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剖检方法与程序
尸体检验程序与操作、工作流程与技术规程

尸体检验程序与操作、工作流程与技术规程病理科尸检操作规范1、拍照裸露死者遗体后,在醒目部位放置尸检编号,进行全身及重要病变部位拍照。
(以下观察、操作,由解剖者进行,同时口述观察结果。
记录者随即准确、完整记录于记录单上。
对所有病变,均应测量其数值(mm,cm),避免使用参照物类比描述,如黄豆大、枣大等)。
2、体表检查一般状态:死者的年龄、性别、身长、体重。
发育及营养状况。
全身皮肤的色泽,有无出血(淤点或淤斑)、水肿、黄疸、有无外伤等。
死后现象:(尸体现象)(1)尸冷:死亡后,尸体体温一般即逐渐下降。
有衣物覆盖的成人尸体,气温在11~15℃的环境中,须经28h,尸温始下隆至与周围温度相同。
如为冷藏尸体,则免去此项。
(2)尸僵:死后各部肌肉渐成僵硬,称为尸僵。
一般于死后2h自下颌开始,渐延及颈部、躯干、上肢及下肢,持续24h以上,以后逐渐消失,顺序同上。
猝死或死前有痉挛者,尸僵出现较早,程度较强,持续时间较长;老弱久病者,则尸僵程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气温较高时尸僵出现较早,消失出较快;寒冷时则相反。
(3)尸斑:死后血管内血液逐渐向尸体下垂部沉降,于皮肤显出不规则的紫红色斑纹或斑块,即为尸斑。
一般在死后2~4h出现,但也有死后很快发生者。
开始时,压之即褪以,12h后尸斑即成固定状态,压之不易褪色。
24h后则压之不褪。
尸斑通常为暗紫红色,时间愈长,颜色愈深。
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及氰化物中毒者,尸斑呈樱桃红色。
(4)角膜混浊:死后尸体的组织蛋白质受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称为尸体腐败。
表现为腹壁皮肤变绿、变软、发生所泡、水泡,甚至全身膨胀、舌眼突出、口唇、面部肿胀,呈所谓“巨人观”。
尸体腐败由体内腐败菌引起。
通常在死后一昼夜末或数日才明显出现。
出现的快慢与温度、湿度、空气是否流通等有关。
内脏亦可形成多数大气泡,称为泡沫器官。
体表各部状态:从头部至四肢逐部检查。
头皮及头发状况(如头皮有外伤、血肿、肿块;头发颜色、长度、密度,有无脱发秃顶等);两侧瞳孔形状、直径(mm)是否等大;结合膜是否苍白,有无充血、出血;巩膜有无黄疸,眼睑有无水肿;鼻腔及外耳道有无内容物流出;口腔有无液体流出,牙齿有无脱落,口唇粘膜是否变青紫色;腮腺、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胸廓平坦或隆起,左右是否对称;腹壁是否膨隆,有无手术切口及切口瘢痕(测量其长度)、人工肛门等;背部及骶部有无褥疮;外生殖器有无泌物及疤痕;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四肢有无损伤或疤痕;体表有无畸形等。
羊的尸体剖检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
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
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
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
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
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
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
《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作业设计方案》

《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是医同砚进修解剖学和病理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同砚可以深度了解人体结构和疾病进步过程,提高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试验目标1. 熟识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基本操作流程;2. 精通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安全操作规范;3. 提高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三、试验内容1. 尸体剖检操作流程:(1)筹办工作:查看尸体信息、筹办必要器械;(2)解剖标本取材:按照标本要求进行解剖操作;(3)标本处理:整理标本、记录相关信息;(4)清洁消毒:清洁解剖台和器械。
2. 病料送检操作流程:(1)筹办工作:筹办标本袋、标签等器械;(2)标本采集:从患者处采集病料标本;(3)标本保存:妥当保存标本,防止交叉感染;(4)填写资料:填写标本送检单、记录相关信息。
