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电站锅炉炉膛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窑炉设计毕业论文【最新范本模板】

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天然气辊道窑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年月日摘要本文为天然气辊道窑设计。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为了对其他数据整体更好的把握,设定为三块砖并排行进的走砖方式。
窑炉总长64。
32米,有效宽是2.3米,烧成温度是1210℃。
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燃烧器采用高速脉冲烧嘴,外加套管代替烧嘴砖的方式,可有效的提高燃烧质量。
事故处理孔的布置相对密集,相对交错布置.排烟口和抽热风口分别设置在辊上下,且在这些区段的前后设有挡墙和挡板,有效加强内部气体滞留时间,提高冷热交换效果.窑体多使用轻质材料,在保证窑外生产管理环境的前提下减少窑墙厚度,加强保温效果;燃烧器分布较广,在预热带中前段基本只有辊下才有烧嘴,有利于节省燃料,调节温差,使制品烧成质量极好;缓冷段设置较长,有利于控制产品缺陷;每两节就有一对测温孔,测温管分别从窑顶和侧面伸入,侧面的测温孔相错布置,有利于全面获取窑炉内部相对较接近的温度数据。
为了方便砌筑工作,在设计中我将砌筑考虑在内,在高度方向上尽可能不砍砖,且计算中已经将单砖和泥浆厚度带入到设计中。
本设计将在缓冷抽出的热风部分用于助燃,加强了燃烧和预热效果,且其余废热和预热带抽烟段抽出热烟用于干燥及生活用水,能很好的节能减排。
我设计的辊道窑,窑体趋向轻小型化,设计可能相对保守,但都求实用。
全窑采用气密性良好的布置,尽可能隔绝窑内外环境,倡导洁净生产,优化工作环境。
关键词:快速烧成、辊道窑、保温、节能AbstractI design task as ” an annual output of 800,000 square meters of natural gas roller kiln "After the analysis of raw data and calculations, in the grasp of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other data, I set three brick brick walk way to move side by side.Total length of 64.32 m the furnace, the effective width is 2.3 meters, the firing temperature is 1210 ℃. Using natural gas as fuel, high—speed pulse burner burner, plus a brick burner casing instead of the wa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bustion quality.Accident relatively dense arrangement of holes,relatively staggered layout.Exhaust port and pump hot air up and down in the roll were set, and in these s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taining wall and the baffle has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gas retention time,improve the exchange of hot and cold effect。
锅炉毕业设计

锅炉燃烧设备是组织燃料安全经济地燃烧的生产装置。我国发电厂大型锅炉主要是固态排渣煤粉炉。毕业设计是对煤粉燃烧器及炉膛的结构、原理、特点进行分析设计,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证明煤粉燃烧器及炉膛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锅炉使用的燃料以煤和油为主,近年来因世界油价猛涨,燃煤锅炉的比例有所增加。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为了加快火电厂建设速度,降低火电厂每千瓦设备费用、基建投资、金属耗量、运行管理费用,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节约燃料,电厂锅炉总的趋势是向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
煤灰熔融性:
变形温度:
软化温度:
融化温度:
1.1.2
水分与灰分的含量常受外界影响而变化,从而引起其它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确切地反映煤的特性以及使各种煤的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就不仅需要知道煤的各种成分含量,而且还需要知道各种成分含量的基准(即所处状态和条件)是什么。为了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的需要,通常采用的基准有以下几种:
1080t/h锅炉燃烧系统设计
摘要
1080t/h锅炉燃烧系统的毕业设计主要为炉膛燃烧系统的设计。在炉膛燃烧系统的设计中,要对炉膛、燃烧器及屏式过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和热力计算。对燃烧系统进行初步的经济性分析,炉膛的设计要从燃料的选择开始,炉膛必须能适合燃料燃烧的要求,使燃料充分的燃烧;屏式过热器布置在锅炉炉膛的上方,过热器吸收了炉膛必需的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并把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限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要充分发挥烟气流的偏移能起到阻尼和导流作用。
收到基 是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在内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标准。其计算公式为:Car+Har+Oar+Nar+Sar+Aar+Mar=100%(1-1)
空气干燥基是以空气风干后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计算标准。其计算公式为:Cad+Had+Oad+Nad+Sad+Aad+Mad=100%(1-2)
锅炉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任务1.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科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实践活动。
(1)本设计要求学生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火电厂三大主设备之一的)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细致的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将来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事故预防、分析、处置能力。
(2)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改造、专业论文写作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技术表达的能力。
2.任务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分: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和计划阶段、设计(论文)阶段、修改阶段、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1.选题和资料收集(要求)本次毕业设计规定课题是《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对策》,进行资料收集,以国内主力机组资料收集为主。
