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远心端 ,切口 ,近心端方向插入 PE50 导管 (插管中 预先注入 5 ×104U /L 肝素生理盐水溶液 ) ,结扎固 定后连接一个三通管 ,出口端与静脉导管相接 ,一进 口端与输注胰岛素的蠕动泵 (进口端接 40 U /L 的 胰岛素 )相连 ,另一进口端与微量注射仪的注射器 (内装 0156 mol/L 葡萄糖溶液 )相接 。剪开右颈部 皮肤 (近中线 ) ,分离颈总动脉 ,结扎远心端 ,动脉夹 夹住近心端后 ,切口 ,于近心端方向插入 PE50导管 (插管中预先注入 5 ×104 U /L 肝素生理盐水溶液以 润滑插管 ) ,结扎固定后亦连接一个三通管以取血 样 ,两个进口端用肝素帽封闭 。静置 30 m in后先测 定基础血糖值 (BB G) ,然后以 8 mU / ( kg·m in) 恒 速输注胰岛素 , 6 mg / ( kg·m in)输注 0156 mol/L 葡 萄糖溶液 , 10 m in后取血测定血糖值 (用 1 m l盛有 012 m l的 1 ×106 U /L 肝素钠注射器从右侧三通管 的一个进口端回抽 014 m l血后 ,用注射器从另一进 口端取一滴血用于纸片法测血糖 , 然后将回抽的 014 m l血连同肝素钠推入体内 ) ,调整葡萄糖输注 率 ,使血糖维持在 BB G ±015 mmol/L ,每 8 m in测定 血糖 1次 ,当连续 3次血糖值均在上述范围时 ,即达 到稳定状态 。达到稳态后 ,每 5 m in测血糖一次 ,记 录稳态下最后 6次葡萄糖灌流速度 ( GIR )的平均值 作为 GIR [m g / ( kg·m in) ]。 1. 2. 3 腹腔注射小剂量 STZ联合 CFA 高脂组大 鼠 ( n = 64只 )空腹 6 h后腹腔注射 STZ 12 mg / kg, 次日腹腔注射 CFA 015 m l/ kg[ 3 ] , 7 d后尾静脉采血 用血糖仪测定随机血糖 ,以随机血糖 > 1111 mol/L 为 T2DM 成模标准 [ 4 ] ,血糖不达标的重复上述步骤 , 3次仍不达标者 ,退出该实验 。空白对照组仅注射 等量枸橼酸缓冲液 。 1. 2. 4 指标检测 生化法测 TG、FB G,化学发光法 测 F Ins。 1. 3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 1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处理实验数据 ,数据用 x ±s表示 ,计量资料的两组 间比较采用两样本 t检验 , F 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 ISI)呈非正态分布 ,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比较 , ISI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未来同类模型的展望。
方法:主要对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
结果:T2DM大鼠模型目前可以分为自发性T2DM 和实验性T2DM模型,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结论:经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各种建模方法均有优缺点,目前较认可的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因价格低廉,造模方便而广受欢迎,但仍缺乏一定的造模标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T2DM占了较高比例,大概占了糖尿病发病率的90%。
T2DM是因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继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患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表现,同时还伴有身体消瘦、疲乏、烦躁、口渴等临床症状。
选择一些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试验成了我们研究糖尿病的良好途径,我们可以从中比较一些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效果以及其药动学的特点,在临床用药上对评价某套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研究的临床T2DM动物模型主要集中在大鼠上,这可能是由于大鼠作为T2DM动物模型相对较稳定且与人T2DM表现相似的优点。
因此我们在下面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临床T2DM大鼠模型研究的情况。
总体上来说,目前临床T2DM研究的大鼠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另一类则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考虑到成本及方便程度,目前以后者居多。
1 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1.1 单纯高脂高糖引发的T2DM 在试验中,通过较长时间给予大鼠过量的高糖高脂饮食,发现能够诱导出较满意的T2DM大鼠模型,从而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认为其机理可能是高糖高脂饲料会导致胰岛B细胞超负荷,进而使胰岛细胞发生损伤、萎缩甚至死亡,胰岛的功能因此下降,继而建立起伴胰岛素抵抗的T2DM模型。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代谢的改变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代谢的改变卢镜宇㊀李㊀秀㊀商可心㊀黎㊀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㊀无锡㊀214122)㊀㊀[摘要]利用高脂饲料诱导联合地塞米松注射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对大鼠的活动和代谢状态进行24h全程监测,并检测血液中甘油三脂㊁胆固醇㊁胰岛素和血糖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甘油三酯㊁胆固醇㊁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0㊁0.5㊁2h 血糖值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呼吸交换率明显变低,能量消耗升高,活动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高脂饲料联合地塞米松能够引起大鼠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成功诱导出Ⅱ型糖尿病模型.Ⅱ型糖尿病大鼠具备消瘦㊁呼吸交换率低㊁热量消耗增加和活动量减少等临床症状,且揭示糖尿病动物较偏向脂肪代谢㊁生活需氧量增加㊁生活状态萎靡和生物节律错乱.㊀㊀关键词:Ⅱ型糖尿病;活体代谢率;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监测系统㊀㊀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1],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造成体内蛋白质㊁脂肪和糖类的代谢紊乱,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㊁肾㊁神经㊁心脏㊁血管等组织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危害极大.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达3.66亿[2].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即Ⅰ型糖尿病㊁Ⅱ型糖尿病㊁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3].