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剖宫产全麻处理 ppt课件

剖宫产全麻处理 ppt课件

剖宫产全麻处理
6
产科全麻药物
▪ 全身麻醉诱导迅速、镇痛完善、麻醉效 果安全可靠,一直是麻醉界较为推崇的麻 醉方法。但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有 其特殊性,既要考虑麻醉过浅导致的应激 反应对产妇、胎儿的不利影响,以要考虑 到麻醉诱导药本身对产妇和胎儿的作用。 传统的静脉诱导采用硫喷妥钠加琥珀胆碱, 在胎儿娩出前一般不用芬太尼、安定等。
儿酸中毒 ▪ 麻醉药物的理化特性、母体的身体状况、
胎盘、胎儿的循环、胎盘的解剖和生理特 性。
剖宫产全麻处理
10
产科全麻处理
▪ 麻醉诱导至脐带结扎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 内
▪ 子宫切开到胎儿娩出时间在3分钟之内
剖宫产全麻处理
11
产妇全麻时的并发症
▪ 插管困难、插管失败导致死亡 ▪ 返流误吸 ▪ 术中知晓 ▪ 恶心和呕吐 ▪ 术后疼痛 ▪ 咽喉痛 ▪ 苏醒延迟
剖宫产全麻处理
18
最新研究
▪ 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做过研 究比较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新生儿的脐血血 气pH值和1min、5min Apgar评分,两组间 结果无明显区别。。
剖宫产全麻处理
19
结合我科情况
▪ 今年我们科室在科主任领导下已经实施过 两台剖宫产全麻,产妇入室建立上肢静脉 并予面罩吸氧,同时连续监测无创血压、 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 二氧化碳,并作记录。产妇在消毒铺巾后 去氮给氧后快速麻醉诱导,先予静脉注射 氯胺酮、异丙酚、司可林后气管插管。术 中持续泵注异丙酚,胎儿娩出后予追加咪唑 安定、芬太尼。手术后均平稳拔除气管导 管。对照硬模外,未发现明显区别。
部损伤
▪ 7.苏醒延迟 ▪ 术中要控制好药物用量,以防苏醒延迟
剖宫产全麻处理

分娩期麻醉并发症的健康宣教

分娩期麻醉并发症的健康宣教

家属应保持与患 者的沟通,了解 患者的需求和感 受,提供心理支 持。
家属应协助患者 进行分娩期麻醉 的相关准备工作, 如签署知情同意 书等。
家属应关注患者 的身体状况,及 时向医护人员报 告异常情况。
患者与家属的共同参与
2019
患者与家属共同 参与制定预防并
发症的措施
2021
患者与家属共同 关注分娩期麻醉
04
麻醉医生的角 色
麻醉医生的职责
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合 适的麻醉方案
实施麻醉,确保患者安 全、舒适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 时处理异常情况
指导患者术后恢复,提 供专业建议
参与多学科协作,确保 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关 注麻醉领域的最新进展
麻醉医生的技能
01
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技术,如局部麻醉、 02
分娩期麻醉并发症 的健康宣教
汇报人:x
目录
01 分娩期麻醉并发症 03 麻醉医生的角色
02 健康宣教 04 患者及家属的参与
分娩期麻醉并 发症
常见并发症
1
2
34Leabharlann 低血压:分娩过程中血 呼吸困难:分娩过程中 腰痛:分娩过程中腰痛, 头痛:分娩过程中头痛,
压下降,可能导致头晕、 呼吸困难,可能导致缺 可能导致腰部不适、活 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等
宣教方式
讲座:邀请专家进 行专题讲座,讲解 分娩期麻醉并发症 的相关知识
网络平台:利用医 院官网、微信公众 号等网络平台,发 布相关宣教信息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 资料,包括宣传册、 海报、视频等,方便 患者及家属了解
咨询服务:设立咨询 服务台,提供一对一 的咨询服务,解答患 者及家属的疑问
01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麻醉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

然而,即使在麻醉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患者手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1. 麻醉反应麻醉反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兴奋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控制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给予抗恶心药物,如登记宁、異丙嗪等;- 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

