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合集下载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2)材料是如何反映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 作用的?( ?(6 作用的?(6分)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①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 和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和安全的重大问题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 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中国行使关于缅甸案否决权 体现了这一点。 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参加 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这一点。 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在应 对世界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体现了这一 每点2 点。(每点2分)
中国一贯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一贯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就美国限制 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 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中国商务部决 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定,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维护自 身利益。同时,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长 身利益。同时, 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现象, 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现象,继续与世界各国共 同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同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应对措 施的政治学依据。(12分) 施的政治学依据。(12分 。(12
国 际 社 会
政权是一国最重要因素。 主权) 政权是一国最重要因素。 (主权) 国际组织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并起积极作用。 国际组织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并起积极作用。 不能干涉一国内政,也有消极作用) (不能干涉一国内政,也有消极作用)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行动。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行动。 符合宪章精神,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符合宪章精神,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 全的机构。 联合国安理会) 全的机构。 联合国安理会) ( 国家力量)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国家力量) 世贸是政府间、国际性和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专门性) 。 世贸是政府间、国际性和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专门性)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考点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主权国家(1)、地位:(2)、类型:(3)、构成要素:(4)、基本权利:(5)、主权国家的义务:主权和人权(1)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

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管辖范围的问题。

(2)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内、外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3)主权与人权是相辅相成的,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

(4)“人权高于主权”是某些大国,借人权干涉别国主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

【特别提示】政权、主权和人权的区别:2、国际组织(1)、含义:(2)、地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3)、权利与义务的依据:正式条约或协议(4)、类型:①按成员性质来分:②按活动范围来分:③按职能范围来分(5)、作用:【特别提示】注意以下三点1、国际组织不拥有主权,各成员的行为虽然受到其条约和协议的制约,但是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2、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3、不能认为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不能依据某一国际组织成立初未发挥积极作用就认定其一直未发挥积极作用,应具体分析。

3、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1)宗旨:(2).原则:(3)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4)中国与联合国①常任理事国之一②一贯遵循其原则,支持其工作③积极参与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思维误区】注意以下几点1、台湾当局要求“重返联合国”,是分裂祖国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行径。

2、不能认为我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我国支持的是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这是因为并不是联合国所有的行动都能完全遵守宪章精神。

3、联合国的作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联合国改革应顺应时代的潮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考点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国际关系含义、内容、(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①含义:②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③处理国际关系必须正确对待国家利益:【思维误区】涉及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选择题时,选项经常涉及如下观点:(1)国家间的合作体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次教学的课程为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中的《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该课程是高中阶段政治课程中的一部分。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国际社会的构成、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国际关系及其对我们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社会的组成,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理解和认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国际社会的常见类型、组织和特点;2.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3.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原理、案例等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2.合作学习法:教师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课前或课后布置的题目,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观察法:结合课堂案例、实际情况和历史事件,让学生直观地、深刻地认识国际社会和我国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

五、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预习并精读讲义,准备充分;–准备课前小组讨论的题目;–准备课中教学案例和历史事件资料。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引用名言等方式导入本次教学主题;–教师鼓励学生按自己对国际社会的了解程度,自由地表达对国际社会的看法和看法。

3.讲授–第一部分:介绍国际社会的常见类型、组织和特点;–第二部分: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介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讲授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讨论前由教师提供问题、分配角色等,让学生准备好讨论的内容,讨论过程中由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

5.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历史事件案例或个案,通过学生参与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本次教学内容。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考点梳理 辨析观点:
1.国际组织是由国家组成的团体。╳
2.所有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
3.我国一贯积极支持和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中国并非无原则地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对于联合国违背其宗旨和原则的做法,中国 坚决反对)
考点梳理 了解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1)联合国大会
单元知识结构 主权国家 1)地位、2)类型 3)构成要素、4)权利、义务 国际组织 1)涵义、2)类型、3)作用 联合国
当 代 国 际 社 会
静态 构成
关系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国际竞争的实质
动态 表现
我国的外交政策
•决定因素 •基本内容 •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练习巩固
答:(1)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的基本权利。人民币汇率改革是
中国的主权。中国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内部事务,不受外来干涉。 (2)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
犯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美国试图通过征收惩罚性关税要求人民币升值,表明美国 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干涉我国内政。 (3)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
考点梳理
(3)国际法院 性质:联合国为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司法机构,具有解决国家间争端的职责。 设在荷兰海牙。 (4)联合国秘书处 性质:是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最高领导,也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1)人权和主权是有区别的。人权是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考点梳理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国家力量决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概念: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两个特征,对内: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最高国家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人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主权高于人权。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格局一般指事物存在的结构和状态。

