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唐诗宋词课重点

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2《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乡思》--李觏(宋)

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后两句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4《牡丹》

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5《望月怀古》

还寝梦佳期。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

6《月夜》

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7《竹枝词九首》

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十分传神。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诗的情境的创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用了比兴的手法。

8《海棠》

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9《北陂杏花》

杏花,花与水中的倒影争奇斗艳。即使像雪那样被春风吹落,也胜过南陌的杏花碾为尘。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

10《度大庾岭》

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11《送柴侍御》

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刘禹锡。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时光。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如今回到故乡,于王质一样,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一样。沉船的旁边会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有各种树木争春。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1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

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

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但实际上是写政治环境的不善。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

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为贫女自白,语言质朴。

16《再经胡城县》

用词准确而极具分量。猛烈抨击赋税苛政。

17《从军行》

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同写悲情。

20《在狱咏蝉》

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21《无题四首其一》

“远别”,抒写与心上人爱情阻隔、相见无期的痛苦。作者时而写梦,时而回到现实,将梦境与实境杂糅在一起,既具体又模糊,既沉重又飘忽,于朦胧之中见渺茫,于繁艳之中见凄凉。

22《落花》

人面对落花的痴情和执着。尾联语意双关。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而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

23

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

2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主旨抒发了作者自己自甘淡泊、安于寂寞的情怀,表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迹,以及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按了、不愿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

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达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

26《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怀人诗。上片写登高望远生离愁,不见伊人,心曲难诉。下片写为遣离愁而痛饮狂歌苦中求乐。最后两句写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与执着态度。写景抒情:漂泊异乡之落魄感受,怀恋意中人之缠绵情思。

27王国维的“三重境界”: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8唐宋忧民伤乱诗体现的品格与特点:1继承了《诗经》、汉乐府叙事写实的传统。忧民伤乱诗重在揭示阶级对立本质,客观叙事,以象形表达思想,语言大都通俗化。2体式多样且有新发展。唐宋忧民伤乱诗以古体诗为多见。3展示了姿态万千的人物画廊。分为百姓形象和官吏形象。

29唐边塞诗精神面貌的体现:边塞诗中充满了阳刚美。其一,唐边塞诗境界阔大,即使写伤感,也是伴随着阔大的场面。其二,气概宏伟,边塞诗中常常采用十分浪漫的手法,极写唐军的声威。其三景物奇丽,诗人善于抓住边塞与内地的不同特点来描写景物。其四,格调昂扬,诗人保卫边疆的热情有时表现为一中英雄志向。

30乐府诗的发展轨迹:1乐府诗最早出现在汉代,以汉乐府民歌为代表。2建安时期曹操第一个以乐府古题写事实对后世诗歌影响深渊。3盛唐杜甫继承并发扬汉乐府的写实精神,自创新题,开创乐府诗题新意新格局。而结顾况进一步响应杜甫诗歌的乐府精神,成为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先驱。4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等为代表发起的新乐府运动把乐府诗的创作推向了高潮。5晚唐时期,皮日休、陆龟蒙等诗人发扬中唐新乐府诗歌的优良传统,揭露社会矛盾与乱世苦难。

唐宋诗词赏读-教学大纲

《唐宋诗词赏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07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 一、教学目标 《唐宋诗词论》课程主要讲解唐宋名家名作,不仅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诗、唐宋词发展的历史,而且让学生在细读中深入体味古典诗词的魅力,同时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瑰丽奇葩,对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起到很好的熏陶和滋养作用,课程也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大量唐宋诗词名篇的学习,在艺术审美的同时,年轻的心灵也得到丰富和滋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主要介绍著名作家和重要流派,赏析唐宋诗词名篇佳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欣赏到最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以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和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作为诗歌赏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声情并茂地讲解,通过朗诵、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努力营造一种诗词意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诗词的魅力。以赏读作品为重点,同时注意文学史知识的介绍,要将对诗词的发展、作家的生平个性的讲解贯穿始终,使学生获得史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动笔写作诗词鉴赏类文章。学习古人的经典诗作,背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方法,所以,在一学期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适量的诗篇。选篇时本着不与中学时学过篇目重复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已熟悉的