Ⅱ型糖尿病(T2D M)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但大多数患者在35岁到40岁之后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㊁人口老龄化㊁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呈逐渐增长趋势[4].近1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群体的90%以上[5].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变得尤其迫切和重要.诱导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是采用化学药物人为破坏胰腺细胞,或者摄入过量能量使胰岛β细胞处于高糖负荷状态从而诱发胰岛功能受损,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环境因素对于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常用的方法为饮食诱导法㊁化学药物诱导法和两者结合法[6].本文采用两者结合法,即高脂饲养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成功诱导出Ⅱ型糖尿病动物[7].并利用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对大鼠24h 活动状态和呼吸代谢率进行监测,以期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动物的代谢和生理状态.C L AM S监测系统集合了呼吸交换率㊁能量代谢和活动量监测3个子系统[8G10],通过记录每只大鼠O2消耗量和C O2生成量来计算呼吸交换率和能量消耗量,通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光束被切断的次数表示活动量.每次试验前每只大鼠首先在各自的代谢笼里面适应1d,第2天的监测数据被用来作进一步统计分析.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1.1.1㊀试验动物:6周龄清洁级雄性W i s t a r大鼠30只(130~150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许可证号码S C X K(沪)2012 0002,合格证编号2015000514617.试验前环境适应和检疫观察以及动物饲养均在本校实验动物中心屏障设施[S Y X K(苏)2012 0002]内进行.实验动物饲养条件㊁饮用水㊁饲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G B141925㊁G B5749㊁G B14924.1㊁G B14924.2㊁G B14924.3).动物实验方案获得江南大学实验动物管理与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编号J N N o.20160401G0523[17].1.1.2㊀仪器和试剂:酶标仪(B i o t e k)㊁血糖仪(R o c h e)㊁天平(M e t t l e r t o l e d o)㊁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C o l u m b u s i n s t r u m e n t s)㊁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㊁葡萄糖㊁血糖测定试纸㊁胰岛素㊁甘油三酯㊁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1.1.3㊀高脂饲料配方:猪油10%㊁蔗糖15%㊁蛋黄粉15%㊁酪蛋白5%㊁胆固醇1.2%㊁胆酸钠0.2%㊁碳酸氢钙0.6%㊁石粉0.4%㊁鼠维持料52.6%[11].1.2㊀试验方法1.2.1㊀高脂喂养联合地塞米松注射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11]:购入健康雄性W i s t a r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1个对照组㊁1个模型组,每组15只.在屏障设施检疫室内预饲养5d后,禁食4h,不限制饮水.称量动物体重作为该批次动物基础值.对照组不作处理,给予维持饲料饲养;模型组更换高热能饲料,喂食3周后,在高热能饲料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8m g/k g B W腹腔注射(0.008%地塞米松注射量1m L/100g体重),1次/d,连续12d.试验结束,各组动物禁食4h,检测空腹血糖㊁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㊁甘油三脂水平.1.2.2㊀实验动物活体代谢率:地塞米松注射第12天,每组随机挑选6只,严格按照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用户手册说明,将实验大鼠放入训练笼,进行24h适应性训练,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训练结束后称重,转移到实验笼中进行24h呼吸交换率(R E R)㊁热量消耗和活动量监测.1.3㊀数据处理㊀㊀数据以平均值ʃ标准差表示(xʃS D),利用S P S S17.0S t u d e n t's t t e s t进行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Pȡ0.05表示差异不显著.2㊀结果2.1㊀高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体重的影响㊀㊀如表1所示,在实验初期,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ȡ0.05);模型组经过5周高脂饲料喂养和后2周地塞米松注射,实验结束时,平均体重和平均增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1㊀高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体重的影响㊀㊀(单位:只㊁g)组别动物数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增重对照组15196.89ʃ6.82354.61ʃ9.34157.72ʃ7.92模型组15196.39ʃ9.49286.74ʃ22.39∗∗90.35ʃ19.26∗∗注:同一列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2.2㊀脂代谢紊乱模型成立的鉴定㊀㊀由表2可见,模型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脂代谢紊乱模型成立.表2㊀脂代谢紊乱模型成立的鉴定㊀㊀(单位:只㊁m m o l/L)组别动物数甘油三脂胆固醇对照组151.11ʃ0.401.48ʃ0.31模型组151.86ʃ0.40∗∗5.42ʃ1.29∗∗2.3㊀胰岛素抵抗成立的鉴定㊀㊀由表3可见,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表3㊀胰岛素抵抗成立的鉴定㊀㊀(单位:只㊁m m o l/L)组别动物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照组1511.78ʃ3.26模型组1521.90ʃ2.83∗∗2.4㊀糖代谢紊乱模型成立的鉴定㊀㊀由表4可见,经口给予葡萄糖后,模型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糖代谢紊乱成立.表4㊀糖代谢紊乱模型成立的鉴定㊀㊀(单位:只㊁m m o l/L)组别动物数血糖值0h0.5h2h血糖曲线下面积对照组153.89ʃ0.175.82ʃ0.544.54ʃ0.4010.20ʃ0.53模型组156.67ʃ0.31∗∗12.92ʃ1.06∗∗8.92ʃ0.66∗∗21.28ʃ2.37∗∗2.5㊀高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呼吸交换率的影响㊀㊀C L AM S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实时记录大鼠C O2产生量和O2消耗量,并生成两者间比值即R E R 值,用来间接判定动物体内的供能物质.当R E R 值越趋近于1.0,表示实验动物目前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R E R值越趋近于0.7,表示实验动物目前主要依靠脂肪氧化提供能量[12].