本专业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向仅供学生参考,鼓励毕业生能够自己从有关单位寻找更有实际意义的,并能为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的项目或课题。
2.分析计划阶段(要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开题报告。
(1)进行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
通过现场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选题内容所涉及的设备、技术方案等领域的现状(包括现场的需求、主要观点、前人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已的思路和见解,或提出自已的解决方案或途径,同时思考完成本设计或课题条件是否具备,而不仅仅是相关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砌"。
电厂锅炉毕业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is made for a low heat value power plant inYan Zhou coal manage bureau.This term aims at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regions,and choosing the CFB.So the inferior fuel can be used as treasure.It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and also solves the polluteion. The entire design involves the direction and drawings of initiation design calculation.This direction of initiation design is mainly composed of basic part,special part and traslation.In Basic par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plant of Ji San,along with the generating sets and the situation arrangement of main plant buildings.And draws up the thermal dynamical system in principle,selects the type of the main accessorial equipments.The special par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calculate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mbustion system,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fan.In the translation part,an English article written by a scholar from Taiwan is translated. Drawings of initiation design is the system and the situation arrangement of main plant buildings, including drawing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the plane disposal drawing of the substrate of the boiler room, the plane disposal drawing of the running floor along with the upwards of the boiler room, the plane disposal drawing of the running floor of the turbine room,
300mw京西无烟煤电站锅炉毕业设计

300mw京西无烟煤电站锅炉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锅炉特点......................................................... - 8 - 1.1 锅炉型式的选择和性能要求:.......................................... - 8 -1.1.1 锅炉整体外型的选择:.......................................... - 8 -1.1.2 性能要求...................................................... - 9 - 1.2 锅炉满足的基本性能:................................................ - 9 -1.2.1 负荷特性...................................................... - 9 -1.2.2 运行方式...................................................... - 9 -1.2.3 高加解列工况.................................................. - 9 -1.2.4 过热器和再热器蒸汽温度控制范围................................ - 9 -1.2.5 炉膛燃烧室承压能力........................................... - 10 -1.2.6 过热器和再热器汽温偏差....................................... - 10 -1.2.7 锅炉效率..................................................... - 10 - 1.2.8 锅炉启动时间和寿命:............................................. - 10 - 第二章锅炉内系统流程.................................................. - 11 - 2.1水汽流程........................................................... - 11 - 2.2 烟、风流程......................................................... - 12 - 2.3蒸汽系统流程....................................................... - 12 -2.3.1 过热蒸汽系统流程............................................. - 12 -2.3.2 再热蒸汽系统流程............................................. - 12 - 第三章锅炉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 12 - 3.1 炉膛及水冷壁....................................................... - 13 -3.1.1 炉膛设计特点................................................. - 13 -3.1.2 水冷壁结构................................................... - 14 - 3.2 汽包............................................................... - 15 - 3.3 过热器、再热器和减温器............................................. - 15 -3.3.1 