篇目,要能够给以全新角度的解读。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初唐诗 1.初唐四杰 2.文章四友 3.陈子昂 4.沈宋 教学重点、难点:初唐诗歌的总体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讲解及阅读篇目: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于易水送人一绝》,王勃3首《滕王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杨炯1首《从军行》,刘希夷1首《代悲白头翁》,陈子昂2首《感遇》(其二)、《登幽州台歌》第二章盛唐诗 1.李白 2.杜甫 3.山水田园诗派 4.边塞诗派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作品赏读,使学生体味优美和壮美两种意境特点。理解李白、杜甫诗的不同风格及他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讲解及阅读篇目: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春晓》、《过故人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少年行四首》、《使至塞上》、《汉江临眺》、《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相思》、《鹿柴》、《竹里馆》、《鸟鸣涧》、《山居秋暝》、《积雨辋川庄作》、《送沈子福归江东》、《观

大学唐诗宋词课重点

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2《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乡思》--李觏(宋) 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后两句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4《牡丹》 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5《望月怀古》 还寝梦佳期。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 6《月夜》 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7《竹枝词九首》 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十分传神。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诗的情境的创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用了比兴的手法。 8《海棠》 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9《北陂杏花》 杏花,花与水中的倒影争奇斗艳。即使像雪那样被春风吹落,也胜过南陌的杏花碾为尘。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 10《度大庾岭》 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11《送柴侍御》 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刘禹锡。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时光。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如今回到故乡,于王质一样,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一样。沉船的旁边会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有各种树木争春。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1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元曲的重要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元曲的重要考点 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和体裁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里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新诗体,在两宋时期得 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作家;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 远离现实生活,片面地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 从中晚唐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 称北曲。 散曲包含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就是单一制的只曲,它原来就是盛行于民间 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而存有一定的腔格。它和词相同的地方就是用韵加密了, 几乎每句都必须押韵;而且平、上、回去三声互叶,不象诗词通常平仄韵无法通押。其次 就是没双调或三叠、四叠的调。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本阳入之外提衬字,象下面两支〈醉酒太平〉: ——张可久《金华山中》 风流贫最出色,村沙富难交,滚灰泥补砌了旧有砖窑,上开一个教导乞儿市学,缠一 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着一领半长不长黄麻舱盖,系则一条半联及不断皂环绦,搞一个愁 风月训异。 ——锺嗣成《失题》 前一首就是依照〈醉酒太平〉本调写的,只有八句四十五字。后一首本阳入还是八句,但每句都提了衬字(提重点的就是衬字),就减至六十五字。衬字多数用在句首和句子的两 个词组之间,用在句子中间的大都就是虚字,用在句首的则十分多样。存有了正字(即为 按照本调该用的字)和衬字的协调,既可以维持这些曲调的腔格,又可以减少语言的生动性,更民主自由有效率地抒发作品的思想内容。衬字的现象在敦煌曲子词里本已发生,经 过宋金时期民间艺人以及散曲、戏曲、说唱文学作家的长期积极探索,终于化解了词调、 曲调存有紧固腔格,而语言的抒发必须活泼生动的矛盾,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特别就是 民间歌曲以及戏曲、说唱文学的歌词部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 并且要一韵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它虽然有一定的格律,运用起来还是比较灵活的。 散曲里除了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救火队员曲”,它原来就是同宫调里经常清唱的 两支曲调,例如〈中吕〉里的〈十二月〉拎〈尧民歌〉,〈双调〉里的〈雁儿落下〉拎 〈凯旋而令〉。拎过曲也存有三支相连的,例如〈南吕〉里的〈怒骂玉郎〉拎〈美感皇恩〉、〈土家歌〉,但比较少见。