由图1可见,糖尿病大鼠R E R值均比对照组低,且夜间R E R值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昼夜间R E R 值差异极显著(P<0.01),模型组昼夜间无显著性差异(Pȡ0.05).图1㊀糖尿病大鼠呼吸交换率的变化A:24h内R E R的动态监测图;B:昼夜R E R的平均值㊀注:图标上标∗或∗∗表示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段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标,差异不显著.同组昼夜间∗或∗∗表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标,差异不显著.下同2.6㊀高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活体热量消耗的影响㊀㊀C L AM S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大鼠热量消耗的情况.热量消耗(H e a t),指单位体重单位时间内实验动物消耗的卡路里,公式如下:H e a t =(3.815+1.232ˑR E R )ˑV O 2[13].由图2可见,全天几乎所有时刻糖尿病大鼠热量消耗均高于对照组,但白天和黑夜平均值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 ȡ0.05);两组昼夜间热量消耗均差异极显著(P <0.01).图2㊀糖尿病大鼠能量消耗的变化A :24h 内H e a t 的动态监测图;B :昼夜H e a t 的平均值2.7㊀高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活动量的影响㊀㊀C L AM S 系统的每个监测笼子外部还配备了能够监测实验动物在X 轴及Z 轴方向上活动情况的红外传感活动监测梁[14].监测梁监测到的活动量(L o c o m o t o rA c t i v i t y )能够反映出实验动物在监测笼内的运动情况,在本论文中主要为实验动物总运动次数.由图3可见,糖尿病大鼠几乎每个时间段的活动量均低于对照组,昼夜活动量均值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夜间活动量极显著高于白天(P <0.01),模型组昼夜间活动量无显著性差异(P ȡ0.05).图3㊀糖尿病大鼠活动量的变化A :24h 内活动量的动态监测图;B :昼夜活动量的平均值3㊀讨论㊀㊀Ⅱ型糖尿病目前仍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法根治,药物治疗风险高[15].目前用于相关研究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有四类,即胰腺部分切除动物模型㊁自发性遗传动物模型㊁诱导型动物模型和转基因动物模型[16].胰腺部分切除动物模型主要用于Ⅰ型糖尿病模型(胰岛素缺少)的研究;自发性遗传动物模型种类少,且价格昂贵;单靠基因敲除这项技术制造出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还很难揭示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生的根本机制[17G18].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诱导Ⅱ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引起的能量和活动量的变化.本文采用高脂饲料诱导(5周)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注射(12d )的方法诱导Ⅱ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体增重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液中甘油三脂㊁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极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0㊁0.5㊁2h 血糖值和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模型成立,成功诱导出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1].这与Ⅱ型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但异质性较强的综合征,脂代谢紊乱普遍存在相吻合[19],与王艳莉等[20]㊁黄颂等[21]的研究结果相似.实验动物全面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呼吸交换率(R E R )较低,更接近0.7,较偏向依靠脂肪氧化提供能量,这与模型组动物体增重较小这一现象相一致;而活体热量消耗均高于正常组,这同样增加了动物的能耗,导致实验动物体重减轻,同时说明糖尿病大鼠需要氧气量较多,这与患糖尿病人群容易出现呼吸费力或者气不够用等胸闷现象相对应[22].从动物活动量上看,糖尿病大鼠组的活动量极显著低于正常组,且白天和黑夜均值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精神状态萎靡㊁活动量和生活力下降这一症状相吻合.从昼夜节律上来看,正常组动物昼夜节律明显,不管是呼吸交换率㊁活体热量消耗,还是活动量,白天和黑夜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这与啮齿类动物正常的昼伏夜出生活习性相一致[23].而糖尿病大鼠,除热量消耗外,呼吸交换率和自主活动昼夜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了糖尿病大鼠不光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正常生活节律也已经错乱.参考文献[1]叶仁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G798.[2]刘烨,张琳,洪天配.2011年糖尿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回顾[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6):27G31.[3]杨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双重糖尿病?--附非典型糖尿病分类病例2例报道[D].山东:山东大学,2013:1G3.[4]寿升芸,魏骏骏,何晓芬,等.低频电针对2型糖尿病神经痛大鼠D R GP2X3受体的抑制作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7,25(1):54G59.[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讨论稿)[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G7.[6]刘倩,李霞辉,张学梅.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0):1196G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8]WA N G X,X U Y,T A N GJ,e t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 o fMA G E D1w i t h n u c l e a rr e c e p t o r sa f f e c t sc i r c a d i a n c l o c k f u n c t i o n [C].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2011:1389G1400.[9]C H E N G Y,M E N G QS,WA N GCX,e t a l.L e u c i n ed e pGr i v a t i o nd e c r e a s e s f a tm a s sb y s t i m u l a t i o no f l i p o l y s i s i n w h i t e 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a n du p r e g u l a t i o no fu n c o u p l i n gp r oGt e i n1(U C P1)i nb r o w n 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J].D i a b e t e s,2010,59(1):17G25.