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品质改良讲义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园艺植物果实的品质是影响商品价值和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种植者和市场需求者需要通过调控技术来提高果实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包括施肥、灌溉、采摘和储存等方面,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果实品质。

一、施肥技术施肥是影响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量施肥可增加植物的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和量的肥料,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施肥方案。

一般来讲,果树可分为三个阶段来施肥:春季新发芽期、夏季生长期和秋季结果期。

在春季新发芽期,应重点施氮肥,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夏季生长期,应适量施用磷钾肥,以增加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含量;在秋季结果期,应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以增加果实的香味和口感。

还需要注意合理施肥的时机和方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肥料对果实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二、灌溉技术灌溉是果实品质调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适量的水分能够保持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但是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则会影响果实的品质。

在果实生长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来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应避免果实长时间泡在水中,以免果实烂熟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

三、采摘技术果实的采摘也对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早或者过晚的采摘,采摘方式不当等都会导致果实的品质下降。

一般来说,果实应在成熟期适当时机进行采摘,采摘时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果实造成损伤。

采摘后的果实需要妥善处理和储存,以免因后处理不当导致果实的损坏和品质下降。

四、储存技术果实的储存也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果实在采摘后需要尽快进行储存,避免果实因长时间存放而造成品质下降。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避免果实过早腐烂或者过快失去水分。

还需要定期检查果实的储存状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以保持果实的品质。

《园艺植物育种学》PPT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PPT课件

栽培稻
6
新疆野苹果 h
栽培苹果
7
3、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遗传改良是指作物品种改良。 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
h
8
二、品种的概念及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
1.品种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
场的需要;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 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 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 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 养动植物群体。
h
29
葡萄
里扎马特
一般600-1000克, 平均果粒重 10-12克,最大 19克,8月下旬 成熟,宜在千 旱地区栽种。
h
30
杏 阿柯特 抗寒抗病毒性强, 产量中等,果形 大,长圆形,果 实黄色一半有片 红,味甜,皮稍 酸,7月下旬成熟。
h
31
二、品种的概念及园艺植物良种的作用
3)良种的作用: • 提高单产; • 改进品质; •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 增强适应性及抗逆性; •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 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h
22
目前生产上的部分优良品种
春秋两用,荚嫩白, 纤维少,口感极佳, 丰产潜力大,适应性 广泛
h
23
早熟,春夏秋兼用,节 位低,豆条嫩白,丰产 潜力大,适应性广
h
24
适应地区广泛, 适播期长,易获 丰产,表皮大红 亮净,肉质细嫩 爽口,极受市场 欢迎。
h
25
适应地区广泛, 主作9-10月下旬,果实 表皮亮净,肉质细腻, 易获丰产。
h
19
大白菜不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天津青麻叶 抗病、耐寒、耐旱性强, 从北部齐齐哈尔、牡丹江 到南部广州、海南岛几乎 全国各地都能较好生长。

