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

2)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及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作品的突出特点。

4)理解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师生对唐诗宋词的共同进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宋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

3)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2、难点:诗与词的区别;诗词各流派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及回忆熟悉的唐诗宋词2、教师准备:①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②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二、导入新课师:我们班肯定有很多同学去过诗城广场,那么你们在诗城广场看到了些什么,除了很多人以外还有什么呢?有很多诗人和词人的塑像,还有很多这些诗人和词的诗词。

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上的主题:唐诗宋词。

师:说到唐诗宋词大家已经学过很多,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在你们心目中唐诗宋词是怎么样的。

生:句子优美、抒发内心的感情、对国家的热爱。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下唐诗宋词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从诗词中去感受魅力,用大家的激情,用你们优美的语言来吟诗诵词。

生:《鹅》、《春晓》、《静夜诗》。

师:下面我们两个小组来比赛,好,先这边的同学《草》白居易,《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节选)另外一组《登鹳雀楼》王之涣,《春望》杜甫。

18唐诗与宋词

18唐诗与宋词

18唐诗与宋词大邑县晋原初中汤云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发展历程2、教会学生以两个时间界点来判断诗人在唐宋所处的历史阶段,并培养学生“从诗中去读出这一阶段历史信息”的意识3、从诗人的故事中获取人生启发。

4、思考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人的历史贡献,并从他们的故事中读出人生启发,培养学生从诗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意识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四、教学过程(一)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什么?简介诗歌发展的历程(二)唐诗1.思想唐诗兴盛的原因2.教会学生以755年为时间界点判断唐代诗人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初唐盛唐还是中唐晚唐?)3.李白的出生地?教师列出一些诗句供学生从内容、情感、形式三方面体会李白诗的特点。

4.从诗句中体会李白、杜甫诗的不同点,并讲解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文学作品反映作者的思想,思想取向决定了李杜诗的不同)5.杜甫的《兵车行》中给我们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6.说白居易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三)宋词1.教师由“词兴于唐盛于宋”引出一段历史感悟,教育学生学历史时要多思考,多写启发,才能让自己成为有思想的人。

2.宋词的分类?学生判断两首词的派别?3.从苏东坡的故事中引出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讲述苏东坡对宋词发展的作用4.思考李清照前期与后期词作中情感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安宁,反对战争。

5.列表概括北宋与南宋词的大致内容变化,并要求学生记忆代表词人及作品。

6.给学生提一个学唐诗宋词的建议:“把诗词放在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才能更准确理解它。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的理解为例)。

7.学生回答本课知识点(四)诗词的现实意义对于初一学生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以一段《我感激》为例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已经学到的有限的诗词资源于作文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重点难点
1、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2、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各流派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活动及语言
一、自主学习
(一)华光万丈的唐诗
1.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留下姓名的诗人有位,创作出近首诗歌。
2.写出雄奇瑰丽的西部乐章,描摹出大自然的优美与宁静,大笔抒写豪情与壮志,关注着人民的苦乐与冷暖。
七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主备
教师
宋洁
授课
教师
宋洁
备课组长
杜丽芬
课题
唐诗与宋词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第周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是上的地位。
2、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及突出特点。
4、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与他具有相同作品基调的词人是( )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柳永
6.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B.词C.曲D.小说
7.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
①李白②杜甫③白居易④高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
8.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
9.处于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是( )A.高适B.王维C.柳永D.李清照
10.以“征战”和“统—”为作品基调的宋朝伟大词人是( )
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柳永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2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二、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名流派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诗歌,你最喜欢谁的?念一首来听听。引入“导言”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自由发言。
朗读。
二、唐诗
1、有关唐诗知多少?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选一位学生来介绍一下唐诗的概况。教师注意 让学生落实知识点。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
认真听讲,介 绍、吟诵、体 悟。
勾画。
四、小结与巩固:抽学生来小结。P110学习测评。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者名诗人,记住办轼、辛弃疾等者名词人,并理 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 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唐宋诗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 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 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通过对不冋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体悟。
6、选一生来介绍杜甫其人、其事。列举杜甫的名篇。让学生反复吟诵
勾画
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7、选一生来介绍白居易其人、其事。列举白居易的名篇。让学生反复
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8、唐诗何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主、客观)。
3、师或生介绍边塞诗的主题、代表作家、名篇。利用生熟悉的或教师 提供的名篇名句,要求反复吟诵,体会诗歌反映的意境。

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Lesson 18 teaching design of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8课唐诗与宋词知识要点1.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诗人有2300多位,诗歌近5万首,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多种风格。

李白(豪迈飘逸、清新瑰丽,《蜀道难》《将进酒》)、杜甫(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白居易(语言通俗、寓意深刻,《琵琶行》《长恨歌》)成就最大。

2.宋词分为婉约词(北宋:柳永、南宋:李清照)和豪放词(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3.唐诗与宋词体裁代表人物作品风格成就唐诗李白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气势雄浑,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凝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达到通俗的最高境界。

宋词李清照富于真情实感,风格清新、婉约,后期词风伤感宋代婉约词人的代表苏轼运笔挥洒自如,豪放飘逸,雄风千里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使词摆脱乐曲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辛弃疾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意境雄奇阔大,词调沉郁悲凉,气势飞舞把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并称“苏辛”随堂练习1.______(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_______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______首诗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再现】背诗、激兴趣(1)江油为什么被称为“李白故里”?(2)李白是哪个朝代的大诗人?(3)让我们一起背诵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静夜诗》。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并峙的两座巍峨高峰,并且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如群星闪耀。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呤。