适当控制术后疼痛对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处理方法包括:- 评估疼痛等级,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麻醉科中另一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 术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定期更换导管或敷料;-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4. 呼吸道问题术后呼吸道问题是麻醉科中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通畅;- 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促进呼吸道通畅;- 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二、并发症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早发现并早期介入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任何异常情况保持警觉,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多学科合作处理麻醉科中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

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等应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交流和沟通可以减少因误解或信息不完整而导致的错误处理。

3.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不同,对并发症的处理也应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龄患者、儿童患者或重症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

4. 预防为主预防并发症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部分。

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 诱导药
稳定母体血压,心排量和子宫血流 减少胎儿和新生儿的抑制 母体意识消失和遗忘
硫贲妥钠
大量已出版的资料证实了其安全性 对气道无刺激作用 正常孕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4mg/kg,无负性变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 用,但低血容量者,可致血压和心排量 明显下降
对胎儿的作用
迅速诱过胎盘,用药后30秒钟就可在脐 静脉检测出来,1分钟达峰值, 血浆浓度39~42ug/ml,其中游离成份 5.9~6.3ug/ml,就能使角膜反射和疼痛反 应消失,进入麻醉状态 血药浓度低于4mg/kg的硫喷妥钠,胎儿 脑内的血药浓度很少超过抑制的域值,大 剂量时(8mg/kg)新生儿明显抑制
度冷丁:于分娩前1小时肌注50-100mg, 娩出的新生儿与未用药者无明显差异, 因为度冷丁生物降解需2-3小时。所以胎 儿娩出前1小时内或4小时以上可使用。
临床对胎儿娩出的时间不宜准确估计, 用药以越接近娩出越好。
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安定:容易通过胎盘,10mg静注30-60秒内, 10-20mg肌注3-5分钟内可进入胎儿。母体肌注 10mg,26-40分钟以后脐静脉血平均为70ng/ml, 而母体仅38ng/ml,40分钟后母胎血内浓度达 平衡。该药可引起新生儿血内游离胆红素浓度 增高,易诱发核黄疸。
分娩疼痛可致分钟通气量达20L/min, PaCO2显著下降达10-15mmHg, pH7.5以上,说明存在过度通气和呼 吸性碱中毒,碱中毒对妊娠子宫的 循环和胎儿不利,利用硬膜外阻滞 止痛,可保持 PaCO230-32mmHg, PaO297-100mmHg,提示分娩镇痛对 产妇、胎儿均有益。
血液系统
心排血量增加主要由于每博量 加大,其次是心率加快。
妊娠末期血压变化常受体位的 影响。5-10%的孕妇由于增大 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 血减少,而发生仰卧位低血压 综合征。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 位时,心排血量增加22%,症 状即解除。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

剖宫产全身麻醉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是将产妇的腹壁剖开,取出胎儿手术。

现阶段,伴随着麻醉学、输血与输液等不同的手术方式改进和进步,剖宫产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安全,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手术对产妇产生的伤害也逐渐降低。

剖宫产手术实施不能忽视麻醉的使用,手术成功需要麻醉形式准确使用,麻醉使用纰漏会造成手术并发症,危及产妇与胎儿的生命。

1.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手术麻醉存在哪些区别?剖宫产手术麻醉使用与妊娠产妇的生理存在重要联系,在腹中的胎儿难以自己完成呼吸,其吸入的氧气是通过母体吸入氧气后经过胎盘实现胎儿吸入,手术过程中麻醉使用的方式、用量以及时机的选择等都会对手术的全过程造成影响,其中一个环节出现误差,会危及胎儿的生命。

因此基于这一情况,剖宫产手术麻醉与其他麻醉存在较大区别,剖宫产手术的实施对麻醉的要求是镇痛作用在手术中需要完善,具有满意的肌肉松弛度,孕妇的安全为首要保证;对胎儿产生的抑制需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子宫收缩类药物。

1.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配合行为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麻醉用药,主要有麻醉插管盘、麻醉药品、急救药品以及麻醉机等。

准备好吸痰管,连接吸引器,将其置于手术床边,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约束好产妇后,协助实施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推注麻醉诱导剂,加快输液速度,促进药物进行循环。