《园艺产品的品质》课件

《园艺产品的品质》课件
土壤改良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科学采收与加工
适时采收
根据产品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选择最佳时机 进行采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加工工艺优化
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的损失和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贮藏与运输管理
贮藏设施建设
安全品质
农药残留
园艺产品应符合农药残留 标准,确保消费者食用安 全。
重金属含量
园艺产品应不含或含有微 量的重金属元素,以保证 消费者的健康。
微生物指标
园艺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应 符合标准,如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等,以保证产品 的卫生安全。
CHAPTER 03
影响园艺产品品质的因素
品种与遗传因素
品种特性
园艺产品的品质
目录
• 园艺产品品质概述 • 园艺产品品质的评估标准 • 影响园艺产品品质的因素 • 提高园艺产品品质的措施 • 园艺产品品质的认证与标识 • 园艺产品品质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园艺产品品质概述
品质的定义与重要性
品质定义
园艺产品的品质是指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外观、口感 、营养成分、安全性等方面。
不同品种的园艺产品具有不同的生长 特性和品质表现,如口感、营养成分 、色泽等。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品种能够提供更广 泛的品质选择,增强园艺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生长环境因素
土壤质量
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水分等因素对园艺产品的品质产生影 响。
气候条件
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园艺产品的生长和品质表 现。
建立现代化的贮藏设施,控制贮藏环境温度 、湿度和气体成分,延长产品保鲜期。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03 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的方法
引种驯化
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种类或品种
通过引进具有优良性状、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或品种,可以丰富本地植 物资源,提高园艺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通过人工驯化使其适应新环境
在引进新植物后,通过人工驯化手段如选择、杂交、诱变等,使其逐渐适应新的 环境条件,形成新的品种或品系。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育种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提高育种效率和质量。
多元化育种目标的制定
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制定更加多元化的育种目标,培育具有 特色、优质、高产、抗病虫等性状的园艺植物新品种。
谢谢聆听
02
选择育种途径
根据育种目标和现有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育种途径, 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03
制定实施方案
包括亲本选择、杂交组合设计、后代选择方法、品系比 较和区域试验计划等。
选择亲本与配制杂交组合
亲本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遗传基础丰富、配合力 好的亲本材料。
配制杂交组合
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特性,设计合理的杂交 组合,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后代。
其他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的实践与应用
药用植物品种改良
选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 药用植物新品种,提高药用植物的药 效和品质。
茶用植物品种改良
观赏草坪植物品种改良
选育生长迅速、耐践踏、抗病性强的 草坪草新品种,提高草坪的观赏性和 使用性能。
选育适合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优质 茶树品种,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的挑战与展
06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A
遗传资源匮乏
园艺植物遗传资源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限 制了品种改良的潜力和效果。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 ☆ ☆ ☆ ☆ ★★
☆★ ☆ ★ ☆ ★ ☆ ★ ☆ ☆ ★ ☆ ☆★
对 照 品 种
一次单株选择法
•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1) 能选出可遗传变异; 2) 有效淘汰劣变基因。
•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 占用较多的土地; 2) 需要较长的时间。
2、芽变选种 (1)芽变的概念 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 突变发生在芽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 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出与 原来植株类型不同的性状即为芽变。 突变的芽长成枝条经繁育可以 成为单株变异。
第三章 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第一节 种质资源 第二节 育种途径 第三节 品种审定及新品种保护
第一节 种质资源
• 一、品种的形成和进化 • 二、种质资源及其管理
一、品种的形成和进化
• (一)品种的概念:是 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 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 栽培植物的一个群体,它具有相对的稳定 的遗传性,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个体间 在形态、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方面保持相 对的一致性,在产品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 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 ★☆☆★★★☆★ ★★★☆★★☆★
对照品种
混合选择播种田
原始群体
一次混合选择法
• 1) 2) 3)
混合选择的优点 简便易行; 获得材料较多; 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混合选择的缺点 1) 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 2) 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
(2)单株选择法 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 子或种植材料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 别繁殖的方法。 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如只进行一次以单 株为对象的选择而以后就以各家系为取 舍单位的称一次单株选择法。 如先进行连续多次的以单株为对象的 选择,然后再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的, 就称为多次单株选择法。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

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探讨园艺植物果实品质是影响生产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品质除了与果实本身的遗传性状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养分等)和栽培管理 (如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管理等)的影响。

因此,对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进行探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适宜栽培技术适宜的栽培技术是保证果实品质的关键之一。

应根据不同果树品种的生长特性合理设置栽培管理方案。

比如,对于果树的施肥应根据其生育时期、品种、土壤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其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对于病虫害防治可以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不影响果实品质的情况下采用无公害、环保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2.果实采收时间采收时间的选择和控制对果实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如苹果果实的采收时间过早会影响果实的成熟度和糖度,采收时间过晚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和美观度。

