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临汾市一次区域性暴雨的综合分析

临汾市一次区域性暴雨的综合分析
部.
物理量场上 , 具备大尺度 的动力条件 , 深厚的水汽条件以及较好 的层结不稳定条件. 在本次过程中能 量条件一般 , 从而说 明其他条件显著也能促使强降水的发生. 雷达图上可以看出, 该降水过程是受多风暴多次发展引起的 , 点状逆风区的出现预示着强对流单体的 发展 , 块状逆风区预示着有强降水的产生 , 低空急流 、 速度模糊是系统加强的标志. 强降水时段 回波强度皆大于4 0 d B z 最大达 5 0 d B z , 逆风区与强降水有大约 l 5 分钟的提前量 , 线状逆
风 区与飚 线 相对 应 , 对 强降水 有 一定 的指 示 意义 .
参考 文献 :
[ 1 ]王中 , 白莹莹 , 杜钦 , 等.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 J ] . 气 象, 2 0 0 8 , 3 4 ( 1 2 ) : 6 3~ 7 1 . [ 2 ]尹承美 , 卓鸿 , 胡鹏 , 等. F Y - 2 产品在济南“ 7 . 1 8 ” 大暴雨临近预报 中的应用 [ J ] . 气象 , 2 0 0 8 , 3 4 ( 1 ) : 2 7 — 3 4 .
( 1 . 山西省 隰县气象局 ,山西 隰县 0 4 1 3 0 0; 2 .山西省 临汾市气象局 ,山西 临汾 0 4 1 0 o o ) 摘 要: 利用 常规资料 、 数值预报产 品资料 、 多普勒 雷达资料对 2 0 1 1 年 7月 2 9日暴雨过 程进行多尺度
分析, 并对该过程 的成因进行探讨 . 结果表 明 : 副热带 高压东 退 , 蒙古低槽 东移 引导 冷空气南 下 , 与 中层
山西师 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第2 7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x i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11144891_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211144891_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3)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崔 悦,王健博辽源市气象局,吉林辽源 136200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等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2年6月4—7日影响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冷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此次冷涡降水主要发生在冷涡的发展与成熟阶段,类似于中间涡暴雨形势特征。

冷涡降水具有日变化特征,午后极易发生强对流天气。

暖锋的发展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初始扰动。

干空气下摆侵入,增强不稳定层结,促使风雹天气发生。

VIL值的跃增和减小与冰雹的出现和消散相对应。

VIL高值不能说明大冰雹是否出现,还应与VIL高值维持时间相联系,维持时间越短,越不利于大冰雹的产生,这对冰雹直径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东北冷涡;暴雨;强对流;雷达回波;VIL值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3–0117-03东北冷涡(以下简称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常引发暴雨、雷电、风雹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我国东北地区22.4%的暴雨和53%的风雹都是在冷涡背景下产生的。

连续几天在同一个地区产生暴雨是东北冷涡最显著的特点,也可产生伴随强对流的短时强降水。

由于东北冷涡具有多变性,导致难以预报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降水过程和强对流天气,所以众多气象工作者针对东北冷涡的气候特点和降水特征,围绕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等开展了诸多研究。

郑秀雅[1]利用1956—1989年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气候特点和降水特征。

黄秀娟[2]分析发现,500 hPa位势场上,整个欧亚地区在40°N附近是否存在明显的西风急流是后期有无东北冷涡形成的关键。

何晗[3]对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统计表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冷涡中心东南部和西南部。

杨晓宇[4]通过分析雷达产品特征,提出了东北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临近预警指标。

浙西南地区一次连续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浙西南地区一次连续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dp t e g , ees a h f h w vr xd w e su . eo d , el e u i d ea dl l e jt o h a d s t s i f euy de t at r si o t l o e o n t t o t S cn l t w r tn e g n w-e l e n r n o h wn o h w d f e o t t oh h y h o c tg o v t u g
pe ii t nh di p r n f c nt e rpa e . hr l amo p e cs a f ainw s n tbea ds f ce t i u ec n i o s e eb n f e rcp t i a ot t e t o a T i y,t s h r r t c t a s l iin s r o dt n r e e tot ao m a e o hd r d i t i i o u a n u mo t i w it h
பைடு நூலகம்
21 0 0年 6月 1 7日进 入 降 水 集 中 期 后 , 6月 l— 2 7 1日 浙江 西 南部地 区出现 连续 大 到暴雨 天气 ( 1 。 表 ) 各地 出现 明
显 的汛情 和 地质 灾害 : 紧水 滩水 库水 位 多次超 过 汛限 水位 。 并 于 6月 1 8日 1 :0左右 开 闸泄洪 , 90 6月 1 9日 1 :0起加 10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第 1 0 2年 2期
资源 与环境 科学
浙 西 南地 区一次 连续 大 到暴 雨 天气 过 程分 析
朱 科 卢 琪 陈华 霜 王 益琴
(浙 江 省 云 和 县 气 象 局 , 江 云和 3 3 0 ; 遂 昌县 气 象 局 ;。 浙 2 6 0 丽水 市 气 象 局 )