唐诗宋词研究课程 重点宋词翻译

荷叶杯韦庄 1、翻译: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的花丛下初次相遇。画帘低垂,携 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不忍别离,又不得不分手。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手,从此就失掉了音讯。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2、此词上片以极通俗的语言,写极欢乐的爱情。下片以无限的惆怅,写无限的离恨。过去 的欢情写得愈热烈,此时的心情就显得愈凄凉,不言悲而悲转浓,不言愁而愁益深,这就是所谓“以乐景而写悲”的艺术手法。(晚年) 子夜歌李煜 1、翻译:人生的遗恨何时才能完结?只有我如此悲痛,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睡梦中回 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洒。亡国后的日子孤单清冷,无人陪伴.谁还可以和我一起登高远眺,遥望故国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远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可是那种快乐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往事不过是一场春梦,美好但难以留住。醒来依旧是空。多么希望现在的悲苦也是一场梦。 2、这是李煜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作于李煜国破家亡、身为俘囚之后,描写的是他对故 国、往事的怀思和对囚居生活的悲哀、绝望。 踏莎行晏殊 1、翻译:碧蓝大海没有波涛险阻,瑶台仙境尚有道路可通,思量应该比翼双飞而去。当时 竟轻易地离别心上人,山重水复,不知现在何处?华丽的席具凝聚了尘埃,香艳的闺阁掩映着雾霭。红色信笺,密密小字,寄给谁?登高远望,望尽天涯路,直到黄昏临近,萧萧细雨敲打着清冷的梧桐。 2、。“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 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下阕写闺中寂寞,以抒相思之情。“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是夸张,极写闺中无聊,停止了一切日常应酬活动。惟一的行动就是上高楼眺望远方,梧桐叶雨则增添了凄凉。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1、翻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2、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 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上片描写秋景,下片直抒离愁。

选修唐诗宋词——文学常识大汇总(学生版)

选修唐诗宋词——文学常识大汇总(学生 版) 文学常识 1、李白: 字,号,祖籍陇西成纪。与杜甫合称“”,主义诗人。天宝元年,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为玄宗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弃官而去。 2、杜甫: 字,唐朝主义诗人。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一生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壮游长安求职陷贼与为官漂泊西南 3、张若虚: 是代扬州人,开元初年,与、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仅存两首诗于《全唐诗》中。 4、杨炯: 是代诗人,曾任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以边塞诗著名。与、、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5、孟浩然:689~740,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有《孟浩然集》。 6、王维:约701~761,代诗人、画家,字。祖籍太原祁。开元九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

称。有《王摩诘文集》《王右丞集》等。 7、高适:约700~765,代诗人。与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高适善借古题写 时事。 8、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号、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 9、韩愈:768~824,字,郡望昌黎,籍贯河阳。贞元进士,先后赴宣武节度、徐泗濠节度幕中任 职,入朝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贬山阳令。病逝长安。与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10、李贺:唐代诗人,字,福昌昌谷人,世称。著有《》。 11、李商隐:唐代诗人,字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著有《》。 1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有《韦苏州集》。 13、戴叔伦:唐代诗人,有《戴叔伦集》。 14、刘禹锡:唐代诗人,字,彭城人,有《刘梦得文集》。 15、元稹:字,河南人,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互相唱和,世以“”并称。有《》。 16、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初出家为僧,后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案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案 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大学教育基础课程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中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了解中 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气氛和文学传统,并阅读并掌握一定的文学名著,能够 运用文学分析的基础方法对古代文学进行分析。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理论、文学家等,重点介绍了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名著,掌握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传统。特别是在时间限 制的情况下,重点介绍唐宋元三朝文学,培养学生阅读诗、词和曲目的基本能力,理 解其中表达的意义和历史文化背景。 2.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课堂讨论、阅读与评价、课外知识欣赏等。 唐诗、宋词、元曲的学习侧重于授课、阅读、讲解、欣赏和分析。教师采用生动、有趣、易懂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分析。 三、教学进度 本课程共分为12堂课,以每次2个小时的方式进行,如下: 第一堂:古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堂:先秦时期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品 第三堂:汉魏六朝文学及其代表性作品 第四堂:唐诗浪漫诗风与典雅诗风的典型代表作品 第五堂:唐诗词与宫廷文化 第六堂:唐诗的爱情之美 第七堂:唐诗的咏物之美 第八堂:宋词的雅俗共赏