[10]WA N G Q,J I A N GL,WA N GJ,e t a l.A b r o g a t i o no f h eGp a t i cA T PGc i t r a t e l y a s e p r o t e c t s a g a i n s t f a t t y l i v e r a n d aGm e l i o r a t e s h y p e r g l y c e m i a i n l e p t i n r e c e p t o rGd e f i c i e n tm i c e [J].H e p a t o l o g y,2009,49(4):1166G1175.[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征求修订«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等意见的函[E B/O L].h t t p://w w w.s d a.g o v.c n/W S01/C L0782/64478.h t m l.[12]MA T A R E S E L E.I n d i r e c tC a l o r i m e t r y:t e c h n i c a la sGp e c t s[J].J o u r n a l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D i e t e t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1997,97(10):154G160.[13]J A C K S O N KL,N G U Y E N HU U TP,D A V E R N PJ, e t a l.E n e r g y m e t a b o l i s mi n B P H|[s o l]|2J g e n e t i c a l l y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m i c e[J].H y p e r t e n s i o n R e s e a r c h,2014,37(5):413G421.[14]孙林杰.白藜芦醇调节生物节律干预高脂膳食小鼠脂代谢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15]刘芳,杨华,周文江,等.诱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与自发性d b/d b小鼠特性的比较[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6):54G59.[16]李焱.赤峰市Ⅱ型糖尿病患者D R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17]朱宏伟,施晓会,刘红,等.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述.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5):438G441.[18]邵俊伟,蔡逊.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22(4):90G93.[19]傅晓英.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5):200G202.[20]王艳莉,翟成凯,陈晗,等.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对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8,37(2):190G193.[21]黄颂,刘仲华,黄建安,等.茯茶水提物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J].茶叶科学,2016,36(3):250G260.[22]魏军平.林兰教授糖尿病三型辨证学术思想渊源与临床经验整理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3]吴宝金,茅慧华,薛小萍,等.乙酰基亚硝基脲诱导小鼠突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3,11(3):142G146.。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糖代谢特征分析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生与遗 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是至关重要的。大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具有易 饲养、易繁殖、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
在本次演示中,我们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 型,并对其糖代谢特征进行分析。
谢谢观看
实验组(n=18)360±406.5±0.810.6±2.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HOMA-IR显著升高(P<0.05),而ISI显著降低 (P<0.05),表明实验组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受损。结果如表2 所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对 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大鼠体重与血糖水平 比较(x±s)
组别体重(g)FPG(415±355.0±0.67.8±1.9
表2:两组大鼠胰岛素抵抗与胰 岛细胞功能比较(x±s)
组别HOMA-IRISI
对照组(n=19) 1.9±0.416.4±3.8
实验组(n=18)3.6±0.89.5±2.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发现模型大鼠的体重、血糖水平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细胞功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 些结果表明,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符合临床2型糖尿病的特征,为研究该病 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然而,建模过程中可能受到某些因素 影响,如STZ剂量、注射途径等。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肾病特点_郭啸华

五、 2型糖尿病判断标准 空腹血糖大于正常大鼠血糖均值+ 3个标准差 (本研究确定该值为 140 mg /dl ) ;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符合此标准的大鼠确定为 2型糖尿病大鼠。 六、肾脏组织病理检查 取大鼠肾脏后 ,去除包膜 ,长轴方向对切。用 10% 中性甲醛固定后 ,石蜡包埋切片 ,切片厚度 1μm。切片 作常规 HE染色和 P AS染色。 七、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以 x-± s表示。 2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二、模型的建立
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 (饲料组成: 10. 0% 猪油 , 20. 0% 蔗糖 , 2. 5% 胆固醇 , 1. 0% 胆酸盐 , 66. 5% 常规 饲料 ) ,以诱导出胰岛素抵抗。高糖高脂饮食 1个月后 , 模型组腹腔注射 25 m g /kg ST Z; 对照组仅注射枸橼 酸缓冲液。