过热器....................................................... - 16 -3.3.2 再热器....................................................... - 16 -3.3.3 减温器....................................................... - 17 - 3.4 省煤器............................................................. - 17 - 3.5 燃烧设备........................................................... - 18 - 3.6 空气预热器......................................................... - 19 - 3.7 冷灰斗............................................................. - 20 - 第四章锅炉辅助设备.................................................... - 21 -4.1 钢构架和平台楼梯................................................... - 21 - 4.2 吹灰系统和烟温探针................................................. - 21 - 4.3 炉顶和炉墙密封..................................................... - 22 - 4.4 运行问题........................................................... - 22 -4.4.1 管内结垢..................................................... - 22 -4.4.2 积灰(结渣)................................................. - 23 - 4.5 锅炉的保护......................................................... - 23 -4.5.1 旁路系统..................................................... - 23 -4.5.2 水冷壁系统、过热器系统的保护................................. - 24 -4.5.3 再热器系统的保护............................................. - 24 -五、计算部分........................................................... - 24 -5.1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 24 -5.1.1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 24 -5.1.2 煤种判别..................................................... - 24 - 5.2 燃烧产物计算....................................................... - 25 -5.2.1 空气平衡表................................................... - 25 -5.2.2 燃烧计算表................................................... - 25 -5.2.3 烟气特性表................................................... - 26 - 5.3 烟气焓温表......................................................... - 27 -烟气焓温表续表:................................................... - 28 - 5.4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 29 - 5.5 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 30 -5.5.1 炉膛结构设计................................................. - 30 -5.5.2 炉膛几何特性计算............................................. - 32 -5.5.3 炉膛热力计算................................................. - 34 - 5.6 屏式过热器计算..................................................... - 37 -5.6.1 屏式过热器结构计算........................................... - 37 -5.6.2 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 - 39 - 5.7 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 41 -5.7.1 高温对流过热器结构设计....................................... - 41 -5.7.2 高温对流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 42 -5.7.3 高温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 - 43 - 5.8 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 45 -5.8.1 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 45 -5.8.2 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数据....................................... - 47 -5.8.3 高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 47 - 5.9 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结构尺寸计算....................... - 49 -5.9.1 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结构计算..................... - 49 -5.9.2 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热力计....................... - 51 -5.9.2.1 低温再热器引出管........................................... - 51 - 5.10 低温过热器设计计算................................................ - 56 -5.10.1 低温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 56 -5.10.2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 56 - 5.11 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 58 -5.11.1 低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 58 -5.11.2 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 59 - 5.12 减温水量校核...................................................... - 61 - 5.13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 61 -5.13.1 省煤器结构设计.............................................. - 61 -5.13.2 省煤器结构尺寸计算.......................................... - 63 -5.13.3 省煤器热力计算.............................................. - 63 - 5.14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 65 -5.14.1 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 - 65 -5.14.2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 65 - 5.15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 - 67 -5.15.1 数据修正.................................................... - 67 -5.15.2 排烟温度校核................................................ - 68 -5.15.3 热空气温度校核.............................................. - 68 -5.15.4 热平衡计算误差校核.......................................... - 68 - 5.16 热力计算数据汇总.................................................. - 69 - 结束语................................................................. - 74 - 参考文献............................................................... - 74 - 附录................................................................... - 75 - 各部分结构尺寸图................................................... - 75 - 外文翻译........................................................... - 81 -设计任务书......................................................... - 75 - 开题报告........................................................... - 75 -摘要在我国自然资源中,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但煤炭资源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低压电站锅炉的炉膛结构设计与燃烧效果分析

低压电站锅炉的炉膛结构设计与燃烧效果分析在低压电站锅炉中,炉膛结构设计和燃烧效果是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本文将探讨低压电站锅炉的炉膛结构设计和燃烧效果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一、炉膛结构设计1. 炉膛布置:对于低压电站锅炉来说,炉膛的布置需要合理设计,以确保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燃烧和热交换。
常见的炉膛布置方式有水平布置、比例布置和本架布置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燃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炉膛布置方式。
2. 炉膛尺寸:低压锅炉炉膛的尺寸要足够大,以满足燃料燃烧所需的空间和氧气供应。
同时,还要考虑炉膛的热量传递和柱流混合情况,合理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和热负荷。
3. 燃料喷射方式:燃料的喷射方式直接影响燃烧过程中的燃料分布和混合情况。
常见的喷射方式有喷嘴、喷焰枪和辐射喷射器等。
根据燃料特性和炉膛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燃料喷射方式。
4. 炉膛形状:炉膛的形状对燃气流动和热量传递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炉膛形状有矩形、圆形和环形等。
根据燃料特性和燃烧要求,选择合适的炉膛形状。
5. 炉膛材料:炉膛的材料需要耐高温、耐腐蚀,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常见的炉膛材料有耐火材料、不锈钢和合金钢等。
选择合适的炉膛材料,可以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燃烧效果。
二、燃烧效果分析1. 燃烧效率:燃烧效率直接反映了锅炉的能源利用率。
提高燃烧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合理设计炉膛结构,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和热量交换,并根据燃料和空气的理论配比,控制燃料的供给量和燃烧温度,以提高燃烧效率。
2. 低排放:低压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
通过合理设计炉膛结构、控制燃烧温度和燃料供给量,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达到低排放的要求。
3. 燃烧稳定性:燃烧稳定性是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炉膛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燃料的分布和混合情况,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和热负荷,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毕业设计(300MW电站锅炉热力系统和燃烧器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300MW电站锅炉热力系统和燃烧器系统设计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班级:热能071学号:************学生姓名:*******:***2011 年 6 月300MW电站锅炉热力系统和燃烧器系统设计Design for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burner system of 300MW boiler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班级:热能071学号:200701124213学生姓名:卢万飞指导教师:孙昆峰2011 年 6 月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电网容量也随之增长,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电力产业已刻不容缓。
本文以300MW锅炉机组的热力系统和燃烧器系统设计计算为例,简述了大型电站煤粉锅炉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对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锅炉设计中应用的期望。
本文叙述了300MW电站锅炉热力系统和燃烧器系统的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了锅炉的整体布置,包括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布置;然后确定锅炉的汽水系统和烟风系统的流程,并绘制锅炉热力系统图;最后详细阐述了锅炉各个受热面的结构设计以及热力计算过程,并进行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以及计算结果校核。