第九堂:北宋词的情感独特性及代表性作品 第十堂:南宋词派的性格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第十一堂:元曲的介绍和特点 第十二堂:闲情逸致畅游元曲江湖 四、教学要求 1. 学生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名著评价其艺术价 值 2. 学生应掌握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发展态势和文学风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 精神价值 3. 学生应该能够阅读、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并通过分析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演变规律。 五、教学评价 1. 作业评价 平时作业,设有报道、文字表现、文学理论研究等多个项目。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内容难度等因素打分,以全学期的加权平均分为最终成绩。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和 报告,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提高文学思辨能力。 2. 平时表现评价 通过学生的上课态度、发言的质量和数量、课堂听讲能力、作业的提交情况、出勤率 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为学习贡献自己的看 法和经验。学生需配合教学内容,积极与教师互动,以提高课堂氛围和互动效果。 3. 考试评价 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考试试题分为分析分析和应 用题,重点关注学生对名著的特色和考核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程度。期末成绩占总 成绩的70%。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对于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读者来说,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重点整理唐诗宋词中的人文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盛世”,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情怀而蜚声中外。在人文解读方面,以下几个重点是值得关注的: 1. 角色塑造:唐诗中经常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角色塑造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诗人们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 社会风貌:唐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相对开放和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对社会风貌的描绘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唐诗中的社会风貌描写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等各个领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观察,读者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3. 情感表达:人文情怀是唐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诗人们通过各种手法表达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他们用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对友情、爱情、家国等情感的真挚表达,使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情感。

二、宋词 宋词是唐诗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重要篇章,宋代文人们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流派。在人文解读方面,以下几个重点是值得关注的: 1. 感情抒发:宋词以真情实感为核心,注重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词人们不拘泥于宏大的题材,而是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作者对生活和人情的感受。这种真挚的感情抒发使得宋词更加贴近人心。 2. 情景描写:与唐诗相比,宋词更加注重情景描写,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精细入微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景和氛围。描写范围有限,常聚焦在微小细节上,以一颗敏锐的感知表达对现实事物的洞察。 3. 人生哲理:宋词中也融入了不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哲理。一些优秀的宋词作品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批判,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些哲理以极富表现力的方式隐藏在词中,读者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丰富的思想内涵。 总结: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在欣赏和解读唐诗宋词时,关注角色塑造、社会风貌、情感表达等人文要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唐诗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

唐诗宋词重点简答题.doc

唐诗宋词重点简答题 1.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答:唐诗在开元、天宝年间(712—756)达到巅峰,大诗人、大作品层出不穷,史称“盛唐气象”。 ⑴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 ⑵盛唐诗歌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语言清丽,音律和谐。 ⑶盛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 2.简述盛唐诗歌的发展状况。 答:唐诗在开元、天宝年间(712-—756)达到巅峰,大诗人、大作品层出不穷,史称盛唐诗。 ⑴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盛唐诗歌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 技巧精纯,语言清丽,音律和谐。盛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对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 ⑵盛唐诗中有一派专门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其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史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他们的诗作有一种深长悠远的意境,明净秀丽的风韵。

⑶盛唐期间,大批诗人士子热衷功名、崇尚豪侠,慷慨从军, 或出使边陲,写下大量边塞诗,史称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他们的诗作慷慨豪情、景色壮丽、气象万千。 ⑷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诗作热情奔放,充溢着狂傲的独立人格,大胆夸张,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义的激荡情怀。 3.简述南宋词创作的概况。 答:⑴靖康(1126年)之变,金兵南侵,中原沦陷,战火长燃。词坛上雄风劲吹,回荡着抗战驱敌、金戈铁马的爱国主义强音。像岳飞的“壮怀激烈”,张元干的“梦绕神州路”,陆游的“气吞残虏”,张孝祥的“长淮望断”,都是豪情激越、抗敌保家的豪放诗篇。 ⑵在南宋豪放词坛,辛弃疾谱写了最高昂的诗篇O他的词作, 或壮声英概,凌厉无比,具有跃马挥戈、坐啸生风的气象,或抒发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愤恨,感慨苍凉,沉郁顿挫。 ⑶南宋后期,复国无望,抗战呼声渐衰,词坛上讲究格律音韵风气兴起,代表词人是姜夔。他的词作字琢句炼,词风清空骚雅,如《暗香》、《疏影》。 4.试结合实例论述“词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答:词的语言讲究精美浏亮、典雅脱俗、轻灵细巧,这表现在: ⑴偏爱取资微物来铸词炼句,修饰事物时,喜欢带上浓重的女性色

