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一课《晏子使楚》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教学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尊严的事例。
2、学会推理,学懂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晏子使楚》一文中的大概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我们也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会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
找到了跟你同桌交流。
2、同学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愿意大声读出来?(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读明白了什么?(必须去做,即使你不愿意,也得去做。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我们说这个楚王一开始是准备干嘛的?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有几次想侮辱晏子?到底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板书:侮辱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5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吗?(2)指名回答。
(楚王想借钻狗洞来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3)你怎么知道这是狗洞呢?“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让晏子从这个一米高的洞里钻过去,这对于晏子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是一种人格的侮辱。
)板书:钻狗洞--2、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1)师:“瞅、冷笑”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2)指导朗读这句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晏子使楚》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是一篇充满语言艺术的历史故事,同学们在做句子赏析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斗智。
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五尺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他的话妙在哪儿呢,妙在他让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为什么?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
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
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所以只好打开城门。
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
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
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次回敬楚国: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无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这段对话非常精彩,不仅是晏子的语言精彩,因为他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极其有趣,他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使楚》译文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奉命出使楚国。
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以智慧和口才闻名于世。
当晏子到达楚国的城门口时,楚国的守卫故意不开正门,只开了旁边一个小门让晏子进去。
晏子站在门口,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狗洞,不是城门。
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那我就从狗洞进去;如果我访问的是正常的国家,就应该走城门。
”守卫无奈,只得打开城门让晏子进去。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不屑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竟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出使。
”晏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上万户人家,人们张开衣袖就能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只是我们齐国派遣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对象。
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到贤明的国君那里,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到无能的国君那里。
我是最无能的,所以就派我出使到楚国来了。
”楚王听了,无言以对。
在招待晏子的宴会上,楚王故意让人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经过。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押解的人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笑嘻嘻地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站起身来,郑重地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只是叶子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
现在齐国人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难道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听后,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也让楚王对他刮目相看。
在这场外交交锋中,晏子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以巧妙的言辞应对楚王的刁难,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晏子的出使,不仅让楚国认识到齐国的实力和尊严不可侵犯,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颂千古的佳话。
他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明白,面对他人的故意刁难和不友好,我们不能退缩和畏惧,而要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以理服人。
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

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但是古代有一个叫晏子的人却一次次受到故意的刁难,而结果却让刁难他的人脸面丢尽,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欢迎来参考!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楚王仗着自已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然后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然后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然后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然后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教案

启发思维。同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课文内涵。
THANKS
呈现环节: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3 检查自读情况
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读音和 断句错误。
练习环节:深入探究,理解内涵
01
02
0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 点、难点问题,如晏子的 性格特点、楚王的形象等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
$number
楚》教案
{01}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评价与反馈机制 • 作业布置及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内容概述
本课选自《史记·管晏列传》,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巧妙应对楚王的侮辱,维护了个人和国家 的尊严的故事。课文内容情节紧凑,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与技能
02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0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课文。
教学目标与要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

形容齐国人多的句子,可以分别概括为成语 张袂成阴 )、( 挥汗如雨 )、( 摩肩接踵 )。 (
阅读课文,思考
晏子出使秦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又 是怎样应对的?
楚王刁难 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 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 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 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 个洞进去。 开狗洞 楚王败 晏子应对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 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 进去。 访问狗国 晏子胜
课文详解
橘
生于淮南--生于淮北--橘 枳
水土不同 人 生长于齐--- 劳动 入 楚---- 盗贼
社会风气、国君治理 不同
课文详解
晏子和楚王的三次交锋
楚王侮辱 要晏子钻狗洞 说晏子是下等人 说齐国人是强盗 晏子反驳 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结果 “只好”大开城 门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 “只好”陪着笑 来访问楚国 好人到了强盗国就会 “只好”赔不是 变成强盗
【强盛】强大而昌盛(多指国家)。例 句: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 越来越强盛。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 例句:侮辱残疾人士是一种不道德的行 为。 【得意扬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 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例句:赢得 比赛后,齐威王得意扬扬起来。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 静的样子。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橘、柑、橙、 柚。 【安居乐业】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例句:只有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老 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课文详解
他的目的达到了吗?浏览课文,把他 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1.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2.楚王只好陪着笑。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 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1《晏子使楚》课件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2:34:27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52021/8/52021/8/5Aug-215-Aug-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5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5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5日星期 四2021/8/52021/8/52021/8/5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52021/8/5August 5,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
晏 子 使 楚
《 晏 子 春 秋 》
1、走近晏子
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外交家。 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以 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 诸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

