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钢卷尺

合集下载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钢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工作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钢尺测量实验,掌握正确使用钢尺进行测量的方法,了解钢尺测量的精度和误差,并熟悉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

2.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钢尺进行测量的方法;•了解钢尺测量的精度和误差;•掌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技巧。

3. 实验仪器和材料•钢尺•实验样品•实验记录表格•笔4. 实验原理钢尺是一种线性测量工具,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直尺形状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钢尺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刻度精度,常用于精确测量。

5.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样品和钢尺。

2.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水平平台上。

3.使用钢尺的两侧边缘与实验样品的两侧边缘对齐。

4.通过直视或借助放大镜来确保钢尺与实验样品的接触处没有缝隙。

5.读取钢尺上与实验样品两边缘对齐的刻度值。

6.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测量误差。

7.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量,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钢尺测量之前,应先检查钢尺的刻度是否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损坏或有误差的钢尺。

2.测量时应保持钢尺与实验样品的接触处无缝隙,避免因钢尺与样品接触不良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读取刻度值时,应尽量避免视线与刻度线不垂直,以减少读取误差。

4.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减小测量误差。

7.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3次测量,每次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刻度值(mm)1 26.42 26.33 26.5根据上表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值为26.4mm。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我们将每次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作为测量误差,计算得到以下结果:测量次数刻度值(mm)误差(mm)1 26.4 02 26.3 -0.13 26.5 0.1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每次测量的误差。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误差为0.03mm。

钢卷尺检测报告

钢卷尺检测报告

钢卷尺检测报告钢卷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长度的常见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卷尺盘和一个可伸缩的钢带组成,钢带上标有长度刻度。

在使用钢卷尺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钢卷尺的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长度测量准确性、刻度读数准确性、弹性返回性能以及钢带的材质和制造质量。

首先,长度测量准确性是钢卷尺检测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使用的钢卷尺通常会在钢带上标有毫米、厘米、英尺等长度单位的刻度。

在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钢带的实际长度,并与卷尺上的刻度进行比对。

通过一系列测量,可以判断出钢卷尺是否存在长度误差,并将误差值记录下来。

其次,刻度读数准确性是钢卷尺检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使用钢卷尺时,我们需要准确读取钢带上的刻度值。

如果刻度读数存在偏差,将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测量钢带上不同位置的刻度,并与实际标准值进行比对,以确定刻度读数的准确性。

此外,钢卷尺的弹性返回性能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钢带通常是可伸缩的,因此在测量完毕后,松开钢带时,它应该能够自动回缩到原始状态。

如果钢带的弹性返回性能差,将会影响到后续的测量工作。

检测时,可以通过多次伸缩测试,并观察钢带的回缩情况,以评估其弹性性能。

此外,钢带的材质和制造质量也是影响钢卷尺性能的重要因素。

钢带通常由不锈钢、铬钢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应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钢带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损伤或腐蚀。

此外,还需要对钢卷尺的制造工艺进行检测,以提升其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钢卷尺检测报告涉及到钢卷尺的长度测量准确性、刻度读数准确性、弹性返回性能以及钢带的材质和制造质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检测,可以评估钢卷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日常工作提供准确的尺寸测量工具。

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我们才能确保钢卷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各行各业的测量工作提供支持。

所以在购买和使用钢卷尺时,应注重其质量和性能,并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钢卷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钢卷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钢卷尺标准装置
建立计量标准单位扬州市计量所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1990年4月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四、环境条件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1)
十、结论 (12)
十一、附加说明 (12)
1
3
4
6
7
8
9
10
11
12。

