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课后习题详解(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1)斯巴达的体育教育

斯巴达的体育教育注重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惟一目的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健壮的武士。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还包括骑马、游泳、作战游戏与击剑等。教育对象为7~18岁的男孩,要学习10年的时间。妇女也要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

(2)雅典的体育教育

从学校的分级构成来看,体育在雅典的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雅典的体育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孩子在7岁时进入第一级的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进行初步的体育活动;到了12岁,学生便进人体操学校学习。体操学校以体育操练为主,学习内容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以及游泳、舞蹈等。

(3)二者的异同

①相同点

a.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这五项竞技及游泳等运动项目是雅典和斯巴达的体育训练中共同具有的项目。

b.都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体力,使之成为身体强壮的人。

②不同点

雅典人对精神意志方面的锻炼比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视,体操学校要跟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配合,重视代表奴隶主意志的道德教育。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期,出现了美国的“新体育”学说。

(1)产生的背景

“新体育”学说也称为自然体育学说,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应包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四个方面。

(2)历史意义

①它带来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场革命,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它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②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3.试析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答: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有:

(1)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

(2)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

(3)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

途。但这一时期武举制度主要在于选拔和训练军事人才,与学校体育无太大关系,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

(3)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答:(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军事学堂,在学校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

(2)维新运动时期

洋务派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清末“新政”

1903年,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这一新学制的执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4)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仍沿袭清末军国民教育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在课外开展以球类和田径为主的活动和竞赛,形成了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

(5)“五四”时期

①极具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和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

②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军国民主义教育在我国的没落。

③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④女子体育发展迅速,重视对体育师资的培养。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6)国共对峙时期

①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

5.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答:军国民教育于1902年正式提出,是指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高潮。

(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①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

军国民体育的各种论说,以救亡图存、保国强种的强烈忧患意识、振兴国势、挽救民族危难的民族自立作为立论的依据。

②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学者们只是仓促地把国外尤其是日本传来的教育、体育学说介绍给国人,没来得及认真理解、消化和吸收,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构筑新理论体系。

③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军国民体育思想具有强身健体、尚武和集体纪律教育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受机械的锻炼方式和专制、盲从的思想的影响,体育课机械、生硬和单调。

(2)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①军国民体育思想在中国被赋予了爱国保家、捍卫主权的进步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

②军国民体育思想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国民重视体育。

③军国民体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对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以及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④在军国民体育思想下,体操课作为正式科目列入学校教育制度之中,开创了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阶段。

⑤军国民体育思想还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6.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

答:(1)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①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a.强调体育育人的教育目的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谋求达到教育的目的。体育具有陶冶品性之价值。体育应以传达文化和创造文化为目的。

b.强调体育融于生活

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也明确提出,“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并指出生活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

c.推崇自然活动作为体育的重要手段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应尽量采用符合儿童本性的游戏、舞蹈、竞技运动和野外活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