四、试验器械和药品1. 尸体剖检器械:解剖刀、解剖锯、解剖钳等;2. 病料送检器械:标本袋、标签、采血针等;3. 消毒药品:酒精、碘伏等。
五、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穿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2. 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3. 操作完毕后要准时清洁消毒器械和工作台。
六、试验评判方法1. 试验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要求;2. 试验操作是否安全规范;3. 试验记录是否完备准确。
七、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同砚可以深度了解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提高解剖学和病理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为《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精通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羊的尸体剖检

实验一、羊的病理解剖学检验一、试验目的:病羊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
通过对羊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羊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羊病理解剖学检验要点。
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羊(死羊)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三、羊的尸体剖检,通常采取左侧卧位,以便于取出约占腹腔3/4的瘤胃。
(一)外部检查外部检查包括检查畜别、品种、年龄、性别、毛色、营养状态、皮肤和可视黏膜以及部分尸征等。
(二)体腔的剖开与内脏的采出⒈剥皮将尸体仰卧,自下颌部起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脐部后把切线分为两条,绕开生殖器或乳房,最后于尾根部会合。
再沿四肢内侧的正中线切开皮肤,到球节作一环形切线,然后剥下全身皮肤。
传染病尸体,一般不剥皮。
在剥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皮下的变化。
⒉切离前、后肢为了便于内脏的检查与摘除,羊先将右侧前、后肢切离。
切离的方法是将前肢或后肢向背侧牵引,切断肢内侧肌肉、关节囊、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再切离其外、前、后三方面肌肉即可取下。
⒊腹腔脏器的采出(1)切开腹腔先将母畜乳房或公畜外生殖器从腹壁切除,然后从肷窝沿肋弓切开腹壁至剑状软骨,再从肷窝沿髂骨体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
注意不要刺破肠管,造成粪水污染。
切开腹腔后,检查有无肠变位、腹膜炎、腹水或腹腔积血等异常。
(2)腹腔器官采出剖开腹腔后,在剑状软骨部可见到网胃,右侧肋骨后缘部为肝脏、胆囊和皱胃,右肷部可见盲肠,其余脏器均被网膜覆盖。
因此,为了采出羊的腹腔器官,应先将网膜切除,并依次采出小肠、大肠、胃和其他器官。
①切取网膜检查网膜的一般情况,然后将两层网膜撕下。
②小肠的采出提起羊盲肠的盲端,沿盲肠体向前,在三角形的回盲韧带处分离一段回肠,在距盲肠约15cm处作双重结扎,从结扎间切断。
再抓住回肠断端向身前牵引,使肠系膜呈紧状态,在接近小肠部切断肠系膜。
由回肠向前分离至十二指肠空肠曲,再作双重结扎,于两结扎间切断,即可取出全部小肠。
猪肺部病理剖检诊断的要点

分布不均 , 体温升高 , 传播快等特点 ; 伪狂犬病 除有 花斑样间质性肺炎外 , 还有肾的针尖状 出血 , 扁桃体 的伪 膜 与化 脓坏 死 ,脑膜 的 充 血水 肿 ,临床 上 有肢 瘫, 失声等症状。
小 叶性肺炎的病变一般分布在尖 叶, , 、 n 中间 Lf 叶、 偶在 膈 叶 , 多在 肺 脏腹 侧 ; 血行 散 播 , 且 若 则在 全
灶。
性, 从而为正确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 般讲 ,引起肺部病损的细菌以革兰 氏阴性居
一
4 混 杂病 变 的鉴 别
若在尖 叶、 叶 、 f 心 膈
多。
多见病 多见 的规 律 同样 支 配着肺部 病损 的诊 断, 但是 同样需要综合诊断信息 的支持 , 不可妄下论
断。
又有 间质 的增宽 。发 炎 , J 、
1 开 胸
开胸 后 , 急于 取 出肺 脏 , 察 肺 肋 面 浆膜 ( 不 观 肺
是致命病变 , 多与心内膜心肌出血一块 出现。
病灶 周 围有 肺 膨胀 不 全 , 气 肿 的病 变 , 为 中 肺 多
后期病 变 。
胸膜 ) 与肋胸膜 之间有无纤维素沉着 , 洁度 、 光 胸水
多少, 以排 出胸 膜 炎 。 观察 肺部 膨 胀程 度 , 无肋 骨 有