--《唐诗宋词》重点解析及期末复习指导.doc

《唐诗宋词》重点解析及期末复习指导 我们今天这堂课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先介绍一下《唐诗宋词》部分的课程构思,然后为人家讲解《唐诗宋词》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最后介绍一下期末考试的情况。 现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唐诗宋词》的课程构思。 唐诗宋词是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经过历史的淘汰之后,今天存留下来的唐诗宋词珍詁仍然浩如烟海。对它们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选取i个合理的切入角度。我们的主讲老师选取的角度是分类研究。分类研究冇着重要的意义,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Z作品,考定其作成Z 年代,于同中求异,异屮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Z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恐终不能有真知灼见。〃我们的主讲老师选取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正是介于这种考虑。当然,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体裁和题材是最主要的两种分类标准。相对來说,题材的分类更为普遍一些,难度也小一些,这也是我们的教材采用题材为分类标准的主要原因。 唐诗宋词的题材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它们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而面,但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无法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所以我们的教材只选了四种题材进行了论述,这就是山水CH园诗词、友情送别诗词、咏史怀古诗词、咏物诗词。也许人家会遗憾许多有意思的题材没有选进来,比如边塞诗、爱情诗词等,我也和人家一样觉得美中不足。但是我们在掌握了这四类题材的研究方法Z后,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对自己喜爱的题材进行研究,或许这缺憾反倒激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给我们提供自己的研究空间。 在我们课程的四个专题屮,《唐诗宋词》或许会是最吸引大家的一个。因为相对于艰深古奥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更能给我们一种审美的愉悦感。我们的主讲老师也非常重视唐诗宋词的这种特质,他在设计教材时,努力避免枯燥的理论阐述,而更注重展示诗词的艺术魅力。大家或许已经发现了,《唐诗宋词》的教材实际上是以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为主的。大家在为《诗经》、《楚辞》头疼了一番之后,也许可以在唐诗宋词里轻松一下,可以感受一下古代文学研究的乐趣。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是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吋一定要重视的地方,当然也是我们考试的重要内容。以上是关于我们教材设计的一些情况,卜•面我们请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唐诗宋词》第一章的重点和要点。 第一章绪论 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唐诗宋词发展的大致脉络,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出字幕) 或许很多同学会认为这些内容并不重要,实际上,绪论部分对我们的整个学 习冇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我们很多同学专科阶段都不是中文专业的,文学史

唐诗宋词导读 教学大纲

唐诗宋词导读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诗宋词是唐宋文学发展历程中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二种文学体裁。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益于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掌握唐诗宋词发展全貌。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流变及创作成就。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唐诗研究和宋词研究二部分组成。 唐诗研究:唐诗繁荣的表现及原因;唐诗的演进阶段;唐诗诗体;唐人诗论。 宋词研究;宋词繁荣的原因;词体的音乐文学特征;各阶段代表性词人的创作成就; 宋代词论。 (四)教学时数 (五)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根据授课内容与需要灵活运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

(六)考试目的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的: ⒈检查学生对唐诗、宋词发展演进历程的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⒉检测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背诵及分析能力。 考试要求: ⒈将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⒉每学期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七)选用教材 一、沈松勤等:《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二、本文 第一章、唐诗繁荣的标志和原因 教学要点: 唐诗繁荣的标志及原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唐诗繁荣的标志(1学时)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1学时) 考核要求: 考核主要内容:唐诗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第二章、初唐诗歌 教学要点: 初唐诗坛创作面貌及主要成就。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初唐诗歌与“四杰”(1学时) “沈宋”的律诗和陈子昂的“唐音”(1学时) 考核要求: 考核主要内容: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律诗的定型;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 第三章盛唐诗歌 教学要点: 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李白与杜甫。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山水诗派(1学时) 边塞诗派(1学时)

唐诗宋词大纲

《唐诗宋词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赏析 教学课时:32 适用专业:文、理、工科学生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人生百味,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读懂古代诗词,也即是了解一门以历史文化为根柢,以人生体验为精髓的生命科学。因此,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接受审美熏陶,学会审美操作,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相结合,达到生活的审美境界。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要求了解什么是现实人生,什么是诗化人生,亦即艺术人生。了解存在的四种形式。懂得创造、审美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发现世界,也要创造世界,创造美,创造生活,要珍惜生命,关怀生存,热爱生活。 了解中国古代文人运用他们的生存智慧在做这样一个课题,他们通过文学创作这样一种审美操作方式来超越生存,把握生命。尽量使自己不被生存所沉埋,不迷失生命,迷失美。他们以美质自珍,以贤人自比,从而超越生存,超越不幸,走出困境,进而释放自我,拯救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了解古代文论中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如兴、观、群、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等。 了解诗歌的特质,诗缘情而绮靡。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的源流。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 第二章初唐诗 1、初唐四杰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 昂扬开朗,启盛唐之音。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惜春意识,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悲愤。 三立意识:立德、立功、立言。 第三章盛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诗 《山居秋暝》《竹里馆》《鸟鸣涧》《鹿柴》