【Abstract】 Obj ect ive The study was aimed at dev elo ping a ra t mo del tha t clo sely simulates the metabo lic abno rmalities o f the human type 2 dia be tes mellitus and its re nal str uctura l lesio ns. Methods Female Wistar ra ts w ere fed with the diets enriched with sucro se ( 20% , w /w) and la rd ( 10% , w /w ) a nd cho lester ol ( 2. 5% , w /w ) and cho lic acid ( 1% , w /w ) to induce insulin r esistance.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周方圆

93第18卷 第8期 2016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8 Aug .,2016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周方圆,杨宇峰,石岩(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几种建立方法。
方法:主要对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
结果: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主要可分为肾阴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脾阴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肾阳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脾气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瘀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阴阳两虚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7种。
结论:上述7种动物模型先使用高脂饲养联合STZ 的方法来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化学药物、中药制剂和物理刺激等方法建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从临床表现、特异性指标和方剂反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建造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8- 0093- 03收稿日期:2016-01-2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20B103)作者简介:周方圆(1992-),女,辽宁东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内分泌。
通讯作者:石岩(1963-),男,湖北崇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的临床与科研研究。
E-mail:shiyan@。
Research about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OU Fangyuan,YANG Yufeng,SHI Yan(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some establishing methods of the“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syndrome”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he established method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methods for the“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meanly be divided into seven aspects: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kidney Yin deficiency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spleen Yin deficiency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kidney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blood stasis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the animal model of type 2 diabetic Yin and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Conclusion :The above seven kinds of animal models that are duplicated with high-fat diet and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to set up type 2 diabetic model,then we adopt the chemic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physical stimulation to the“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clinical manife stations,specificity index and prescription verification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judgment that is feasible to found combination of syndrome and disease animal models.Key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animal models;review 糖尿病(DM)是一种以代谢紊乱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整体的90%以上。
不同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方法及成模特点比较

不同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立方法及成模特点比较闫永恒;李渐鹏;刘战伟;徐志祥;王新春;徐同成;邱斌;刘振华;杜方岭【摘要】综述不同的2型糖尿病肾病建模方式并进行比较,以方便实验者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室条件及经验等,从中选择出适合的建模方式,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年(卷),期】2016(022)001【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链脲佐菌素【作者】闫永恒;李渐鹏;刘战伟;徐志祥;王新春;徐同成;邱斌;刘振华;杜方岭【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济南诚汇双达化工有限公司,济南25010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成果提示为代谢紊乱、炎性反应机制、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及自噬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1]。
糖尿病肾病发病不可逆,在服药之外需要医学营养治疗的有效辅助,即通过调整营养素结构来起到控制血糖、维持理想体重和预防营养不良发生的作用。
