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其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可逆或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和肺部炎症。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COPD被发现具有多种表型,这些表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上有所不同。
对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可为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综述目前关于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以期对COPD的深入认识和治疗提供帮助。
一、COPD的表型分类COPD的表型分类是基于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型分类方法:1. 根据气道炎症程度分类: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根据这一特点,COPD可以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
炎症型COPD患者气道炎症程度明显,容易发生急性加重和肺部感染,而非炎症型COPD患者气道炎症程度较轻,临床表现相对稳定。
2. 根据肺功能损伤程度分类: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这一特点,COPD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轻度COPD患者呼吸困难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而极重度COPD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 根据临床症状分类: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各异,根据这一特点,COPD可以分为咳嗽型、咳痰型和呼吸困难型。
咳嗽型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型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痰,呼吸困难型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1. 炎症型COPD患者在气道炎症程度上具有明显特点,容易出现急性加重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情变化较快。
2. 肺功能损伤程度不同的COPD患者在临床症状和预后上有所不同,轻度COPD患者相对稳定,预后较好,而极重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预后较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报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呈进行性发展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本文将对COPD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提供具体的临床参考和指导。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COPD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发生主要与肺功能受限以及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呼吸困难可能逐渐加重,并伴随活动耐受力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等.此外,慢性咳嗽、咳痰经常存在且难以缓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COPD主要由吸烟引起,其中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气道发生炎症反应并逐渐影响肺功能。
此外,某些特定工作环境中的长期接触到有害气体、粉尘等也会增加患COPD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被认为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和呼吸功能试验等检查方法,可以进行COPD的诊断。
其中,肺功能检查是COPD诊断的核心检查手段,可以通过测定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通气功能等指标来评估肺功能的程度受限程度。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COPD的治疗主要通过纠正危险因素、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
首先,患者应该戒烟,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其次,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和随访药物等,帮助缓解症状、减少气道炎症反应。
此外,肺康复和规范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肺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医疗机构和相关专家也应加强对COPD的研究和关注,以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疾病对社会的负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特征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疾病,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在COPD患者中,存在多种表型。
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COPD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
COPD临床表型定义为具有一组特定表现,包括病史、症状、肺功能、影像学和病理特征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目前,最常用的临床表型分类是GOLD分类,将COPD根据FEV1/FVC 值和FEV1值的百分比预计值来分为四个阶段(I-IV),但GOLD分类只是基于肺功能的评估,无法反映不同的临床表型。
1.慢性支气管炎型(Chronic Bronchitis phenotype)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分泌增多等症状,肺功能障碍程度较轻。
该表型患者通常是吸烟者,呼吸道炎症较明显,有大量的黏液分泌和黏液嗽出。
2.肺气肿型(Emphysema phenotype)肺气肿型患者通常以肺功能障碍严重,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中的FEV1/FVC值明显减少。
该表型患者经常表现为气短和呼吸困难,早期多呈现为胸部过度膨胀和肺扩张等肺气肿征象。
肺部炎症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狭窄,治疗对肺功能恢复的反应较差,易复发。
患者通常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异性较大,可出现哮鸣。
此表型与气道高反应性和过敏源接触史相关。
肺部高血压型的患者是COPD患者中罕见的临床表型。
该表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和运动耐受力降低。
心衰和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表型的意义针对不同的临床表型,有利于医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COPD的发展。
如选择正确的支气管舒张剂、氧疗、肺纤维镜或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情的进展速度,减少住院和药物使用等费用。
结论随着对COPD临床表型应用的不断深入探索,总结不同表型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更加深入了解COPD的复杂程度。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常见的临床表型。
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高度慢性、进行性、气流受限特点的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本文将分析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是慢性咳嗽伴有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气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吸气困难和呼气延长,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无法做任何劳动。
慢阻肺患者还常常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
