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1.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法制史作业答案

B、资本家
C、苏联人
D、外国人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唐代中央三大法司中,刑部主掌复核,凡州县审理的哪种类型以上案件必须报刑部复核()
A、流行
B、死刑
C、徒刑
D、杖刑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0
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
B、汉文帝废除肉刑
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
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1935年7月1日之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普通法院的诉讼制度是()
A、四级三审制
B、三级三审制
A、轻罪重刑
B、实行连坐
C、奖励告奸
D、德主刑辅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0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审再作决定”,称为()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可疑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汉代时期创立“春秋决狱”的宗旨是()
A、论心定罪
B、亲亲得相首匿
C、老幼恤刑
D、秋冬行刑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刑名从商:是旬子总结商朝的刑事立法之后提出来的一句话,他认为商朝的刑事立法制订的比较完善,而且多为后世沿用。
2、九刑: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西周的九篇刑书;二是指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质剂:买卖契约,西周称为质剂。
质剂是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4、田里不鬻:西周初期的土地所有权。
土地归周天子一人所有,各诸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无处分权,无权买卖。
5、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分30分)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采取的是法家的指导思想: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依法律论罪处刑。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重其轻者”——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2法经内容;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全文以刑为主,夹着诉讼法和其它法律内容。
包括的正律,杂律,具律三大部份其中的正律包括盗律,赋律,囚律,捕律。
杂律规定的是除盗赋罪名以外的罪名。
具律是关于刑罚的适用,如加减刑罚等。
3法经的阶级本质;1)锋芒主要指向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
立法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如规定了窥宫,盗玺等。
3)维护封建等级,例如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就是说如果丞相受贿,要把他左右的臣属斩首问罪,这个因为刑不上丞相的缘故。
东大20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1

(单选题)1: 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贿选宪法”公布于以下哪个时期?( )
A: 袁世凯任总统时
B: 黎元洪任总统时
C: 曹锟任总统时
D: 段祺瑞任执政时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隋朝的律典有《开皇律》和( )。
A: 《大律》
B: 《泰始律》
C: 《武德律》
D: 《大业律》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在唐代,一个依律本应判处死刑的犯人被减等处理后,最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
A: 斩右趾
B: 宫刑
C: 刺配
D: 加役流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是( )。
A: 《升元格》
B: 《市舶条法》
C: 《市易法》
D: 《均输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登闻鼓”是中国古代一种直诉制度,最早出现在( )时期。
A: 西周
B: 汉
C: 两晋
D: 唐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A: 律、令、比、式
B: 律、令、科、比
C: 律、令、式、课、程
D: 律、令、格、式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唐律规定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内容的是( )。
中国法制史作业1-4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一名词解释1、答:意思是说后世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是针对学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答:《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指分为九篇。
3、答:就是买卖契约,书文以简机,一分为工,双方各执一份,所谓“同而别之”。
4、答:西周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赐之山川,土田附蒲。
”使他们“爱民是疆土。
”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
5、答:以冠、婚、表、祭、乡、相见。
二简答题1、答:春秋以来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各派思想宗开展的百家争鸣局面,到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这时新兴地产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他们在立法过程中,便以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与法“,其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权。