晏子 (?—前500)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
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 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他主 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 反对厚赋重刑。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 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 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 春秋》一书。
第五行
出使
侮辱
反驳
维护
尊严
请用上第五行的词语说说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 次反驳楚王,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 使楚
抓住中心,理清脉络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
,
然而,晏子
从这以后,楚王
。
!
默读课文,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 晏子的呢?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 晏 子 春 秋 》
解题 使:出使,代表国家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 “晏子使楚”: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
孔子 晏子
老子 荀子
孟子 韩非子
庄子
……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
wǔ rǔ huǎng bì jǔ qiú xī
chén huái gān jú zhǐ zéi péi
考一考
第二行
巧记生字
敝的笔顺(中间一竖要拉通)
枳 柑 橘 (它们偏旁相同,都跟“树木”有关) (中间不是“口”)
臣
贼 (盗贼)
械(机械)
赋(天赋)
第三行 近义词
得意扬扬——自鸣得意 面不改色——神色自若 安居乐业——安生乐业 赔不是——赔笑脸
第四行
摩肩接踵 举袂成阴 挥汗如雨
以上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都可以用来形容人流多,繁忙拥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ái(
)
)
āi(
)
谢谢大家!
只好大开城门
没人才
没出息
下等国
强盗国
只好陪着笑
只好赔不是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guī jǔ gān 源自 )( )( qiú fàn péi zuì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悔( ) 辱( 侮( ) 褥( 淮( ) 赔( 准( ) 陪( ) 慌( ) 谎( ) 钳( ) 柑( ) ) ) )
•。
推理: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 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我是下等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 下等国 )。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 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 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 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jú
) (
dào zéi
)
敝( 蔽( 枳( 织(
) 嬉( ) 嘻( ) 贼( ) 绒(
) 因( ) 囚( ) 距( ) 矩(
) ) ) )
三、补充词语。
实( ( )实( ) 面不( ) 不( )( )代( ) 安( ) 了如( )乐( )( ) )
)好无(
四、多音字组词。 mò( 没 méi(
) 挨
头脑风暴
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 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 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 “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 而我恰恰相反 。” 路。”歌德却说:“ 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 说说:歌德的语言有什么妙处?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 晏子
侮辱
钻狗洞
反击
是狗洞
结果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任务: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 事? 活动步骤: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 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活动要求: 1、边读边思考; 2、时间:6分钟。
学习生字词:
yà n 晏子
zī chǒu bì wǔ 敝国 侮辱 瞅(一眼) 临淄
活动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活动任务:思考在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想 几次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结果如 何? 活动步骤: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活动要求: 1、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2、时间:12分钟。
人物 原因
想乘 机侮 辱宴 子, 显显 楚国 的威 风。
第一 回合 钻狗洞
第二 回合
第三 回合
结果
楚王
(侮辱)
齐国 齐国人 从这 没人 没出息 以后,
晏子
(反驳)
楚王 不敢 楚国 人多 柑橘 不尊 = 重晏 我最不 狗国? 齐国人 子了。
中用。
活动四:细读课文、品味形象 活动任务:思考问题:晏子在每次反驳楚 王时所用的语言妙在哪儿?你能看出晏子 是个怎样的人? 活动步骤: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分享交流。 活动要求:时间10分钟。
qiúfà n huá i huǎng ju yā 撒谎 规矩 押着 囚 犯 淮南 威风 出息 柑橘 国势 盗贼 实话实说 得意洋洋 安居乐业 面不改色
课文的主要内容:
• 本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 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 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 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活动任务: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 写的? 活动步骤: 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代表分享交流。 活动要求: 1、边读边思考,并给课文分段; 2、时间8分钟。
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 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 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 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 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古文: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mè i) 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 为无人! 夸张
三段论(将计就计)
•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 去; • 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 去; • 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 第一次斗智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 人:“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 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 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推理:
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 访问狗国钻( 狗洞 ), 楚国让我钻狗洞, 所以楚国是( 狗国 )。
• 第二次斗智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
第三次斗智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 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 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 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 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 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 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打比方)
评价:
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所表 现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维护 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使:出使。
楚:楚国
晏子:“子”是 古代对有学 问有贡献的男 性的尊称。比 如:孔子、孟 子等。
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中心小学 盛文华
教学目标: 1、会写“侮、辱”等14个生字,会认“ 敝 、柑”等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 3、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晏子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 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和维护国家尊严 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晏子机智的回答 中体会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