Coxson
COPD患者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表型
RE-1307-PU-0174 有效期至2013年7月13日
FEV1占预计值35%
FEV1 占预计值35%
FEV1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同的 FEV1,不同的SGRQ基线评分
r=0.23,
p<0.0001
Thorax 2001; 56: 880-887
COPD患者三年内肺功能FEV1变化的患者分布图
肺气肿评分与FEV1的下降速率 279例COPD患者
基线时CT扫描
每6月行肺功能检测
三组患者初始FEV1无明显 差异 多元回归分析示FEV1快速 下降和肺气肿评分独立相关
AJRCCM 2012; 185:44-52
Paraseptal Emphysema
Patterns of Emphysema in COPD Subjects
血容量与组织容量比
—— BV/Tissue
Volume
血管生物标记物
N=359 CPODGene Subject
BV5/TBV(全肺或肺叶)
在感兴趣区测定外周血管容积与总血管容积的标
准化比值
比值降低与下列因素有关
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下降
6分钟步行试验下降
SGRQ增加
BODE指数增加
血管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