这两种表型的慢阻肺患者在临床上常常有交叉表现,因此临床上需要仔细分辨。
慢阻肺的治疗策略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氧化剂等。
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通过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部气体交换,从而缓解气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则可以通过控制肺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症状。
抗氧化剂可以增强肺部的氧化还原能力,保护肺部组织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除药物治疗外,慢阻肺患者还需要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吸烟戒断、支持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吸烟戒断是慢阻肺患者治疗的首要任务,只有彻底戒烟,才能有效地减缓病情进展。
慢阻肺患者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饮食调理、营养支持等。
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呼吸功能。
在慢阻肺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并进行个性化治疗。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表型的慢阻肺患者,应优先选用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患者的咳嗽和痰液,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对于肺气肿表型的慢阻肺患者,除了支气管扩张剂外,还需要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控制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
对于合并有气道感染的患者,还需要选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慢阻肺患者需要进行肺部康复治疗,以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和流行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在长期时间内发展并逐渐恶化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特点为气流受限,呼气困难,主要由吸入有害颗粒物或者持续暴露于有害气体引起。
全球范围内,COPD 是引发死亡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和肺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支扩及气流受限。
2.气流受限使用严格标准测定的 spirometry 结果显示:患者FEV1/FVC比值在预计理论值<70%,无论这些数值是否低于 LLN 界限。
注: spirometry 检测应该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复查,以确定气流受限程度的可逆性。
3.与其他疾病排除排除气胸、肺端癌、结核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1.挥发性组分控制首先,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吸入有害物质中。
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至关重要。
其次,还要考虑去除家庭和职业环境中的其他有害颗粒物暴露。
2.持续性药物治疗COPD 患者应接受长期、规律使用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长效支气管扩张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和以低剂量服用口服类固醇为特征的预防性抗菌素。
这些药物旨在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紧缩,并减少炎性反应。
3.对合并并发症进行治疗COPD 患者常伴随着许多合并并发症,如心衰、肺部感染和呼吸窘迫等。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药物或其他相应治疗。
四、常规治疗方法1.体力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改善呼吸肌力量,促进氧气摄取和利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是改善肺功能,并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
3.防范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侵袭。
因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等措施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会导致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表型会影响患者的症状、进程和治疗反应。
因此,根据患者的表型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表型及其治疗策略。
1.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非常常见的表型。
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痰,常见于长期吸烟者。
慢性支气管炎导致气流受限主要是由于气道狭窄和炎症导致的黏液堵塞。
治疗策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是减少炎症和黏液堵塞。
首先,戒烟对于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减少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其次,在治疗炎症方面,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非类固醇的消炎药都可以减轻炎症。
此外,黏液溶解剂和咳嗽抑制剂也可以改善症状。
2. 肺气肿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另一种常见的表型。
表现为永久性的气道扩张和肺组织破坏,导致气流受限。
肺气肿通常是由长期吸烟、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或职业性有害物质引起。
治疗策略:治疗肺气肿的重点是减轻肺部毁损和提高呼吸效率。
吸氧治疗对于肺气肿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长期氧疗以改善呼吸状况。
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和肺组织毁损。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和呼吸道控制剂都可以减轻症状。
3. 具有支气管哮喘特征的慢阻肺这种表型与哮喘的症状相似,既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又有哮喘的过敏性反应。
这种表型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气喘和胸闷感,部分患者会有咳嗽和咳痰等症状。
治疗策略:治疗具有支气管哮喘特征的慢阻肺的关键是减轻过敏性反应并控制炎症。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具有支气管哮喘特征的慢阻肺的重要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和其他支气管扩张剂也可以用于减轻症状。
4. 肺心病肺心病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部功能不足,进而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厚和心功能减退。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道阻塞。
COPD患者常常在呼气时出现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困难。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征,可以将COPD分为不同的临床表型,每个表型可能需要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对COPD的临床表型和相应的治疗策略进行分析。
COPD的常见临床表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型、肺气肿型和混合型。
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 主要特点是气道黏液化增加,阻塞导致呼吸道感染频繁。
肺气肿型COPD则主要特征是肺泡破坏和弹性气道塌陷,导致肺气量增大。
混合型COPD则是慢性支气管炎型和肺气肿型的混合,表现为两种特征的叠加。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感染和减轻气道炎症。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进行体外高频振动等。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清除病原体,可以减轻气道黏液化和感染,提高气道通畅度。