唐诗宋词知识点归纳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点归纳 一、唐诗部分 【物换星移】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位置也移动了。喻时间变化。 【殷勤】(1)热情而周到。殷勤招待。(2)恳切深厚。“青鸟殷勤为探看。”(联系:殷:①深厚。殷切期盼。殷忧而道著。②震响。熊咆龙吟殷岩泉。) 【可怜】①值得怜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②可爱。“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③可惜。李商隐《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琴瑟】《现代汉语词典》:琴瑟合奏,音调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琴瑟和鸣:喻夫妇情笃和好。《古代汉语词典》: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或兄弟、朋友间情谊融洽。 【暝】日暮黄昏。“山居秋暝”“沙上并禽池上暝”“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蹉跎】比喻失意,经历坎坷。“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残贼】①残忍狠毒。《汉书·路温舒传》“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亡:无。)也指残忍狠毒之人。“汉将辞家破残贼。”②残害,伤害。《史记》:“往者秦为无道,残贼天下。” 【颜色】①容貌。洛阳女儿好颜色。②体面,面子。天子非常赐颜色(“非常赐颜色”即“赐予非同寻常的礼遇”)。③脸色。“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渌水】清澈的水。“渌水荡漾清猿啼。”(“清”字形容猿鸣凄清。) 【宛转】①曲折、回旋。江流宛转绕芳甸。②轻而柔的起落。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白居易《长恨歌》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宛转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称。)【行】古诗的一种体裁。“琵琶行”“长歌行”“走马川行” 【苕】(1)t iáo①本义:陵苕。亦名“凌霄”、“紫葳”。②芦苇的花。苕杆可为帚。“苕帚,所以扫不祥。(《周礼·夏宫下·戎右》郑注)(2)s háo〔红~〕甘薯的别称。 【将】(1)扶持,扶助。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携带,带领。挈妇将雏鬓有丝。将胡骏马而归。(3)拿出。呼儿将出换美酒。(4)q iān g,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卫风·氓》) 【萧萧、潇潇】(1)车辚辚,马。(2)对暮雨洒江天。(3)凭栏处,雨歇。(4)故垒芦荻秋。 【干gān】(1)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2)触犯,冒犯,冲犯:~扰。~涉。森然~霄。哭声直上干云霄。(3)岸。漫劳车马驻江干。 【行人】(1)出征的人,出行的人。行人弓箭各在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使者的通称。左传对行人辞令的描写使读者拍手叫绝。(行李:使者。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淹留】久留。淹,滞留。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久淹于鄙邑。 二、宋词部分 1.【薰、熏】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熏风:<书>和暖的南风。薰:一种香草。也泛指花草香。“草熏风暖”。 2.【省xǐn g】(1)检查: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2)理解、知道、明白。有恨无人省。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游记》)(4)记,记忆。往事后期空记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例:①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注:“问其安否何如。”)②陈子灿省兄河南。(明·魏禧《大铁椎传》)③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红楼梦》) 3.【轩轾】x uān z hì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语出《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輊如轩。”例句《明史·万士和传》:“朝廷设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轩轾。” 4.【冉冉、苒苒】冉冉(rǎn rǎn):作副词用,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苒苒rǎn rǎn:(1)长势茂盛的。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2)草木枝叶柔嫩貌。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新时代大学美育》教案第十二课 诗经、唐诗、宋词之美