5m钢卷尺建标报告

5m钢卷尺建标报告

+0.01
0-4.0
4.0 +0.05
0-0.5
0.5 +0.01 0-1.5
2.0
+0.03
0-4.5
4.5 +0.05
0-0.6
0.6 +0.01 0-2.0
3.0
+0.05
0-5.0
5.0 +0.06
五、环境条件
序号
项目
1
温度
2
湿度
3
4
5
6
要求 (20±5)℃
≤80%RH
实际情况 23℃ 65%RH
计量标准5m钢卷尺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存放地点计量标准总价值万元计量标准计量授权前两次复查时间和方式现场考评测量范围05000mm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002002lmm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及出厂编号检定周准日期检定或校准机构及证书号5m标准钢卷尺5m05000mm最大允许误差002002lmm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10040820100517中国计量科学研究cdjx20100526jc1020准确度001mm莱州市得川试验仪器有限公20100512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cdgy1000271专用砝码49n最大允许误差250mg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20100510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2010cs05040003720523合格80rh65rh合格从事本项目年限文化程度核准的检定或校准项目资格证书名称及注册编号发证机关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具备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具备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具备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具备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具备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具备计量标准履历书具备10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如果适用具备11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具备12计量标准操作程序具备1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使用说明书如果适用具备14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具备15检定或校准人员的资格证明具备16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161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具备162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具备16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具备164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具备165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具备166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具备167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具备168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具备17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副本具备18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所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代号及名称钢卷尺05000mm最大允许误差0101lmm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申请考核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钢卷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钢卷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钢卷尺标准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扬州市计量所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1990年4月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四、环境条件 (3)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1)十、结论 (12)十一、附加说明 (12)13467则可得到 u(1e ∆)=s p =0.07mm自由度 ν(1e ∆)=10-1=93.2 检定钢卷尺时人眼分辨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2e ∆)的评定由于每次测量人眼分辨率a 大致为0.1mm ,包含因子K 为3,由于一次测量带有2次人眼分辨率误差,故u(2e ∆)=2×321a =0.041mm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0%,则其自由度为ν(2e ∆)=25。

3.3 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项u(3e ∆)的评定根据JJG741-1991 《标准钢卷尺规程》,Ⅰ级标准钢卷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02+0.02L)mm ,半宽a 为(0.02+0.02L)mm ;认为其服从正态分布,包含因子K 为3,则L 以5m 代入:u(3e ∆)=302L)(0.02+=0.04mm考虑其相当可靠,则自由度ν(3e ∆)→∞.3.4 由拉力误差给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e 4)的评定 由拉力引起的误差为:=L 103×))(8.9(mm F E p ⨯⨯∆式中 :L- 钢卷尺的长度 ,以m 为单位取值 ;- 拉力偏差 ,由JJG741-1991《标准钢卷尺检定规程》知5.0≤∆p N ;E - 弹性系数 ,E=200002mm kg ;F - 钢卷尺的横截面积 ,改尺的横截面宽度为12mm ,其厚度为0.22mm(F=12×0.22mm 2)则: )(1066.94mm L -⨯=δ拉力误差p ∆以相等的概率出现在半宽为0.5N 的区间 ,认为其服从均匀分布 ,包含因子k 取3.由于被检验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都需加一定的拉力 ,故拉力误差在5m 测量过程中影响两次.u(4e ∆)=23δ=2⨯0.0027mm=0.004mm(标称长度小于5m 的弧形尺带卷尺张紧力不作规定)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0%,则其自由度为ν(2e ∆)=25。

钢卷尺检测报告

钢卷尺检测报告

钢卷尺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钢卷尺检测的目的是确定被检测钢卷尺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依据1、《钢卷尺检定规程》(JJG 4-1999)2、相关产品标准和技术文件三、检测环境条件1、温度:(20 ± 5)℃2、相对湿度:≤ 80%四、检测设备1、标准钢卷尺:精度等级为Ⅰ级,量程不小于被检钢卷尺的量程,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拉力计:测量范围为(0 ~ 50)N,精度为 1N,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五、被检测钢卷尺的基本信息1、生产厂家:_____2、型号规格:_____3、量程:_____4、分度值:_____5、编号:_____六、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钢卷尺的尺带表面,应平整、清洁,无锈迹、划痕、裂纹等缺陷。

尺带的刻度线应清晰、均匀,数字应完整、清晰。

尺钩应牢固,无变形、松动现象。

尺盒应完整,无破损、变形现象。

2、线纹宽度及刻度值误差检测将被检钢卷尺与标准钢卷尺平铺在检验台上,使其零刻度线对齐,并施加规定的拉力。

在全长范围内,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检钢卷尺的刻度线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分别在不同位置读取被检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的刻度值,计算其差值,即为刻度值误差。

