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酸及其类似物合成的相转移催化剂筛选
实验八相转移催化法制备dl-扁桃酸

实验八相转移催化法制备dl-扁桃酸
实验八相转移催化法制备dl扁桃酸dl扁桃酸Mandelic acid 又名苦杏仁酸、苯乙醇酸、α羟基苯乙酸等。
它是重要
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于合成血管扩张药环扁桃
酸酯、滴眼药羟苄唑等。
以往多由苯甲醛与氰化钠加成得腈
醇扁桃腈再水解制得。
该法路线长操作不便劳动保护要求
高。
采用相转移二氯卡宾法一步反应即可制得既避免了使用
剧毒的腈化物又简化了操作收率亦较高。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2、掌握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后处理技术。
3、熟悉相转移二氯卡宾法制备扁桃酸的实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在药物合成中常遇到水相和有机相参与的非均相反应这些
反应速度慢、收率低、条件苛刻、有些甚至不发生反应、回
收和后处理麻烦而且不能适合所有的反应。
1965年MaKasza 首先发现鎓类化合物具有使水相中的反应物转入有机相中
的性质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了收率简化了操作并使一
些难以进行的反应顺利完成从而开辟了相转移催化这一新
的合成方法。
近20年来相转移催化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
用日趋广泛。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主要有两类即季铵盐类
和冠醚类。
本实验采用季铵盐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
其
原理是在50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相转移催化剂和氯仿季
铵盐在碱液中形成季铵碱而转入氯仿层继而季铵碱夺去氯
仿中的一个质子而形成离子对R4N·CCl3然后发生α消除和。
苯乙醇酸(扁桃酸)的合成

苯乙醇酸(扁桃酸)的合成摘要:本实验使用5.2g 新鲜蒸馏的苯甲醛、8mL 氯仿作为原料,使用1.3g 氯化苄基三乙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在50%的NaOH 溶液中,发生卡宾反应生成(±)苯乙醇酸,得到略带淡黄色的白色片状晶体,产物重1.30g ,产率为17%。
关键词:(±)苯乙醇酸 相转移催化剂 卡宾反应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并掌握二氯卡宾的生成2. 训练相转移催化反应3. 复习巩固控制反应温度、混合溶剂重结晶等基本操作二、 反应方程式:CHOCHCl 3TEBAC H CHCOOH OH卡宾或称碳烯是一类具有6个价电子的两价碳活性中间体,通式:CR 2,其中碳原子与两个原子或基团相连,另外还有一对没有参与成键的非键电子。
最简单的卡宾是亚甲基:CH 2,最常见的取代卡宾是二卤卡宾:CX 2。
由于碳周围只有六个电子,它是缺电子的,因此卡宾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容易发生插入反应。
三、 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相转移催化反应时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有机合成中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在有机合成中,均相反应通常容易进行,而水溶液的无机负离子和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非均相反应,速率慢,产率低,甚至难以进行。
但如果用水溶解无机盐,用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物,并加入少量的(通常是0.05mol 以下)季铵盐或季磷盐,这反应很容易进行。
这些能促进反应并加快在两相之间转移负离子的化合物,称之为相转移催化剂。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盐类、冠醚类和非环多醚类三种。
以季铵盐为代表的鎓盐如:C 6H 5CH 2N(CH 2CH 3)3Cl (CH 3CH 2CH 2CH 2)4NBr [CH 3(CH 2)6CH 2]3NH 2CH 3Cl 三乙基苄基氯化铵 四丁基溴化铵 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EBA ) (TBAB ) (TOMA )这些化合物具有同时在水相和有机相溶解的能力。
其中烃基是油溶性基团,碳原子数一般不少于13,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有用性,带正电的氮是水溶性基团。
15.TEBA及扁桃酸的合成

注意:TEBA熔点310℃,易吸潮,保存在干燥器备用。
2. 二氯卡宾反应合成扁桃酸
在100 mL装有搅拌器(1)、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瓶中, 加入6.8 mL苯甲醛、0.9 g TEBA和12 mL氯仿。开动搅拌,在水 浴上加热,待温度上升至50~60℃,自冷凝管上口慢慢滴加配制 的 50% 的氢氧化钠溶液 (2)(大约18ml)。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 温度在60~65℃,约需45 min到1h加完。加完后,保持此温度继 续搅拌1h(3)。 将反应液用140 mL水稀释,每次用15mL乙醚萃取两次,合 并乙醚萃取液,倒入指定容器待回收乙醚。此时水层为亮黄色透 明状,用50% 硫酸酸化至pH为1~2后,再每次用30mL乙醚萃取 两次,合并酸化后的乙醚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水浴上 蒸干乙醚,并用水泵减压抽净残留的乙醚 (产物在醚中溶解度大 ) ,得粗产物6~7g。 将粗产物用甲苯进行重结晶,趁热过滤,母液在室温下放置 使结晶慢慢析出。冷却后抽滤,并用少量石油醚 (30 ~ 60℃) 洗涤 促使其快干。产品为白色结晶,产量4~5g,熔点118~119℃。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15