为了避免果实品质的下降,应在果实正常成熟时采摘。

3.控制果实膨胀期温度不同的果树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对园艺植物果实的品质影响也不同。

有的果实在膨胀期时,需要高温促进果实膨大和果皮颜色的形成;而有些果实在膨胀期时需要降温延缓其生物化学反应,以增加其可食用性和降低其品质损失。

4.修剪和调节措施修剪和调节措施能够帮助园艺植物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并提高果实品质。

比如,对于一些果树,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枝条生长,促使果实的大小均匀,增加果实的甜度和营养成分含量。

5.抽芽和花芽修剪芽的抽取和花芽修剪是对果实品质控制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一些果树在花芽生长初期就会启动开花,而早期开花会影响果实的品质。

通过抽芽和花芽修剪可以控制花期,从而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调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恰当的采收时间、适宜的环境温度和适当的修剪和调节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园艺植物品种改良v

3园艺植物品种改良v

例如,美国的棉花品种和意大利的小麦品 种在长江流域或黄河流域比较适合,引种 容易成功。当然,像这样的估计只能是大 致的分析,有些作物品种并不完全受这些 因素约束。而且该理论过于强调温度条件 和作物对环境条件反应不变的一面,而忽 视了光、温、气等其他气候条件和作物对 环境条件可变的一面。
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作物优良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
4.2 引种
一、引种
(一)概念和意义 引种:将一种植物从现有分布区域人为地迁 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二)原理
1.遗传学原理 简单引种、驯化引种 2.生态学原理 气候相似论、主导生态因子论
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 20世纪初,德国人Mayr提出的气候相似
论是引种工作中被广泛接受的基本理论之一 。该理论的要点是,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 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 似,以保证品种互相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验 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
4.4 杂交育种
4.4.1 常规杂交育种
又称组合育种,指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 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 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以后的遗传 性相对稳定、有栽培价值的定型品种的育 种途径。
(一)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选择原则:明确选择亲本的目标性状,掌 握目标要求的大量原始材料。 选配原则:亲本主要是经济性状互补,不 同类型亲本组合,优良性状多者做母本。
选择(selection)
就是选优去劣,是各项育种途径中必不可 少的重要手段。
选择育种(selective breeding) 又简称选种,是利用现有品种或栽培类型
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 化及比较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
选择又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改造方法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改造方法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改造方法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是指人工培育的植物品种,这些品种经过不断的改良和筛选,已经具备了某些优良的性状和特性。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基因突变的作用,这些品种也会出现一些缺陷或不足之处。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种的质量和产量,需要对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改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改造方法。

1. 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通过人工控制植物的交配过程,将两个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具有更优良性状的后代品种。

这种方法常用于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改良中。

例如,将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的植物与品质好、耐贮藏的植物进行杂交,可以获得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耐贮藏的新品种。

2. 辐射诱变法辐射诱变法是指利用放射线等辐射源对植物进行辐射处理,使其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植物品种。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花卉、果树等园艺植物的改良中。

例如,通过辐射处理,可以获得花色、花型、花朵大小等方面的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花卉品种。

3. 基因工程法基因工程法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具有新特性的植物品种。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改良中。

例如,通过对植物基因进行转移或编辑,可以获得抗病虫、耐旱、耐盐、提高产量等方面的新品种。

4. 细胞培养法细胞培养法是指将植物的细胞或组织进行体外培养,通过调控培养条件和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使其不断分化和增殖,从而获得新的植物品种。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花卉、果树等园艺植物的改良中。

例如,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获得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耐贮藏的新品种。

5.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通过对大量的植物品种进行筛选和选择,选出具有优良性状和适应力强的品种,作为下一轮育种的父本。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改良中。

例如,通过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的品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更优良的后代品种。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改造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获得更优良的新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园艺植物品质改良
第一节概述
概述
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就是通过对园艺作物遗传组成的改良,以选育更易于栽培和利用价值更高的优良新品种,同时还要进行良种种子的繁殖。

