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

金矿生产现状与生产布局引言金矿是一种珍贵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珠宝、工艺品、电子产品等领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矿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金矿生产的现状和生产布局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全球范围内探讨金矿生产的现状,以及各个地区的生产布局情况。
全球金矿生产现状金矿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全球各地都存在着金矿资源的开发和生产。
根据国际金矿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金矿产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显著的增长。
目前,全球年金产量超过3000吨。
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是全球金矿生产的主要地区。
其中,南非、中国和俄罗斯是全球金矿生产的三大主力军。
美洲地区,尤其是加拿大和巴西,也在金矿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因其丰富的金矿资源,成为全球金矿生产的重要国家。
金矿生产布局南非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金矿生产国之一。
该国的金矿开发始于19世纪末,历经多年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技术先进的金矿产区之一。
南非的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田矿区、克利普顿矿区和兰德矿区。
这些矿区以其高品质和高产量而闻名。
南非金矿生产布局的特点是大规模开采和集约化生产。
由于南非矿区地下水位较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排水工程,以确保矿井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南非金矿开采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采矿技术,提高了金矿的回收率。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金矿生产国。
中国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
目前,中国的金矿生产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地。
中国金矿生产布局的特点是区域分布广泛和规模适中。
中国的金矿生产主要以小型和中型金矿为主,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
此外,中国的金矿开采过程中也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生产国之一。
该国的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乌拉尔山脉地区是俄罗斯金矿生产的主要区域,产量占全国金矿产量的三分之二。
俄罗斯金矿生产布局的特点是资源分布广泛和开采规模较大。
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控制及找矿问题备课讲稿

• 断裂构造控矿 • 在褶皱轴部和翼部,发育的以压扭性为主的断裂构造,
蚀变类型
• 围岩蚀变是卡林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包括硅化似碧玉岩化(硅化碳酸盐岩)、黄铁矿化、碳酸盐 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和铁白云石化)、粘土化 (水云母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地开石化)、 重晶石化、毒砂化、雄(雌)黄化、辉锑矿化和辰 砂化等。
• 与美国卡林型金矿相比,我国卡林型金矿雄(雌) 黄化不发育,而毒砂化、辉锑矿化和辰砂化普遍 较强,但对围岩蚀变中似碧玉岩化和碳酸盐化的 成矿作用研究尚不够。
岩浆活动与成矿
• 卡林型金矿床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尚无确切的结论。
• 美国卡林地区火成岩呈两个小型岩株和许多岩墙产出,主要 成分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沿NW向高角度断 层侵位,多遭受强烈的蚀变与金矿化。该区出露的喷出岩为 流纹岩和流纹英安岩。