课题诗经、唐诗、宋词之美课时4课时(18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诗经》的结构、内容和艺术成就 (2)了解唐诗的形式、不同时期唐诗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以及唐诗的派别(3)了解宋词的特点、词牌的来源,以及宋词的派别 (3)学会《诗经》、唐诗和宋词的鉴赏,能够体会《诗经》、唐诗和宋词中蕴含的哲理、意境和格调,能够欣赏《诗经》、唐诗和宋词的艺术之美 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学习《诗经》、唐诗和说宋词的相关知识,并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体会唐诗中蕴含的哲理,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健全自身的人格;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诗经》、唐诗和宋词的鉴赏 教学难点:体会《诗经》、唐诗和宋词中蕴含的哲理、意境和格调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一节课:考勤(2 min)→案例分析(10 min)→传授新知(13 min)→诗经鉴赏1(10 min)→诗经鉴赏2(10 min) 第二节课:案例分析(8 min)→传授新知(12 min)→唐诗鉴赏1(10 min)→唐诗鉴赏2(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2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 织纪律性,掌握学 生的出勤情况 案例分析(10 min) ⏹【教师】通过PPT展示《诗经·邶风·击鼓》,并进行朗读,让 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 ⏹【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 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 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 通过分析作品, 引导学生代入到 各种情境中,从而 进行思考与理解, 为传授新知进行 铺垫

《唐宋诗词选讲》教学大纲(本科)

《唐宋诗词选讲》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0501531018 总学时:32 总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 适用专业:汉语语言文学(本科)·基础强化班 预修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唐宋诗词选讲》是四年制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强化班”的专业模块课程。本课程包括唐诗选讲与宋词选讲两部分。它以中国文学史为主要线索,讲授唐宋诗词发展演变的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并给各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恰当的评价。课程全部内容分为唐诗的兴象与韵味、唐诗的境界与气象、唐代七言古诗(一)、唐代七言古诗(二)、唐代的绝句(一)、唐代的绝句(二)、唐代的律诗(一)、唐代的律诗(二)、宋代爱情词、宋代闲逸词、宋代都市词、宋代时令节序词、宋代乡村田园词、宋代山水词、宋代咏物词、宋代怀古咏史词等十六章。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发展、演变的概况和基本规律,并较深入地掌握有关唐宋诗词的基本理论与系统知识,熟悉唐宋诗词研究的学术动态,初步学会运用的基本立场和诗词理论分析、研究唐宋诗词。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唐宋诗词作品的欣赏及个案解读为基础,配合诗学与词学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的阐述;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强化班”的专业模块课程《唐宋诗词选讲》,教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章节作适当安排。本课程学总学时为32。具体分配是:唐诗选讲16学时,宋词选讲16学时。 大纲正文 第一章唐诗的兴象与韵味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唐诗兴象与韵味的理论范畴,掌握唐诗兴象与韵味的具体体现及其艺术特征,并能运用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唐诗的个案研究。 重点:唐诗兴象与韵味的基本内容。 难点:唐诗兴象与韵味的具体体现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内容: 一、唐诗兴象与韵味的理论范畴 二、唐诗兴象与韵味的基本内容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的英文名称:Issues of Tang’s Poetry and song’s Lyrics 课程编号:2031202 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制(脱产)专升本科 先修课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唐诗宋词专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科必修课,对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门课程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1)要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发展轮廓,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2)要使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唐诗宋词作品;(3)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鉴赏和评述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4)要使学生熟读和记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5)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素质,为毕业后承担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唐诗与宋词两大部分。 上编唐诗部分: 唐诗概说 第一节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唐诗作品多、作家多;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多采,风格多种多样;诗体完备。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初唐时期(618-712)、盛唐时期(713-770)、中唐时期(771-835)、晚唐时期(836-907)。

