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厂房空调系统设计

某大型厂房空调系统设计
某大型厂房空调系统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某大型厂房空调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吴亮月

学号:

指导老师:周焱

完成时间:2013年5月28日

摘要

本文从该厂房安装空调自控系统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厂房所在地的天气温度特点,结合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基本需求,从多种型式中选取了最适合本厂房的各个硬件系统部分。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部分—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如空调风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变频控制系统等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完硬件系统开始详细描述软件部分,主要是为满足中央空调控制要求而编写的PLC程序及对一些相关变频参数的设置。

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例图对风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具体分析;在设计和实现阶段使用类图、截图对各个系统结构、模块间关系予以描述。。由于对电机实现了软起动,大大降低了起动电流,避免了对电机和电网的冲击。同时系统还设计了报警和保护功能,使中央空调在发生异常时,能够自动报警和停机保护。

关键词:空调系统,风系统,PLC,自动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ecessity to install air condition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factory,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ther that the factory locate is analyzed, and combined the basic needs of the design in the rocess of construction, choosed the most suitable part of every hardware system of the factory from kinds of styles.

Then the hardware part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e role and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ir conditioner are demonstrated in detail,such as air conditioning wind systems, air handling systems, frequency control systems and other important component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oftware components begins after an introduction to hardware system, MSEA system platform, ADS applications and data services software, and control METASYS system.

Object-oriented function to the wind system and water system is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 of using diagrams in the progress of designment; In stage of desig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relation between modules are represent with method of the class diagrams and screenshots, Achieved due to soft start the motor, Greatly reduce the starting current, Avoid the impact of the motor and power grid.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is also designed to alarm and protectio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when an exception occurs, Automatically alarm and shutdown protection.

Key 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system, PLC, automatic control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绪论. (1)

研究背景 (1)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1)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 (2)

我国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2)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建筑节能 (3)

中央空调的发展 (3)

无氟空调的发展 (4)

舒适性空调的发展 (4)

其它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4)

2器件选择 (5)

空气处理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5)

空调气流组织的比较与选择 (8)

空气分布器的比较与选择 (9)

空调水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10)

3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13)

系统整体设计思想 (13)

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4)

系统设计内容 (15)

4系统硬件设计 (17)

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分析选择 (17)

系统组成 (17)

系统各部分的分析选择 (17)

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图 (18)

系统主电路图 (18)

系统控制电路图 (20)

PLC外围接线图 (21)

控制系统的I/O地址分配 (21)

系统外围接线图 (23)

5系统软件设计 (24)

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4)

PLC程序设计 (25)

系统运行主程序 (26)

系统运行子程序 (31)

MM430参数设置 (32)

设置参数流程 (32)

参数设置 (32)

系统调试 (34)

PLC系统程序调试 (34)

MM430关键参数的调试 (35)

6管道保温与系统消声、减震、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37)

以下主要就水冷机组及其系统水管谈谈保温、防振和消声设计方法。 (37)

管道保温 (37)

消声 (37)

系统减振 (38)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39)

结论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工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发展,同时对厂房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恒温、恒湿环境的应用和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同时近年来能源短缺的现实,已经迫使我们把节能问题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因此,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效利用空调系统的能源,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厂房恒温空调控制系统是完成精密制造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中央空调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厂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目前主要有空调制冷系统、管道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其中自动控制系统是厂房恒温恒湿空调控制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一个良好的恒温控制系统不但需要有良好的设备,还必须有优秀的管理。由于该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设备分散,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每台空调设备的操作已不可能,所以,该空调控制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要求在系统的中央控制室中就能进行和完成所有操作。在中央控制室中的监控计算机上,利用工业控制软件SYMMETRE作为开发平台,主要可以完成集中操作空调系统的所有设备、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技术参数的集中监控和自动记录、事先根据生产计划设定空调机组的运行计划、对设备的报警和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记录等。