• 我国卡林型金矿集中分布于火成岩活动区。但金矿多位于较 大规模侵入岩或火山岩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和邻区,矿区内仅 见少量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辉绿岩、煌斑岩等脉岩;滇黔 桂地区为右江裂谷火成岩活动区,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的 大厂层和燕山期超基性岩体等均与成矿密切相关;甘肃早仁 道金(锑)矿床产于三叠系地层与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川西 北丘洛金矿床的金矿化发生于三叠系碎屑岩中的顺层蚀变玄 武岩中;滇西上芒岗矿区不仅就产在龙陵-瑞丽基性-超基性岩 带范围内,而且岩体中金的含量明显较高,羊石山矿段基性 煌斑岩金的含量远高于一般基性岩体(李红阳,2001)。
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纽芬兰岛)阿克利巨型花岗岩基地球化学填图及其成矿制约

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纽芬兰岛)阿克利巨型花岗岩基地球化学填图及其成矿制约王朝阳;王涛;林寿发;Cees van STAAL【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22(96)2【摘要】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部发育一晚泥盆纪阿克利巨型花岗岩基(~2500 km;)。
该岩基侵位于甘德和阿瓦隆地块的多佛-赫米蒂奇湾巨型断层带之间,内部发育钨-锡-钼矿床及相关的矿化。
本文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岩基中Tolt单元侵位于378±2 Ma,各单元年龄基本一致,为同期岩浆多次侵位的产物。
岩基中主要岩石类型以富硅、富碱、弱过铝质花岗岩为特征,主体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点,分异晚期显示出A型花岗岩地化特点。
岩浆演化受结晶分异作用和局部上地壳同化混染共同控制。
本文依据前人发表的423件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开展有关地球化学和指标的填图,将岩基划分为低硅相、过渡相和高硅相三个区域,分别分布于岩基东西部边缘、中部及南部。
其演化程度由东西边缘向南,特别是向南部矿化程度高的部位有增高的趋势。
地球化学填图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稀土元素Y、高场强元素Nb、Th、U和挥发性元素F的富集也显示类似的空间变化规律,整体具有沿多佛-赫米蒂奇湾巨型断层带(缝合带)走向近南北向演化的趋势,可能显示了缝合带不同的基底组成,或岩浆具向南的演化趋势。
岩基中钨-锡-钼矿化与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流体含量及挥发分组分密切相关,Rb/Sr比值>20的区域与钨-锡-钼矿化位置一致。
据此推测,Rb/Sr比值>20的Rencontre Lake单元南部、Sage Pond单元及Hungry Grove单元部分区域可能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本文提供的研究实例表明地球化学填图可以系统地揭示一个岩基地球化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规律。
【总页数】16页(P517-532)【作者】王朝阳;王涛;林寿发;Cees van STAAL【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地质调查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西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2.甘肃北山造山带南缘白石坝一带南岭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锡成矿作用浅析3.从阿巴拉契亚-阿钦塔造山带看中国北方大陆南缘古生代的油气前景4.造山带花岗岩类型及填图方法的实践——以甘肃北山造山带为例5.兴蒙造山带南段白音图嘎地区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演化的制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

屑 灰 岩 是 矿 化 岩 石 的 主 要 构 成 。② 构 造 蚀 变体 ( S b t ) , 与 茅1 2 "
组 不 平 整 的接 触 面上 产 生 . 属 于强 蚀 变 的 岩 石 。
得 到 改善 , 会 促 使 成 矿 条 件 发 生 巨大 变化 , 能 够像 有 利 于 A u 沉 淀的 方 向 发 生 转 化 . 砷黄铁矿带动 A u的 结 晶效 率【 3 】 。 成 矿 规 律 一 般 能 够 分 为三 步 进 行 表 示 ,具 体 化 学反 应 式
分. 成矿 流 体 在 有 利 岩 性 的 组 合 中进 行 一 定侧 向移 动和 渗 透 ,
甚 至有 时会 造 成破 坏 围岩 的 水动 力 。
似. 在 空 间上 具 有 上 下 分 布 多 个矿 体 的 特 点 , 矿 床 容 矿 地 层 有
