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介绍陶瓷手工制作流程详图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

图解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饮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和、寂、清、静”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格物致知”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
一、加工工序(8道)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1、选矿:寻找矿源、矿点,挑选合适能用的原料。
2、原料处理:(1)用轮碾机对石质原料进行粗碎。
(2)土料露天堆放,通过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冰冻等进行风化。
(3)根据工艺需要,对有些原料事先进行预烧。
3、配料:分别按照泥料、釉料的不同种类进行称重配料。
4、装磨:把配好的泥或釉料装入球磨机中。
5、运行:球磨机按照泥釉不同的加工时间要求开机运行。
6、放磨:泥浆、釉浆达到规定的细度后从球磨机中放出。
7、过筛入池:泥浆过筛入浆池,釉浆过筛入釉池或釉缸。
8、陈腐:泥浆、釉浆使用前存放一定的时间,以使其更加好用。
二、造型工序(2道)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1、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客户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三、制模工序(9道)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1、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陶艺制作流程

陶艺制作流程陶艺,就是陶瓷艺术,也就是用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硅酸盐即可以是泥土,也可以是高岭土)。
陶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技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陶艺作品的技巧是其被载入史册的根源。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创作,陶艺创作具备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由上图可以看出,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一、原料制作1、釉料制作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2、泥料制作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二、成型1、拉坯成型法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①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②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
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
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
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陶艺制作的5个步骤

陶艺制作的5个步骤陶艺制作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准备、成形、装饰、烧制和上釉。
每个步骤都需要细致的操作和耐心,才能制作出美观、实用的陶艺作品。
下面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五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在进行陶艺制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基本的陶艺工具包括:泥刀、捏针、陶轮和陶刀等。
而材料则包括陶胎和陶泥。
陶胎是已经烧制过一次的陶器,用于进行成形和装饰。
而陶泥就是制作陶胎的原料,通常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可以选择,例如粘土陶泥、瓷砖陶泥和彩色陶泥等。
在准备阶段,需要根据具体的陶艺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陶泥类型。
除了工具和材料,还需要准备好工作空间和保护设备。
在制作陶艺时,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因此需要确保工作空间通风良好,必要时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设备,确保工作安全。
第二步:成形成形是陶艺制作的核心步骤,通过手工塑性成形或使用陶轮进行成形。
首先,需要将陶泥揉捏成均匀的团状。
对于手工塑性成形,可以用捏针和陶刀等工具把团状陶泥制作成所需要的形状,如碗、盘、花瓶等。
而使用陶轮进行成形时,需将团状陶泥放置在陶轮上,然后利用陶轮旋转的力量进行塑形。
在成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陶泥的湿度和均匀性。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成形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适时进行润湿或晾干。
同时,还需保持陶艺作品的均匀性,以确保形状和比例的准确性。
第三步:装饰装饰是为陶艺作品增添美观和独特性的重要步骤。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雕刻、印花、彩绘和镶嵌等。
装饰材料可以是陶泥自身,也可以是其他艺术材料,如彩色釉料、彩绘颜料和镶嵌材料等。
在装饰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装饰方式和材料。
雕刻和印花可以通过工具直接在陶艺作品上进行,而彩绘和镶嵌则需要在烧制之后进行。
装饰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二次修整,以确保装饰效果和作品整体的一致性。
第四步:烧制烧制是将装饰完毕的陶艺作品进行高温加热,使其变得坚硬和耐用的过程。
烧制分为两个阶段:初烧和成品烧。
手工陶瓷制作流程

手工陶瓷制作流程手工陶瓷制作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手工制作陶瓷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
下面是手工陶瓷制作的详细流程。
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的泥料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泥料。
泥料有许多种类,包括黏土、赤陶、白陶等。
每种泥料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制作需求选择。
2.准备工具和材料手工制作陶瓷需要许多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常用的工具包括切割器、刮板、刻刀等。
材料包括水、毛巾、海绵等。
3.设计和计划在开始制作之前,需要设计并计划好要制作的陶瓷品。
这可以帮助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预期。
造型1.揉捏揉捏是手工制作陶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揉捏过程中,需要将泥坯压扁并慢慢拉伸成所需形状。
2.成形在揉捏完成后,需要将泥坯成形。
这可以通过手工或使用模具完成。
手工成形需要耐心和技巧,而使用模具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所需的形状。
3.修整在成形完成之后,需要修整陶瓷品的细节部分。
这包括刮去多余的泥土、平滑表面等。
干燥1.晾干一旦陶瓷品完成了造型和修整,就需要晾干。
这可以通过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房间中或使用风扇等方法来实现。
2.防裂在晾干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陶瓷品出现裂纹。
这可以通过缓慢增加湿度和避免突然温度变化来实现。
3.调整如果在晾干过程中发现陶瓷品有问题,可以进行调整并重新塑造。
烧制1.预烧在将陶瓷品放入窑中进行正式烧制之前,需要进行预烧。
这有助于去除任何残留的水分,并准备好接受更高温度的处理。
2.正式烧制一旦预烧完成,就可以将陶瓷品放入窑中进行正式烧制。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陶瓷品的类型和大小确定温度和时间。
3.降温在烧制完成之后,需要让窑内的陶瓷品缓慢冷却。
这有助于防止出现裂纹或其他损坏。
涂釉1.选择釉料在烧制完成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釉料来涂抹在陶瓷品表面。
不同的釉料具有不同的颜色和质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涂抹釉料一旦选择了合适的釉料,就可以将其涂抹在陶瓷品表面。
这可以通过喷涂、刷涂或浸泡等方法来实现。
《陶瓷制作流程》PPT课件