扁桃酸的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拆分
实验目的
1、掌握相转移催化剂TEBA
的制备;
2、学习相转移催化法用于卡
宾反应制备苦杏仁酸。
扁桃酸概述
扁桃酸又名苦杏仁酸(mandelic acid),是有机合成的中
间体和口服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它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 子,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是外消旋体。用旋光性的碱如麻 黄素可拆分为具有旋光性的组分。 扁桃酸传统上可用扁桃腈 (C6H5(OH)CN) 和 α,α- 二氯苯
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DL-扁桃酸

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 液 一液两相体系或 固 一液两相体系) 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反应时 , 催化剂把一 种 实 际参加 反应 的实 体 ( 如负离 子 ) 从 一相 转 移 到 另一 相 中 , 以便 使 它 与底 物 相 遇 而发 生 反应 。现 阶 段 随着 人 们对 实验 工艺 和反 应条 件 的不断 改进 , 相转移 催化 法 也成 功地 应 用 于扁 桃酸 的合 成 , 并 且 收 到 了很 好 的效 果, 大大地提高了扁桃酸的得率 。目前常用相转移催化剂有 : 阴离子作反应物时 , 相转移催化剂常常是季铵盐 ( 四级铵盐 ) 、 季鳞盐 、 锍盐或砷盐; 阳离子作反应物时 , 相应 的相转移催化剂往往是冠醚或穴醚等 I 6 J 。本实
验 中我们采 用 了一种 新 的季铵 盐类 相转 移催化 剂 四 乙基 溴 化铵 , 应用于 D L一扁桃 酸 的合成 中取 得 了较 好 实
验效果。
1 实验方 法
1 . 1 主要 实验仪 器及 试剂
D F— l x型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 ( 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 ; D Z T W 型电子调温 电热套( 河北 黄骅市新兴电器厂 ) ; 搅拌器( 上海南汇电讯器材厂 ) ; N I C O L E T一 3 7 0红外光谱仪( N i c o l e t 公司制造 ) 。 苯 甲醛 ( 化 学纯 , 天津 市化 学试 剂二 厂 ) ; 三氯 甲烷 ( 分析纯 , 北 京市 大兴 区安定 镇工 业 东 区 ) ; 四 乙基溴 化 铵( 分析纯, 国药集团) 。 1 . 2 实验 方法
4 6・
0 . 4 6 g四 乙基 溴 化铵 , 水浴 加热并 搅 拌 。 当温 度 升至 5 6  ̄ C时 , 开 始 自滴 液 漏 斗 中加 入 7 0 mL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的 氢氧 化 钠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的工艺研究

扁桃 酸 ( m a n d e l i c a c i d ) 具 有 较 强 的 抑 菌 作 用, 可用于 治疗 泌尿 系统等 疾病 , 它在 医药 合成 中 具有 广 泛 的 用 途 . 用 于合 成 环 扁 桃 酸 酯 、 头 孢 羟 唑、 羟苄 唑 、 匹莫 林 以及 一些 抗 生 素类 药 物. 也 用
2 0 1 6年 1 1 月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8 5 3 ( 2 0 1 6 ) 1 1 - 0 0 1 5 — 0 5
相 转移 催化 法合 成扁 桃 酸 的工 艺研 究
于 丽颖 , 罗亚楠 ,郑 凤 梅
( 1 .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 与制药工程学 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2 ; 2 . 吉化炼油厂 ,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1 )
基本相符. 关 键 词: 扁桃 酸 ; 十六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 ; 一 环糊精 ; 相转移催化
文 献 标 志码 : A D OI : 1 0 . 1 6 0 3 9 / j . c n k i . e n 2 2 — 1 2 4 9 . 2 0 1 6 . 1 1 . O O 4 中 图分 类 号 : 0 6 2 2 . 5
第3 3卷
第 1 1 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 I N S T I T U T E OF C HE M I C A L T E C H NO L O G Y
பைடு நூலகம்
V0 1 . 3 3 No . 1 1 NO V . 2 01 6
产物产率的影响. 在单因素实 验的基础上 , 根据 B o x — B e n h n k e n设计原 理 , 设 计三 因素三水平 响应 面分析 法, 建立二 次多项式 回归方程 的预测模型 , 获得最佳工艺参数 : 反应温度 8 0℃ , 反应 时间 2 . 1 6 h , 催化剂 用量 7 . 5 4%( C T M A B占 5 . 3 7%, 口 - C D 占2 . 1 7 %) , 摩尔 比n ( 苯 甲醛 ) : n ( 氯仿 ) :1 : 1 . 3 8 . 在此条件下通过 曲面响应法预测 的扁桃酸的理论 产率为 6 3 . 1 6%, 实际测得 扁桃 酸的产率 均值 为 6 3 . o 0 %, 与理论 预测 值