要保证加工质量,就要保证空调系统能将车间温、湿度在加工期间随时都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为了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该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还引入了模糊控制策略,利用分布在车间各个位置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不同位置的车间温、湿度信息,通过模糊控制器处理后,送入PLC进行程序处理,控制多台空调机组动作,实时进行调整,使车间内的温、湿度总能处于系统设定的范围内。同时,还可以根据车间温、湿度变化情况,实时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大大减少了能耗,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节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现代化精密制造的恒温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保证了生产制造精度。

研究背景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

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空调和制冷设备的投入也很大。Daikin公司首推的变频VRV系统,为中小型建筑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创造了条件;Sany公司则在直燃式冷水机组上成绩卓著。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冷热源用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左右;瑞士40%的热泵为地源热泵,瑞典65%的热泵为地源热泵。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能源显得越来越紧张。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空调系统与经济建设争抢电力资源的情况。因此,在建筑物节能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当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地区空调系统的调查发现,设计人员在涉及选用冷水机组时多考虑

其额定工况下的全负荷性能,而对其部分负荷性能的考虑较少。在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选择应用上我国制冷工程界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在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一般都是按冷水机组的样本提供的冷却水量和冷冻水量进行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对于水系统的水泵是否运行节能则关注不多。事实上,对于冷水机组的运行而言,冷凝器和蒸发器都要求定流量,因此,对于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时,水泵的输出都是全负荷输出,水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因此水系统的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建筑节能

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对空调的依赖也逐渐成为建筑能耗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制冷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但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制冷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重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能耗的35%,空调能耗又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左右。由此可见,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可高达%。因此,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于是降低空调能耗也被纳于建筑节能的任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在的空调技术服务人类同时又能满足建筑能耗的要求,是现阶段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要点。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的质量和节能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供选择,设计人员要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工作,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中央空调的发展

中央空调是目前空调消费的流行趋势。它与一般空调比,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它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作为中央空调强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中央空调已占其空调市场的40%左右。中央空调在我国发展速度相当快,不到8年时间就达到与美国先进水平同步。进入2000年,国内企业尤其是远大科技集团将吸收式空调技术与PAM 控制技术结合应用,使空调完全进入中央空调的最高领域。它不仅使中央空调系统的优越性能充分发挥,更能利用吸收式空调的特点,准确提高能效,达到节能

51%的目的。

无氟空调的发展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以前空调业所采用的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及产生温室效应,对大气造成破坏,因而无氟空调是众所期待的产品。近年来以吸收式中央空调为代表的无氟空调的出现,标志着无氟空调时代的来临。

舒适性空调的发展

健康是空调业发展的主题之一。以前的空调采用了多种健康技术,如负离子、离子集尘、多元光触媒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使空调产品的健康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海尔空调把负离子、离子集尘、多元光触媒、双向换新风、健康除湿等领先技术在内的高科技手段组合起来使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而未来空调进步的一个方向也就是对各种技术的灵活使用。

其它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①HEPA酶技术

HEPA酶杀菌技术,对于微米以上的粉尘吸附率可达%,对结核菌、大肠菌等有害细菌具有高效杀菌能力,对霉菌的生长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②冷触媒技术

冷触媒这一技术采用日本专利,是一种低温低吸附的材料,根据吸附--催化原理,在常温下就能对甲醛等有害物质边吸附边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触媒不需要再生,不需更换,使用寿命长达十年以上。

③体感温度控制技术

智能装在遥控器上的感温元件,感知室内人们活动范围的温度,并将信息发射到主机接收器上,使主机随时调整运行状态,实现真正的体感温度控制自动化。

④人感控制技术

人感控制技术利用双红外感应器控测人的方位,自动调节送风方向(左送风、中送风、右送风或全方位送风),风随人行。

⑤PTC电辅助加热技术

PTC电辅助加热技术,可在超低温条件下迅速制热,效力强劲,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

2器件选择

本设计为纺织厂厂房空调系统的设计,系统的选定应注意档次和安全的要求。本课题拟设定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生产车间,第二层主要是中央控制室和办公室。屋顶有风机和冷却塔。在前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设定此厂房对生产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要求较高,温度的控制范围在±,相对湿度控制范围在±5%。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后,确定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到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中,使系统具有模糊控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且较之传统PID控制,减少震荡,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本建筑物为非高层建筑,建筑物各区域均有外窗自然采光和室外遮阳设备。空气处理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空调系统的分类方式很多,根据空调冷热源的布置,冷媒输送方式及空气处理过程的特点,概括性地说空调系统一般有三种形式,即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对空调系统的选择,《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G19-87)规定了选择空调系统的总原则和要求:

①选择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这样就可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投资省、系统运行经济和能耗小。

②对集中式空调系统,要求一般宜用单风管式的空调系统,当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采用变风量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用定风量再热的定风量再热式系统,不过普通舒适性空调对空调精度无严格的要求,目前仍较多采用无再热的定风量集中式系统。仅作为夏季降温用的系统,不应采用二次回风系统。

③空调面积较小的房间,或建筑物中仅个别房间有空调要求的情况,宜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对空气调节房间较多,且各房间空调要求不一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四管制或双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

④面积很大的空调房间,或者室内空气设计状态相同、热湿比和使用时间也大致相同,且不要求单独调节的多个空调房间,通常多采用单风管、低速、一次回风、无再热的定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系统现在在我国民用建筑舒适性中央空调中采用最多。

分别以定风量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和单元式空调机,作为集中式

空调、半集中式空调和分散式空调系统的代表,比较其特征和适用性,见下表:

表空气处理方式的比较表

名称集中式分散式半集中式

风管、设备与布置风

1.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

杂,布置困难

2.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

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3.风管要求保温,影响

造价

1.系统小,风管短,各个风口风量

的调节比较容易达到均匀

2.直接放室内时,可不接送风管,

也没有回风管

3.小型机组余压小,有时难于满足

风管布置和必需的新风量

放室内时,不接

送、回风管;当和

新风系统联合使用

时,新风管较小

1.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

集中布置在机房

2.机房面积较大,层高

较高

3.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

上或安设在车间柱间平

台上

1.设备成套,紧凑,可以放在房间

内,也可以安装在空调机房内

2.机房面积较小,只及集中系统的

50%,机房层高较低

3.机组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

麻烦

1.只需要新风空

调机房,机房面积

2.风机盘管可以

安设在空调房间内

3.分散布置,敷设

各种管线较麻烦风

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

连通,使各房间互相污

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

过风管迅速蔓延

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

房间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也不

会通过风管蔓延

各空调房间之间

不会互相污染

空调控制品质温

湿

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

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

各房间可以根据各自和负荷变化

与参数要求进行温湿度调节。对要

求全年须保证室内相对湿度允许

波动范围小于±5%或要求室内相

对湿度较大时,较难满足。多数机

组按17~21 KJ/Kg的最大焓降设

计,对室内温度要求较低、室外湿

球温度较高、新风量要求较多时,

较难满足

对室内温湿度要

求较严时,难于满

根据以上各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结合本厂房情况,本设计空调风系统选择集中式系统,因为此厂房对生产厂房室内温湿度的控制要求较高,温度的控制范围在± ℃,相对湿度控制范围在±5%,只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而且本建筑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生产车间,第二层主要是中央控制室和办公室。集中式系统使用寿命长,而且本建筑面积大,可布置风道,室内温度精确,还能满足洁净度要求严格的生产车间等室内空气清洁度要求不同的需求。

空气过滤与净化

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

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

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

空调控制品质

气分布

可以进行理想的气流分布 气流分布受制约

气流分布受一定制约

安装与维护

安装 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

安装设产快;对旧建筑改造和工艺变更和适应性强

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

消声

隔振

可以有效地采取消声和隔振措施 机组安设在空调房间内时,噪声、

振动不好处理

必须采用低噪声

风机,才能保证室

内要求 维

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修 机组易积灰与油垢,清理比较麻

烦,使用二三年后,风量、冷量将减少;难以做到快速加热(冬天)与快速冷却(夏天)。分散维修与管理麻烦

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复杂,易漏水

空调气流组织的比较与选择

所谓气流组织,就是指如何送入空调房间内的空气,使其在室内合理的流动和分配。空调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均匀与气流组织的合理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流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要保证的区域温差和气流速度的规定值及洁净房间内空气洁净度。目前对于一般性舒适性空调来说送风口一般采用侧送风或散流器上平送风。