1、(二)“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三)刑罚“重其轻者”是指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
2、答:《法经》是战国初期李俚制订的,著《法经》六篇,《盗》、《贼》、《囚》、《捕》、《杂律》、《具体》,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有一部具体系的法典,它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
阶级本质:第一:它的锋芒是主要是指向农民和其他劳动人员的第二:维护君党制制度。
第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历史争议:《法经》在饿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诗经》初步确定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其次,《发经》对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思考题1、答:夏朝;刚刚以原始社会进化而来,仍然以神权作出统治思想,法律多采用认可的形式,法律内容来源于原始社会习惯,祭祀礼仪,军队命令等、方法、执行与司法尚无系统化规范化。
商朝:今部继承了夏朝的神权法思想,并且较夏更进一步,发尺为典型的一种神出鬼没权法思想,商朝统治者将对人民的惩罚说成是上天的意志,就连对人民的宽容也说成是奉天之意。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答案(题库版)1、单选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唐代初期C.秦代后期D.汉代前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江南博哥)展。
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
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2、单选唐宣宗时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
A.120P7B.125门C.123门D.121门正确答案:D3、多选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有()。
A.毫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青、非青、非终、惟终C.慎侧浅深质量以别之D.罪疑从赦E.诬告反坐正确答案:A, B, C, D4、填空题奴隶制的五刑,即()、()、()、()、()在商代已较通行。
正确答案:墨;劓;膑;宫;大辟5、名词解释简述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
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事皆决于法:凡事皆有法式。
以刑杀为威:法网太密。
严刑重罚。
6、多选抗日民主政权为鼓励犯人自新实行的制度有()。
A.外役B.假释C.保释D.提前释放E.赎金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清末政府1908年宣布立宪预备期为()。
A.五年B.无期限C.九年D.三年正确答案:C8、填空题商朝的监狱叫做(),又称作()、()和()。
正确答案:圜土;羑里;圉;囹圄9、名词解释听记正确答案:明代朝廷举行的各类会审活动都有厂卫的官员参加,而且东厂还派出特务在三法司衙门监视审判活动,随时报告皇帝,称之为“听记”。
是皇帝全面控制司法的渠道。
10、名词解释《五五宪草》正确答案:“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彰显,结束训政,制定宪法,实行宪政,共同对外,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在此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以孙科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正式宪法,至1934年完成初稿,后经立法院及国民党代表大会反复审议修改,1936年5月5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名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史称《五五宪草》。
39424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20.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A.咨议局 B.资政院 C.商会 D.报馆 答案:A
21.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立法主要有() A.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制定》 答案:D
22.用官爵抵罪的“官当”制度,确立于() A.汉朝 B.晋朝 C.明朝 D.南陈 答案:D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A.《宋刑统》 B.《大清会典》 C.《大明律》 D.《元典章》 答案:A
24.《麟趾格》制订于() A.东魏 B.西魏 C.北魏 D.北齐 答案:A
6.秦朝的劳役刑包括() A.城旦舂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答案:ABCD
7.明代的“厂卫”是指() A.锦衣卫 B.西厂 C.东厂 D.内行厂 E.中统 答案:ABCD
8.唐律关于婚姻限制中,不得为婚的包括() A.同姓不婚 B.良贱不婚 C.不得娶逃亡妇女 D.不得妄冒为婚 答案:ABCD
10.1913年4月至10月,宪法起草委员会编成并通过了() A.《无坛宪草》 B.“贿选宪法” C.“袁记约法” D.《临时约法》 答案:A
11.宋初在刑法方面沿用的前代法规是() A.《九章律》 B.后周《显德刑统》 C.《唐律疏议》 D.《泰和律》 答案:C
12.西周时期将故意犯罪称为() A.非终 B.惟终 C.眚 D.非眚 答案:D
6.清朝第一部较为成熟的成文法典是() A.现行则例 B.大清律集解 C.五朝会典 D.大清律集解附例 答案:D
7.唐律中维护封建家庭纲纪伦常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A.杂律 B.斗讼 C.户婚
D.名例 答案:C
8.周王位的继承人为() A.嫡姐妹 B.嫡长子 C.庶子 D.庶兄弟 答案:B
100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夏2.刑罚世轻世重轻中重3.邓析4.廷尉大理寺5.《九章律》厩6.张斐杜预7.北齐律8.十二七9.《唐律疏议》10.非公室告公室告11.杜周杜延年12.《魏津》(《新律》)13.宋14.笞三百弃市15.谋反恶逆16.三年17.理学18.热审19.德主刑辅20.五复奏三复奏一复奏21.斩衰齐衰22.《问刑条例》23.大理寺卿通政使礼部24.《大清律集解附例》25.人民委员会26.《泰始律》27.杂28.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29.元30.明《大诰》31.《大清律例》32.清未修律二.名词解释1.五刑:刑罚名。