超声波与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作者简介:刘志雄(1973-),男,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从事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医药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E-mail:liuzhxi@sina.com)收稿日期:2007-09-27第37卷第6期2007年12月Vol.37No.6Dec2007超声波与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刘志雄(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市416000)摘要:以超声波、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扁桃酸,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了反应优惠条件:以TBAB作相转移催化剂、原料配比n(苯甲醛)∶n(氯仿)=1∶2.5、40%的氢氧化钠、超声波功率160W、反应温度60℃。
优惠条件下收率达到87.6%。
由于采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给生产操作带来了方便。
关键词:扁桃酸;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季铵盐;正交设计法中图分类号:TQ4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12(2007)06-0033-03PreparationofMandelicAcidPromotedbyUltrasonicPhaseTransferCatalystLIUZhi-xiong(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JishouUniversity,Jishou416000,China)Abstract:Mandelicacidwassynthesizedbythephasetransfercatalystandultrasound.Thereactionparamentswereoptimizedbyorthogonaldesignmethod.Theoptimunconditionswereasfollows:phasetransfercatalystwasTBAB,moleratioofC6H5CHOandCHCl3was1∶1.25,ultrasonicpower160W,reactiontemperature60℃.Undertheconditionstheyieldof87.65%isachieved.UsinglowconcentrationofNaOHbroughtconveniencetotheproductionoperation.Keywords:mandelicacid;ultrasonic;phasetransfercatalysis;quaternaryammoniumsalt;orthogonaldesignmethod!!!!!!!!!!!!!!!!!!!!!!!!医药及中间体精细化工中间体FINECHEMICALINTERMEDIATES1前言扁桃酸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用来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是合成药环扁桃酯及滴眼药羟基苄唑药物和羟苄头孢菌素唑等的中间体[1,2]。
DL扁桃酸的合成

2.2 苯乙酮衍生法
此法是通过苯乙酮的α甲基被两个卤素取代,然后水解得到扁桃酸盐,最后,用稀酸处 理得到扁桃酸(如Scheme 2)[3]。虽然它有三步反应,但每一步的收率都很高。该路线存在 的闻题是每一步使用的溶剂量大,产品的质量(外观及含量)不高,产品的成本降不下来。为 此,有些报道集中在溶剂的回收套用,产品及中间体的纯化,以及产品的提取与纯化等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之更贴近工业化要求,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
The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DL-mandelic acid
Bin He, Yan Li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angxi, Guilin, China PRC, 541004 Abstract
参考文献
[1] For reviews see: Coppola, G. M.; Schuster, H. F. Mandelic Acid. In α-Hydroxy acids in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es; VCH: Weinheim, 1997, 137, 165. [2] Corson, B. B. Org.Syn. 1941, 21(1), 336. [3] Aaron, JG.Org. Syn. 1955, 36(3), 538. [4] (a)张国敏, 郭玉申, 祝虹,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 , 1, 124; (b) 吴百乐, 路亦景, 《应用 化学》1990, 7(3), 64. (c) Mezz. A. Synthesis, 1974, 10, 724. [5] Bigi, F.; Casiraghi, G.; Casnati, G.; Sartori, G.; Gasparri, Fava, G.; Belicchi, M. F. J. Org. Chem. 1985, 50, 5018. [6] (a) Ishii, A.; Mikami, K. J. Fluorine Chem. 1999, 97, 51.