两种 : ①龙 潭组 ( I ) : 煤 系地层 , 属 于细碎屑岩含 有一定炭质粘
土岩 和 煤 线 . 并在 其 中加 入 生 物屑 灰岩 . 硅 化 白云 石 生 矿 体 构 造 的 不 断 发展 。断 裂 有 利 岩 性 组 合 构 成 的 圈 闭遭 到 断 裂破 坏 , 流体 中的 物 质 快 读 挥 发 , 流体压 力降低 , 还 原 性
酸 盐 岩 石 容 矿 岩 石 的主 要 构 成 。 通过近几年 。 贵 州省 对 卡 林 型
金 矿 的 成 矿 机 制 与 成 矿 预 测 的研 究 .促使 区 域 上 层 控 卡 林 型
矿 床 寻 矿 有 所 突破 。
1 卡林型金矿 的成矿机制
1 . 1 成 矿环 境
近 年 来 贵 州 省 发 现 了很 多金 矿 , 贞丰 县 的 水银 洞 金 矿 属 于品 味 较 高 、资 源 量较 丰 富 的 卡 林 型 金 矿 ,而 且 就 规 模 上 来 讲, 已经 达 到超 大型 标 准 。 金 矿 矿床 位 于 淮地 台 南 面与 右 江 褶
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

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V. Garnier& M. Malo& B. Dubé& A. Chagnon&G. BeaudoinAbstract:在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发育有大量的矿化,这些矿点在空间上均与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
在这些矿化点中,SAR-Au矿相比于卡林型金矿来说,在区域上、地区上和探区范围上(regional, district, and prospect scales)表现出特有的特征。
其中最显著的是:(1)钙质的赋矿岩性;(2)富Au-As-Sb-Hg,贫贱金属和Ag为特征;(3)与地壳范围内的断裂带有关;(4)热液蚀变特征:在含金矿化带(Au-bearing zones)的边缘发育有硅化(silicification)、方解石(calcite)、石英细脉(quartz veinlets),在大型的泥蚀变晕中发育有高岭石;(5)许多的长英质岩脉;(6)Au赋存于在初期成矿作用形成的贫As黄铁矿(As-free pyrite)的核部生长形成的富As黄铁矿(As-rich pyrite)中以及毒砂中;(7)在高温(>200°)热液流体与母岩相平衡,首先温度下降冷却使得毒砂发生沉淀,之后热液中混入大量的演化过的大气降水进而导致辉锑矿脉的沉淀形成。
尽管SAR-Au矿化表现出相当地微粒细小,但是类比于卡林型金矿化,……..(encourage exploration in the GaspéPeninsula and insimilar settings elsewhere in the Appalachians.)Keywords:SAR-Au showing、卡林型金矿、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Introduction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主断裂发育有许多典型的金矿化(Gauthier et al. 1994; Swinden and Dunsworth 1995),其中包含有许多在空间上与加斯珀半岛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的矿化(Fig. 1; Savard 1985; Malo et al. 1993)。
盘点近十年发现的十大金矿

盘点近十年发现的十大金矿
近十年来,全球探矿、开采行业已经发现了众多的金矿。
以下为本文盘点出的近十年发现的十大金矿:
1. 格拉斯伦堡金矿(2018年,澳大利亚):该矿床位于澳大利亚西部,预计可储量高达6000吨,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金矿之一。
2. 库普费克金矿(2013年,俄罗斯):该矿产出的金矿粒度非常细,且储量巨大。
预计可储量高达1020吨。
3. 渥太华金矿(2016年,加拿大):该矿储量高达500吨,是北美地区最大的金矿之一。
4. 阿玛鲁克金矿(2019年,几内亚):预计储量为1000吨以上,是几内亚历史上最大的金矿。
5. 亚里拉金矿(2016年,秘鲁):该矿耗资9亿美元进行了重要的改建工程,预计可储量高达10吨以上。
6. 科斯塔特卡金矿(2014年,墨西哥):该矿储量高达525吨,是墨西哥最大的金矿之一。
7. 北部星际金矿(2018年,南非):该矿储量高达380吨,是南非矿业公司最具有潜力的开采项目之一。
8. 天然园金矿(2015年,布基纳法索):该矿床含金量高达11.5克/吨,预计可储量高达320吨。
9. 吉尔梅金矿(2018年,俄罗斯):预计储量高达390吨,是俄罗斯最大的金矿之一。
10. 纽曼赫斯特金矿(2014年,澳大利亚):该矿储量达到30吨以上,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金矿之一。
总的来说,金矿资源丰富,全球各地都有着富有开采潜力的矿床。
但在开采过程中也需要关注环保问题,确保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拿大新金矿的设计与生产

加拿大新金矿的设计与生产
Heims.,W;胡际平
【期刊名称】《国外金属矿山》
