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2012年6月26~27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2012年6月26~27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王艳兰;赵洁妮
【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2(033)A02
【摘要】对2012年6月26—27日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强降水过程
是500hPa高原东部槽和700—850hPa低涡切变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造成的;桂林上空持久的暖湿气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850—700hPa西南急流左侧的强辐合上升运动为这次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稳定的强云带造成大暴雨。
强对流回波强中心达50dBZ以上,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达25—30kg/m2,回波顶高达14km。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王艳兰;赵洁妮
【作者单位】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2012年6月5日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张艳艳
2.2012年6月23—24日桂林南部连续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J], 陈国连
3.2012年6月26~27日桂林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J], 王艳兰;赵洁妮
4.2012年6月25-26日贵州省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王钦;杨占婷;陈超君
5.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张娟娟;刘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博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博鳌,位于中国海南省防城港市东北部,是中国境内最大的珊瑚岛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博鳌拥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其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一、四季如春博鳌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为22摄氏度,四季如春。
夏季,博鳌的气温较高,但由于其地处海岛上,周围环境的调节作用使得夏季较为凉爽,很少高温天气。
冬季,博鳌温暖湿润,很少出现低温天气,保持着宜人的气候。
春季和秋季,博鳌的气温适宜,是旅游的最佳时期。
二、昼夜温差小由于博鳌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每天的昼夜温差较小。
白天阳光充足,温暖宜人,日照时间长;夜晚微风轻拂,温度适中,极少有寒冷感,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因此,博鳌常常是人们追求度假的理想地点。
三、降水充沛博鳌的雨量非常充沛,年降水量约为1600-2200毫米。
在博鳌,每年5-9月是雨季,这期间博鳌常常有雷雨,雨势猛烈。
但是博鳌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短暂的时间内,通常会下暴雨,然后很快停止,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
雨后的博鳌,空气格外清新,植被更加繁茂,给人增添了一份清新宜人的感受。
四、多风型气候博鳌还受到东北季风和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地区经常有微风,这种气候被称为“多风型气候”。
微风吹拂下,博鳌的气温得到调节,使人感到舒适。
此外,多风还有效地降低了气温,使夏季的博鳌比内陆地区的夏季更加凉爽。
博鳌的气候特点具有独特之处,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选择。
博鳌的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小、降水充沛、多风型气候等特点,使这个地方成为全年都适合旅游的地方。
无论是夏季的避暑,还是冬季的躲避寒冷,博鳌都提供了宜人的气候环境。
与此同时,雨水充沛的气候也使得博鳌拥有繁茂的植被,成为一片美丽的热带风光。
无论何时游览博鳌,你都能享受到舒适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五、湿度较高由于博鳌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带,湿度相对较高。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80%,夏季湿度更高,常常达到90%以上。
湿度的增加使得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给人一种潮湿的感觉。
2023年5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报告

附件2023年5月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报告2023年5月6日,县三防办、县减灾办、县森防办会同县气象局、县水务服务中心、县资规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旅文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重点单位召开5月自然灾害风险会商研判会议。
研判情况及防范建议如下:一、预测预报情况(一)气象灾害风险:预计5月将有四方面气象灾害风险:一是暴雨。
预计月累积雨量200~250毫米,较常年的253.6毫米略微偏少;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上旬后期、中旬前中期、下旬后期。
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的可能性较小。
二是气象干旱。
5月初出现轻度气象干旱,本月将可能维持轻度气象干旱。
三是高温。
5月平均气温27.2~28.2℃,较常年略微偏高;在上旬中期、下旬中期可能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
四是强对流天气。
预计主要降雨时段为多阵性降水,局地有强对流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二)森林火险:5月8日~12日,我县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以1~2级为主,其中在8日毛感、响水、新政、南林等乡镇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可达3级(可燃)。
(三)水风灾害风险:截至5月6日,我县共有48座水库,其中中型1座,小(1)型13座,小(2)型34座。
48座水库总库容9416.47万立方米、设计正常库容6886.12万立方米,现蓄水库容2968.65万立方米,占设计正常库容43.11%。
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458.2万立方米,小(1)型水库总库容为1221.03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289.42万立方米。
病险水库共有两宗,分别为七仙岭水库、什漏水库,目前正在除险加固,均已腾空库容运行。
(四)地质灾害风险: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存在一定风险,我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具有分布广、规模小、稳定性较差、隐蔽性强等特征。
2023年我县纳入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分布于毛感乡、保城镇、什玲镇。
重点关注区:毛感、保城、响水、六弓、三道、什玲等6个重点乡镇的中低山、丘陵区,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区。
海南保亭资源概况

景区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在县城保城镇东北9公里处,境内有独具特色的温泉、奇峰、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温泉温度最高的达95℃,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温泉水属硅酸重碳酸钠型水,日出水量3800多立方米,是海南岛探储量最大、水温最高的温泉,是海南岛目前仅有的几片保存较为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林内古树参天,藤萝交织,目前已探明的各类珍奇植物5000多种,野生动物500多种,有一片集中分布的桫椤群落,杆高9米多,桫椤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是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古老孑遗植物,其古老可上塑到恐龙时代。漫步七仙岭原始热带雨林,可尽情欣赏动植物.