(b) Soloshonok, V. A.; Mikami, K. J. Org. Chem. 2000, 65, 1597. [7] Erker, V. G.; van der Zeijden, A. A. H.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0, 29, 517. [8] (a) Gathergood, N.; Zhuang, W.; Jørgensen, K. A. J. Am.Chem. Soc. 2000, 122, 12517. (b) Zhuang, W.; Gathergood,N.; Hazell, R. G.; Jørgensen, K. A. J. Org. Chem. 2001, 66, 1009. [9] Corma, A.; Garcis, H.; Moussaif, A.; Sabater, M. J.; Zniber, R.; Redouane, A. Chem. Commun. 2002, 1058. [10] Juhl, K.; Gathergood, N.; Jørgensen, K. A. Chem. Commun. 2000, 2211. [11] Gothelf, A. S.; Hansen, T.; Jørgensen, K. A.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2002, 854. [12] 宓爱巧, 楼荣良, 蒋耀忠,《合成化学》1996, 4(1), 13. [13] (a) 李哓如,陈帅华,张剑锋等 《合成化学》 2001,9(3), 241; (b) 张国敏,郭玉申,祝虹, 《武汉 大学学报》1990,1, 124. [14] (a) Hoefnagel, A. J.; Peters, J. A.; van Bekkum, H. Recl. Trav. Chim. Pays-Bas 1988, 107, 242. (b) Hoefnagel, A. J.; Peters, J. A.; van Bekkum, H. Recl. Trav. Chim. Pays-Bas 1996, 115, 353. (c) Horeau, A.; Kagan, H. B.; Vigneron, J. P. Bull. Soc. Chim. Fr. 1968, 3795. (d) Whitesell, J. K.; Deyo, D.; Bhattacharya, A.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3, 802. (e) Tanaka, K.; Mori, A.; Inoue, S. J. Org. Chem. 1990, 55, 181. (f) Seebach, D.; Jaeschke, G.; Gottwald, K.; Matsuda, K.; Formisano, R.; Chaplin, D. A.; Breuning, M.; Bringmann, G. Tetrahedron 1997, 53, 7539. (g) Carpentier, J.-F.; Mortreux, A.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7, 8, 1083. (h) Kirschning, A.; Draeger, G.; Jung, A.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7, 36, 253. (i) Bigi, F.; Bocelli, G.; Maggi, R.; Sartori, G. J. Org. Chem. 1999, 64, 5004; and references herein. [15] Jorgensen, K. A. Synthesis 2003, 7, 1117. [16] Makoto, Y.; Hirotaka, O.; etc al; Synthesis 2004, 3, 341.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第47卷第7期2008年7月农 药AGROCHEMICALSV ol. 47, No. 7Jun. 2008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刘 瑾2,李 延1(1.成都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成都 610059; 2.陕西理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摘要: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苯甲醛、氯仿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碱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扁桃酸。
通过测熔点和IR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的摩尔配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苯甲醛、氯仿、氢氧化钠、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89∶6.38∶0.05,微波辐射功率500 W、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60 ℃时,扁桃酸的收率可达87.9%。