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战略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主权国家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类型: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3.联合国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家组织。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1.国际关系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际之间的关系。

第八课_走进国际社会PPT

第八课_走进国际社会PPT

中美关系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日报道称,在贸易、 投资和汇率等事宜上,可以预见的前景“ 是更多的冲突,而非更多的合作”。上周 三,美国就不顾中国对其贸易保护主义的 指责,宣布对中国产的钢管实施新的征税 。 • 清华大学研究员孙哲认为,对台军售、奥 巴马会见达赖以及贸易争端,这三大危机 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时爆发的可面战略伙伴关系, 自2005年起开始的欧中战略对话标志着欧中伙伴 关系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 我将强化法中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法国外交政策重 点我们要继续在各个层面深化两国关系,在政治 与外交领域就所有重大国际问题加强两国之间的 对话;在经济领域,促进两国企业交流与合作。开 辟新的合作领域是今天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 重点,如两国日益增强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我们 还希望发展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如鼓励两国 学生互相流动,期望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深化两国 之间的合作”。
4、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5、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 任的国家
中法关系
• 法国总统萨科齐本周三将动身,对中国进行为期 三天的国事访问。萨科齐有意借此次访问调解两 年前因其西藏言论冒犯中国,而导致法中两国关 系上的不协调。来自巴黎的消息认为,“2010年 将成为法中关系发展中特殊的一年,”“两国关 系将告别乌云密布,重回晴空万里。” 20国集 团会议期间,萨科齐利用与胡锦涛的会见,开始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一)国家交往剪影 (二)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 2、国际关系的内容: 政治关系——最活跃 经济关系——最基本 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5、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 素 (三)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 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 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 民的 共同利益

政治生活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政治生活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2012· 高考浙江卷)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
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 实表明( C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C.①③ ②领土是一个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B.③④ D.②④
【考点梳理】
(2009 年广东卷 )2008 年 11 月胡锦涛在访问古巴时强调, 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战争。这体现了( )C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国际关系的决定因 素是国家利益,A错误;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 础,B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D错误;故选C。A、B、D观点错误。
拓展:主要国际组织的分类
(2011年海南卷)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 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 2011 年论坛 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推动共同发展、共 建和谐亚洲”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 B 博鳌亚洲论坛是 ( )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明确考点】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1.主权国家; 2.国际组织; 3.联合国。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1.主权国家 (1)地位 (2)构成要素 、 、 、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 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 至高无上性和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是其两大特征。 (3)基本权利: 目标要求:识记理解、会判断 (4)基本义务: 目标要求:识记理解、会运用 2.国际组织 (1)含义:了解即可 (2)分类:①按成员性质分;②按地理范围分;③按职能范围分。 (3)作用(会灵活运用) 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②③

第8课《走进国际社会》

第8课《走进国际社会》

编制人:孙祚云校对试做:贺怀峰使用时间:2013年11月4 时间:45分钟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一、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主权国家1、主权国家是地位、分类、组成要素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3、主权国家的义务4、理解主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二)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的含义及主要机构2、国际组织的分类3、国际组织的作用(1)消极作用(2)积极作用(三)联合国1、联合国的性质2、宗旨和原则3、联合国的作用4、中国与联合国二、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一)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为什么(1)国家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际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4)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会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要求:如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侵犯别国的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注意:国家利益既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也是决定外交政策的因素。