3、示值误差检测在规定的检测点上,将被检钢卷尺与标准钢卷尺平铺在检验台上,使其零刻度线对齐,并施加规定的拉力。

读取被检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在检测点上的刻度值,计算其差值,即为示值误差。

检测点的选择应均匀分布在钢卷尺的全长范围内,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若干点。

4、尺带挺直度检测将被检钢卷尺平放在检验台上,使其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下垂。

用直尺测量尺带在自由状态下的弯曲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尺带伸缩性检测将被检钢卷尺拉伸至全长,然后松开,观察尺带的回缩情况。

重复拉伸和松开操作若干次,检查尺带是否有明显的伸缩现象。

汽车底盘测功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汽车底盘测功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汽车底盘测功机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XXX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市计量所填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5 )
五、环境条件…………………………………………………………………… (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9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12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13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33 ) 十一、结论……………………………………………………………………… ( 34 ) 十二、附加说明…………………………………………………………………… ( 34 )
M等级
(0~10)s。

金属卷尺检测报告

金属卷尺检测报告

金属卷尺检测报告
1. 检测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金属卷尺进行全面检测,验证其性能和质量,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测方法
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和准则:
- 检测工具:金属卷尺、水平仪、数字测量仪等。

- 检测准则:国家标准 XXXXX。

3. 检测项目及结果
3.1 外观检测
- 检测项目:外观完整性、刻度清晰度、刻度长度等。

- 检测结果:金属卷尺外观完好,刻度清晰且长度准确。

3.2 测量误差检测
- 检测项目:测量精度、测量误差等。

- 检测结果:经过测量测试,金属卷尺的测量精度高,误差较小,符合要求。

3.3 材质检测
- 检测项目:材质稳定性、耐磨性等。

- 检测结果:金属卷尺采用稳定的材质制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4. 检测结论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金属卷尺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5. 建议
在使用金属卷尺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将金属卷尺过度弯曲,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 定期清洁金属卷尺,保持刻度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存放金属卷尺时,应放置在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以
防生锈。

6. 检测人员及日期
- 检测人员:XXX
- 检测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该报告仅对金属卷尺进行检测,如有其他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请联系相关部门或厂家进行咨询。