病 灶 颜 色 暗 红 、 红 、 红 、 黄 , 地 如 捏 脾 黑 灰 灰 质 脏 , 切 面流 出粘 液 脓性 分 泌 物 , 面呈 颗粒 状 应 为 从 切
7 确定细菌性病损 中细菌 的性质
根据肺部病损与其他脏器病损和临床信息是可
以概略性确定病损 细菌是革兰 氏阳性还是革兰氏阴
较陈旧病灶。 颜色灰 白质 地如胰脏 , 颜色 暗红 , 质地如肉样 , 切面可挤出脓性物质或切面较干燥 的病灶 为陈旧病
法医对病理标本的分析与鉴定

法医对病理标本的分析与鉴定病理标本的分析与鉴定是法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法医可以揭示病因、发现受伤或死因,从而为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法医对病理标本的分析与鉴定的流程和方法。
一、病理标本的获取与保存在病理标本的分析与鉴定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获取合适的病理标本,并妥善保存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病理标本包括尸体组织、血液、尿液等。
在获取这些标本时,法医需要严格遵循标本的采集规范,避免任何污染或损伤。
采集后,病理标本需要妥善保存,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腐败和变质。
二、病理标本的外观观察对病理标本的外观观察是分析与鉴定的第一步。
法医需要仔细观察标本的颜色、形态、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例如,对于尸体组织标本,法医会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破坏、切割痕迹或创伤。
对于血液标本,法医会观察是否有异常的颜色、浑浊度或者凝固情况等。
三、病理标本的组织学分析病理标本的组织学分析是法医对病理标本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细胞结构和病变情况,法医可以进一步判断病因和死因。
在组织学分析时,法医会对标本进行切片,并通过染色技术对细胞和组织结构进行染色,以增强观察效果。
在染色后,法医会使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仔细观察,并拍摄照片以备后续分析与比对。
四、病理标本的化学分析除了组织学分析外,法医还可以进行病理标本的化学分析。
通过化学方法,法医可以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物质或病理变化。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荧光检测、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法医发现病因物质、毒物或药物残留,从而进一步推断病理标本与案件之间的关联。
五、病理标本的比对与鉴定在分析完病理标本后,法医需要将结果与相关的案件信息进行比对与鉴定,以确定标本与案件之间的关系。
这需要法医对案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包括受害者的身份、病史、相关证据等。
通过将病理分析结果与案件信息进行对比,法医可以得出结论,并将其呈报给相关的司法机构。
《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导学案》

《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次导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的基本流程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医学钻研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导学内容:1. 尸体剖检的定义及意义:尸体剖检是通过对死者遗体进行解剖,以了解死因、疾病病变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尸体剖检可以为医学钻研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帮助医生诊断疾病、钻研病因、评估治疗效果等。
2. 尸体剖检的基本流程:(1)准备工作:确定尸体身份、检查尸体外观、拍照记录等。
(2)解剖过程:先进行表面解剖,然后进行腔体解剖,最后进行器官解剖。
(3)取样保存:根据需要取样保存组织、器官供后续检测。
3. 病料送检的定义及意义:病料送检是指将病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以获得疾病诊断、病理类型、治疗方案等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
病料送检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4. 病料送检的基本流程:(1)标本采集:根据病情特点采集相应的标本。