关键词: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中图分类号:TQ4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08)07-0502-03Synthesis of Mandelic Aci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Phase Transfer CatalysisLIU Jin2, LI Yan1(1.Institute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10059, China;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Mandelic acid is synthsized from benzaldehyde and chloroform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using sodium hydroxide as alkali agent, TBAB as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Structures of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micro-melting point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IR spectra. By a single factor test, effects of reactants ratio, microwave power, irradia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catalyst dosage etc. on reaction were studied.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n(benzaldehyde): n(chloroform): n(sodium hydroxide): n(TBAB) =1:1.89:6.38:0.05, microwave irradiation power 500 W, the irradiation time 15 min, reaction temperature 60 °C. Yield of mandelic acid can reach 87.9%.Key words: microwave irradiation;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synthesis; mandelic acid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化学名1-羟基苯乙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历程为:
NaOH
Ar CHO
CHCl3
CCl2
重排 Ar CH O
Cl Cl
OH ArCHCOCl
Cl
OH H+
A rCH COOH
1实验
1. 1 试剂 苯甲醛( AR) , 对氯苯甲醛( AR) , 对甲基苯甲醛
( AR) , 对 甲氧 苯甲 醛( AR) , 氯仿 ( AR) , 氢氧 化钠 ( AR) , 乙醚( AR) , 甲苯( AR) , 硫酸( AR) , 无水硫酸钠 ( AR) , 四丁基氯化铵( AR) , 四 丁基溴化铵( AR) , 氯 化苄基三 乙铵( 自制) , 辛 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乙二 醇。 1. 2 实验步骤
注: 产率和平均产率为粗产物的产率。
由表 1 实验数据可知使用 TBAC 或 TBAB 这两 种做相转移催化剂制备的扁桃酸的产率较高, 由此 我们选四丁基氯化铵作催化剂和同样的反应条件制 取扁桃酸的类似物。实验结果见表 2。
表 2 扁桃酸类似物的合成
芳香醛 相转移催化剂
产物
产率 熔点
%
!
对氯苯甲醛 四丁基氯化铵 对氯扁桃酸 对甲基苯甲醛 四丁基氯化铵 对甲基扁桃酸 对甲氧基苯甲醛 四丁基氯化铵 对甲氧基扁桃酸
[ 3] 成本诚, 于澍, 谢文林. 季铵盐 A - 1 的相转移催化性 能 [ J] . 中南工业大学报, 1998, 29 ( 4) , 401~ 404.
[ 4] 蔡霞, 阮明 一, 张 兰英, 等. dl - 扁 桃酸 的合成 [ J] . 山 东医药工业, 1997, 16( 6) : 9~ 10.
苄基 三 乙 铵 ( TEBA) 作 相 转 移 催 化 剂 制 取 扁 桃 酸[ 3,4] , 而未见用其它相转移催化剂的报道[ 5, 6] 。本 文主要研究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扁桃酸及其
类似物的产率的影响。
合成扁桃酸及其类似物的反应式:
H CHCl3 PT C
H+ ArC COOH OH
平均产率 % 60. 1 61. 1 66. 9
聚乙二醇 600
1
65. 7
2
65. 7
67. 0
氯化苄基三乙铵 ( TEBA)
四丁基氯化铵 ( TBAC)
四丁基溴化铵 ( TBAB)
3
69. 6
1
64. 7
2
63. 7
1
77. 5
2
78. 4
3
80. 4
1
71. 6
2
73. 5
64. 2 78. 8 72. 9
化法合成扁桃酸及其类似物, 既可避免使用剧毒物 质, 又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等优点。德国的
Merz 于 1974 年报道了芳香醛和氯仿为原料采用相
转移催化反应合成扁桃酸及其两个类似物( 对甲基 扁桃酸和对甲氧基扁桃酸) [ 1, 2] , 从而提供了合成扁 桃酸及其类似物的方便路线。文献报道仅有以氯化
参考文献:
[ 1] Merz A. Phase transfer catalyzed reactions IV. Simple mandel ic acid synthesis[ J] . Synthesis, 1974 , 10: 724~ 725.
[ 2] 张国敏, 郭玉申, 祝虹. 二茂铁季 铵盐对扁桃 酸合成 的 催化研究[ J] . 武汉大学学报, 1990, 29( 1) : 124~ 126.