(二)我国的国家利益1、我国的国家利益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要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对外活动中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正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 (1)联合国的概况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目前拥 有192个会员国。 (2)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③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4)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 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四单元
第八课
当代国际社会
走进国际社会
学案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1)① 主权国家 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② 国际关系 的 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③ 独立权、平等 权、④ 自卫权 和管辖权。同时,应履行⑤不侵犯 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和平方式 以⑥ 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社会的作用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⑦ 经济 、文化、⑧ 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协调国际⑨ 政治、经济关系。调节⑩ 国际争端 ,缓解⑾ 国家间的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关系 的决定性 因素:国 2.坚定地 家利益 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 益
1.国际关 系及其决 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 (2)国际关系的内容 (3)国际关系的形式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原因
(2)内容
(3)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 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 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能源环境领域面临 许多共同挑战,也存在重要合作基础。两国可在节能、新能源、可 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这表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C.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素的理解。从材料看中美两 国之所以要合作是因为双方有共同利益,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 系的决定性因素,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不准确;C项表述错误;D 项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坚决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 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2.内容: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③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 质基础的增强等。 3.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 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温馨提示:学习至此,请做练案20国 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学案2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① 国家之间 、② 国际组织之间 、③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 的关 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 (2)国际关系内容:④ 政治、⑤ 经济、⑥ 军事、⑦ 文化 等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⑧竞争、⑨ 合作 、⑩ 冲突 。 (4)在影响国际关系的各种因素中,⑾ 国家利益 是起着决定性作 用的。 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⑿ 安全利益 、⒀ 政治利益 、 ⒁ 经济利益 。
1.正确理解主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提示】(1)主权的地位: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 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际上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 (2)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 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主权的这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 对外独立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3)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人口和领土是国家 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 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 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它仍不能 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 (4)对主权国家的权利准确把握。独立权是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 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 位一律平等;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是主 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2.正确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提示】(1)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是有原则的。中国并 不是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而是一贯地支持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我国对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得到有 益的支援。 (4)联合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无权加入。
2.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⑿ 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 ⒀ 合作与发展 。 (2)中国是联合国的⒁ 创始国 和⒂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之一,一 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⒃ 宗旨和原则,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
国际社会的 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和 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的地位 (1)主权国家 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2)国际组织
2.活跃在联合国舞 (1)联合国 台上的中国 (2)中国与联合国
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1.主权国家 (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 系的主要参加者。 (2)分类: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构成国家的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 的是主权。 (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 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2012年9月11日至13日,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本届 论坛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围绕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及新的 商业模式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表明() A.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纽带 B.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D.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2.A(B、C、D说法均错误。)
2.国际组织 (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 非政府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3)作用 ①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1.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 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2 3时10分,我国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 经全部撤出,共计35 860人。作为主权国家,我国积极采取措 施救援利比亚受困人员,说明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1.D(本题考查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权利,是一道基础题。 救援利比亚我国受困人员是我国在行使管辖权的表现,故应选D项。A、 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11年9月14日,由59名队员组成的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巴 基斯坦灾区,参加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这表明()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②中国积极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 ③中国特别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④中国协调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能力显著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A(③④不符合题意。)
3.中美关系可谓一波三折:从对抗到合作、从政治敌视到经济摩擦, 美国对外政策摇曳多变,中美关系也成为世界局部地区的“晴雨 表”。这表明() A.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无章可循 B.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中美两国已无共同利益可言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B(中美关系复杂多变,但并非无章可循,A不选;中美两国既有 分歧,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C错误;由材料可知,国际关系复 杂多变,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B正确;D不合题意。)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 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的利益。 (3)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 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4)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 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1.目前,发展经济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地域和经 济关系等因素,双方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的战略 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这说明() A.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C.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1.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 一步得到巩固,是因为双方地域和经济关系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命 运共同体,即双方存在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双方开展此项对外活动有利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2.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 ①安全利益 ②外交利益 ③政治利益 ④军事利益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C(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利益的认识。结合教材知识,我国国 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C项正确。) 3.“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从 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 A.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B.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利益 C.维护国家利益首先要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D.没有民族团结就不可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A(本题考查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由材料中“把中国发展起 来”,可知A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 他国的合法权益,B错误;C、D不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