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模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3)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规范。

(4)了解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2)具备数控设备的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加工任务。

(3)掌握数控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控技术基本概念: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3.数控编程: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规范。

4.数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

5.数控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数控技术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技术教材作为主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控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展示数控技术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数控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系统、数控编程等。

3.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视频素材:展示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技术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题目,加深学生对数控系统基本组成的理解。

第二章:数控装置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数控装置的分类:通用型数控装置、专用型数控装置。

2. 数控装置的功能:控制功能、编程功能、仿真功能等。

3. 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

4. 数控装置的软件系统: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编程软件等。

5. 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演示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数控装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装置分类和功能的掌握。

2. 实操报告:评估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

第三章:伺服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伺服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伺服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伺服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伺服系统的分类:模拟伺服系统、数字伺服系统。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河北工程学院《数控技术》教案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学时:46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教材:《机床数字控制》(第一版)廖效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对象: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本科工业设计、材料成型与控制本科授课教师:机械制造系魏效玲,薛会民,刘洵,柴保明,吴炳胜第一节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掌握数字控制和数控机床等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了解数字控制原理及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了解数控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数控与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加工过程、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组成与分类,加工的适应性、数控技术的发展、十五目标及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介绍基本概念,讲授数字控制原理,分析数控机床的组成,根据以上讲述内容再归纳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借助简图和表格等形式配合内容讲解。

结合数控技术的发展将课程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

对编程基本知识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然后再讲解。

四、作业1、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2、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各部分作用、分类3、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使用范围4、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5、什么是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6、按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数控机床分哪几类?7、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哪些?8、如何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9、.CNC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第二节内容第二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一、教学目的1.学习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2.介绍程序编制的代码及格式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内容与进度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教学形式,介绍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手工编程的内容和步骤,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和数控加工方法,程序编制的代码及程序格式。

四、教学方法根据已加工好的零件,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如何根据其加工图纸来编写其加工程序,数控机床如何根据加工程序加工来说明手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数控编程的应用2. 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提问:同学们对数控技术有哪些了解?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a. 数控技术的定义b.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c.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a. 数控机床的组成b.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c.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a. 数控编程的概念b. 数控编程的步骤c. 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数控加工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关键技术。

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查阅资料,了解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

3. 完成数控机床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练习。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数控技术及应用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4.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演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演示和讲解。

2. 数控机床,用于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环节二: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教师讲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环节三: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2. 教师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环节四: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2. 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环节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讲授评价、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课后作业作业要求:2. 内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做到言之有物。

四、课程回顾与预告回顾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加工方法。

o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流程,包括工艺分析、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等。

o学会使用常见的数控编程语言(如G代码)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

2.能力目标:o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独立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o熟练运用数控编程软件,编写并调试数控加工程序。

o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数控加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

o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o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重点: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刀具选择与切削参数设置、G代码编程基础。

-难点: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G代码的高效编写与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1.数控加工基础概述2.数控加工工艺制定3.刀具选择与切削参数4.G代码编程基础5.实例分析与编程练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数控加工原理、G代码指令等。

-讨论法:小组讨论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促进思维碰撞。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案例,加深理解。

-实验法: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编程效果。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数控编程软件教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专业教材。

-教具:数控机床模型、刀具展示板。

-实验器材:数控机床、测量工具、编程软件(如MasterCAM、SolidWorks CAM)。

-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在线编程平台。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任务,确保每位成员参与讨论,定期轮换小组长,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按时到课,采用积分制管理,激励学生遵守纪律。

-激励措施:设立优秀小组奖、编程能手奖等,通过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数控技术 李斌、李曦 教案

数控技术 李斌、李曦 教案

数控技术李斌、李曦教案教师:李斌、李曦。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目标。

同学们,咱们这数控技术课啊,那可老重要了。

咱的目标就是让大家从对数控技术两眼一抹黑,到能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操作数控设备,还能解决一些常见的数控加工问题。

就像把你们从啥都不懂的小菜鸟,变成数控领域的小能手。

2. 课程意义。

你们想想,现在制造业这么发达,数控技术就像是制造业的魔法棒。

它能让加工更精确、效率更高。

学好了这门课,以后不管是在高大上的航空航天制造,还是日常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就好比给你们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好多扇就业和发展的大门呢。