本文还对锅炉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和燃烧器主要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锅炉汽温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300MW电站锅炉热力系统燃烧器设计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ower load, power capacity and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als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on design for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burner system of 300MW boiler,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design steps and methods of the large-scale coal power plant boiler, and results analysis, and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n boiler design.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burner system of 300MW boiler. Firstly, we determine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boiler, including the former screen superheater, rear screen superheater, convection superheater, high-temperature reheater, low temperature reheater, economizer and rotary arrangement air preheater; and then we determined the the water flow system and smoke flow system, and drew the diagram of boiler thermodynamic system; At last, we detailed elaborated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each heating surface of boiler, and the data amendment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d check of the result.Paper also analyzed the temperature of exhausted gas and hot air, and the selecte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burner, and elaborated the regulation method of steam temperature.Key words: 300MW plant bolier thermal system burner design目录1引言 (1)2锅炉的整体布置及系统 (3)2.1锅炉的整体布置 (3)2.2锅炉的热力系统 (3)2.3锅炉气温的调节 (6)3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取 (7)3.1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7)3.2锅炉排烟温度的选择 (7)3.3热空气温度的选择 (8)4锅炉的设计计算 (9)4.1原始资料 (9)4.2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9)4.3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10)4.4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5)4.5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 (26)4.6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1)4.7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7)4.8转向室热力计算 (42)4.9低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2)4.10减温水量校核 (47)4.11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7)4.12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51)4.13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55)5总结 (57)5.1设计锅炉的主要特点 (57)5.2设计不足及展望 (57)参考文献 (58)致谢 (59)附录 (60)1引言设计工作是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设计好坏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毕业论文】热水锅炉设计

论文题目---SHL7.0-1.0/95/70-AⅡ热水锅炉设计摘要锅炉作为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煤、石油或天然气的燃烧放出的化学能,并通过传热把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或变成蒸气),热水直供给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供暖,所以锅炉的主要任务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最有效的转变为热能。
本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SHL7.0-1.0/95/70-AⅡ,属于水管式自然循环锅炉。
设计本着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首要设计特性的准则。
综合考虑燃烧,传热,烟气和空气以及工质的动力特性以及磨损和腐蚀。
在锅炉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保证炉内着火,炉膛内有足够的辐射热量,煤的燃尽程度以及合理的烟气速度和排烟温度。
同时,还要确保有一定的气密性以保证炉膛内进行负压燃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作为技术支持进行了热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阻力计算。
其中热力计算包括炉膛、燃尽室、锅炉管束、省煤气,空气预热器。
为了使小型锅炉的结构紧凑,大部分受热面都布置在炉膛内。
根据结构,锅炉出口布置燃尽室达到飞灰和降尘作用;由于工作压力低,容易产生烟气侧的酸腐蚀和锅内的氧腐蚀,所以采用铸铁省煤器,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的要求。
利用CAD,完成了锅炉总图、炉墙图、上锅筒展开图、本体图。