青岛机场一次台风外围暴雨天气分析

青岛机场一次台风外围暴雨天气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8)青岛机场一次台风外围暴雨天气分析刘 曦,刘 源,贺晓霞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山东青岛 266300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葵花8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分析了2020年8月25—26日处于台风外围的青岛机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

发现台风外围环流背景是青岛机场出现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因素。

虽然台风外围环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冷空气交汇于山东中部地区,形成大范围长时间的主雨带,但青岛地区受台风倒槽的影响,持续有对流云团生成,并且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加强发展。

由于青岛崂山山区地形造成的迎风坡效应,同时26日青岛地区水汽条件较好,尤其是水汽通量散度达到-26 g/(cm2·hPa·s)有利于青岛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使得包括青岛机场在内的青岛城阳区和即墨区局地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

关键词 大暴雨;青岛机场;台风外围;地形抬升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8–0193-03台风外围暴雨是台风暴雨的主要形式之一,孙建华等[1]研究表明,台风与西风槽远距离相互作用产生的大暴雨约占华北大暴雨的32.2%。

杨晓霞等[2] 研究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暴雨年均2.5次,且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

丛春华等[3]利用多年中国地面基准站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统计显示,环渤海地区和川陕交界处为中国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高发区。

当台风外围环流或倒槽遇上急流、西风槽等西风带系统时,往往会出现暴雨天气[4-5]。

此类暴雨一般比台风本身环流的降水大得多。

另外,冷空气也是产生台风外围暴雨的重要因素,有时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结合并不明显,但若有小股冷空气配合也可以产生暴雨天气[6]。

2020年的8号台风“巴威”沿我国东部洋面北上,8月26日受台风倒槽影响,青岛地区出现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以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为主,结合葵花8卫星云图、常规天气资料,结合青岛地形因素,分析了此次出现在青岛机场的台风外围暴雨天气过程。

甘肃白银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_景怀玺

甘肃白银市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_景怀玺

图2 Fig. 2
2011 年 5 月 28 日 08 时 500 hPa 高空实况图 ( 实线: 等高线, 虚线: 等温线) The 500 hPa height field at 08 : 00 on May 28th,
2011 ( solid line for contour line,dashed line for isotherm)
[2 - 10 ]
收稿日期: 2011 - 10 - 27 ; 改回日期: 2012 - 05 - 21 “白银市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 ” ( RK20085 - 2 - 054A) 资助 基金项目: 白银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简介: : 景怀玺( 1964 - ) ,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工作. E - mail: jinghx@ sina. com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12 , 30 ( 3 ) : 443 - 450
443




30 卷
700 hPa 层上表现为显著干区, 地面上水汽条 程前, 件较好( 露点温度在 10 ~ 12 ℃ 之间 ) , 呈现“上干下 ” ; , 700 hPa 层和 湿 的不稳定状态 过程临近结束时 地面上均为显著湿区, 表明暴雨过程中湿层厚度显 700 hPa 温度减 500 著增大; ( 2 ) 层结条件: 过程前, hPa 温度差其高值区中心位于暴雨发生区达 24 ℃ 以上, 不稳定能量积聚相当明显; 过程临近结束时, 700 hPa 温度减 500 hPa 温度差 < 18 ℃ , 不稳定能量 得到明显释放。说明此次暴雨过程低层的温度脊发 展强盛, 从而使大气层结不稳定度相应增大 , 易发生 700 hPa 层有切 强对流天气; ( 3 ) 强迫抬升: 过程前, 变线; 过程临近结束时, 地面上有辐合线, 表明本次 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影响系统是 700 hPa 层上的切变 线和地面的辐合线。 由于低层的强烈辐合, 进而产