麻醉之后血管括约肌逐渐松弛,这时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需要为产妇及时补充液体。

对产妇实施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陪伴患者身边,必要情况下可以紧握患者的手部,诱导完成后,患者在60秒内会快速意识丧失,之后出现全身肌肉松弛,失去防御能力,这时会产生身体的某一部分坠床。

这一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要在全麻诱导完成之间固定好产妇,实现完全制动。

有效使用麻醉诱导剂,在临床手术中经常使用的麻醉诱导剂有力月西,经常用作诱导辅助药物,具有遗忘作用,主要是在静脉通道建立以及监护设备完善后推注实施;芬太尼,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存在蓄积效应,在麻醉诱导以及术中维持较为常见,能够控制患者的呼吸,气管插管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硫喷妥钠,是一种速效麻醉诱导剂,这种药物是碱性性质,防止其渗透到产妇皮下,在不慎渗漏情况下,需要立即报告医生,使用0.5%普鲁卡因实现局部封闭,在推药过程中需要先快后慢,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这一药物需要现配现用;司克林,其是一种去极化短效肌松剂,在患者熟睡之后可以快速静脉推注;乃可松,是一种非去极化肌松剂在患者插管后静脉推注。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剖腹产是人类手术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手术类型之一。

而医学上的麻醉是指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暂时失去全身或局部的感觉,以实现无痛的手术治疗。

因此,要想在剖宫产术中减轻疼痛,就不能没有麻醉的帮助,充分说明了剖宫产术与麻醉是密切相关的。

大部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剖腹产对麻醉的要求很高,这是由准妈妈的怀孕生理决定的。

如果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麻醉药量不当,整个手术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婴儿和母体的生命。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术主要是用手术刀切开产妇腹部,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胎儿。

剖腹产通常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医学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产妇都选择剖腹产来代替传统的经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进行,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以下特点:(1)产妇的生理变化显著。

(2)产妇生产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

(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和产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4)在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呕吐和误吸是主要死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相关设施而定,以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1.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类型的麻醉是许多健康妇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脊椎结合、穿刺部位畸形或感染、严重产前出血、未纠正休克和精神疾病的妇女是禁止使用的。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孕妇的血压没有太大影响,可减少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的发生率。

另外,局麻药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孕妇的子宫收缩。

医务人员需提前准备麻醉急救所需物品。

在前半小时,孕妇需要迅速扩容。

产妇收缩压不小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小于60次/分钟,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1.腰硬联合麻醉腰硬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还好的时候,给产妇使用这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状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下致永久性马尾综合征【导读】椎管内麻醉后永久性神经并发症非常少见,但后果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治疗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出现此类并发症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9岁,身高160cm,体重61kg,ASAⅠ级。

因G1P0孕38周,臀位,入院行择期剖宫产术。

既往无神经功能障碍,无根性疼痛及腰背痛。

血糖正常,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入手术室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取L2~3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顺利,一次完成。

继而以25G Whiteacre笔尖式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清亮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10mg+8%葡萄糖溶液共2ml,推注时间约12s(布比卡因为非无菌玻璃安瓿瓶注射液,打开安瓿前用75%酒精擦拭安瓿颈部),推注结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管,留管4cm。

在整个穿刺、置管、注药过程中,患者无麻木、疼痛及任何神经刺激征。

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腹部左侧倾斜,感觉阻滞平面达T6。

剖宫产手术平稳顺利,术中血压波动于基础值上下20%。

术中未再追加其他麻醉药。

手术时间30分钟,术中出血300m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镇痛使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0.1%罗哌卡因+1μg/ml舒芬太尼共100ml,背景输注2ml/h,PCA量2ml,锁定时间20分钟。

术后第一天,患者未觉异常。

术后约30小时,患者起床小便时突觉右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很快加重,左腿亦觉无力,立即拔除硬膜外导管。