现代园
艺作物育种不仅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根据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人工引变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选择,应用比较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来提高选择的效果,结合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加速材料的纯合和
繁殖加代,尽可能地缩短育种周期,通过田间比较试验,评选出优良新品种。

一、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1、种与品种的概念
种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

有三个特点:
1) 具有一定的形态及生理遗传特征;
2) 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
3) 不同种间不能交配或不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栽培植的一个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在形态、生物学和经济性状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性。

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一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种与品种的区别:
甘蓝的不同种
萝卜的不同品种
1) 种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品种是人工选择形成;
2) 种的遗传性不稳定,而品种的遗传性稳定;
3) 种不具有时空性,而品种有很强的时空性。

2、优良品种的作用
1) 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较大的丰产潜力和抗逆力;
2) 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良种的作用也十分显著;
3) 优良品种在增强抗病力和抗逆性方面效果特别显著;
4) 现代化商品园艺作物的生产,对品种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如保护地栽培、产品加工,就需
专用品种。

二、我国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网室内人工蕾授粉情形
1、普遍地开展了资源调查和地方品种整理工作;
2、广泛地进行了园艺作物引种工作;
3、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成效显著;
4、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5、以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育种为主体。

三、国际园艺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
1、突出新的育种目标;
2、重视种质资源研究;
3、重视育种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
4、实行多学科协作配合的综合育种;
5、以常规技术为主,并积极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四、育种目标分页:1,2
育种目标(breeding obijectives)
指作物通过遗传改良后需要达到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育种目标,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是有效地选择种质资源和相应的育种方法。

育种目标包括生物学的目标和经济学的目标。

生物学的育种目标,就是在一定时间、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作物通过改良后所应具备的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等;经济学的目标,则指作物经改良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

由于生物学目标通常是经济学目标的基础。

1、产量
高产是优良品种的基本特征,因而是园艺作物育种的基本目标。

作物的产量是作物的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全部的光合产物的获量。

经济产量:指的是同一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作物可以作为商品利用的部分(如甘蓝叶球、番茄果实等)的收获量。

2)产量的构成因素
产量的构成因素:指产量这一性状的各组成成分。

产量的构成因素依作物的不同而不同:
对叶菜类,一般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数和单叶重(或结球率和单叶球重);
对果菜类,通常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果数和单果重。

作物的理论产量:每亩产量=每亩株数×单株平均果数×单果平均重
3)影响产量的其他因素
①栽培技术的改进;
②土壤的改良;
③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和有机肥料的正确施用;
④杀菌剂、杀虫剂、除莠剂的科学使用等。

2、品质
1)品质的概念
品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性状,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生产水平、消费水平及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欧洲品质控制组织(EOQE,1976)给产品品质的定义是:“产品能满足一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包括了产品本身的基本属性(特征、特性);并涉及所谓的“一定需要”,即社会属性。

园艺作物品质特征的基本属性包括营养学属性、卫生学属性、工艺学属性及感官属性等。

2)品质的内容
①感官的内容;
②化学的内容;
③机械的内容;
④物理学的内容。

3)影响品质的因素
①特定品种的品质在本质上是受遗传性控制的;
②品质也同样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及栽培技术等。

4)品质的鉴定
品质鉴定(quality evaluation):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评定产品品质的
优劣。

园艺作物作物品质鉴定的内容主要是感官的品质特征、营养学特征,对加工类型,还
须包括工艺学的特征。

3、抗病虫害
4、其他目标
1)抗逆力与适应性
2)适于保护地栽培
3)适于机械化栽培
1、制定目标要科学
1)充分考虑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2)充分了解有关育种对象的科学知识;3)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2、制定的目标要明确
1)要突出重点目标;
2)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
3、制定目标要有预见性
1)要预见到近期内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变化;2)要注意兼顾长远发展的利益;
4、制定目标要注意现实性
1)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
2)考虑品种的配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