【年(卷),期】1990(000)012
【摘要】近几年来,加拿大有许多新的金矿投入生产,日产量250~5500t。
大部分矿山用竖井开拓,深度不到200m的用斜坡道开拓。
厚度不大的矿脉,大部分用上向分层废石充填法或水力充填法开采。
厚矿体用空场法开采,事后废石胶结充填。
采用竖井提升的矿山,主水平多为轨道运输,并在地下将矿石预先破碎。
斜坡道开拓的矿山,矿石用汽车运往地表,有的矿山最近已使用架线式电动汽车。
【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Heims.,W;胡际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21
【相关文献】
1.加拿大新斯科舍东部浊积岩中的金矿床和绿片岩相的地质地球化学 [J], Hayn.,SJ;杨岳清
2.加拿大新斯科舍省Meguma群中脉状金矿床的综合模式 [J], Kont.,DJ;张启富
3.加拿大新斯科舍省Meguma群中脉型金矿床成矿模式 [J], Kont.,DJ;吴伟成
4.加拿大新田种子公司的种子系列化生产 [J], 郭万祥
5.加拿大新斯科舍梅古马群脉金矿床的综合模型 [J], D.J.Kontak;汤葵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要山系教学文档

主要山系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布在美国的亚拉巴马至加拿大的加斯佩半岛,全长约2400千米。
它们主要由经受过褶皱和断裂作用的沉积岩层和变质岩层构成。
许多科学家认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整个阿巴拉契亚地区(后者一直延伸到纽芬兰岛)是在北美板块与其它板块的3次碰撞中形成的。
碰撞开始于大约4.35亿年以前。
最后一次碰撞发生在2.5亿年以前,是在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产生的。
落基山脉分布在新墨西哥至阿拉斯加之间,全长约5300千米。
落基山包含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它们在1亿年以前开始形成,并在过去2500万年以来一再抬高。
太平洋山系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山链组成的,分布在南加利福尼亚至阿拉斯加之间,全长约4000千米。
其中一条山链是海岸山脉,包括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山脉、不列颠哥伦比亚海岸外的许多岛屿以及阿拉斯加海岸和沿海岛屿的一部分。
海岸山脉主要由海洋沉积物构成,但在其中的某些地方则更多地是由火山岩构成。
太平洋山系的另一条山链是由加利福尼亚的谢拉内华达、俄勒冈和华盛顿的喀斯喀特岭、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海岸山地以及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的山脉所组成。
这两条山链都是在2.4亿年以前形成的,并在过去6300万年以来又有过大幅度的抬升。
安第斯山脉沿南美洲西海岸分布,全长约7200千米。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由火成岩构成的,其中大部分是在过去6500万年内发生的火山爆发中形成的。
火山活动发生在纳斯卡板块的消减带上,纳斯卡板块位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海底,正在向南美洲板块下面俯冲。
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山系属于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太平洋火山带是指环绕太平洋的一条消减带,这里分布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火山。
火山带最南端部分是由南极洲山地构成,包括安第斯山脉的延伸部分--南极半岛。
泰斯安山系横穿非洲、欧洲和亚洲,全长超过11000千米。
它包括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以及欧亚大陆之间的高加索山脉。
在亚洲,它又顺着扎格罗斯山脉、帕米尔高原、喀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继续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SAR卡林型金矿化V. Garnier& M. Malo& B. Dubé& A. Chagnon&G. BeaudoinAbstract:在加拿大加斯帕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发育有大量的矿化,这些矿点在空间上均与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
在这些矿化点中,SAR-Au矿相比于卡林型金矿来说,在区域上、地区上和探区范围上(regional, district, and prospect scales)表现出特有的特征。