工艺流程
(烧窑)Βιβλιοθήκη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微波干燥技术。
陶瓷干燥技术
微波干燥技术的原理微波是频率在300兆赫的电磁波, 被加热介质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在快速变化 的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其极性取向将随着外电场的变化 而变化,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效应。此时微波场 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物料温度升高,产生热 化和膨化等一系列物化过程而达到微波加热干燥的目的。
•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上 好釉后则光滑又明亮。常用的上 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 釉、刷釉等。
工艺流程
(画坯) (上釉)
• 九、烧窑 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 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 温的烧炼。 现在的窑有气窑、电 窑等。
•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 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 器。
成分
• 主要成分: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 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
• 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
• 一、淘泥 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 二、摞泥 将淘好的瓷泥分割开 , 摞成柱状,便于储存 和拉坯用。
•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 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 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 四、印坯 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 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 五、修坯 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 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 湿修和干修。
工艺流程
(拉坯)
• 六、捺水 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 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 序做好准备工作。
• 七、画坯 画坯有好多种,有写 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 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 笔。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pptx

• 湿坯晾干后,经过修整,最后成型。
(三) 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 唐代绞胎枕
• 一、陶艺材质肌理
•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 术表现的重要组成 部分。他的创作空 间是无限广阔的, 对于学生体验式的 制作来说,首先了 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 绞胎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工艺, 两种胎泥经 过恰当的搅拌,可以形成天然美丽纹理 。 釉色也可以通过搅拌施于器型上。
(一)、 基本工具和设备
• 一、制陶工具
• 1、手感的意义
• 手是最基本的制陶“工 具”,艺术起源于手制 造的痕迹,手感延续着 艺术作品的人文气息。 一个陶者,首先是用手 来感知事物的,感知事 物的质感、量感、虚实 和韵律,体悟自己的内 心感受,然后孕育作品的 意象,心手相师,心手 互动。
• 强调信任手感,然后辅之以工具,使工具 成为手的延伸。现代画家德库宁认为:“制 造一个有社会性意义的球,就不能使用固 定的尺子,你只有不停地去做,只能凭自 己的眼睛来检测这个圆球,不断地向你认 为完美的境界努力,球和人的关系是直接 性的,先完善尺子,再做球是不可能的。”
• 2、工具
• (1)拉坯车和轮盘
• 拉坯车从人工动力的辘 轳车发展而来。手工拉 坯和修坯的主要动力设 备,动力是靠电机带动 轮盘旋转。其作用是拉 坯和修坯。 轮盘是靠手 转动的轮式转盘。其作 用是制作和修整立体造 形、圆形器物,或在器 皿上进行绘画。
• (2)拉坯和利坯用具
• 拉坯用具主要有圈尺 、木制关坯刀、切割 线等。
比如这件隋代的青釉鸡头 壶“高21.8厘米 口径 6.9厘米 底径6.7厘米。 盘口,细颈,丰肩,圆 腹,假圈足。底心微内 凹,肩一侧为鸡头,相 对面有弯柄,柄端高于 盘口,并向内倾斜,另 两侧各有一横系,通体 施釉,底有六个半圆形 紫红色支烧痕。”这样 的描述给人以相当感性 的人文色彩。
陶瓷有限公司--工艺流程图说明