根据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2]。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老龄化水平上升、国民生活方式转变加之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上升,短期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对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成本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预防与治疗手段的完善进程亟需加快。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讨论专业:药理班级:六班姓名:刘畅学号:150517摘要: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估计,现在全球约8.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5.92亿。
在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1.14亿。
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
2012年1月9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
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9.6%。
因此,为治疗糖尿病建立简单、稳定、经济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
因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90%以上,本文主要综合讨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
得出结果为:使用体重在190g ~240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通过连续两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辅以去抗氧化剂处理,合理饲养并通过尾静脉采血方法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较理想。
关键词: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基本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
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等,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长期的高血糖最终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两种,1型患者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每日胰岛素分泌量非常少,空腹基值及糖刺激后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表现为绝对分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l.Results successful
group of rats increased blood
S1.eose,insulin
decreased,from the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confirmed
the
model.Conclusion
rate is
The experimental rat
征,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素反应性降低№J。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通常胰岛素抵抗是启动2型 糖尿病发生的初始原因¨J。本研究将高糖高脂饲料喂 养和药物干预相结合,采用成年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 喂养一段时间后产生胰岛素抵抗,再给予小剂量的 STZ,诱导出病理、生理改变都接近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 动物模型。
Male
SD adult
rats
fed
hish一
month,induced Test
insulin resistance,given
low—dose
streptozotocin(STZ,25 mg/kg,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et
sensitivity
up in type 2 morphology sug-
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有许多不同的病因),因此无论是自 胰岛素 发性遗传性、诱导性还是转基因动物模型,都难以完全 模拟出人类2型糖尿病的复杂性。本模型具有很多与2
两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水平
敏感指数(ISI)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素降低,胰岛素
敏感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表3糖尿病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胰岛素 及胰岛素敏感指数{;4-s)
Shanxi
ofHu—
Social
Science,Taiyuan
030001,China.
a
【Abstract】 缸high—sugar
diabetic
rat
a
Objective
Preparation of
disease similar
to
human
type 2
diabetes
animal
model.Methods
时禁食12 h,20%的乌拉坦腹腔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 血,分离血清后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3.4
量(180±20)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每笼4~5只,饲以普通饲料,自由摄食摄水,除实验 应激外无其他不良刺激。STZ由美国Sigma公司生 产。胰岛素、胰高血糖索放射免疫分析药盒为解放 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产品,购自北京普尔 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
・6・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V01.8,No.4
Apr.2009
多饮、多尿、多食等糖尿病症状。两组实验前后体质量 变化差异显著。见表1。
表1糖尿病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体质量变化(x±8)
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早期缺陷,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
dmg
animal
model.
【Key words】Diabetes;Animal model;Rat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 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问题。随着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迅速上升趋 势,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占糖尿病发病率 的90%以上。因此,研制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重要 的医学研究意义。在国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采用的
[4]
of
Im-
diabetes
on
brucellosis
of
rats[J].FEMS
Med
Microbiol。2003,39(3):275—278.