注:本报告仅基于可确认的信息,不涉及法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被检点
1999.3.25
2000.4.14
2001.4.13
2002.6.26
1.0m
+0.04mm
+0.02mm
+0.03mm
+0.05mm
2.0m
+0.06mm
+0.03mm
+0.03mm
+0.08mm
4.0m
+0.09mm
+0.06mm
+0.06mm
+0.09mm
3.0m
+0.08mm
+0.05mm
以一把使用稳定的5m、 级钢卷尺,分别用我所及扬州市计量所的钢卷尺标准装置进行检定,检定数据如下:
检定单位
5m点示值误差(mm)
扩展不确定度
我所
+0.2
U95=0.19mm
镇江计量所
+0.2
U95=0.20mm
可得:
=0< ≈0.28mm
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合格。
11
十、结 论
钢卷尺标准装置符合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可以按照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开展钢卷尺、测深钢卷尺、钢围尺的检定工作;可以按照JJG-2001《布卷尺检定规程》开展布卷尺、测绳的检定工作。
u( )= × =0.041mm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0%,则其自由度为 ( )=25。
3.3 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项u( )的评定
根据JJG741-1991 《标准钢卷尺规程》,Ⅰ级标准钢卷尺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02+0.02L)mm,半宽a为(0.02+0.02L)mm;认为其服从正态分布,包含因子K为3,则L以5m代入:
+0.2mm;+0.1mm;+0.1mm;+0.2mm;+0.2mm.
得:
n=10;平均值 =0.14mm.
于是其重复性为:
s = =0.052mm
结论:s 小于不确定度评定中单次测量的重复性s=0.07mm符合要求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现将历年(1999年~2002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钢卷尺证书中数据作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的有效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u( )=L×10 × × =0.0082mm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0%,则其自由度为 ( )=25。
3.7 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验钢卷尺温度之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的评定
原则上要求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验钢卷尺温度达到平衡后进行测量,但实际测量时两者有一定的温度差 存在,假定 在±0.1℃范围内等概率分布,则该分布半宽a为0.1℃,包含因子k取 ,L以5m代入, 以11.5× 代入得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为
u( )=L =0.004mm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10%,自由度为 =50.
3.6被检验钢卷尺和钢卷尺线膨胀系数都存在不确定度,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的评定
由于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和标准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在(11.5±1)× 和(10.8±1)× 的范围内等概率分布,两者线膨胀系数之差 应在(0.7±2)× 范围内服从三角分布,该三角分布半宽a为2× ,包含因子k取 ,L以5m代入, 以2℃代入,得
102A1006
砝 码
(1000~5000)g
102G9048
工作台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钢卷尺
测量范围:0~5m;
最大允许误差:±(0.02+0.02L)mm
四、环境条件
项 目
要 求
实 际 情 况
结 论
温 度
(205)℃
20℃
合格
相对湿度
≤75%
65%
合格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标称长度小于5m的弧形尺带卷尺张紧力不作规定)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20%,则其自由度为 ( )=25。
3.5 两者线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u( )的评定
8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为(11.5±1)× ,而标准钢卷尺的线膨胀系数为(10.8±1)× ,两者线膨胀系数中心值之差 =0.7× , 在半宽a为2℃范围内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取 ,L以5m代入,得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11)
十、结 论…………………………………………………………………(12)
十一、附加说明…………………………………………………………(12)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按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和JJG-2001《布卷尺检定规程》,本套计量标准主要用于新制造、使用中的普通钢卷尺、测深钢卷尺、钢围尺及布卷尺、测绳的检定。
以钢卷尺示值误差为例,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1.零值误差的方法
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合格的Ⅰ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将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 ,在100mm处读出误差值。
2.任意段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方法
在钢卷尺台上用经合格的Ⅰ级标准钢卷尺与被检尺进行比较测量(钢卷尺台面与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以检定钢卷尺3.0m处示值误差为例。将被检定钢卷尺放在台上,使其与标准钢卷尺平行,并使被检定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零位对齐,然后读出3m处示值误差,作为一次测量过程。重复上述过程,检定10次,读得以下数据:
+0.1mm;+0.1mm;+0.2mm;+0.1mm;+0.1mm;
较测量(钢卷尺台面与被检尺的摩擦力应≤4N)。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
式中 : - 钢卷尺的示值误差 ;
0~5m段钢卷尺在标准钢卷尺所对应的偏差读数值
3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入量 的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钢卷尺时人眼分辨率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标准钢卷尺示值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拉力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线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被检定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各自线膨胀系数有不确定度,当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时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和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温度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
u( )=L×10 ×a× =0.0033mm
估计其相对不确定度为10%,自由度为 =50。
3.8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u = =0.091mm
( )= +u +u +u +
u +u +u ]=25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c= =1
4.2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下表
u( )= =0.04mm
考虑其相当可靠,则自由度 ( ) .
3.4 由拉力误差给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e )的评定
由拉力引起的误差为:
=L10 ×
式中 :L- 钢卷尺的长度 ,以m为单位取值 ;
- 拉力偏差 ,由JJG741-1991《标准钢卷尺检定规程》知 N ;
E - 弹性系数 ,E=20000 ;







上 海 市 计 量 测 试 技 术 研 究 院
二等标准金属线纹尺标准装置
1~1000m
直 接 测 量







扬 州 市 计 量 测 试 技 术 研 究 所
标 准 钢 卷 尺 检 定 装 置
直 接 测 量







扬 州 市 各 厂 矿 企 事 业 单 位
一 级、 二 级 钢 卷 尺、钢围尺和测深钢卷尺
3.1 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 )的评定
将被检定钢卷尺放在台上,使其与标准钢卷尺平行,并使被检定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零位对齐,然后读出5m处示值误差,作为一次测量过程。重复上述过程,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一测量列:(单位:mm)
5000.1,5000.2,5000.1,5000.2,5000.1,
任意两线纹见的示值误差是在逐米进行的同时在全长范围内任选2~3段进行评定,其示值误差不得超过相应段允许误差的要求。当被检尺全长大于台面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测深钢卷尺和钢围尺的工作原理同普通钢卷尺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
u ( )=
u ( )=0.091mm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 ( )=25
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按有效自由度 ,查t分布表的k 值,
L=5m时,k =2.06
扩展不确定度:
U =2.06×0.091=0.19mm
10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