响水镇主要是个以粮为主,粮胶并重的乡镇,近年来,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种植,积极推广高新技术,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取得很大的成绩。至2005年,响水镇拥有橡胶面积12360亩,槟榔3015亩,椰子1470亩,芒果255亩,龙眼723亩,荔枝1473亩。
陵水高峰温泉旅游区、椰田黎苗风情村
三道镇
三道镇位于保亭县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东南与三亚市交界,西南邻南林,西北连新政,东北依加茂。土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
地处半山区,西南部和东北部为山丘陵,中部为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带状盆地。境内河流分为东、西、北三水,分别流入藤桥东河和藤桥西河。属于丘陵暖和气候区,年平均温度24.6℃。年平均降雨量1623毫米,冬春雨水稀少,常闹春旱。橡胶、椰子、芒果、红毛丹等热带作物应有尽有。在保亭三道镇三弓、田滚村委员会创办开发了闻名中外的中国唯一的两个万亩红毛丹基地--保亭县万亩红毛丹有限公司和亨通万亩红毛丹有限公司。红毛丹因口味独特肉质鲜嫩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优先发展的"四大水果"之一。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沧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地理(答案在最后)班级____姓名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胡萝卜喜冷凉,是一种常见蔬菜,质脆味美、营养价值高,有“小人参”之称。
山东省寿光市种植户跨纬度、打时间差种植,在全国各地建胡萝卜种植基地达100多处,南到粤、滇,北到冀、辽。
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冀、辽相比,粤、滇胡萝卜种植可选择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寿光市在全国建立100多处胡萝卜种植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C.优良品种的栽培推广D.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安徽省淮南市因煤而兴,是国家煤炭开采重镇,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湖泊星罗棋布,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煤炭需求量减少,产业单一的淮南市经济驶向了慢车道。
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淮南市创造出一条“塌陷区治理+渔光互补”之路。
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162万千瓦,成效显著。
图示意淮南市某采煤塌陷区“渔光互补”景观。
完成下面小题。
3.淮南市采煤塌陷区规模发展“渔光互补”的主要条件是()A.湖泊数量众多B.水域较大、较浅C.湖泊时令性强D.邻近村落、公路4.“塌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对淮南市发展的意义有()①改变单一产业结构,促进多元化发展②“废物”资源化,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③提高土地利用率,着力发展旅游产业④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拉伊铁路2021年6月12日开通运营。
该铁路是由中国T公司承建的西非地区首条现代化双线标准轨客货两用铁路,连接非洲第一大城市、尼日利亚经济中心拉各斯和南部工业重镇伊巴丹,尤其是连接了公路运输拥堵的拉各斯阿帕帕港。
河南“21.7”极端暴雨过程天气尺度系统发展维持机制分析

河南“21.7”极端暴雨过程天气尺度系统发展维持机制分析河南“21.7”极端暴雨过程天气尺度系统发展维持机制分析近年来,河南省频繁发生的“7.21”极端暴雨事件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这次暴雨事件给河南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导致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亟待深入研究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7.21”极端暴雨发生的原因。
河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东临华北平原,北接华南地区,南濒长江流域,纵横交错的河流网络,使得该地区容易受到暴雨的影响。
此次暴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象因素。
暴雨是一种强降雨过程,与空气的湿度、稳定性以及气流的动力结构密切相关。
而河南省地处副热带季风地区,且夏季潮湿多雨,这为暴雨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气条件。
第二,地理因素。
河南的地理特征对于暴雨事件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山区地形更易造成暴雨区域,而广阔的平原则使得洪水泛滥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三,人为因素。
河南省县城建设势头迅猛,大量混凝土丛林的兴起导致了水源的流失和排水系统无法及时疏导雨水的问题,加大了暴雨事件的危害程度。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河南省在应对暴雨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预警机制的薄弱。
此次暴雨事件中的灾情较为严重,但相关的预警信息并未提前发布或者发布不及时,导致了人们无法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
此外,城市建设中的防洪设施也存在不足。
现代城市的建设往往忽略了自然河道的保留和规划,以及排水系统的完善,导致了暴雨事件发生后雨水无法迅速排泄,从而造成洪水泛滥。
此外,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也存在困难,包括灾区道路瘫痪、水电供应中断等问题,造成救援难以到位,重建工作的推进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首先是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气象预警监测系统的建设,引入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提高对于暴雨事件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安顺市“2007—7—25”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安顺市“2007—7—25”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王兴菊