收稿日期: 2004- 02- 10 作者简介: 郑清( 1971- ) , 女, 江苏苏州人, 讲师, 在 职硕 士生, 主要 从事 有机 化学、生物 化学 等学科 教学。电 话: 05158202248, 13962000509。
44
江 苏 化工
2004 年 6 月
化至 pH 值为 3~ 4; 溶液用乙醚萃取 2~ 3 次, 合并 提取液, 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蒸出乙醚, 并在减压 下尽可能抽净残留的乙醚, 得到粗产品 8. 05 g, 产率 为 78. 8% 。以 1 g 粗产物用 1. 5 mL 甲苯的比例进 行重结晶, 用脱脂棉趁热过滤, 滤液置于室温, 使结 晶慢慢析出, 过滤, 干燥后, 得白色结晶的扁桃酸产 物 5. 9 g, 产率 57. 8% , 熔点 117~ 119 ! 。
ZHENG Qin
( Department of Marine Resourc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Yancheng 224003, China)
Abstract: Mandelic acid and its analog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aromatic aldehydes and chloroform as raw material with the help of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Th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atalysts was examined in this short paper. Key words: organic synthesis;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mendelic acid; analog; screen
第 32 卷第 3 期 2004 年 6 月
应用 与 开发
江苏 化工 Jiangsu Chemical Industry
Vol. 32 No. 3 Jun. 2004
扁桃酸及其类似物合成的相转移 催化剂筛选
郑清
( 盐城工学院海洋系, 江苏盐城 224003)
摘要: 以芳香醛和氯仿为原料, 经相转移催化反应合 成扁桃 酸及其类 似物。考 察了在 相同的反 应温度, 反 应时间, 催化剂用量, 反应物配比,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四丁基氯( 溴) 化铵催化合成产率最高。 关键词: 有机合成; 相转移催化剂; 扁桃酸; 类似物; 筛选 中图分类号:TQ245.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1116( 2004) 03- 0043- 02
38. 7 120~ 124 93. 4 141~ 143 53. 7 102~ 104
注: 产率为粗产物的产率。
3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 以芳香醛和氯仿为原料, 经相转 移催化反应合成扁桃酸及其类似物, 选用氯( 或溴) 化四丁铵作转移催化剂较合适, 所得产率较高, 其中 扁桃酸的产率比文献报道的产率约高 10% 。
2 结果与讨论
以苯甲醛为主反应物, 使用不同催化剂进行筛 选,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扁桃酸产率的影响
催化剂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TX- 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AEO- 9)
聚乙二醇 400
编号 1 2 3 1 2 3 1 2 3
产率 % 58. 8 59. 8 61. 8 59. 8 61. 8 61. 8 64. 7 67. 5 68. 6
[ 5] 吴百乐, 路亦 景. 新型 高效相 转移 催化性 能在 二氯 卡 宾制备中的应用[ J] . 应用化学, 1998, 7( 3) : 64~ 65.
[ 6] 梁世懿, 成 本诚. 高等 有机化 学[ M] . 北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1993. 141~ 145.
Study on the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Mandelic Acid and Analog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及滴液漏 斗的 250 mL 三口烧瓶中, 加入 6. 8 mL( 0. 067 mol) 苯 甲醛, 适量( 0. 005 mol ) 相转移催化剂, 12 mL ( 0. 15 mol) 氯仿, 在搅拌下慢慢加热反应液, 当温度达到 56 ! 以后, 慢慢有 13 g NaOH 溶于 13 mL 水的溶液( 质 量分数 50% ) , 滴加的过程需维持在 56~ 65 ! 之间, 或稍高, 但不得超过 65 ! , 滴加碱液的时间约 1. 5 ~ 2 h, 滴加完, 在搅拌下继续反应约 2 h, 停止反应 后, 静止冷却, 加适量水, 使瓶内白色沉淀恰好溶解; 用乙醚萃取两次除去未反应物, 残液用 50% 硫酸酸
扁桃酸又名苦杏仁酸, 具有强抑菌作用, 可作为
治疗尿路感染的消炎药物和某 些药物合成的 中间
体, 扁 桃 酸 传 统的 制 备 方 法 是 通 过 羟 基 苯 乙 腈 C6H5CH( OH) CN和 , - 二氯苯乙酮的水解来制备
的, 这 2 种方法合成路线较长, 且前一种方法还需使
用剧毒的氰化钠, 生产上不够安全, 而采用相转移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