二、教学内容。

(一)数控技术基础知识。

1. 数控技术的概念。

咱先说说啥是数控技术。

简单来讲,数控技术就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

这就像是给机器设备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你给它下指令,它就乖乖按照你的要求干活。

比如说,你想让机床加工一个复杂形状的零件,以前靠人工可费劲了,现在有了数控技术,就轻松多了。

2. 数控系统的组成。

数控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好多成员呢。

有控制器,这就相当于家庭里的家长,指挥着整个系统的运行;还有伺服系统,就像勤劳的小助手,负责把控制器的命令转化为实际的动作;再加上检测装置,它就像个小监督员,时刻盯着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啥不对就赶紧报告。

同学们得把这些成员的作用都搞清楚,它们可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二)数控编程基础。

1. 编程坐标系。

编程坐标系就像是数控加工世界里的地图。

咱们要先确定一个原点,然后根据这个原点来确定各个点的位置。

就像咱们在地图上找地方一样,有了坐标系,机床才能知道要在哪里加工。

比如说,你要在一个零件上钻个孔,你就得告诉机床这个孔在坐标系里的哪个位置,不然机床可就懵圈了。

2. 基本编程指令。

这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啊,同学们。

像G指令和M指令,它们就像是数控编程的密码。

G指令主要是控制机床的运动方式,比如说直线运动、圆弧运动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重点介绍有关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本门课有初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一、章节题目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控机床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第三节数控机床分类第四节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数控加工技术第一节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步骤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数控机床的特点,并注意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2.掌握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4.掌握手工编程的基本过程5.了解数控机床分类和发展趋势6.了解CAD/CAM混合编程的基本过程四、本次课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为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次课的难点在于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基本概念:数控技术,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点位控制,轮廓控制,插补,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0.9学时)2.数控机床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0.8学时)3.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0.7学时)4.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趋势(0.3学时)5.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步骤(0.3学时)六、主要专业外语词汇1.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2.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3.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4.自动刀具交换装置—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5.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6.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7.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七、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八、小结、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小结对于学生来说数控技术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对数控机床及其相关知识很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和普通机床比较,重点突出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特点、工作原理及组成,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及其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复习思考题1.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二者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2.插补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九、实施情况及分析本次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效果较好。

本次课将在上次课的介绍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讲解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相关知识。

一、章节题目第二章数控加工技术第二节手工编程时的数控加工工艺处理第三节坐标系与编程计算第三章数控机床编程第一节编程基本概念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数控机床手工编程时的工艺处理特点和过程,并着重介绍坐标系及编程计算的内容和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处理的内容和方法2.掌握工序的划分方法3.理解坐标系的意义,掌握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参考点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关系,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常用方法4.掌握编程计算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基点和节点的含义5.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组成和输入格式6.了解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要求四、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重点:1.工艺处理内容2.工序划分方法3.坐标系的意义与建立,不同机床的坐标系统定义方法4.编程计算5.数控加工程序的基本组成本次课难点:1.坐标系的含义,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参考点三者之间关系2.如何建立工件坐标系3.非圆曲线的近似方法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基本概念:工艺处理与工序划分(1.2学时)2.数控机床坐标系(0.7学时)3.编程计算(0.7学时)4.程序的基本组成(0.4学时)六、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复习思考题1.坐标系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建立工件坐标系?2.有“回参考点”功能和无“回参考点”功能数控机床建立坐标系的特点?3.如何理解工艺处理和工序划分的意义?八、实施情况及分析本次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效果较好。

一、章节题目第三章数控机床编程第一节编程基本概念—功能字第二节基本G代码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在授课过程中重点介绍功能字含义和基本G代码,并通过实例讲解工艺处理、工序划分、坐标系建立、编程计算、程序的组成和基本结构,消化理解上次课和本次课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功能字的含义2.掌握代码分组与代码的模态和非模态的含义,了解开机默认代码的含义3.掌握与坐标系有关的G代码、基本运动G代码、公英制选择、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定义G代码、圆弧运动G代码、刀具补偿G代码、螺旋线加工G代码、暂停G代码。