肺气肿型COPD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针对气道阻塞和肺功能障碍。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
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增加气道通畅度。
而氧疗则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改善氧合功能。
除了对特定的临床表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外,COPD的治疗策略还包括通用的非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防止感染和预防外界刺激等,有助于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康复训练包括肺功能锻炼和改善体力活动能力等,可以提高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COP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根据临床表型进行分类并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
对于不同的临床表型,治疗策略包括控制感染、减轻气道炎症、增加气道通畅度和改善肺功能等。
非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症状。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对于COPD患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结合临床特点和病情进展进行综合考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
本文将分析COP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路径,以帮助读者了解该疾病的特点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COPD的主要特点是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临床上可以分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个阶段。
1. 慢性支气管炎阶段在此阶段,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一般为白色或黄色,有时会伴随发热。
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急等呼吸道症状,并且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
一些患者可能会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患者肺功能检查常表现为肺活量轻度减低,FEV1/FVC比值降低。
2. 肺气肿阶段当COPD病程进展到肺气肿阶段时,患者的症状会更为严重。
气促可能会限制日常活动,并且肺功能检查显示肺活量和FEV1/FVC比值下降明显。
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等。
此时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路径治疗COPD的路径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帮助他们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使用各类药物来缓解症状,减轻气促,控制病情进展。
1. 非药物治疗(1)戒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医生应通过教育和支持帮助患者戒烟。
(2)适度的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气促症状。
(3)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并维持肌肉功能。
(4)呼吸康复训练:呼吸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锻炼、体位引导、肺功能锻炼等,可以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
2. 药物治疗(1)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气流阻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其意义陈望月;郑碧霞;程德云【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3(028)008【总页数】4页(P934-937)【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表型;体征和症状【作者】陈望月;郑碧霞;程德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四川,成都,61004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四川,成都,61003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四川,成都,6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不同,致使临床病情呈现出异质性和不同的表型。
COPD表型的定义为“单一疾病或多个疾病综合特征,能够阐明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包括相关临床预后的差异、症状、急性加重、治疗反应、疾病进展速度和死亡”[1]。
目前,COPD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但肺功能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存在一定局限,如老年人肺功能生理性下降,患者配合不佳及重症患者不能耐受等,故其改变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也不能独立作为COPD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且同一级别的肺功能水平所对应的结构和病理变化可能并不一致。
从病理改变、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组化等多个方面探讨COPD不同表型间存在的差异,以期研究不同的诊治方法及实现个体化用药,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
但COPD的病理生理及相关因素错综复杂,作用互相影响叠加,很难明确地确立一种或几种分型模式,而临床上也时常出现误将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作为不同表型来对待的情况。
本研究就国内外有关COPD分型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1.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种族、吸烟史、急性加重病史、BODE(B体质量指数,O 为气流受限程度,D呼吸困难程度,E运动能力)指数等都对COPD的临床表现和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功能下降程度及炎症反应更重,且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女性多表现为气道病变型,呼吸困难更多见,生活质量和对运动治疗的反应更差,更易发生急性加重,但氧合功能较好,合并症较少[2]。
而男性多表现为肺气肿型。
多因素分析证实年吸烟量与气道壁增厚显著相关,且持续吸烟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速度很快,任何年龄戒烟均可减慢FEV1的下降速度。
急性加重病史和体质量指数(BMI)均与入院率、病死率和急性加重频率密切相关。
1.2肺功能肺功能指标,尤其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常用来作为COPD诊断和分级的标准,甚至有学者认为FEV1快速下降可能预示一项特殊的表型。
深吸气量(IC)也是COPD的良好特征,其与肺总量的比值是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与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运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的改善有关[3],有学者认为IC降低较FEV1和FVC的下降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运动耐力。
然而,一般认为肺组织破坏30%以上才会出现肺功能改变,且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气道可逆性在患者间亦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检测结果也不尽相同,故单独的肺功能测定在描述COPD患者的整体病情方面存在局限,应结合其他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
1.3病理改变小气道阻塞(气道病变)和肺实质的组织破坏(肺气肿)是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这两者共同影响疾病的临床过程,然而其机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尚未被完全认识。
