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社会经济概况

合集下载

黔江调研报告

黔江调研报告

黔江调研报告黔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黔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整合各种数据和信息资源,全面了解黔江地区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黔江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业链较长,主要包括水稻、蔬菜和茶叶等。

同时,黔江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2. 生态环境状况黔江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山高水长,空气清新,水质优良。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森林资源退化等,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和治理。

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黔江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过于传统,科技含量不高,产量和品质有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旅游业发展不平衡,还没有形成全域旅游的格局,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亟待加强。

四、调研建议1. 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开拓市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的力度,推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防治森林火灾,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3. 发展全域旅游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制定旅游规划,推动旅游景点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旅游效益。

4. 引导企业投资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投资黔江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

5. 增强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五、总结黔江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具备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书五年发展历程 绘幸福家园蓝图——黔江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书五年发展历程  绘幸福家园蓝图——黔江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上 升 为5%。 0
中心城 市框 架初 步形 成 “ 十一 五 ” 时期 , 始终 围绕 区域 性 中心城 市 定位 , 做 大城 市体 量 , 改善 城市 交通 , 善城 市功 能 。一是 完
区域性 综合 交通 枢纽 基本 建成 。 怀铁 路投 入运 营 , 渝
包 茂高 速公 路黔 江段 完: 投 用 ,黔江 机场 达 到通航 [
政’
书 五 年 发 晨 历 程 绘 幸福 家 园蓝 图

口 中共 重 庆 市黔 江 区委 书记 洪 天 云
五年 拼搏 , 铿锵 前 行 ; 五年奋 进 , 日新 月异 ; 年 五 成就 , 丽辉煌 。 十一 五 ” 壮 “ 时期 , 中共重 庆 市委 、 在 重 庆市人 民政府 的 坚强 领导 下 , 江 区委 、 黔 区政 府 团结 和带 领 5 万土 家 、 、 各 族 人 民 , 2 苗 汉 紧紧 围绕 构 建 区
域性 中心 城市 目标 , 弘扬 “ 宁愿苦 干 , 不愿 苦熬 ” 的黔 江精 神 , 团结 苦 干 , 力争 先 , 诚 事业 , 献黔 江 , 奋 忠 奉 共 同谱 写 了经 济社 会跨 越 发展 的华 丽篇 章 。一个 城 乡统 筹 协调 发 展 、 境舒 适 优 美 、 会 安 定 有序 、 环 社 人
公 里增 加  ̄20 年 的1平 方公 里 , 市 人 口由1 . 09 8 城 17 5
万 人增 加 到 1 万 人 ,城 镇 化 率将 达 到 3 . ,年 增 6 62 5 %
加 了83 百分 点 , 功创 建 了“ 级 文 明城 区” “ .个 成 市 、市 级 卫生 城 区” “ 级 山水 园林 城 市 ” 三是 城市 功能 和 市 。 进 一步 完 善 。实施 了游 泳馆 、 共 图书馆 、 合 批发 公 综 市场 、 中心 医 院外科 大楼 、 民族 医院新 大楼 等重 大公 共 项 目建设 , 融 、 金 司法 、 卫生 急救 、 防特 勤 、 监 、 消 煤 石 油 、 检 、 检 、 权 交 易等 已具 备渝 东 南 区域 服 质 车 产 务 功能 。 产 业支撑 能 力 日益增 强 “ 十一 五 ” 时期 , 始终 围绕 “ 一要 务 ” 骨干产 业 第 , 由弱 到强 , 三次 产 业 协调 发 展 , 业 发展 高 歌 猛进 。 工 是大 力实 施工 业 强 区战略 , 0 万 头生猪 屠 宰加 以2 0 工 、0 吨 啤酒 生 产 、0 吨 工业 硅 、6 吨 聚氯 乙 2万 l万 3万 烯 联合 化工 等龙 头项 目为依 托 的绿色食 品 、 新材 料 、 化 工三 个百亿 级 产业 集群 基 础 已奠定 ,累计 投入2 3 亿元 打 造正 阳工 业 园 、 杠拓 展 园 、 永创业 园 三大 青 黔 工 业发 展平 台 , 区规模 以上 工业 企业 达N 8 家 , 全 o 工 业 增 加 值 由“ 五 ” 的 1 .8 元 增 加  ̄2 0 年 的 十 末 0 亿 7 09 2 . 亿元 , 97 2 年均 增 长2 . , 88 工业 对 经济 增长 的 贡献 % 率 达到5 .%。 是农 业产 业提 档 升级 。围绕 富 民增 66 二 收, 加快 现代 农业 产业 发展 ,0 万 头生 猪 、0 20 3 万担 蚕 茧 、0 担烤 烟 三大 现代农 业 产业 和猕 猴桃 、 3万 蔬菜 等 特 色农 业基 地建 设初 见成 效 ,已进 入全 国生 猪调 出 大县 行 列 ,成为 全市 唯一 整 区推进 现代 烟草 农业试 点 区 。 贸旅 游繁 荣兴 旺 。 商 三是 以打造商 贸 、 物流 、 旅 游 三 大 现 代 服 务 业 中心 为 目标 , 进 “ 百 ” 新 大 引 重 、 兴、 百事 达汽 贸 等知 名商 贸企 业 , 成 了武 陵山 片区 建 最 大 的武 陵 山家 居 市 场 和渝 东 南 汽 车交 易 市 场 ; 围 绕 “ 质 奇观 小 南海 、 地 美丽 乡村 阿 蓬 江 、 清凉 黔 江 峡 谷城 ” 大 民俗生 态旅 游 品牌 , 三 加快 重点 旅游 景 区开 发 , 成 濯水 古镇 老街 风貌 恢 复改造 , 成渝 东南 首 完 建 家 五星级 旅游 酒 店 、 土家 民俗 生态博 物馆 。2 0 年 , 09 旅游 人数 达 到 126 .万人 次 , 游综 合 收入35 亿元 , 1 旅 . 7 比“ 十五 ” 末分 别 增长 149 、2 .%。 .% 2 75 1 统筹城 乡发展 走 出新路 “ 十一 五 ” 时期 , 终 围绕统 筹城 乡发 展 , 新实 始 创 施 以 “ 在五 心 ” 程 为载 体 的新 农 村 建设 ( 裕在 五 工 富 农 家让 农 民聚心 、 康居 在农 家让农 民舒心 、 知识 在农 家让农 民称心 、 障在农 家 让农 民放 心 、 保 和谐 在 农家