李光伟,潘孝仁,Lillioja S,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 指数[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
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
[7] [6]
[5]李光伟,Bennett PH.关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乘积的倒数在流 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的补充说明[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 (4):247—249.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8—
802.
郭啸华,刘志红,李恒,等.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9(4):351-355.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主要特点: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
产生胰岛素抵抗,这与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过程相似。肥胖或局部脂肪分布的增加本身可引起不 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而已经知道,大量糖摄人和脂肪
(收稿日期:2009-01—16)
摄入会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大量脂肪摄入 也引起内源性糖产生抑制受损Ⅲ。临床研究表明,胰岛
Yumuk z,Kucukbasam∞i O,Buyukbaba Boral 0,et
streptozotocin—induced munol a1.The effect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l;‘数据转换成自然对数;“一”表不胰 岛索敏感指数降低。
3讨论 复制糖尿病模型的目的在于:模拟糖尿病的发病因 素、病理过程和临床特征,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 治方法。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的相
万方数据
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0只给予高糖高脂 饲料(在标准全价混合饲料的基础上添加蔗糖、炼猪油 和蛋黄,热能含量21.6 kJ/kg)。高糖高脂饲料组喂养4 周后,腹腔注射STZ(临用前溶解在pH=4.0的0.1
两组大鼠一般状况
对照组大鼠生长良好,体质
量持续增加,无其他症状。模型组大鼠在注射STZ后体 质量呈缓慢增长、逐步较前下降、消瘦走势,观察发现有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类似的生化特征及临床表现,因此可 用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也可用于胰岛素
敏感性调节的细胞机制的研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 2型糖尿病模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宝金,代解杰.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上海实验动物 科学,2003,23(2):116—118,123. [2] 张芳林,李果,刘优萍,等.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搪代 谢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2,io(1):18—22. [3]
纽大鼠血糖升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方面证实造模成功。结论本实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它具有中度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成功率高等特点,是人类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关键词】 糖尿病动物模型大鼠
Type 2 diabetes
manities And
rat
model and its verification.YAN Juan,GUO Wei—wei,LIANG Zhi—qun,et a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College
1.2
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计算
参照李光伟
等H’51的方法,ISI=In[1/FBG×FINS],FBG为空腹血
糖,FINS为空腹胰岛素。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实验数 据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菇±s)的形式表 示,用t检验分析。 2结果
2.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在大鼠适应期后,
临床和实验医学毒志2009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燕娟1 郭巍伟‘
梁执群1
李志国1
郭永昌2
山西
(山西医科大学1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实验动物中心
【摘要】
太原030001)
目的制备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成年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 试验
1个月,诱发出胰岛素抵抗,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s/kg,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its
model successfully,it has moderately hish blood
research ideal
ar,insulin resistance,tIIe¥uce∞s
high,are of
human type 2
diabetes and
尿病大鼠模型,较符合人类普通型2型糖尿病发病机 制,有利于进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旧’3 J。 1材料和方法
1.1
d后及实验结束时分别进行空腹状态下剪尾取血,测 其血糖值,为注射后血糖。4周后处死大鼠测其血糖 为终血糖。 1.3.3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测定 实验结束
动物和材料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
mmol/L柠檬酸缓冲液内,25
mg/kg,l彬d,连续2 d),
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再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 液,1次/d,连续2 d。注射药物两天后间隔1 d血糖测 试仪测查大鼠空腹血糖(测试前禁食12 h)即注射后血
糖,以血糖含量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判
定标准,随机选取10只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组。继续普 通饲料喂养4周。 1.3指标测定 1.3.1一般状况观察包括大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 饮水量、食量、大小便。
血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它与胰岛素受体的 结合能力以及受体后的效应均减弱,为了克服这种情 况,胰岛素分泌率增高,但仍然不能使血糖恢复正常的
基础水平,最终会导致高血糖。②本研究在造模后1
注:“一”表示体质量降低。
月,应用生物化学指标及模型鼠病程发展过程中生命体 征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模型 模型组大 组大鼠空腹血糖增高,胰高血糖素升高,空腹胰岛素降 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精神萎靡、毛发散乱及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 等变化。这些都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改变及 症状表现一致。③该模型动物不需要药物治疗而能维 持生命较长时间,部分模型大鼠血糖有所回落但仍高于 正常水平,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通过减轻体质 量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表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