(2)标本处理:将标本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
(3)检测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三、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的基本观点和意义。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实际操作流程。
3. 完成相关练习,掌握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基本技能和步骤。
4. 思考讨论,分析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在医学钻研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四、导学反馈:1. 请描述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的异同点。
2. 你认为尸体剖检和病料送检在医学钻研中的作用是什么?3. 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对尸体剖检及病料送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医学钻研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兔的病理剖检

兔的病理剖检简介兔的病理剖检是一项重要的疾病诊断方法。
通过对兔的尸体进行解剖、组织采样、镜检等操作,了解兔的病变情况,帮助兽医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介绍兔的病理剖检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1. 尸体检查在进行病理剖检之前,首先需要做尸体检查。
检查尸体的外观特征,了解兔在死亡前的状况。
观察兔的体型、毛发、眼睛、口腔、肛门等部位,寻找异常情况,如创伤、溃疡、出血等。
2. 制定切割计划根据尸体检查的结果,制定切割计划。
切割计划应包括切割的方向和位置,便于后续的组织采样和病变部位的确定。
3. 解剖切割根据切割计划,使用解剖刀具对兔的尸体进行切割。
先从腹部或胸腔开始,逐步剖开,同时观察内部器官的状况。
注意保护好解剖刀具,避免污染。
4. 组织采样在解剖切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组织采样。
选择代表性的病变部位,使用组织取样刀或钳子将组织样本取出,并放入标有标签的容器中,以便后续的病理学检查。
5. 镜检将采集的组织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镜检。
镜检是病理剖检中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观察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和染色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并初步确定疾病类型。
6. 病变分析根据镜检结果和临床资料,对病变进行分析。
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注意事项•安全第一,操作过程中需戴好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避免交叉污染,每次操作前都要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病理剖检应在合理的场所进行,避免污染环境。
•注意记录和标签,使用专用容器对组织样本进行正确标记,确保后续的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
•组织样本采集时要细心,避免破坏组织结构,影响后续的镜检结果。
结论兔的病理剖检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对兔的尸体进行解剖、组织采样和镜检,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病理剖检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操作
• 1.切开 在同一平面上时,先绷紧组织,将刀刃与平面垂直, 用力要得当,一次垂直切开,切口整齐而不偏斜,禁 止斜切和锯切,以减少损伤。切开多层组织时,一般 应按组织层次分层切开,避免损伤深层组织器官。
• 2.组织分离法 锐性分离法:使用刀、剪等锐性器械直接切割,如皮 肤、黏膜、精细结构和紧密连结组织的分离; 钝性分离法:使用分柄、止血钳、剥离器,手指等分 离,如肌肉,疏松结缔组织等的分离。
• 5. 质地 硬、韧、软等。
• 6. 切面 多汁、泡沫状、带血、脓汁、干燥等。
• 7. 中空器官的黏膜面 有无出血、溃疡、增厚、隆起物等
腹腔和腹腔器官剖检和取材
• 沿腹部正中线切开剑突至肛门之间的腹前壁, 再沿最低位肋骨分别向左右两侧切开侧腹壁至 脊柱两旁,完全暴露腹腔器官。