重庆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0-11 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重庆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0-11  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武隆区
Wulong District
44.98
城口县
Chengkou County
13.16
丰都县
Fengdu County
51.78
垫江县
Dianjiang y
90.79
忠 县
Zhongxian County
81.28
云阳县
Yunyang County
118.44
奉节县
Fengjie County
7977.01 6312.30 3961.63 2350.67 1221.38
443.33 317.21
66.41 273.41 659.54
46.56 537.83 365.41 641.36 443.04 160.36 665.56 364.75 134.22 278.00 269.74
永川区
璧山区
Bishan District
134.78
铜梁区
Tongliang District
116.81
潼南区
Tongnan District
85.78
荣昌区
Rongchang District
117.21
开州区
Kaizhou District
189.12
梁平区
Liangping District
104.63
都市圈
Metropolitan Area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Three Gorges Reservoir Urban Group of Northeast Chongqing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Wuling Mountain Urban Group of Southeast Chongqing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并不能仅仅简单比较一两项指标数据,特别是现在社会经济各行业错综交汇,更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综合考察,从而描述社会经济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政策制定依据。

我对重庆市40个区市县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各区县市的数据(见附页),并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各区市县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在分析过程中,我选取了能足够反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9 项主要指标(万元) :x1: GDP x2:工业总产值 x3:农业总产值x4:水陆货运总量(万吨) x5:邮电通讯总量 x6:固定资产投资x7:预算内财政收入 x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x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数据分析:sig值为0,选择a=0.05,由于sig值小于a,则认为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

同时,KMO检验值为0.766,根据KMO度量标准可以得出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合适;0.8表示合适;0.7表示一般;0.6表示个因子的特征根很高,对解释变量原有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3个因子是合适的。

80%甚至9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

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系数不是太明显,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 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所示:邮电通讯总量=0.975F1+0F2+0F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02F1+0.336F2+0F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828F1+0.311F2+0F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0.815F1+0.451F2+0.119F3GDP=0.707F1+0.608F2+0.273F3固定资产投资=0.660F1+0.651F2+0.165F3水陆货物周转量=0.631F1+0.525F2+0F3工业总产值=0.123F1+0.967F2-0.103F3农业总产值=0F1+0F2+0.993F3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除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外,在其它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主要表现为除工农业外的各经济指标的综合影响,可将其定义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工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体现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定义为工业发展影响因子;同理,第三公因子在农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定义为农业发展影响因子。

看区县:黔江的发展配置在渝东南首屈一指,GDP却还是被秀山超过

看区县:黔江的发展配置在渝东南首屈一指,GDP却还是被秀山超过

看区县:黔江的发展配置在渝东南首屈一指,GDP却还是被秀山超过如果没有重庆我不会再爱上任何一座城市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方,东部和湖北省的咸丰县相邻,南面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向西就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部还与湖北省利川市接壤,所以素有“渝鄂咽喉”之称。

黔江是国家规划的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重庆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渝东南中心城市。