四、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重点:1.功能字的含义2.代码分组与模态代码3.刀具中心轨迹法编程4.刀具半径补偿法变成5.刀具补偿的含义与意义本次课难点:1.功能字的作用2.代码分组与模态代码3.刀具补偿4.刀具中心轨迹法5.程序结构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功能字介绍(0.6学时)2.基本G代码功能与使用(1.2学时)3.刀具中心轨迹法和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比较、程序结构(1.2学时)六、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复习思考题1.同组代码及模态代码使用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2.为什么说刀具中心轨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编程方法?3.数控系统如何处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2.作业1)假设刀具起点为(0,0,50),用相对坐标方式编写例4-1的孔加工程序。

2)利用I,J指定圆弧插补编写4-4的铣削加工程序3)编写XOY面上坐标为(30,50)螺纹孔的加工程序,工件厚度10毫米。

4)用直径为6毫米的铣刀加工直径为10毫米的孔,假设加工平面为XOY面,孔位置为(20,30),(60,70)。

用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编写加工程序,工件厚度10毫米。

八、实施情况及分析本次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效果较好。

本次课将首先通过实例介绍螺纹孔加工、槽加工、铣孔加工的程序编制方法,进一步理解工艺处理、工序划分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程序功能字的含义与使用方法,了解程序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程序结构,了解螺纹孔加工、槽加工程序编制的特点,为编制复杂加工程序打下基础。

另外,本次课将在镗铣类机床普通编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镗铣类机床的特殊编程方法。

一、章节题目第四章数控机床编程第三节镗铣类机床编程方法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程序基本的编制方法,消化理解前两次课的内容。

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螺纹孔加工、槽加工、铣孔加工程序编制方法2.掌握常用镗铣类机床编程的特殊代码指令格式和使用方法3.理解固定循环的含义,掌握常用镗铣加工固定循环的动作过程4.掌握使用固定循环指令时程序编制的特点5.掌握子程序编程方法6.了解比例变换、图形旋转、镜向、极坐标编程方法四、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重点:1.多刀具、多工序加工时程序编制过程中的工艺处理与工序划分与程序的结构举例2.G代码、M代码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3.螺纹孔加工、槽加工、铣孔加工程序编制4.镗铣加工固定循环5.子程序编程本次课难点:1.复杂零件编制过程中的工艺处理、工序划分及程序结构2.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3.子程序编程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多刀具、多工序加工时的工艺处理、工序划分与程序的结构举例(1.2学时)2.特殊的镗铣类机床指令(0.7学时)3.常用固定循环代码及应用(1.1学时)六、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复习思考题1.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和使用普通方法变成时,程序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二者编程效率如何?2.子程序在加工程序编制中的作用及使用子程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分析多刀具、多工序加工时程序编制过程中的工艺处理与工序划分与程序的结构特点?作业题1.利用G81指令编写例4-17的孔加工程序八、实施情况及分析本次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效果较好。

本次课将首先向学生介绍车削加工编程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车削加工编程方法。

介绍车削加工中常用的简单固定循环指令,并通过实例讲解简单固定循环指令的使用方法。

介绍几种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

一、章节题目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车削加工程序编制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数控编程特点2.掌握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时程序的结构特点3.掌握端面加工、外圆加工和孔加工的固定循环指令格式4.能够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四、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车削加工的特点2.固定循环指令格式及应用难点:1.使用固定循环指令时程序的格式2.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数控车床编程特点与特殊指令(30分钟)2.编程举例(15分钟)3.简单固定循环指令及其编程举例(60分钟)4.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格式(30分分钟)六、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思考题:1.车削加工编程与铣削加工编程有哪些共同点与区别2.使用固定循环编程时程序的结构特点作业题: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八、实施情况与分析本次课在复习上次课有关车削加工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格式的基础上,讲解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章节题目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车削加工程序编制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格式2.掌握使用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格式时刀具的动作特点3.掌握编程方法4.掌握程序结构四、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格式2.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使用难点:1.复合固定循环指令的使用2.使用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时程序的结构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复习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格式(15分钟)2.使用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时刀具的动作组成及特点(25分钟)3.编程举例(70分钟)4.编程注意事项及程序结构特点(25分钟)六、教学参考书1.《数控技术》,龚仲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2.《数控技术》,王永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七、复习思考题、作业题思考题:1.使用复合固定循环指令时程序的结构特点2.G70复合固定循环指令如何与G71指令配合使用,及二者在程序中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