根据以下对气流组织的分析及比较,在本设计中空调房间均采用散流器上部平送,下部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

室内温湿度要求送风温

(℃)

每小时

换气次

风速(m/s)

常见气流

组织形式

特点、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

送风

出口

工作

冬季:18-22℃夏季:24-28℃φ=40-60%

不宜于

10(送风

高度

h<5m)

不宜

小于5

全部

采用

散流

器送

风方

式,建

议出

口风

速为

2-5

冬季

不大

于;

夏季

不大

1.散流器

平送风下

部回风

2.散流器

下送,下

部回风

3.送吸式

散流器,

上送上回

1.温度场均匀,速度场均

匀,混合层高度为m

2.需设置吊顶或技术夹

层。散流器平送风时应对称

布置,其轴线与侧墙距离不

小于1m

3.散流器平送用于一般空

调,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

±1℃

4.散流器下送密集布置用

于净化空调

室内温湿度要求送风温

(℃)

每小时

换气次

风速(m/s)

常见气流

组织形式

特点、技术要求及适用范

送风出

工作区

冬季:18-22℃夏季:24-28℃

φ

=40-60% 不宜大

于10

(送风

高度

h<5 m)

不宜小

于5次

2-5(送

风口位

置较高

时取较

大值)

冬季不

大于;

夏季不

大于。

1.单侧

上送下回、

走廊回风

2.单侧

上送上回

3.双侧

上送下回

1.温度场均匀,速度场

均匀,混合层高度为 m

2.贴附侧送风口宜贴

顶布置,宜采用可调双层

百叶风口。回风口宜设在

送风口同侧。

3.用于一般空调,室温

允许波动范围为±1 ℃

根据以上各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结合本厂房情况,本设计空调送风采用上送

下回。从送风口的布置把风口设于顶棚或侧墙的房间上部,把回风口设于地板或侧墙的房间下部,即可形成上送下回的空气分布方式,一般来说全年中以冬季送热风为主且建筑的楼层较高的舒适型空调系统中,此外再有恒温要求和洁净度要求的公益性空调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本建筑共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生产车间,第二层主要是中央控制室和办公室,考虑建筑层对恒温和洁净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适合选用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

空气分布器的比较与选择

送风气流组织包括送风形式及空气分布器的类型,这里只对上述两种的空气布类型进行比较,如表。

空气分布器类型送风口

名称

型式气流类型及调节性能

适用范

备注

侧送风口

格栅

送风口

叶片固定和叶片可

调节两种,不带风量

调节

1.属圆射流

2.叶片可调节格栅,可

根据需要调节上、下倾

角或扩散角

3.不能调节风口风量

要求不

高的一

般空调

工程

叶片固

定的格栅

风口可做

回风用,

也可做新

风进风口

单层

百叶送

风口

叶片横装为H型,

竖装为V型,均带有

对开式风量调节阀

1.属圆射流

型可调节竖向仰角或

倾角,V型可调节水平

扩散角

3.能调节风口风量

用于一

般精度

的空调

工程

单层百

叶风口与

过滤器配

套使用可

做回风口

双层

百叶送

风口

叶片可活动,内层对

开叶片用以调节风

量,用于较高精度空

调工程

1.属圆射流

2.外层叶片可调节,可

根据需要调节竖向仰角

或俯角,以及调节水平

扩散角

3.能调节风口风量

用于公

共建筑

的舒适

性空调,

以及精

度较高

的工艺

空调

叶片可

调成A、

B、C、D

四种吹出

角度,调

节范围

为:

0-180°

条缝

形百叶

送风口

长宽比大于10,叶

片横装可调节的格

栅风口,或者与对开

式风量调节阀组装

在一起的条缝百叶

风口

1.属平面射流

2.根据需要可调节上

下倾角

3.必要时也可调节风

可作为

风机盘

管出风

口,也可

用于一

般的空

调工程

-

散流器流线型

散流器及扩散圈呈

流线型,可调节风量

气流呈下送流型,采用

密集分布

用于净

化空调

-

圆盘

型散流

圆盘呈倒蘑菇形,

拆装方便。可与单开

或双开阀板风量调

节阀配套使用

圆盘挂在上面一档时

呈下送流型,挂在下面

一档呈平送贴附射流

能调节送风量

用于公

共建筑

的舒适

性空调

和工艺

空调

-

圆形

(方

形)直

片式散

流器

扩散圈为三层锥形

面,拆装方便。可与

单开阀板式或双开

板式风量调节阀配

套使用

1.扩散圈挂在上面一

档呈下送流型,挂在下

面一档呈平送贴附射流

2.能调节送风量

用于公

共建筑

的舒适

性空调

和工艺

空调

-

(矩)

形散流

扩散圈的形式有10

多种,可形成1-4个

不同的送风方向,可

与对开式多叶调节

阀或单开阀板式风

量调节阀配套使用,

拆装方便

1.平送贴附射流型

2.能调节送风量

用于公

共建筑

舒适性

空调

-

条缝

形(线

形)散

流器

长宽比很大,叶片

单向倾斜为一面送

风,叶片双向倾斜为

两面送风

气流呈平送贴附射流型

用于公

共建筑

舒适性

空调

根据以上各分布器的特征及优缺点本系统设计选用双层百叶风口,它由两层叶片组成,分别是里层的固定叶片和外层的可调节叶片,同样作为侧送风口,双层百叶风口的空气流动性能比单层百叶风口要好,故它在精度要求较高的的工艺空调中被采用,另外在公共建筑的舒适型空调。含出风口的风机盘管组合独立新风系统中也经常被才用,本建筑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系统,且对精度要求高,因此选用双层百叶风口。

空调水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空调水系统包括冷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两个部分,它们有不同类型可供选择。详见下表。

根据各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结合本厂房情况,本设计空调水系统选择闭式、

同程、双管制、单式泵系统,这样布置的优点是在满足厂房生产区温度湿度要求的前提下便于系统的调节,节约能源。

表空调水系统比较表

类型特征优点缺点

闭式

管路系统不与大

气相接触,仅在系

统最高点设置膨

胀水箱

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

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

功率均低。系统简单

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

开式

管路系统与大气

相通

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

同程式

供回水干管中的

水流方向相同;经

过每一管路的长

度相等

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

于水力平衡

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

增加,初投资稍高

异程式

供回水干管中的

水流方向相反;经

过每一管路的长

度不相等

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

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

水量分配,调度较难,

水力平衡较麻烦

两管制

供热、供冷合用

同一管路系统

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

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

冷的要求

三管制

分别设置供冷、

供热管路与换热

器,但冷热回水的

管路共用

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

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

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

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

置较简单

四管制

供冷、供热的供、

回水管均分开设

置,具有冷、热两

套独立的系统

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

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

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

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

单式泵

冷、热源侧与负

荷侧合用一组循

环水泵

系统简单,初投资省

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

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

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

的情况

复式泵

冷、热源侧与负

荷侧分别配备循

环水泵

可以实现水泵变流量,能

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

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

低。

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

本系统设计采用双管制供应冷冻水,具有结构简单,初期投资小等特点。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可以采用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水泵耗电较小。

由于设计属于两层建筑,因此可以采用同程式水系统,此系统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由于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且此系统属于垂直同程系统。

3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整体设计思想

该设计以纺织厂厂房为设计背景,厂房空气调节的作用大体可分为二个:其一、满足车间生产工艺所适合的温度、湿度条件;其二、保证生产工人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工作环境,这两点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整个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质量,首先需要一个总控开关按照一定控制要求来启动和关闭中央空调系统,利用中央空调系统内部安装的传感器,随时检测车间的温、湿度状况,而后将信号送给控制机构,控制的对象就是几台风机,风机启动之后,通过一个阀门根据需要来决定给车间送风,也就是使系统由局部送风来满足车间工作要求,或使整个车间按照舒适性空调的要求进行全面送风,同时根据需风量的大小,利用变频技术使局部送风在恒压状态下进行。在用风量小的情况下,如果一台风机连续运行超过一定工作时间,则按照控制要求自动切换到下一台风机,即系统具有“风机转换功能”,避免因一台风机工作时间过长,降低生产效率和影响风机工作寿命。同时,系统启动时采用软启动来提高系统性能,在应急或检修时,系统配备手动控制功能,最后,为了保证系统安全、顺利的工作,还需设置完善的报警功能。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想,中央空调恒压送风系统原理图如图3-1所示。