江汉平原中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江汉平原中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及其 对暴 雨 的激发 作用 ,并 强调在 暴 雨预报 过 程 中
出 :梅雨 期 暴雨 是在 不 同尺度 天气 系 统 的共 同作用
Ke wo d : o e d s e rl e c u e o r a o ; r cp t t na e ; i g o t ay i y r s v r x a h a n ; a s f o m t n p e i i i r a d a n s c a l ss t n i f i ao i n
ar r emanlre saecrua o y tmsmp c n i v n;2 tev re dwam a n f o ly ri iaet i g —c i lt ns s h a l c i e a t gt s e t () otxa r s rieo lw— e i i h e h n e h l a s
7月 1 3日发 生在江 汉平原 中北部 的暴 雨过程进行 了诊 断分析 。结果表 明, ( )高空低槽东移是影响此次 强 1
降水过程的主要大尺度环流背 景; ( ) 2 低层低涡暖切 变和低 空急流是暴 雨的直接 影响系统; ( ) 3 有利 的热 力水 汽条件 和动力条件是 强降水产生和维持的机制; ( ) 4 卫星云 图上 “ 人”字型 、 “ ” 字型云 系和 多普勒 V 速度 资料上的 “ 逆风 区” 、 切变可作为判断强降水 落 区落点 的依据 风 关键词 : 涡切 变;降水 成因;暴 雨落 区;诊断分析 低
月 q吾
进行 综合 归 纳和 分析 时【 指 出:湖 北省 区域 性 l
长 江 流 域 梅 雨 期 暴 雨 是 夏 季 主要 的 灾 害 性 天
气之 一 ,一直被 广 大气象 工 作者所 关 注 。陶诗 言指

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成因分析

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成因分析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暴雨预报是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雨过程的直接制造者。

朱乾根等[1]指出,暴雨(特别是连续暴雨)的重要条件为降水持续时间。

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暴雨,其中:天气尺度系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只会引发短时暴雨,但若干中小尺度系统的连续影响可使暴雨系统维持或加强。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辽宁暴雨频发时期,本文选取2016年7月30日至8月2日发生在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主要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雷达资料3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暴雨产生机制,以期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天气实况2016年7月30日20:00至8月2日8:00,辽宁省出现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同时伴随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图1)。

本次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29.8mm ,降水量居前3位的分别是瓦房店万家岭(208.6mm )、凤城石城子(162.1mm )、瓦房店老爷庙(161.3mm )。

其中,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大连和丹东部分乡镇。

此次天气过程中出现了较强的对流天气,8月1日14:00,锦州凌海双羊镇出现10级瞬时大风;全省共监测到闪电6568次。

2环流形势的演变7月30日20:00,500hPa 巴尔喀什湖附近为低槽,贝加尔湖为高压脊,内蒙古中部至河北南部为低槽,副高呈带状分布,588dagpm 线位于朝鲜北部,辽宁地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

河南、山东北部以及大连地区风速依次递减,分别为12、10、8m/s ,大连地区存在风速的辐合,辽宁西部和大连地区开始降水。

850hPa 辽宁北部有一横切变,辽宁受西南气流影响,低压带控制辽宁地区。

7月31日上午8:00,500hPa 高空槽东移加强成一低涡,588dagpm 线南落至朝鲜中部,降水进入辽宁。

850hPa 切变东移加强成一涡旋至内蒙古和辽宁交界,本溪、辽阳、沈阳和铁岭一带存在偏南风风速辐合区,最大风速为8m/s ,相应风速辐合区降水加强。

重庆市暴雨天气特征分析及成因

重庆市暴雨天气特征分析及成因

重庆市暴雨天气分布特征及成因摘要:根据对重庆市2002~2012年近十年的暴雨数据做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指出重庆市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可以得出其年变化、月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对重庆市暴雨进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成因分析,主要是西南低涡、低空急流、江淮—川东切变线、低压槽、冷空气、水汽条件、地形因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重庆市市政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重庆市暴雨天气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暴雨;特征;成因;措施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ainstorm data of Chongqing in 2002 to 2012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is data on the time and space,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rainstorm in Chongqing mainly in June to September, and its yearly variation, monthly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rawed.Analyzing the rainstorms in Chongqing from the point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ainstorm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Jianghuai - eastern Sichuan shear line, low pressure trough, cold air, moisture conditions, topography, global warming, the impa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some other factors. Besides , it puts forward som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rainstorm; characteristic; cause of formation; measures1 引言暴雨指的是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mm的降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接第2 上 2页 )
S g i c n e o e Be e tM o i a i n S se o o i lS c rt i n f a c ft n f tv t y t m fS ca e u iy i h i o
LI n xa U Qig i