【期刊名称】《《农家之友》》
【年(卷),期】2009(000)017
【摘要】本文用了2005年7月24日08时到26日08时5个时次(20时、02时、08时、14时、20时)的NECP2.5°×2.5°全球的再分析场资料.并运用GRADS绘图和雷达图对安顺市2007—7-25大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天气尺度上的高空槽、中尺度上的低空急流和地面江淮梅雨锋切变影响,是这次大暴雨过程形成的主要影响系统.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回波对暴雨预报和过程监测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为预报员的预报和过程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王兴菊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贵州安顺5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2016年6月2日安顺市中北部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周文钰;张东海;赵杰;李梦媛;吴哲红
2.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何超
3.安顺市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评估 [J], 王兴菊;杨忠明;陈贞红
4.2007年9月25日~10月14日吴起县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张爱丽
5.安顺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J], 胡秋红; 胡伟; 胡建龙; 周文钰; 方怡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康养气候宜居资源分析评价

2024年3月 热带农业科学第44卷第3期Mar. 2024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Vol.44, No.3收稿日期 2023-05-29;修回日期 2023-06-07基金项目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QN370);海南省科技专项(No.ZDYF2022SHFZ036);海南省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No.hnqxZC202101)。
第一作者 林绍伍(1995—),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气象,E-mail :****************。
通讯作者 张明洁(1987—),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气象、气候资源评价、灾害评估等,E-mail :****************。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康养气候宜居资源分析评价林绍伍1,2 张明洁1,2 张京红1,2 张亚杰1,2 杨静1,2 陈璇1,2(1. 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海口 570203;2.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0203)摘 要 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 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保亭县全年温暖,气候舒适度评价适宜等级日数超过235 d ,大气含氧量高,气候舒适宜人。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负氧离子浓度为1 508~2 553个/cm 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9%及以上;地表水水质状况优良率达97.1%,气候生态环境优良。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云雾、日出、彩虹等多种气象景观以及山地、热带雨林、温泉、湖泊、瀑布等地形地貌景观。
无低温、霾和沙尘天气,强风日数少;易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风险低;台风影响有利有弊,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但影响总体偏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亭县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保亭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统计
学法分析保亭县暴雨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803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暴雨
主要出现在4~10月份,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1%,除了冬季外,其余三季均有可能有暴雨天气出现,以夏季和秋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
近30年保亭县平均年降水量为2162.7mm,年平均暴雨降水量为787.5mm,即暴
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6.4%,说明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
36.4%;保亭县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高原槽类、南支槽类
和切变线类。
关键词:暴雨日数暴雨量影响系统保亭县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探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特
征已逐渐成为各国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
暴雨既是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
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又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水资源。
历
年来,对于暴雨天气的分析和预报是气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暴雨是保亭县主要
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持续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很容易引起江河暴涨,城市内涝,严