其中最显著的是:(1)钙质的赋矿岩性;(2)富Au-As-Sb-Hg,贫贱金属和Ag为特征;(3)与地壳范围内的断裂带有关;(4)热液蚀变特征:在含金矿化带(Au-bearing zones)的边缘发育有硅化(silicification)、方解石(calcite)、石英细脉(quartz veinlets),在大型的泥蚀变晕中发育有高岭石;(5)许多的长英质岩脉;(6)Au赋存于在初期成矿作用形成的贫As黄铁矿(As-free pyrite)的核部生长形成的富As黄铁矿(As-rich pyrite)中以及毒砂中;(7)在高温(>200°)热液流体与母岩相平衡,首先温度下降冷却使得毒砂发生沉淀,之后热液中混入大量的演化过的大气降水进而导致辉锑矿脉的沉淀形成。
尽管SAR-Au矿化表现出相当地微粒细小,但是类比于卡林型金矿化,……..(encourage exploration in the GaspéPeninsula and insimilar settings elsewhere in the Appalachians.)Keywords:SAR-Au showing、卡林型金矿、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Introduction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主断裂发育有许多典型的金矿化(Gauthier et al. 1994; Swinden and Dunsworth 1995),其中包含有许多在空间上与加斯珀半岛the Grand Pabos and Restigouche这两个断裂有关的矿化(Fig. 1; Savard 1985; Malo et al. 1993)。
多金属CuPb-Zn-Ag-Au矽卡岩和含金(Au-bearing)脉体是成矿的主要类型(Fig. 1)。
此外,其他的矿产资源包括赋存于蛇纹岩中的Ni-Cr矿,赋存于砂岩、泥岩中的浸染状Zn-Pb-Cu-Ag矿和Ni矿,赋存于粉砂岩中Cu矿,赋存于火山岩中的Pb-Zn矿(Savard1985)。
Poulsen (1999a, b)认为其地质环境与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相似,其出现于加斯珀半岛的南部,与新不伦瑞克省北部相临近。
Grand Pabos–Restigouche 断裂系统的成矿演化通过详细地质图(detailed mapping),构造、矽卡岩的共生关系研究以及含金脉体(Chagnon 1984, 1988; Chagnon and Malo 1991; Malo et al. 1998),方铅矿中的Pb同位素数据,已经得到了阐明(Malo et al. 1993)。
Maloetal. (1998, 2000)认为SAR-Au矿床(SAR-Au showing)的构造背景,金属特征(Sb-Au-As±Hg),赋矿岩性的性质,加斯珀半岛的西南部出现的泥蚀变现象是区域性特征,其相似于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
这篇文章呈现了the SAR-Au showing矿石和含矿岩脉的矿相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特征。
将the SAR-Au showing于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相比较,确定含金矿物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卡林型金矿以硅化的碳酸盐岩中贫As黄铁矿核部生长的富As黄铁矿含有浸染状Au为特征。
The SAR-Au showing包含于两条近于垂直的被辉锑矿-石英-Au脉体充填的断裂中(two subvertical stibnite-quartz-Au fault-filled veins),被发育在灰岩中的硅化晕所包围,我们的岩相学数据和地球化学数据表明The SAR-Au showing具有卡林型金矿的几个主要特征,以及更加独特的是富As-Au的黄铁矿生长于贫As-Au黄铁矿的核部,而这是一个卡林型金矿中所特有的特征。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温度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可凸显成矿流体的温度和流体属性以及解释成矿流体的来源。
结果表明,The SAR-Au showing与内华达卡林型金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最具有代表性的矿化类型是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矿化。
此外,位于加斯珀半岛西南部的一项新的基于构造、岩性以及粘土化蚀变特征的探索目标已经被提出。
在这篇文章中,“卡林型金矿”这个表达优先于“类卡林型金矿”,例如(1)“类卡林型金矿”经常是指末端呈浸染状的金矿床“…distal-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Berger and Bagby 1991; Tosdal 1999);(2)这个研究表明卡林型金矿最重要的特征是被发现于The SAR-Au showing,表明这可能是与卡林型金矿类同。