2 ・ 3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 N EA D 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2 7卷
第 4期
从红外云图也 可发现 , 月 1 8 1日 0 7时 3 0分 , 忻州市西南一
带大 , 东北角小 , 以大 降水 出现在岢岚 、 所 五寨 、 忻府 区、 襄 、 定 静 乐地 区, 东北角代县 、 繁峙较小。
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既要考虑 地形 影响 , 又要判断高 、 低空形势
及 物 理 量 场 配 合 , 种 要 素 错 综 复 杂 , 变 万 化 , 以精 细 定 量 各 千 难
槽 正在酝 酿东 南下 ,东北 部有 发展完好 的东 北冷 涡 ( 以东 经
15 , 2 。北纬 5 。 O 为中心 ) 后部不断地下甩冷空气 , 南部 四川 到甘肃 南部沿 580gm线外围强大的南风水汽输送通道 已经建立 。 8 p 到 了 1 8时 ,副高外 围的南 风急流头北伸到忻州市东南部 区 11 0 3






7. 20
3. 91




8 . 1 2
8. 35


7I 52
2 灾情
根据灾情上报情况 : 忻州 市保 德县韩家川 乡灾情 较为严重 , 造成 山洪爆发 , 山石滚落 , 道路泥泞 , 田淹没 , 农 直接经济损 失约
5 4万余 元 。 3 天气 形 势 分 析 31 环 流 形 势 分 析 .
ABSTRACT : F in s steb scfau ftesca e u t y tm n h ud b h nt fpoe t n a dmoiain i t are si h a i etr o o ils c r ysse a d s o l e teu i o rtci n t t n i e h i y o v o —
并在忻州市一带配合有南风风速辐合区 ,由此形成深厚 的气流
垂直辐合抬升机制 ; ( )由于大气环流形势作用影 响,促使副高外围边缘 k指 3 数 、I S 指数等能量场急剧上升 , 汽通量值迅速增大 ; 水 ( )从强降水 时段 的 k指数 和 7 0h a相对湿度 、 4 0 P 散度场等 物 理量场看 出 , 州市西南范 围为大值区 、 忻 东北小 , 这些参 数和
tew oepoeso t e o a ris r esuho izo n e ecue fh a s r ouigo c a cn iosad h hl rc s fh r ̄ n nt m i t o t f nhu adgt t a sso eri t m,f s nat l odt n n e l a o nh X sh t no c n u i

降水量 4. 76 4. 27
4. 35
东风 回流 区,有利于拦堵偏南气 流北 上从而产生辐合上升运
忻府 区 原

动 。到 了 1 1日 0 , 8时 南风水汽通道彻底打通 , 且在河套 以西有
人字型切变存在 , 在忻州市一带有南风风速辅合 现象 , 并 从而形
成 水 汽 积 累 态势 并 产 生 辅 合 上 升 运 动 。
4 小 结
带有很强降水云系发展生成 。
32 物理 量 条 件 分 析 .
从 k 指数 场看 , 1 从 0日2 O时的 2 4℃左右到 1 1日 0 8时迅 速增加至 3 6℃附近 , 明不稳定 能量发展增强 。 说 8 1 月 1日 0 时 7 0h a 8 0 P 水汽通量散度场 , 忻州全市范 围为
进行 了分析。得 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形成原 因, 实况作为 着眼点 , 把 旨在 寻找指标 , 为今
后 暴 雨预 报 积 累经 验 。
关键词 : 雨天气; 暴 大气环 流; 物理量指标 ; 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4 81 . P 5 .+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6 2 (0 2 0 —0 3 0 10 — 4 92 1 )4 0 2 — 2
收 稿 E期 :0 2 0 — 1 l 2 1 — 3 2
作者 简介 : ) 1 申媚 贤, ,94年 出生 ,0 7年毕 业 于南京信 女 16 20 息 工程 大学 , 高级 工程师 ,3 0 0 山西省忻 州市气象局 040 ,
图 1 0 0年 8月 1 2 1 1日 0 8时 80h a天气图 5 P
具 有抽 吸作 用 。 参 考 文 献
2 (0 之 间 , 0 1 S ) 西北地 区正值大 , 明强降水时 2 0h a高空 说 0 P
气流有抽吸作用。 8月 1 1日 0 时 ,0 P 8 70h a比湿 场 在 1 . 附 近 , 0g g k 同样 是 西
南大东北小 , 此时达到最大值 , 此参数与 降水 大小 落区成正相关 吻合 。 7 0h a 对湿度场来看 ,0日2 0 P 相 1 0时忻州市大部 分地 区相 对湿度在 5 %左右 , 1日0 0 1 8时增大到 8 %的范 围内,且西南一 0
实 况 见 表 1 。
( )8月 1 3 0日 0 8时 8 0h a 如 图 1 示 )忻 州 市 地 区有 5 P ( 所 ,