有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
2.《法经》:魏李悝编撰。
六篇:《盗》、《贼》、《囚》、《捕》、《杂》、《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3.读鞫:中国古代,断罪判决原则上要对被告及其亲属宣读。
最初出现于先秦。
4.三司推事:首先在唐代,对某些特别重大案件,由中央的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长官组织特别法5.六礼: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须合乎一定的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董仲舒:我国封建时代著名唯心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和经学家。
(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
主张以儒家学说思想作为西汉的指导思想,提出“墨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首倡春秋决狱。
7.《大清新刑律》:1905草订,1910颁布。
分总则,分则两编,53章411条,附《暂行章程》5条。
依资产阶级刑法体例,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
8.晋律:又称《泰始律》,贾充、杜预对曹魏《新律》删订,颁行。
该律经张斐、杜预作注,又称“张杜律”。
共20篇,增《法例》,增加律疏注释。
9.热审: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审录关押在京师各狱的笞杖罪囚,或免释或减等,或保释。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刑名从商:《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意思是说后世历朝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针对对象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3、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
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4、田里不鬻: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候和臣属,诸候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这叫“田里不鬻”。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二、问答题1、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了封建性的国家,为了巩固从奴隶主手中夺取的政权,封建地主阶级采用法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立法指导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意思是说,取消按照血缘关系而规定的法律特权,取消按照爵位的有无和高低享有不同的待遇,除国君之外,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罚。
这样,开始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意思是说,要制定成文法,并向老百姓公布,是人人皆知法而有法可依。
从而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其阶级本质是: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选:CCADD ABCCA三、多选:CD\ABCD\BCD\ABC\CD\AD\BD\ABCD\ABC\ABC四、判断1、9、10是错的,其余是对的。
二、单选:AADDABBDDA三、多选:ABC\BC\ABCD\BCD\ABC\ABCD\AD\ABCD\BCD\ABC四、判断:123789对,其余错。
二、单选:ABBBAADDAB三、多选:ABCD\ABCD\CD\AB\ABCD\ABC\BCD\BC\AB\ABCD四、判断:7选错,其余选对。
二、单选:DADDCBCDDB三、多选:AB\ABCD\ABC\ABCD\ABCD\BC\CD\BCD\BCD\ABC\四、判断:1和9选错,其余选对。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5二、单选:AABADABADA三、多选:ABCD\CD\ABC\ABCD\CD\BC\ABCD\AB\AB\CD四、判断:2错,其余对。
二、单选:AAAADBDDDD三、多选:ABC\AC\ABC\ABCD\ABCD\AB\BCD\BC\ABC\AB四、判断:2和6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7 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二、单选:ADBCCDDDDA三、多选:BCD\ABCD\AD\ABC\AB\ABC\ABCD\AB\ABCD\CD四、判断3\6\8\9错,其余对。
二、单选:DBABAAACDC三、多选:AC\ABCD\ABC\BCD\AD\CD\CD\AB\ABC\ABCD四、判断:8和10错,其余对。
三、多选:ABC\ABCD\AB\ABCD\ABCD\ABCD\BC\BCD\AD\AC四、判断:3错,其余对。
二、单选:AABAADCADD三、多选:ABCD\AC\CD\BCD\BCD\ABCD\ABC\AB\BD\AB四、判断:8错,其余对。
二、单选:ADDDCDCCCA三、多选:ABC\AB\BCD\AB\ABC\ABCD\ABC\AC\AB\ABC二、单选:BDCADDDCAB三、多选:ABC\ABC\ABCD\AB\ABC\BCD\ABCD\AB\AB\ABC四、判断:1\3\4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3二、单选:DBDDAADBCB三、多选:ABC\CD\ABCD\ABC\ABC\ABC\ABCD\ABC\BCD\ABCD\AC四、判断:3、6、8错,其余对。
二、单选:CCDADCCCBC三、多选:AB\CD\AB\ABCD\ABC\AC\ABCD\AB\ABC\ABCD四、判断:2\7\10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5二、单选:CBDDBCABCA三、多选:ABC\AB\BC\AB\ABCD\ABC\ABC\AB\BC\BCD四、判断:457错,其余对。
二、单选:ACCCBCBDBA三、多选:ABC\ABC\AB\ABC\CD\AC\BC\ABC\ABCD\ABCD四、判断:1错,其余对。
二、单选:ACBCBADDCD三、多选:ABC\AB\BC\AB\BC\AC\ABC\ABCD\ABCD\ABC四、判断:410错,其余对。
二、单选:BBCCCDABBA三、多选:ABCD\ABC\ABC\ABC\ABC\ABCD\ABC\AB\ABC\AB四、判断:6错,其余对。
二、单选:DCCDABBBDA三、多选:ABCD\ABCD\AB\ABCD\ABC\ABC\ABCD\AB\BC\ABC四、判断:6\10错,其余对。