黔江在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拥有渝东南片区最好的发展配置。

但是,即便如此,黔江的经济发展仍然不能坐稳渝东南第一。

渝东南片区一共有2区4县,2019年各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黔江(229.44亿)、彭水(222.28亿)、秀山(283.01亿)、酉阳(186.72亿)、武隆(209.66亿)、石柱(159.38亿)。

从GDP排名来看,分别是秀山>黔江>彭水>武隆>酉阳>石柱;从差距上来看,秀山与黔江之间已经拉开了足够多的差距(虽然只有50几亿,但是渝东南区县GDP普遍不高),同时彭水与黔江的差距不大,有一定超过黔江的可能性。

黔江区位图那么黔江都有那些渝东南最好的配置呢?且看分析:一:教育配置首先,在教育配置上,黔江拥有渝东南片区唯二的两所高职大学,分别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10年)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2011年),这和渝东北情况相似,渝东北的高校也全部布局在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区(忠县的电竞职业学院先不考虑)。

可以说黔江也是渝东南片区的教育中心,其教师资源和学校设备也是渝东南片区首屈一指的。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二:医疗配置第二,在医疗配置上,黔江拥有渝东南片区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三甲医院,即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是黔江区最大最好的医院,也是渝东南片区技术最良好、设备最先进、服务最为优良的医院。

因此黔江也是渝东南片区的医疗中心。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三:交通配置第三,在交通配置上,黔江无疑也是渝东南片区最好的。

目前在渝东南2区4县均通高速和铁路的情况下,黔江是目前渝东南地区唯一通两条铁路(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的区县;同时黔江区还有重庆市第三大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

黔江区区情简介及发展战略范文

黔江区区情简介及发展战略范文

黔江区区情简介及发展战略黔江,位于重庆东南部,幅员面积2402km2,总人口53.6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2.6%。

1983年置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1997年重庆直辖后成立黔江开发区,黔江为地委、行署和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辖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000年撤区并县成立重庆市黔江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2个乡。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黔江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把黔江建设成为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决定》。

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将黔江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黔江发展战略三大战略:支撑中心城市按照“一空五高六铁”建设规划实施“大通道”战略,目前武陵山机场、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等全面投运,40分钟航空、2.5小时高速、3小时铁路即可通达大城市。

按照“一城四组团”的方式实施“城市东进”战略,现城市人口20万人,城市面积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1%,一个50万人、5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骨架基本成型。

按照集群发展的思路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建起了渝东南唯一一家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正阳工业园区),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入园规模企业达75家,形成了以食品、新材料、轻型工业为主的600亿工业集群。

三张名片:做靓中心城市围绕建设武陵山地区旅游集散地的目标,依托瑰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舒适的气候条件,着力做靓“地质奇观小南海、美丽乡村阿蓬江、清凉黔江峡谷城”三张名片,将黔江打造成“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养生养心之地”。

三大愿景:做强中心城市十二五期间,黔江响亮提出“经济更优更强,城市更大更美,人民更富更乐”的奋斗目标,围绕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繁荣文化、保障民生等核心要素,推进超常规、大力度、加速度、跨越式发展,确保基本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率先在渝东南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黔江区统计局2017年3月2016年,区委、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战略,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184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人口计算)。

图1 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1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2.0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81.43亿元,增长10.9%。

图2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年末户籍总人口55.4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非农业人口24.91万人。

全年迁出人口0.66万人,迁入人口0.63万人。

年末常住人口46.56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2.11万人,农村人口24.45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49%,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表1 2016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

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7%,衣着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4%,医疗保健类上涨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6亿元,比上年增长6.6%(同口径),其中税收收入13.88亿元,增长6.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亿元,增长7.1%。

其中,城乡社区支出5.88亿元,增长1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1亿元,增长22%;教育支出11.02亿元,增长4.8%;农林水事务支出8.82亿元,下降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9亿元,增长3.8 %;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5.68亿元,增长7.2%;文体与传媒支出0.73亿元,增长6.5%。

重庆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019年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重庆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019年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潼南区
248.55
113.1
荣昌区
223.4
110.3
开州区
287.04
113.1
梁平区
228.37
109.9
武隆区
115.75
108.1
城口县
24.79
113.6
丰都县172.87Fra bibliotek108.2
垫江县
211.71
112.3
忠县
184.93
114.1
云阳县
287.38
110.2
奉节县
94.11
112.3
巫山县
88.44
113
巫溪县
50.1
113.4
石柱县
84.93
秀山县 酉阳县 彭 注水:根县据四经普调整.
208.33 86.54 107.98
109.9 106.2 113.5
摘编自《重庆统计年鉴2020》
重庆市2019年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
区县
社会消费品零 1社08会.7消费品零
全市
11631.67
108.4
主城都市区
8856.08
106.1
中心城区
5376.61
112.4
主城新区
3479.47
109.5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2018.24
109.8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
757.35
104.3
万州区
巴南区
388.5
112.8
长寿区
244.09
113
江津区
314.18
113.1
合川区
356.45
11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江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03月20日16:56:46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6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63.68亿元,增长12.2%。