陶瓷有限公司( 工艺流程图说明)1.制泥(或打浆)车间是深圳市富威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管理系统重要部门之一,是制作滚压,高压注浆, 空心注浆等产品的重要基础环节。
转变为符合成型环节性能和要求的泥料。
2. 模印车间是深圳市富威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管理系统重要部门之一,是为坯体成型提供工具。
是石膏模具制造简便,吸水性强,价格低廉,用于注浆成型,可塑成型(湿压、旋压、液压等方法)。
其作用除确定坯体形状外,利用其多孔性吸收坯料中的水份,使坯体有一定的强度。
机制滚压成型和压力注浆成型。
对石膏模具的吸水性、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成型车间是深圳市富威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管理系统重要部门之一。
是制作土坯及造型的重要环节一种;是产品烧成提高产量和质量稳定的基础环节;是素瓷的喷釉烧成前重要环节。
成型时,滚压头和盛放泥料的模型各自绕本身轴线同向旋转,互相靠拢。
泥料受到滚动压紧力作用沿模型工作面延展而成型的方法。
素烧登窑是按烧成窑炉各局部不同的温差, 合理配搭大小土坯的摆放位置和顺序,来达到最佳产品质量和烧窑量。
4. 一次性烧成车间是深圳市富威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管理系统重要部门之一。
是制作土坯及造型的重要环节另一种;是一次烧成型正常(注浆成型)是利用石膏模的吸水性,将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使泥浆分散地粘附在模型上,形成和模型相同形状的坯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经干燥收缩而与模壁脱离,然后脱模取出,坯体制成。
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
凡是大型、形状复杂、不规则或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因此注浆成型在日常陶瓷、工业美术瓷、卫生洁具瓷及现代陶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上釉、釉烧车间是深圳市富威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部管理系统重要部门之一。
是产品烧成前的基础环节;也是产品烧成最后瓷化的最重要的环节。
上釉是改善陶瓷制品的技术性质和使用性质。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陶瓷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品,它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观的外观。
以下是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1. 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陶瓷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陶瓷粘土、釉料、颜料等。
这些原材料会经过筛选、筛废、除铁等工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纯度。
2. 粉碎和混合:将原材料中的陶瓷粘土等材料进行粉碎和混合,使得各种原材料能够均匀混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通常采用球磨机等设备进行。
3. 模具制作:根据产品的设计和形状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
这些模具通常由石膏或金属制成,以便于复制产品的形状。
4. 成型:将混合好的陶瓷材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械设备进行,确保成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干燥: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干燥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产生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6. 烧制:将干燥后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过程通常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陶瓷能够达到所需的硬度和质感。
7. 上釉: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烧制后的陶瓷制品上进行釉料的涂抹。
这个过程可以提升陶瓷的表面光泽和防水性能。
8. 装饰:可以对陶瓷制品进行装饰,例如绘制图案或者雕刻纹饰。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依靠手工或者机械设备进行。
9. 二次烧制:如果在装饰完成后需要,可以进行二次烧制。
这个过程能够使装饰和釉料更加牢固和持久。
10. 检验和包装:最后,对陶瓷制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以上是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从准备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制作过程。
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控制和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达到要求。
陶瓷制品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工艺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图介绍陶瓷手工制作流程圆器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形工艺中的壹类。
它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进而利用陶范规整形制,是大量应用于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壹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可是对于传统,具备壹定的杀伤力。
1:揉泥
揉泥,目的于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壹步紧致。
缺少这壹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
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
做好的粗坯,于经过壹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于壹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
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于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就能够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于烧制后达到整齐划壹。
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
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壹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
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
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和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釉壹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
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
荡好内釉的坯,则能够进入画坯工序。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这是画坯用到的工具
勾线
混水:
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于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于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壹切均来自于混水这壹道工艺。
7:施外釉
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
此时,杯子的底足仍未形成。
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瓷坯浸于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8:挖底足
瓷坯外部施釉后,于釉面自然干燥后,就能够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
由于我们制作的是釉足的器物,于挖底足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壹致,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9:写底款、施底釉
10:装釉足
釉足,初始状态是于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
干燥后再次于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和每壹个杯子壹壹对应。
带有釉足的支烧工艺,始见于官窑烧造宫廷瓷器,使用釉足支烧的瓷器器皿足部为满釉,即美观,又光滑而不至于划伤家具的表面,然而由于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现代陶瓷工业仅用这壹工艺烧造贵重的高档瓷器。
11:满窑、烧窑
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布于窑体内,称之位满窑。
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且留出合理的火道烟道,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导致烧制失败。
景德镇传统青花瓷采用仍原烧,我们烧制的温度达到1330°C,烧制时间为10小时左右。
12:开窑
经过12-18小时的自然冷却,于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就能够开窑了。
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壹刻。
最后,我们仍需要对烧制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