二、单选:DCDDDCAABD三、多选:AB\ABCD\AC\ABC\ABC\BC\BCD\AB\ABC\ABC二、单选:DDCBCCABCD三、多选:ABCD\AB\ABCD\ABD\AD\ABCD\ABCD\ABCD\ABCD\ABCD二、单选:DDCBCCABCD三、多选:ABCD\AB\ABCD\ABD\AD\ABCD\ABCD\ABCD\ABCD\ABCD四、判断:4\6\9错,其余对。
二、单选:CCAACDBBBC三、多选:BCD\BC\ABCD\ABCD\BCD\AD\ABCD\CD\AB\ABCD四、判断:2\7\9错,其余对。
二、单选:AABCBBBDCC三、多选: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AB\ABCD四、判断:2\7\9错,其余对。
二、单选:BAACBACBAA三、多选:ABCD\ABCD\BC\ABCD\ABCD\BCD\AB\ABCD\CD\ABCD四、判断:3\5\6\8\9错,其余对。
二、单选:CCADCAACDA三、多选:BC\ABCD\AB\ABCD\ABCD\BCD\ABC\ABCD\BCD\ABCD四、判断:1\7\10错,其余对。
二、单选:BACBBBCBDC三、多选:ABCD\ABCD\ABCD\AB\ABC\AB\AD\ABC\AB\CD四、判断:2458910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8二、单选:DBBABCBBAC三、多选:ABCD\ABCD\AB\ABD\AB\ABCD\ABCD\ABCD\ABC\BC二、单选:BAABBDDDCC三、多选:BC\ABCD\ABCD\AB\ABCD\ABCD\BC\ABCD\ABCD\BCD四、判断:123469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10二、单选:CCCCBABBDA三、多选:BCD\ABC\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四、判断:5错,其余对。
二、单选:DACDAABBCC三、多选:ABCD\BCD\ABCD\AC\AB\CD\ABC\AD\AC\ABCD四、判断:3510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2二、单选:BDDCBADAAC三、多选:ABCD\BD\ABD\ABC\CD\ABCD\ABCD\ACD\BC\ABC四、判断:5810错,其余对。
二、单选:CCCDBBABDA三、多选:CD\ABD\AD\AD\BCD\BCD\ABCD\ACD\AC\ABCD四、判断:23467错,其余对。
二、单选:BCDABBCBDD三、多选:BCD\ABD\ABCD\ABCD\BD\ABCD\CD\AB\ABCD\ABCD四、判断:259错,其余对。
二、单选:CBACDDCBDD三、多选:BCD\ABCD\BCD\ABCD\ABCD\BD\AD\ABCD\ABCD\ABC四、判断:3469错,其余对。
二、单选:DDABBADBBD三、多选:ABC\ABD\AC\BD\ABCD\BCD\AB\ABCD\ABD\ABCD四、判断:347810错,其余对。
二、单选:BADCDDADDB三、多选:ABCD\AC\ABCD\ABCD\ABCD\ABD\ABCD\ABCD\AB\ABCD四、判断:910错,其余对。
二、单选:BDBDADDCBD三、多选:CD\ABCD\ABC\BD\BCD\AB\BC\BD\AC\ABCD二、单选:BBACBDBDDB三、多选:AB\ABCD\ABCD\ABCD\ABC\BCD\ABD\ABCD\ABCD\ABCD二、单选:BDDBDCCBBA三、多选:ABCD\BCD\ABCD\AC\ABC\ABCD\ABCD\AD\BD\BC四、判断:1379错,其余对。
《中国法制史》第六次答案学后感《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了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专门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
因此决定了研究中国法制史不仅需要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从古到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
以下是学习《中国法制史》后的几点心得:一、法制史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
法制史的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不能简单化。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好像是一个圆,但截取每一段都可能是直线。
”直线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真实的全部的发展历程。
历史又像是一座大厦,任何光源也不可能照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研究。
只有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才有可能揭示中国法制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历史上法律调整功能的多样性。
法制历史是复杂的,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因此,法律调整的功能、方式也是多样的。
在阶级社会中,法制自然拥有对敌对阶级反抗进行专政的功能,否则法典中对反、逆、叛等大罪的严厉制裁就成为无对象的了。
过去,把阶级社会法制的功能唯一归结为阶级专政是不全面的,忽略了法律对社会的调整功能,但不能因此把阶级社会的法制史说成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
三、法制史学的任务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法文化,科学的总结历史经验。
中华法文化是悠久的,内容是丰富的。
其中不乏跨越时空的民族性因素,需要从正面加以肯定、阐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内涵。
四、注意理论与史料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不再一枝独秀,出现了多元的百家争鸣,这是可喜的,但却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应有的理论深度。
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是需要发展的,而理论分析也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的放矢,揭示本质和其规律性。
西方的理论,也值得学习,但要弄懂弄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理论要与史料统一,重视史料但不“唯史料论”而是发挥它在实证法制历史中的价值。
五、谦虚谨慎,自强不息。
古人说:“一谦而四益”。
面对博大精深的法制史,确实需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
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真实的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