Geological setting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加斯帕半岛,主要是由古生代岩石组成,主要沉积地是细小的火山岩,这些岩石可分为三个时间段的岩石组合(Figs. 1 and 2):(1)早寒武纪(最晚前寒武纪?)到晚奥陶纪岩石;(2)万奥陶纪到中泥盆纪岩石,加斯珀带;(3)石炭纪的岩石。
第一个岩石组合受到Taconian(Late Ordovician)和the Acadian (Middle Devonian)两个造山运动的作用而发生形变,然而第二个岩石组合在the Acadian造山运动期间发生变形,但是其所形成的构造特征与志留纪(Salinic disturbance)有关(Malo and Kirkwood 1995; Malo et al. 1995; Malo 2001)。
古生代的岩石组合在经过晚石炭-二叠纪的Alleghanian造山运动之后,仍保持着原样。
加斯帕带地层学(Gaspé Belt stratigraphy)加斯帕半岛南部包含着加斯帕带中上奥陶纪-泥盆纪的岩石(Malo and Bourque 1993),其可分为三个构造单元,从南至北依次为:(1)Connecticut Valley–Gaspé向斜;(2)Aroostook–Percé复背斜;(3)Chaleurs Bay向斜(Fig. 1; Bourque et al. 2001)。
在魁北克市段,加斯帕带的地层由四个广阔的岩石地层单元组成(Fig. 2):(1)志留纪深水相的上奥陶系底部,含细纹理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Honorat and Matapedia Group);(2)志留纪底部-泥盆纪的浅水-深水陆棚相((Chaleurs Group);(3)混杂的泥盆纪下部,含细纹理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Upper Gaspé Limestones and Fortin groups);(4)泥盆系中上部,浅滩-陆相粗粒陆源碎屑岩(Gaspé Sandstones Group)。
早志留纪和晚泥盆纪的大陆拉斑玄武质玄武岩和安山岩发育在(2)地层单元的顶部和(3)、(4)地层单元。
加斯帕的岩石带有两个主要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
最老的岩石是寒武纪-奥陶纪的塔康运变形岩石(Cambrian–Ordovician Taconian-deformed rocks)和该层序的底部(the base of the sequence),次之的是加斯帕带中阿卡德变形岩石(Acadian-deformed Gaspé Belt rocks)和上层覆盖的近于水平的石炭纪岩石。
晚志留纪的不整合面与同沉积地断层作用有关,这在岩石地层单元(2)中已经得到了公认(Fig. 2)。
加斯帕带的岩石受到了近于低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
局部更高级别的接触变质作用在空间上与泥盆纪的侵入体有关。
侵入岩体仅限于加斯帕半岛的北部,然而岩株和岩脉群主要是通过阿卡德主断裂侵位的(Doyon and Berger 1997),进而侵入到加斯帕带岩层甚至达到其南部。
构造背景(Structural setting)Grand Pabos断裂向西部延伸,雷斯蒂古什断裂(Restigouche fault),它们的附属断裂来自于加斯帕带的阿卡德右旋走滑断裂系统(Fig. 1)。
Grand Pabos断裂由一个100m宽的塑性变形高应变区构成(Kirkwood and Malo 1993)。
加斯帕带岩层阿卡德区域构造是东北走向。
右旋走滑断层切断了这个主要的东-东/东北走向趋势(Fig. 1),区域的阿卡德褶皱是开放垂直的。
主要断层附近,褶皱是紧闭、急剧倾伏的,其倾向于西北或者东南方向。
一个区域性东北延伸的劈理很好纪阿卡德褶皱,断层收缩之前跟晚志留纪的构造演化有关。
这些构造的特征是:他们都是同沉积正断层和纵向扩张的褶皱(Malo 2001)。
在加斯帕半岛南部,阿勒格尼造山运动仅仅是通过次级的小正断层来显示。
成矿学(Metallogeny)许多的金矿前景已经在加斯帕半岛得到了确定(Fig. 1)。
其中最重要的是从西至东:SAR、Maria、Reboul、Lac Arsenault、Weir(Fig. 1)。
这个地方已经发现了12个贱金属矽卡岩矿前景(Fig. 1; Savard 1985)。
阿鲁斯托克佩尔塞复背斜的岩性主要是灰岩(+the White Head Formation),这些岩层中发育着贱金属矽卡岩和SAR金矿。
在SAR金矿附近发现了3个贱金属矽卡岩(Saint-André-de-Ristigouche Cu skarn, Basket Brook Cu–Ag skarn, and Saint-Fidèle Cu skarn, Fig. 1)。
在区域范围内,雷斯蒂古什(Restigouche)断层是垂直的,但是由于局部弯曲(应力)的释放也发现了大规模的走滑断层(Sylvester 1988)。
在一个超低频率电磁异常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The SAR-Au showing位于弯曲(应力)释放的地方(Daigle 1990)。
金矿化主要发现在走向为N130°辉锑矿-石英-Au脉体中,这与雷斯蒂古什(Restigouche)断层右旋位移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