关键词热力计算;强度计算;烟风阻力计算Design of SHL7-1.0/95/70-P boilerAbstractBoilers as an energy conversion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t does this by coal, oil or natural gas combustion release of chemical energy, and heat the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water, the water heating (or into steam), hot water direct supply to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ivil life, heating, so the main boiler mandate: to fuel the chemical energy into heat energy the most effective.The graduation project topic is shl7.0-1.0/95/70-aⅡ, belonging to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water tube boiler. Boiler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imary design features of the guidelines. Considering combustion, heat transfer, gas and air as well as dynamic properties of working fluids and wear and corrosion. In the boiler design proces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furnace fire, furnace heat radiation sufficient coal burnout degree and a reasonable speed and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make sure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air tightness to ensure negative pressure with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as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strength and wind resistance calculation smoke. Thermal calcul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furnace, burn room, boiler tubes, the provincial gas. For small boilers, compact structure, most of the heating surface are arranged in the furnac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boilers burn room layout export to the role of fly ash and dust; Due to the low pressure, prone to corrosion and acid gas side of the pot of oxygen erosion, so cast iron economizer, reducing the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Use of CAD, to complete the total Figure boiler, furnace wall chart, thedrum expansion plan, body plan.Keyword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strength calculation; smoke wind resistance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引言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⑴。
1.1锅炉简介及发展状况1.1.1锅炉简介将其它热能转变成其它工质热能,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工质的设备称为锅炉。
燃烧设备以提供良好的燃烧条件,以求能把燃料的化学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其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⑵。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又叫蒸汽发生器,常简称为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⑻。
1.1.2锅炉结构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
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⑻。
锅炉中有汽水系统和煤烟系统两大部分。
(1)汽水系统经过水处理设备软化处理符合质量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本送至省煤器,经预热器提高温度后进入上锅筒(上汽包)。
上锅筒内的炉水,连续的沿着处在烟气温度较低区域的对流管束流入下锅筒(下汽包)。
下锅筒内的炉水,一部分进入炉膛四周的水冷壁下集箱和水冷壁管;另一部分进入烟气温度较高的对流管束。
由于高温作用,在水冷壁内受热汽化,汽化混合物上升至上集箱或上锅筒;进入烟气温度较高区域对流管束内的水也受热汽化,汽水混合物也上升进入上锅筒。
再上过桶内汇集并净化的饱和蒸汽,经出气管进入过热器继续受热,提高温度和除去水分,成为过热蒸汽。
最后过热蒸汽经出汽总管输送到使用地点。
(2)煤烟系统锅炉所需的燃煤,在经过筛选和破碎后,经斗式提升机、皮带输送机送到锅炉前部的煤仓。
煤仓内的煤通过煤闸门,随着链条炉排的移动,连续的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内燃烧。
炉排后部的炉渣进入灰斗进入灰坑,有除渣机除去。
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送风机进入锅炉后部的空气预热器,经预热提高温度后分段送到炉排下,穿过炉排缝隙进入煤层助燃。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炉膛四周的水冷壁管,然后高温烟气从炉膛上部经过立式过热器往后折转与对流管束,在进入后烟道、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进一步放出热量。
此时烟气温度已经大大降低,不再利用,经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排放至大气⑵。
1.1.3锅炉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蒸汽锅炉在工业生产或热力发电厂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降低其造价,增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等等,已成为锅炉发展和研究的重大问题⑴。
火力发电厂中,锅炉是主要生产设备之一,它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大体上可按下述几方面来说明:(1)锅炉容量世界工业先进国家为了适应电力需要的增长,大多尽快扩大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
机组容量增大则每千瓦的设备费用降低,金属耗量减少,基建投资节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锅炉容量增大一倍,每吨的金属用量金属减少5-20%,所需要管理人员也减少。
(2)蒸汽参数随机组容量的增大,提高电厂的热效率就变得更为迫切,提高蒸汽参数和采用蒸汽再热提高电厂热效率的有效措施。
1. 2锅炉炉膛1.2.1锅炉炉膛的概念锅炉炉膛是用来燃烧燃料和空气的有限空间。
现代锅炉的炉膛既是一个燃烧室,又是一个换热设备。
锅炉中工质的总吸热量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布置在炉膛四周的受热面完成的。
因此,分析炉膛的传热特征和研究传热计算的方法是锅炉工作者的重要任务[4]。