中央空调

总控

1#

2#3#

电磁阀YV2

局部送风

全面送风

量控制器

电磁阀YV1

图3-1 中央空调恒压送风系统原理图

在该系统设计中,采用了1#、2#、3#三台风机,首先由总控来控制电磁阀YV1,根据需求启动和关闭中央空调, 平时电磁阀YV2处于失电状态,也就是关闭局部送风阀。中央空调的局部送风或全面送风,由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采用人工模拟实现)直接送给控制机构,来选择正确的送风方式。局部送风和全面送风共用1#、2#、3#三台风机,一般情况下,三台风机根据全面送风的需求多少,利用变

频器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运行,使全面送风在恒压状态下进行。此时处在运行中的织机,当传感器检测到其湿度不足时,电磁阀YV2得电,此时关闭全面送风阀,打开局部送风阀,1#、2#、3#风机开始提供局部送风,以此来满足织机的湿度需求,并根据需风量的大小,利用变频器使局部送风也在恒压状态下进行。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织机湿度合适后,三台风机再次转换为全面送风使用。

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长时间以来,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着多种控制方式,比如继电接触器控制方式、逻辑电子电路控制方式、单片机控制方式、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方式等四种主要的控制方式。其特点分别如下:

①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特点

该控制电路硬件接线多,体积大,连线复杂,修改困难。触点开、闭速度为几十毫秒,难以实现对控制执行速度要求高的场合,而且容易出现触点抖动。

时间继电器在限时控制方面,精度不高,易受环境影响。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周期长,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差,寿命短。因价格低廉,该系统可用于要求不高的控制场合。

②逻辑电子电路控制的特点

该控制电路往往采用一台电机固定于变频状态,其余电机均为工频状态的方式,难以实现电机机组全部软启动、全流量变频调节,控制精度较低,工频启动时有冲击,抗干扰能力较弱。

③单片机控制的特点

尽管单片机控制优于逻辑控制,但在对不同管网调试麻烦,扩展功能时往往要对主电路进行修改,不够灵活方便。

④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特点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面向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存贮器以存贮指令,用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及算术运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机械或生产过程。这种控制电路跟踪快、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扩展功能灵活方便,可实现恒压 (或变压)全流量变频调节,具有稳定性好、高效节能、调试方便等显著优点。

鉴于以上四种方案的特点比较,故该设计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式。在硬件设计上,只需确定PLC的硬件配置和I/O的外部接线,不需要诸如继电器之类的固体电子器件和大量繁杂的硬接线电路。当控制要求改变,需要变更控制系统的功能时,只要改变存贮器中的控制程序即可。PLC的输入、输出可直接与交流