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分析暴雨天气气候变化特征,是做好此类天
气预报、趋利避害和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
对保亭县暴雨气候规律和特征进行了
统计分析,以期为今后暴雨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保亭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
以
20时为界,定义日降水量≥50mm作为一个暴雨日。
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
析保亭县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2、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2.1年际变化
如图1所示为1981~2010年保亭县逐年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保亭县暴雨日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803d/10a,增加趋
势较为明显。
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其中暴雨日数的最大值为19d,出现在2010年,暴雨日数的最小值为4d,分别出现在1983、1984和、1997年,两者之间相差15d,将近是平均值的两倍,说明保亭县暴雨日数年际变化波动幅
度较大。
图1 1981~2010年保亭县逐年暴雨日数
2.2月季变化
近30年来,除了12月到次年2月外,保亭县其余各月均有暴雨天气出现,暴雨主要出
现在4~10月份,集中出现在5~10月份,共244d,占88.1%。
其中10月份暴雨日数最多,
累年共出现52d,占18.8%,其次是9月份的46d,占16.6%。
保亭县年内暴雨日数分布极不
均匀,近30年,冬季几乎没有暴雨天气出现,春季累年暴雨日数共56d,占20.2%,夏季累
年暴雨日数共111d,占40.1%,秋季累年暴雨日数共110d,占39.7%。
保亭县暴雨天气主要
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两季的暴雨日数较为接近,春季暴雨日数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冬季最低。
图3 1981~2010年保亭县逐年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
3、保亭县暴雨环流系统及物理量分析
3.1高原槽类
在暴雨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200hPa高空处的环流较为稳定,青藏高原南部存在南亚高
压中心,脊线在海南省北部23°~25°N区域内,海南省大部分地区都位于高压东侧的分流区内,西风急流始终在华北地区上空维持少动,此时在急流入口左侧是保亭县,受到南亚高压和西
风急流的共同作用,强烈大尺度条件对于高空辐散的抬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保亭县暴
雨天气的出现。
500hPa处,随着青藏高原东北部低槽的东移加深,在暴雨前1d低槽在四川
东部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深槽,此时在槽前的正涡度区分布海南省大部分地区,东北部
存在明显的正涡度平流,是暴雨天气的主要动力触发机制。
3.2南支槽类
实际上,保亭县受南支槽影响的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
在200hPa高空处,南亚高压在菲律宾群岛附近,在暴雨出现之前,西南偏西气流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华北一带表现
为急流核,急流中心的风速超过了60m/s,急流核入口区右侧是海南地区,在有利的辐散和
抬升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出现。
500hPa处,在15°N处存在西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脊线,位于偏南处,强度相对较弱,随着锋面逐渐向南移动,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出现。
若此时出现切变线或低涡,将会有大范围的暴雨天气产生。
南支槽向东移动的过程中,有较
大的振幅,在暴雨出现之前,槽前逐渐移动到95°E以东的地区内,此时的保亭县在南支槽前,也就是在较强正涡度平流范围内。
有弱的暖湿切变出现在华南一带,经过中南半岛的西南暖
湿气流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交汇,南风对海南北部地区产生影响,此时保亭县上空
会有大的水汽辐合,对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
3.3切变线类
由切变线引起的暴雨天气,在200hPa高空处的环流形势较为稳定,中南半岛存在南亚高压中心,高压脊线分布在25°N一带,此时的保亭县在高压中心东侧的分流区内,高层辐散
较为明显。
500hPa处,副热带高压脊线在15°N以南,平直的西风控制整个海南省,暴雨出
现的前1d,华北地区存在一槽迅速向东移动,随后槽后有明显的降水现象,强冷平流推动了
低层高压的发展加强。
850hPa处的高度场增加异常,推动了切变线南压对南方地区产生影响,切变线附带的水汽辐合使得暴雨区上空有充足的水汽,切变线上存在的中小尺度涡旋或风速
辐合是主要的动力抬升机制,为保亭县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结论:
(1)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
0.803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2)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份,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1%,除了冬
季外,其余三季均有可能有暴雨天气出现,以夏季和秋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
(3)近30年保亭县平均年降水量为2162.7mm,年平均暴雨降水量为787.5mm,即暴
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6.4%,说明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6.4%。
(4)保亭县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高原槽类、南支槽类和切变线类。
参考文献:
[1]林巧美,罗碧瑜,陈裕壮.揭阳市近50年暴雨气候特征及天气气候条件[J].安徽农业科
学,2010,38(35):20210-20212.
[2]王英,胡国玲,李春娥.咸阳近50年暴雨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260-7261,7361.
作者简介:黄爱萍(1973-),女,黎族,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综合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