1.2.2锅炉炉膛的设计锅炉是中国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中国是当今世界燃煤锅炉生产和使用得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我国对锅炉设计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尽管如此,广大热工技术人员还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上千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5]。
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
炉膛的横截面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形成火焰和高温烟气,所以炉膛四周的炉墙由耐高温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
在炉墙的内表面上常敷设水冷壁管,它既保护炉墙不致烧坏,又吸收火焰和高温烟气的大量辐射热⑹。
炉膛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燃料的特性。
每台锅炉应尽量燃用原设计的燃料。
燃用特性差别较大的燃料时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可能降低锅炉炉膛设计的一种方法是参照本厂或其它厂已经投运的性能良好的锅炉(即所谓样机炉)结构尺寸及其性能,比较新炉的燃料与样机炉的燃料特性差别,适当调整样机锅炉的结构尺寸及工况参数,从而作为新炉的设计依据。
为了适应设计者的习惯,从理论上给出锅炉燃烧稳定性及燃尽性能公式,并令新炉与样机炉两者性能相等,从而解出欲求的新炉设计数据,按此法设计,保证新炉的性能与样机炉一致。
在进行炉膛设计时,炉膛结构尺寸主要包括:炉膛截面深a和宽b,燃烧器上下一次风中心喷嘴距离h,上排一次风喷嘴中心至屏下缘距离L。
其它尺寸则参考样机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1. 3锅炉炉膛的传热1.3.1锅炉炉膛的传热概述炉膛的传热过程主要是指炉膛内火焰与水冷壁管间的热交换过程。
这种热交换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它常常伴随着燃料的燃烧、火焰和烟气的流动以及水冷壁管外表面辐射特性的变化等。
但是,它传热的主要形式却是辐射换热⑹。
炉膛结构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1)炉膛容积;(2)炉膛内炉墙总面积;(3)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的面积;(4)炉膛火焰有效辐射层厚度;(5)炉膛水冷程度。
关于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为止,工程界和学术界提出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各式各样、名目繁多。
由于炉内传热过程复杂、相关因素很多,现有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为便于从现有的众多计算方法和模型中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因此要对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发展状况及现有的主要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工程设计计算中应优先选用的方法以及今后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研究的方向。
1.3.2锅炉炉膛传热计算常用方法由于辐射换热在工程领域中的普遍存在及其求解的重要意义,国外锅炉炉膛传热设计一直在发展,一些新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仍在不断涌现。
这些模型各有优劣:对不同的问题所能获得的解的精度和适用性各不相同。
零维模型Hudso n最早进行锅炉炉膛传热试验研究,并于1890年提出了锅炉炉膛传热计算的经验公式,后由Orrok加以修正,得到如下形式的经验关系式:100式中卩炉膛吸热率,%L --- 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kgkgB --- 以优质烟煤为基准计算的燃料量,kg-Boltzma nn定律提出了如下形式的炉内辐射传热计算公式:4 4Q=aH «Thy4-Tb4)式中a——黑度o - Stefa n-Boltzma nn 常数Thy――火焰平均温度,KTb——壁面温度,KH --- 有效辐射受热面积,卅前苏联中央汽轮机锅炉研究所(UKT以)rypBH为首的研究小组在综合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锅炉炉膛传热计算的半经验方法,称为UKT法。
由于此方法当时在实际计算中有较高的准确性,于1957年和1973年2次写入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
零维模型粗糙,但形式简单、使用方便、适合炉膛初步设计使用。
多维模型自50年代末Hottel等人提出辐射换热的区域法模型以来,目前已有许多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常见的主要有:蒙特卡罗法、热流法、离散坐标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所能获得的解的精度及详细程度以及网格与流动计算的相容性也不相同。
(1)蒙特卡洛法蒙特卡洛法作为一种概率模拟方法,自Howell将其引入到辐射传热计算领域中以来: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
其基本思想是对微元体的发射、吸收和散射以及边界壁面的发射、吸收和反射过程作概率模拟。
通过概率模拟跟踪每个能束的发射、吸收、散射和反射的情况,直到吸收为止,并统计每个微元吸收能束的数目。
(2)热流法热流法将微元体界面上复杂的半球空间热辐射简化成垂直于此界面的均匀热流,使积分-微分形式的辐射传递方程简化为一组有关热通量的线性微分方程,然后用通用的输运方程求解方法求解。
(3)离散坐标法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解法是 Cha n-drasekha 研究星际和大气辐射问题时首先提 出的,并被Lathrp 等人应用于中子传输问题。
Love 等人最早将其引入到一维平板辐射 换热问题的求解中。
最近,Truelove 、Fiveland 和Jamaluddin 对离散坐标法在三维辐射 传热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离散坐标法基于对辐射强度的方向变化进行离散, 将辐射传递方程中的内向散射项 用数值积分近似代替,通过求解覆盖整个 4n 立体角的一套离散方向上的辐射传递方程 而得到问题的解⑹。
1. 4本次炉膛设计方法及目的本次设计主要采取零维模型法,先要完成锅炉整体的校核热力计算,之后完成煤种 改变后炉膛及其中各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总结煤种改变对炉膛的传热影响。
绘制锅炉本体结构图,炉膛及其中各受热面平面图、剖面图及管道布置图 [9]。
通过对某型号电站锅炉炉膛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深入理解、掌 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培养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基本的训练,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通过毕 业设计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和文献阅读、外文翻译、摘要书写 的能力;熟悉有关设计规范、技术手册和工具书;增强本科生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工作 的适应能力。
n=4X 10=40L=2.076m ,J - R.Engineering Heat Transfe ,London, Macmillam1. 5设计的基本参数1.5.1 锅炉参数 锅炉额定蒸发量:D e =220t(4)屏的深度L(5)屏的平均高度hEducatia o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