足见唐诗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

【课堂进行时】一、读课文、知内容:(结合课件)学生自读课文,提炼重点,完成下表:(一)、华光万丈的唐诗唐诗代表诗人代表作品特点边塞诗高适岑参《别懂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雄奇瑰丽田园诗王维孟浩然《山居秋冥》《春晓》宁静恬淡浪漫主义诗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抽学生回答有关问题阅读P106--P110页独立完成填表教学内容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唐诗与宋词主讲人陈本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

2.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并理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3.了解唐诗与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1.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宋诗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

3.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教学难点诗与词的区别,诗词各流派特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二)、多彩缤纷的宋词 二、讨论、明风格:(结合课件)(一)、华光万丈的唐诗1.边塞诗:代表诗人、作品简介欣赏、诗的特点。

2.田园诗:代表诗人、作品简介欣赏、诗的特点。

3.浪漫主义诗歌:李白简介、“诗仙”、作品欣赏、诗的特点。

4.现实主义诗歌:(1)杜甫:简介、“诗圣”、作品欣赏、诗的特点。

《唐诗与宋词》教案

《唐诗与宋词》教案

《唐诗与宋词》教案第一章:唐诗与宋词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与宋词的定义、产生背景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唐诗与宋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分析唐诗与宋词的价值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1. 唐诗与宋词的定义及背景2. 唐诗与宋词的繁荣原因3.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特色4. 唐诗与宋词的价值和影响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与宋词的定义、背景、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唐诗与宋词作品。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魅力。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唐诗与宋词的定义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讲解背景:阐述唐诗与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

3. 分析特点:讲解唐诗与宋词的艺术特点。

4. 欣赏作品: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唐诗与宋词作品。

5. 总结价值:概括唐诗与宋词的价值和影响。

第二章:唐诗的发展历程2.1 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2. 掌握主要唐诗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分析唐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1. 唐诗的发展历程2. 主要唐诗流派及其代表人物3. 唐诗的艺术成就4. 唐诗对后世的影响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的发展历程、流派及代表人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唐诗作品。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唐诗的发展历程。

2. 讲解流派:阐述主要唐诗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分析作品: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唐诗作品。

4. 总结成就:概括唐诗的艺术成就。

5. 探讨影响:讨论唐诗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宋词的发展历程3.1 教学目标1. 了解宋词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2. 掌握主要宋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分析宋词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宋词的发展历程2. 主要宋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3. 宋词的艺术成就4. 宋词对后世的影响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宋词的发展历程、流派及代表人物。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

2)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3)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及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作品的突出特点。

4)理解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师生对唐诗宋词的共同进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宋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诗宋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

3)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唐代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2、难点:诗与词的区别;诗词各流派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及回忆熟悉的唐诗宋词2、教师准备:①指导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②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二、导入新课师:我们班肯定有很多同学去过诗城广场,那么你们在诗城广场看到了些什么,除了很多人以外还有什么呢?有很多诗人和词人的塑像,还有很多这些诗人和词的诗词。

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上的主题:唐诗宋词。

师:说到唐诗宋词大家已经学过很多,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在你们心目中唐诗宋词是怎么样的。

生:句子优美、抒发内心的感情、对国家的热爱。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下唐诗宋词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从诗词中去感受魅力,用大家的激情,用你们优美的语言来吟诗诵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Lesson 18 teaching design of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第18课唐诗与宋词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8课唐诗与宋词
知识要点
1.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诗人有2300多位,诗歌近5万首,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
义诗歌多种风格。

李白(豪迈飘逸、清新瑰丽,《蜀道难》《将进酒》)、杜
甫(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白居易(语言通俗、寓意深刻,《琵琶行》《长恨歌》)成就最大。

2.宋词分为婉约词(北宋:柳永、南宋:李清照)和豪放词(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3.唐诗与宋词
体裁
代表人物
作品风格
成就
唐诗
李白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杜甫气势雄浑,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凝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白居易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达到通俗的最高境界。

宋词
李清照富于真情实感,风格清新、婉约,后期词风伤感宋代婉约词人的代表
苏轼运笔挥洒自如,豪放飘逸,雄风千里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使词摆脱乐曲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辛弃疾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意境雄奇阔大,词调沉郁悲凉,气势飞舞把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并称“苏辛”
随堂练习
1.______(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
_______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______首诗歌。

内容丰富,气象万
千。

代表人物描写主
题名句摘抄边塞诗: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田园
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浪漫主义诗歌: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现实主义诗歌: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
“________”。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白居易的诗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3.宋词的主要两个流派:一是________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________(北宋)、________(南宋)。

4.说一说:苏轼对宋词发展的作用。

5.()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高适()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
a.“诗仙”
b.“诗圣”
c.“诗史”
d.“诗父”
()下面属于白居易诗的是
a.《秦中吟》
b.《蜀道难》
c.《新安吏》
d.《早发白帝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在唐诗中应属a.田园诗
b.边塞诗
c.讽喻诗
d.离情诗()古代日本文士把《白氏文集》作为“博士必读文”,“白氏”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6.()高适的《别董大》应属
a.田园诗
b.边塞诗
c.浪漫主义诗歌
d.现实主义诗歌()“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是白居
易对谁的诗的称赞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柳宗元()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李清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下列人物属于宋代杰出的词人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