• 观察有无积液、血液和炎性渗出物,如有则用 吸管吸出,测量容积并经离心沉淀涂片检查, 必要时作细菌培养。检查粘膜是否光滑,有无 充血、瘀血、出血、破裂、脓肿、粘连、肿瘤、 寄生虫等,膈的紧张度及有无破裂。
• (4) 肾脏。首先检查肾脏大小、硬度、 被膜是否容易剥离,肾表面的色泽、平 滑度,有无疤痕、出血变化。然后检查 切面皮质和髓质的色泽,有无瘀血、出 血、化脓和梗死。注意观察皮质和髓质 交界处的切面是否隆突,以及肾盂、输 尿管、肾淋巴结的性状,有无肿瘤及寄 生虫等。
• (5) 肝脏。首先检查肝脏的大小、被膜的 性状、边缘的厚薄、实质的硬度和色泽,以及 肝淋巴结、血管、肝管等的性状。然后作切面, 检查切面的出血量、色泽,肝小叶性状、有无 脓肿、肝坏死等变化。
• (6) 气管。检查气管有无出血、黏液量等。
• (7) 肺脏。检查肺的色泽、有无出血、炎症、 肺气肿、肺萎缩、肿瘤等。
• (8) 其他器官。胸腺,甲状腺,扁桃体等的 色泽、有无粘连、出血、水肿等。
颅腔及脑
• 剥离颅顶部软组织,沿眉弓至枕外隆凸上 0.5cm处的连线,用弓形锯环绕该线锯开颅骨 外板及板障,然后用丁字凿轻轻凿开内板,揭 开颅盖,
• (6) 肾上腺。观察外形、大小、色泽和硬 度,作纵切和横切,检查皮质和髓质的色泽及 有无出血。
盆腔器官
• (1) 膀胱。检查膀胱的大小、尿量及色泽, 黏膜有无出血、炎症和结石等。
• (2) 雄性生殖器官。检查睾丸、附睾、凝 固腺、前列腺有无粘连、出血、水肿、积液等。
• (3) 雌性生殖器官。沿子宫体背侧剪开子 宫角,检查子宫内膜的色泽、有无充血、出血、 炎症等,观察卵巢和输卵管有无粘连、出血、 水肿、积液等。
• (2) 口腔。检查牙齿的变化,口腔黏膜的色 泽、有无外伤、溃疡和白斑,舌黏膜有无出血、 外伤及舌苔的情况。
• (3) 咽喉。观察喉头、会厌软骨黏膜的色泽、 淋巴结的性状及喉囊有无积脓。
• (4) 鼻腔。检查鼻腔和鼻中隔黏膜的色泽、 有无出血、炎性水肿、结节、糜烂、溃疡穿孔 及疤痕等。
• (5) 下颌及颈部淋巴结。检查下颌及颈部淋 巴结的大小、硬度、有无出血和化脓等。
病理剖检方法与程序
动物的选择:
• 死猪? • 病猪? 如有可能,应选择一头活猪剖检,其临床
症状在最近24小时变得明显且与猪群其 他病猪相似 若有这种典型症状的猪,不要去剖检畜主 选择的死猪或“慢性发育不良”的猪
病理剖检基本操作
常用器械
• 胶手套和靴子 • 12.~18cm刀、 固定刀柄和解剖刀、 • 剪刀(手术剪、衣剪)、 镊子 • 装有福尔马林液的塑料或玻璃广口容器、 • 塑料袋、细绳和采样拭子。 • 其它有用的器具:包括不锈钢刀、载玻片、尺
剖检程序
• (一)实验动物尸体的固定 通常为侧、仰卧位固定。
• (二)剖检顺序 多为先腹腔后胸腔,再脑、脊髓、骨
髓、皮肤肌肉等。 取材顺序基本与此相同。
(三) 检查内容 • 1. 位置
有无移位、异位 • 2. 大小
体积增大、缩小或肿大 • 3. 色泽
整体或局部颜色的增减改变。 • 4. 附加物
有无出血、积液、粘连
• (1) 脾脏。检查大小、厚薄、硬度、 性状、色泽、有否肥厚、破裂、出血点 和坏死点等。然后沿长轴将脾切成两半, 切面要平整,检查脾小梁、红髓、滤泡 的色泽,切面的出血量。
• (2) 胰腺。检查胰腺色泽和硬度,切 面检查有无出血。
• (3) 胃肠。检查胃的大小、胃肠道浆膜面 的色泽,有无粘连、肿瘤、寄生虫结节。然后 沿胃大弯、肠系膜附着部依次剪开胃、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观察胃 内有无异物,内容物的气味及性状,除去内容 物,检查黏膜颜色,有无充血、出血、化脓。 采用边剪开边观察的办法检查肠管,观察肠内 容物数量、性状,有无气体、血液、异物、寄 生虫,肠黏膜皱壁有无增厚、水肿、充血、粘 液量、溃疡、坏死、淋巴组织性状及有无炎症。
胸腔、口腔及其器官
• 用镊子夹住胸骨剑突,剪断膈肌与胸骨的连结, 提起胸骨,在胸椎两侧分别剪断左、右侧胸壁 的肋骨,取下整个胸壁,打开胸腔,依次取出 胸腺和心脏。将下颌骨的两下颌支内侧与舌连 结的肌肉切断,将咽、喉、气管、食道与周围 组织分离,用镊子夹住气管向上提起,剪断肺 与胸膜的连结韧带,然后将咽、喉、气管、食 道连同整个肺脏一并取出。如有积液应观察其 数量和性状,尽量吸取,测量容积并涂片,检 查胸膜色泽,有无出血、充血或粘连
• (1) 心脏。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注意心包的光泽度及心包内液体的情况, 心脏的大小、外形、心外膜情况。自前 腔静脉入口处至右心房作直线剖开,从 此直线中点沿心脏右缘剖至心尖部,从 距离心尖部与心室间隔右侧1cm处平行地 剖至肺动脉;检查右心房、右心室、三 尖瓣、肺动脉瓣、腱索有否病变。自静 脉入口处将左心房直线切开,沿心脏左 缘剖至心尖部,再从距离心尖部与心室 间隔左侧1cm处平行地剖开左心室的前壁 和主动脉,检查二尖瓣、主动脉瓣、腱 索有无病变,左心房、左心室内壁有无 出血和感染。
• 从脑干腹侧面把手术刀伸入枕骨大孔,切断脊 髓,即可将脑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备用。新 鲜脑很软,易变形和受挫伤,操作过程中必须 用手扶托,取出脑后应立刻用纱布包裹,浸泡 固定液中保存,以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