浅谈工厂厂房的暖通设计

浅谈工厂厂房的暖通设计 西安创元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吴安伦710068 【摘要】:工厂厂房的特性和用途决定了对其设计必须是高标准严要求。厂房设计依据其用途和工艺要求的不同,需要兼顾到许多方面,这使得厂房暖通设计在坚持工艺标准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与周围建筑物或设施的兼顾协调。本文介绍了暖通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为如何进行暖通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工厂厂房;建筑设计;暖通设计 暖通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建筑使用现状来看,暖通一般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个方面,依靠暖通空调来集中进行调节。从建筑设计角度上说,暖通并不是简单的“空调”,而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个分项。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暖通设计必须纳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去;从暖通设施安装上说,如今暖通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而工厂厂房往往由于面积大、特点各异而且对环境要求严格,因此对暖通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从一般的工厂厂房格局出发分析了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设计方法。 一、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及措施 (一)负荷值计算 工业厂房的采暖热负荷和空调冷负荷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厂房的冬季采暖设计温度在12℃~21℃,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可以取26℃~27℃。实际上,各类车间的负荷大小和组成千差万别,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如有的厂房要求排风量大;有的厂房常年进行热加工处理,厂房内部发热量比较大;而有的厂房内人员数量略多,劳动强度比较大,因而空调冷负荷中,人员湿负荷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特点作针对性设计或者综合设计。 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到厂房类建筑多是布置在工业区内,当厂区只有采暖用热或以采暖用热为主时,宜采用高温热水作为热媒。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在不违反卫生、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蒸汽作为热媒。如果厂区内没有蒸汽或热水热源,某些不存在易燃危险的车间可以采用燃气辐射采暖,这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采暖方式。对于冷源的选择,也应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在尽可能减少投资的前提下,选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二)厂房大门的空气幕设置 厂房的大门多为长时间开启的大门,造成室外冷(热)风侵入负荷比较大。寒冷地区的工业厂房,大门上方应尽可能地设置空气幕。有的设计师为了省事,将大门空气幕与暖气片串联在一起,这是不可取的,并且违反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厂房的主出入口大门一般都比较高大,贯流式空气幕的送风距离一般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应选择离心式空气幕。对于超大的出入口,应选择装配式厂房热空气幕,装配式热空气幕安装在大门的上方,风口在大门的两侧,同时相对吹热风,从而形成一道热风幕,防止室外冷空气侵入,保证了室内所须的温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厂房的热空气幕尽可能选择热水或蒸汽热源的,不要选择电加热的,因为电加热幕会占用大量的用电负荷。 (三)厂房内暖通设计 (1)车间通风设计 工业厂房的通风不局限于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方式。同一个工种相同的车间内,可以做全室的通风换气。工种不同的车间,若局部区域有污染物产生或局部区域散热量较大,可以做局部除尘或局部排风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通风量。当车间内的散热量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为了节能减排,也可以选用屋顶自然采光通风器,靠热流的自然上升,实现无动力散热排风。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研究与分析

IDC机房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研究与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IDC机房气流组织的设计对机房制冷效率有重要影响,叙述现有空调系统气流组织的常见形式。同时重点对IDC机房常见的几种气流组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比了几种气流组织的优缺点,从理论与实践中探讨各种气流组织情况下冷却的效率。 关键词:IDC、气流组织、空调系统 一、概述 在IDC机房中,运行着大量的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发热量大,对环境温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给IDC机房等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合理、温湿度分布均匀的运行环境,在配置机房精密空调时,通常要求冷风循环次数大于30次,机房空调送风压力75Pa,目的是在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大风量的循环使机房内运行设备发出的热量能够迅速得到消除,通过高送风压力使冷风能够送到较远的距离和加大送风速度;同时通过以上方式能够使机房内部的加湿和除湿过程缩短,湿度分布均匀。 大风量小焓差也是机房专用空调区别于普通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做机房内部机房精密空调配置时,通常在考虑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的同时要考虑机房的冷风循环次数,但在冷量相同的条件下,空调系统的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是否合理对机房环境的温湿度均匀性有直接的影响。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房间的空调冷却效果,而且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气流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要求。 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很多,如送风口位置及型式,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状及室内的各种扰动等。 二、气流组织常见种类及分析: 按照送、回风口布置位置和形式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气流组织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以下五种:上送下回、侧送侧回、中送上下回、上送上回及下送上回。 1) 投入能量利用系数 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以投入能量为代价将一定数量经过处理成某种参数的空气送进房间,以消除室内某种有害影响。因此,作为评价气流组织的经济指标,就应能够反映投入能量的利用程度。 恒温空调系统的“投入能量利用系数”βt,定义: (2-1) 式中: t0一一送风温度, tn一一工作区设计温度, tp一一排风温度。 通常,送风量是根据排风温度等于工作区设计温度进行计算的.实际上,房间内的温度并不处处均匀相等,因此,排风口设置在不问部位,就会有不同的排风温度,投入能量利用系数也不相同。 从式(2—1)可以看出: 当tp = tn 时,βt =1.0,表明送风经热交换吸收余热量后达到室内温度,并进而排出室外。 当tp > tn时,βt >1.0,表明送风吸收部分余热达到室内温度、且能控制工作区的温度,而排风温度可以高于室内温度,经济性好。 当tp < tn时,βt <1.0,表明投入的能量没有得到完全利用,住住是由于短路而未能发挥送入风量的排热作用,经济性差。 2) 上送下回 孔板送风和散流器送风是常见的上送下回形式。如图2-1和图2-2所示.