第二节唐诗兴盛的原因 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为造就诗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地有利于文化学术的繁荣。 三、各种学术、艺术的繁荣对诗歌的繁荣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讲初唐诗歌 第一节初唐诗坛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二、王绩与“四杰”。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第二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一、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 二、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三、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一、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性的诗歌意境美。 二、他们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 重点学习作品篇目: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陈子昂《感遇诗》、《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二讲盛唐的诗人群体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1.唐诗繁荣的原因: 1.经济条件(稳定,繁荣) 2.政治条件(清明+帝王的个人爱好形成社会风气) 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 4.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人格精神),儒—兴寄(政治方向),释—兴象,道—文辞) 5.深厚的文化基础(别裁伪体+转益多师) 6.社会条件(庞大的寒士【魏晋南北朝时指出生低微出生庶族阶层的读书人;唐代指地主阶级里处于中下层的文士】群体) 2. 唐诗繁荣的表现: 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所保存的唐诗共3200多位诗人,50000多首诗歌) 2.唐诗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衡量文学是否繁荣的四个参数:诗体,作家,流派,风格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唐诗发展四阶段: 初唐(的情怀):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宇宙观,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消灭人生短暂的感慨),陈子昂(建安风骨,感遇诗三类型:咏史咏怀感世),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 盛唐(的气象):大李杜,高适,岑参 中唐(的格调):白居易(诗分三类型:讽喻;醒世;感伤,有《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韦应物,韩愈(诗歌以丑为美,《落齿》写的气势磅礴) 晚唐(的风韵):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 4.词诞生于隋唐之际(理论依据:词是音乐文学,词是配合燕乐而生,燕乐隋唐才有+事实依据:《云谣集》) 5.唐宋精神气质不同之处: 唐朝是封建时代上升期,宋朝是成熟期。唐代和宋代好比于牡丹和梅花(外内在);宋代: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理学发展大成(朱熹,张载,陆九渊);唐诗>宋诗>宋词【指成就】 唐诗注重风神情韵,宋诗重筋骨思理 6. 在唐诗中,汉即为唐! 7. 词的特点: 1. 词是音乐文学,起源隋唐时,雅乐(古代)清乐(魏晋南北朝)燕乐(隋唐),词配合燕乐而生 2.词是城市文学,世俗性,这是词作为新兴文学的本质所在(宋词的“俗”,是世俗的俗,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化的新兴) 2.词是南方文学,作词的人(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词中所言之物绝大多数都是南方有的 江南景象,有地域性 词牌《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梦江梅》、《望江南》 3.词是女性文学,女词人很少,男词人因为“男子作闺音”【出自清代徐嗟凤的《词正》】,借此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8.有关爱情的诗词和名言举例:

唐诗宋词单元教学集体备课

唐诗宋词单元教学集体备课 第一篇:唐诗宋词单元教学集体备课 唐诗宋词单元教学集体备课管见 一、教学内容 第3册第二单元、第4册第二单元,15首诗词,课文有: 李白:《蜀道难》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 柳永:《望海潮》、《雨霖铃》 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定**》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 二、教材地位 1.唐诗单元在必修3中,该诗歌单元注重感受与共鸣,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解读不同的创作风格,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 宋词单元在必修4中,该诗歌单元注重情境,在反复吟咏中体会宋词的声律之美,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2.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潮。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诗人辈出。初唐——初唐四杰;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唐诗单元选取了唐诗发展三个重要阶段4位代表性诗人的代表作品。 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婉约词派、豪放词派群星璀灿。宋词单元选取了宋词发展两大词派4位代表性词人的代表作品。 总而言之,两个单元所选篇目思想内涵、艺术成就等方面(体裁、题材、风格、表现手法)堪称典范,对今后的古典诗歌学习的指引意义重大。 三、教学目标

1.强化诵读古典诗歌,背诵要求背诵的诗歌,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良好习惯,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诗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3.按照唐诗和宋词的发展史梳理出阶段、流派、代表风格,结合单元教学,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清晰的诗词脉络。 4.继续引导学生掌握根据诗歌题材特点迅速把握诗歌主旨的方法。 5.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比较阅读”“专题阅读”等鉴赏方法,探究诗歌的旨意和情趣,感知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怀。 6.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联系自身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有自己的阅读心得并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重点 1.背诵要求背诵的诗歌。 2.感知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怀。 3.初步了解和运用“知人论世”“比较阅读”“专题阅读”等理解和鉴赏诗作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重点 感受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 2.缘景明情(情景关系) 3.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从而能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论世”就是通过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把握同时代作家的共性。 4.比较阅读 例(1)李白(浪漫主义,潇洒飘逸诗风) 杜甫(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诗风) 例(2)婉约词派(柳永、李清照)

【电子书必备】唐诗宋词·概论(大学讲稿)

【电子书必备】唐诗宋词·概论(大学讲稿) 主讲教师刘振娅教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 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二、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 并参考以下书目: 1、《中国文学史》(二)(三)游国恩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北京第1版 2、《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北京第1版 3、《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 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 6、《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 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9、《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北京第1版 10、《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7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 上编唐诗 第一章唐诗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绪论 一、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 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 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 (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举如: l、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影响到唐诗的内容与风格;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的风气; 4、贬滴生活对唐诗内容的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