Patel等[4]的研究数据显示气道壁增厚和肺气肿是引起气流阻塞的独立因素,分别以这两者为主的表现型存在家庭聚集现象,且肺气肿与气道壁增厚之间呈负相关,即肺气肿越严重气道壁增厚就越轻,提示气道炎症明显的COPD患者无或仅轻微肺气肿。
反之,由于肺气肿有肺实质、肺血管和小气道的缺失,Izquierdo等[5]推断肺气肿越严重,分布越广,呼吸道炎症负荷越低,氧化应激越弱。
慢性支气管炎为主的表型有明显气道炎症,表现为气道的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造成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但肺泡上皮正常,故肺部气体交换可正常[6]。
而肺气肿主要表现为肺弹力纤维破坏,肺泡壁布满孔隙,使牵张细支气管的弹性回缩力降低,致小气道不稳定和关闭,加之血管床丧失,引起气流受限和气体交换障碍。
1.4炎症反应、蛋白水解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因素1.4.1 血液检查血液检测结果易被接受,并已建立可靠的标准化检测方法。
目前已报道的血液中COPD相关标志物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肺趋化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部功能,甚至可以标示COPD急性加重,发病率和病死率等。
其中,CRP最具有代表性,其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动脉氧分压、6分钟步行距离、COPD全球倡议(GOLD)严重度分级、BODE评分以及急性加重等均显著相关[7]。
Sin等[8]发现,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因子较正常人表达增加,外周血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髓过氧化物酶(MPO)、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升高,且在急性加重期升高更为显著,ET-1水平更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并随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而改变。
在急性发作期,血浆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调,其上调程度与肺功能急剧下降相关,入院风险增加[9]。
此外, Groenewegen等[10]认为COPD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D(SP-D)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并揭示SP-D与COPD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生活质量亦相关,其上调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一个危险信号。
1.4.2 呼出气冷凝液(EBC) 近年来,通过分析EBC的各种成分来研究肺部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这一无创性检查得到广泛发展。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EBC中的多种物质与COPD密切相关,可部分体现其异质性。
COPD急性发作时,EBC中IL-1,IL-6、IL-8、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稳定期患者和吸烟者明显升高。
顾淑一等[11]研究显示,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的患者EBC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无增厚者,说明IL-6水平可间接反映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
还有研究指出EBC中8-异前列腺素(8-ISO)的浓度与呼吸困难评分和肺气肿改变有关,其浓度检测可能有助于区分以肺气肿改变为主的COPD患者,并能与高分辨CT(HRCT)共同评估肺气肿改变的进程[12]。
Möller等[13]收集来自气道和肺泡的EBC,发现气道EBC中过氧化氢(H2O2)的量是肺泡中的3.6倍;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气道EBC中H2O2的量比肺泡EBC的高2倍,而在COPD患者,更高出5倍之多。
表明H2O2的产生主要来自气道,这有利于区别COPD患者是否为肺气肿型,监测气道、肺泡炎症的严重性、了解机体氧化应激的程度。
此外,已证实EBC中一氧化氮(NO)的代谢产物,如亚硝酸盐以及亚硝酸基脲水平,在COPD患者中较正常人以及正常吸烟者有显著增高[14],急性期呼出气NO(eNO)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de Laurentiis等[15]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数高的COPD患者呼出气中NO含量较高,因此,对eNO进行监测可作为COPD患者是否适用于类固醇治疗的参考指标。
1.4.3 诱导痰检查参与中性粒细胞募集的炎性介质,如IL-6、IL-8、白三烯B4(LTB4)、MPO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MMP-9等在COPD患者痰液中增多[16],且IL-8、MPO和MMP-9水平与FEV1负相关。
COPD急性加重进程中,TNF、IL-6、IL-8、MPO、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等表达进一步增加[17-18]。
有研究发现痰中IL-6和白细胞水平增高的患者FEV1的下降速率较快。
除了炎症因子,痰液中主要的炎性细胞的不同也与患者的异质性表现有关,中性粒细胞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分别是COP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独立因素,在COPD发病过程中均可被激活。
即使是在稳定期,痰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前者的数目及百分比与气管阻塞程度及FEV1的下降率呈正相关,后者与FEV1的下降率呈负相关[7]。
1.5遗传基因的异质性我国学者崔德建[6]提出:几乎所有吸烟者的下呼吸道炎性细胞均增多,而一部分人(易感者)的炎症呈过度表现且更持久,最终发展为COPD。
正常人戒烟后炎症于数月至数年内消散,而COPD患者戒烟后炎症持续存在,表明易感者的疾病进展到一定的程度,炎症不仅难以消散,还可持续进展。
而Raherison等[19]研究也显示:即使是大量吸烟,也只有40%~70%的吸烟者会发展为COPD,而这部分COPD患者中大约只有25%发展为肺气肿为主的表型。
众所周知,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亚组可致α1-AT缺乏性肺气肿。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可能存在其他类似α1-AT缺乏的遗传因素,影响或导致COPD的易感性及其相关病理生理[20]。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在气道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中广泛表达的细胞因子。
研究发现,TGF-β1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而阻止肺气肿的发生,并通过促进弹性蛋白的形成有助肺损伤的修复。
还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中的TGF-β1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且其水平与小气道的阻塞程度明显相关。
安立等[21]选取TGF-β1基因上的7个SNPs位点,探讨其与中国北方汉族COPD 患者肺功能表型的关系,发现3'端rs6957和外显子1的rs 1800471与较低的FEV1/FVC值显著相关。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基因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有关COPD易感性的基因之一,已有多项报道证实该基因与COPD患者对支气管扩张药的敏感性有关。
此外,ADRB2、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PI)、EPHXI、EGR1等基因的不同表达均与COPD的表型相关。
1955年,Dornhorst[22]描述了两种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型:①非发绀型呼吸困难肺气肿(也称作pink puffer)伴肌肉消瘦;②发绀充血型慢性支气管炎(即blue bloater)伴有右心功能衰竭,气道病变和肺泡壁缺失在这两者都可见。
1987年,Burrows等[23]建议在预后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两种不同的COPD表现型:一种是肺气肿(存在于无哮喘病史的非特应性吸烟者);另一种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存在于特应性的受试者或已知哮喘的非吸烟者),前者肺功能更差,病死率更高。
目前用于临床和研究的COPD常见分型主要是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