降水量 6. 51 7. 90
8. 06
县 繁 宁

名 峙 武

降水量 2盘 5 5. 71
. 97 5.
县 河 保

名 曲 德
表 1 降 雨量 mm
21 0 0年 8月 1 至 1 受高空冷空气和 中 、 1 21 3, 低空切变线及
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共 同影 响 ,忻 州市 出现 了入 汛以来最
强的一次降水 天气过程 。8月 1 0时到 8 1 01 2 3 月 1日2 时 , 0 _ 忻 州市 的代县 、 繁峙 、 曲 、 德 、 关 降了大 到暴雨 , 河 保 偏 忻府 区 、 定 襄、 原平 、 五台 、 宁武 、 神池 、 五寨 、 岢岚 、 静乐 降了暴雨 。具体降水
a mi g a n iao s h c y g i e t e p e it n o i so s i n t d c tr ,w ih ma u d r d ci f a n t r . i h o r m
KEYW O RDS:ris r ;t s h rccru ain; h sc 1 n p yia dc tra a ss o i o i l
lx O m(m ) . a. , O l g c z 1 P-S 表明有水 汽通量积累现象。 -h ~ 同样 ,从 70h a水汽通量场上也发 现 ,1日 0 0 P 1 8时水汽通
量达到最 大值 , 4 6g -h a1m 。 为 ~ .1P -c ~ S" .
s 指数场 , 1 I 从 0日 2 0时的正 3 个单位附近降到 了 1 1日0 8
时的负值 , 不稳定能量出现 了加强态势。 从 8月 1 1日 0 8时 7 0 h a散度 场看 ,忻州 全市 在一 0 0 P 1~ 0 1 S- 间 , (0 - 之 ) 西部地 区一 O 1 -S ) 1 (0s 范围 , 部在 0个单位 附 东
近 , 明气 流 辐 合 现 象西 部 大 于 东 部 。 说
[ ] 周一鹤 , 1 施友功 , 王余初. 山西天气预报手册[ ] s. 北京 : 象 气
出版 社 . 9 9 18 .
[ ] 朱乾根 , 2 林锦 瑞 , 寿绍 文 , 天气 学原理和 方法[ . 京 : 等. M] 北 气象出版社 ,07 20.
An l sso h a a t rsiso g o a i so m a y i n t e Ch r c e it fa Re i n l c Ra n t r
暴雨在 山西北 中部并 不多见 , 但一 旦出现 , 造成的灾害损失 不可低估 , 因此研究触发暴雨天气 现 的各 种环流形势 、 物理机
( )8 1 8时 50h a 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 , 北 1 月 01 0 3 0 P , 西 部在新疆西北部 即东 经 6 。9 。 0~ 0 ,北 纬 4 。6 。 O~ 0 区域有深厚冷 低
(. 1山西省 忻州 市气 象局 , 山西忻州 , 3 0 0 2山西 省大 同市 气象局 , 0 4 0 ;. 山西大 同 , 3 0 0 071;
3山西 省繁峙 县气 象局 , . 山西繁 峙 ,33 04山西 省原 平市 气象 局 , 0 40 ;. 山西原 平 ,3 10 0 40 )
摘 要 : 高、 空天气实况到 多种物理 量场要 数等方面 , 忻州市 出现 的区域 性暴 雨天气过程 从 低 对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N EA D 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2 7卷
第 4期
● 问 题 探 讨

次 区 域 胜 暴 雨 天 号 特征 分析
申媚 贤 , 乔金 海 , 爱 东 。 , 刘 张 婕 , 张俊 琴 4王 文祥 ,
S N iin, AO ih i LI Aio g Z HE Mexa QI Jn a , U d n , HANG i , Je
ZHANG u qn,W ANG e xa g Jni W n in
ABS TRACT: B sdo ehg n w a i d c a w ah r o d i s n a yp yia q a ty f ls tep p r n l e ae nt iha dl — lt eat l e te n io d m n h s l u ni ed , a e a z s h o tu u c tn a c ti h a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