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10.1:56.8:33.1调整为9.3:56.5:34.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57.9%和38.8%。

二、农业
201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农业12.45亿元,增长4.3%;林业1.51亿元,增长3.5%;牧业12.32亿元,增长4.4%;渔业0.33亿元,增长15.8%;农林牧渔服务业0.32亿元,增长18.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06万亩,比上年减少0.3%。

油料种植面积14.72万亩,减少4.5%。

蔬菜种植面积15.57万亩,增长2.1%。

粮食总产量25.06万吨,增长0.2%。

其中:玉米产量6.95万吨,减少3.5%;水稻产量6.58万吨,减少0.1%;薯类产量10.37万吨,增长5%。

全区烤烟产量0.55万吨,减少12.6%。

蔬菜产量19.03万吨,增长4.2%。

水果产量3.78万吨,增长12.2%。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58万吨,比上年增长0.1%。

其中:猪肉5.89万吨,与去年持平;牛肉0.52万吨,增长1.1%。

2014年末,生猪存栏57.65万头,减少2.0%;牛存栏8.09万头,减少8.3%;羊存栏2.46万只,增长6.5%。

全年生猪出栏80.01万头,减少0.1%。

全年水产品产量0.19万吨,增长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7.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8%,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户,实现产值19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轻工业产值125.91亿元,增长8.4%;重工业产值73.72亿元,增长18.7%。

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7
家(20亿元以上企业2家,5-10亿元企业2家,1-5亿元企业3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累计完成产值178.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

其中,黔江卷烟分厂48.0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2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实现利税总额53.84亿元,下降2.8%;实现利润总额17.93亿元,下降0.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55.3%,提高2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4.47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其中:国有投资实现146.44亿元,占投资总量的62%。

分类别看:全年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217.88亿元,增长10.1%,占投资总量的92.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24亿元,增长28.9%。

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1.42亿元,增长21.5%;工业完成投资91.(转载自黔江政府网,请保留此标记。

)38亿元,增长5.8%;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完成投资8.19亿元,增长59.4%。

全区69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其中:42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占重点建设投资的88.5%;27个新开工项目中有1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9.2亿元,占重点建设投资的11.5%。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19.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8%。

商品房竣工面积19.69万平方米,下降62.3%。

商品房销售面积50.12万平方米,下降1.5%。

商品房销售额21.35亿元,下降1.3%。

五、国内贸易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分地区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3亿元,增长13.1%;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72亿元,增长12.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1.24亿元,增长13.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2.4%。

全年全区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11.05亿元,增长17.1%。

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增长15.3%。

六、交通
黔江具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武陵山区域立体交通枢纽优势,极大地缩短了重庆、成都与东南沿海的交通距离。

黔江是东南沿海产品进入重庆、成都区域的桥头堡,也是重庆、成都等地进入东南沿海市场的必经之路。

黔江交通经过直辖16年的快速发展,基
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体系初具雏形,具备了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

渝湘高速黔江南互通实景
公路:现有公路总里程4706公里,其中G65渝(重庆)湘(怀化)高速黔江境内78公里,在建G5515黔(江)恩(施)段21公里,普通国省干线(G319,S202,S209)335公里,各类县乡村道4293公里,公路密度达196公里/百平方公里。

水路:通航里程99公里,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4个。

渝怀铁路上飞奔的火车正在穿越武陵山
铁路:建成的渝(重庆)怀(怀化)铁路黔江境内62.5公里,设6个站点。

黔江武陵山机场候机楼
航空:建成4C级武陵山机场1个,开通上海、昆明、北京、广州、重庆、成都六条航线。

客货运量:全年铁路共运送旅客273.7万人,同比增长10%。

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11.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吨,同比分别增长18%、40%。

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970万人、客运周转量53802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1%、15.7%。

完成货运量274万吨,货运周转量27200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5%、16.3%。

黔江区东临湖北省,东南边靠近湖南和贵州,地处武陵山区域腹地,是武陵山区域的中心。

武陵山区域包括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四省市49个区市县,区域总面积12万km2,区域总人口2500余万,市场巨大。

黔江具有辐射整个武陵山区域的区位、交通等条件。

黔江处于长沙、武汉与重庆的中心位置,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武陵山区域内所有地级城市与各自省会城市的距离,以黔江最近,黔江享受到重庆特大城市的辐射与带动效应最大,所以,黔江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和辐射作用也最大。

《<!--begin 1808266-0-1-->黔江社会经济概况<!--end 1808266-0-1--> 》原文地址:/qj_Class/node_66247.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