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下肢运动感觉受损,会阴部感觉受损。

6小时后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

临床诊断为马尾综合征。

腰椎MRl显示:L2~3层面椎管内右侧蛛网膜下异常影伴右侧终丝增粗(变性或炎症),L5~S1椎间盘变性伴轻度突出。

未见椎管内脓肿、血肿,亦未见椎管狭窄。

立即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mg静脉注射3天后改为80mg继续静脉注射10天。

麻醉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手术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麻醉科在手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一些并发症可能会出现,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处理和预防手术并发症,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的术后恢复。

一、出血并发症的处理出血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出血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麻醉医生在手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心率等指标,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在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潜在的术后出血。

二、心血管并发症的处理手术过程中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麻醉医生在处理心血管并发症时需要迅速稳定患者的心脏功能,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必要时还需考虑进行血管扩张或支持性治疗等措施。

三、呼吸道并发症的处理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全麻,呼吸道并发症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麻醉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困难、气道堵塞等问题。

对于呼吸道并发症的处理,通常可以采取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以确保患者正常呼吸。

四、过敏反应的处理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药物、麻醉剂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麻醉医生需要迅速分析判断过敏类型,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如快速输液、注射抗过敏药物等,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五、感染并发症的处理手术是一种有一定创伤性的治疗过程,患者在手术后存在感染的风险。

麻醉科在手术中需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若出现感染并发症,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合理选用抗生素,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协同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蔓延。

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特定手术过程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并发生神经损伤等问题。

麻醉医生在处理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反应,必要时可以进行神经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剖宫产麻醉的并发症
麻醉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一开始应用就已经出现麻醉危险与麻醉死亡两个名词。

因此任何一种麻醉方法都有自己的缺点,可能会出现造成妈妈和宝宝伤害的并发症,麻醉并发症有:
1.呕吐与返流误吸
一些准妈妈在剖宫产麻醉后常常会发生呕吐,返流出的胃内容物,若被误吸入气管内,可以引起机械性气道阻塞,萎陷及化学性(盐酸)气道损伤,支气管痉挛,局灶出血和坏死,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直接危及妈妈的生命。

发生的原因为:
A。

很多准妈妈在临产前常大量进食;
B。

由于妊娠期激素的改变、产痛、焦虑及恐惧,使胃蠕动减慢,括约肌张力降低,胃排空延迟。

C。

应用过量的麻醉性镇痛药,可延缓胃排空并抑制咽喉保护性反射。

D。

麻醉引起低血压时,可诱发呕吐并减弱咽喉保护性反射。

2.低血压
硬膜外麻醉的缺点主要是易引起低血压,但发生率远低于脊髓麻醉(腰麻)。

因广泛的交感神经被阻滞,内脏的血管扩张而发生低血压,故血压下降是产科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胎儿对母体血压下降则甚为敏感,当手术时妈妈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1 /3时,可使子宫血流量降低,发生胎儿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

因此,对手术中妈妈的血压变化应积极监测及预防。

3.全脊髓麻醉
用药过量或误入蛛网膜下腔可导致全脊髓麻醉,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表现为注药后数分钟内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意识消失,窒息,可迅速发展为呼吸骤停。

预防措施为:⑴硬膜外穿刺时防止误入蛛网膜下腔;⑵硬膜外阻滞时应用试验剂量局麻药;⑶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严格核对局麻药用量。

4.局麻药毒性反应
局麻药吸收或直接进入血循环,可出现毒性反应或变态反应,故应严格操作,控制用药量,切勿超过。

5.蛛网膜下腔穿刺后头痛
蛛网膜下腔穿刺后,约有3%~30%的病人会出现头痛,是该麻醉方法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原因是脑脊液经穿刺孔不断漏出,引起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所致。

6.腰背痛
可能原因:穿刺时损伤韧带组织,长时间的强迫体位等。

处理: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局部物理治疗,休息,适当应用止痛药等。

7.尿潴留
椎管内阻滞由于阻滞了骶神经,可使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暂时失去功能,产生排尿困难,一般在麻醉作用消退后,排尿功能即可恢复,但也有少数病例持续1天~2天还不能自行排尿,需要治疗。

8.感染
穿刺损伤并被污染,可致椎体附件,硬膜外间隙甚至蛛网膜下隙感染,发生虽少,但后果严重。

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处理: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