洁净厂房空调自控系统方案分析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一、前言、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相关规范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电子、制药、食品、生物工程、医疗等领域对洁净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洁净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工艺、建筑、装饰、给排水、空气净《洁净厂房设计规GB50073-2001化、暖通空调等各方面的技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范》,其与空调系统相关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空气洁净度A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ISO14644-1(国际标准) B、温、湿度 (1)满足生产要求; (2)本项目温、湿度要求为: C、洁净室正压

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 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于10Pa.。 此外,还有对于风量,风速等的技术要求。总之,洁净间的各项指标都非常严格,因此,对其进行精确的控制就成为必要。 2、洁净室空调自控的意义 在现代工业厂房中,空调系统设备较多,自动化管理是使其安全工作并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空调的能源消耗一般占总能源消耗的40%以上,因此空调节能是节能的重要手段。对洁净 室而言,更是如此。采用空调自控产品,会产生下列一系列优点: A、先进性和实用性 空调自控管理系统建设于信息时代,系统方案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系统总体结构定位于高起点、开放式、模块化,从而建设一个可扩展的平台,保护前期工程与后续技术的衔接。 液晶触摸屏显示,可以显示温度、湿度、蒸汽及冷凝水温度,压差显示。并且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做调解及各项设置,方便快捷。 B、可靠性 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局部设备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影响其它智能化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关键的系统部件对故障容错和数据备份应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经济性C. 系统选用的设备及其系统,是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以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内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D、易维护性 系统中需要监视和监控的设备品种繁多,而且位置分散,要保证日常系统正常工作、可靠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可靠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做到所需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弱,维护费用低。 E、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相关数据和图形系统。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总系统,同时具有开放接口,以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3、洁净室空调控制系统功能简介 按照本项目,本次以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Excel5000控制器为例,做设计分析。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Excel5000特别适合应用于洁净间如手术室,洁净厂房的空调控制,依照《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应》,《采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并综合考虑上述各系统的内在联系,我们以Excel20为核心构建了较完整的洁净间空调自控系统,它具备恒温恒湿比例积分控制、室内远程启停空调、室内温度设定、关键故障(火灾)报警及联锁、非关键故障(滤网堵塞/送风过热)报警及联锁、夏季防止送风凝露/冬季防冻、开机顺序和连锁、自定义启停时间程序等特点。 二、洁净间空调自控系统构成 1、模拟仪表自动控制 模拟控制仪表由于其理论成熟、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等因素,过去在空调、冷热源及给排水等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模拟控制器为电气式或电子式,只有硬件部分,无需软件支持。因此,在调整、投运过程中比较简单。其组成一般为单回路控制系统,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空调系统。从发展趋势来说,己经较少采用,在此不作进一步说明。 2、计算机控制系统 由于计算机枝术、控制技术、通信技工及图像技术的发展,使微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制冷空调自动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案例

1.空调负荷估算 a)空调冷负荷估算(1)冷负荷估算面军 A.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2

B: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 建筑面积冷指标 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热负荷估算 (l)按建筑面积热指标进行估算 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 q=(7a+1.7)W/F(tn-tw)W/m2; 说明:q—建筑物的供热指标,W/m22。

a —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 W一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2 F一总建筑面积,m2 tn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tw一室外供暖设计温度,℃ (3)冷热负荷说明 A.以上估算的冷热负荷指标,是按2000年10月1日以前执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估算的。 B.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00年10月1实施执行,其冷热负荷指标,应参照有关的标准。 2.机组选型 机组选型步骤: A.估算或计算冷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冷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B.估算或计算热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热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C.初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冷负荷,初次选定机组型号及台数 D、确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热负荷,校核初定的机组型号及台数。并确定机组型号。 3.机组选型案例 例:建筑情况:北京市某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1000 m22,空调面积为10000 m2

无尘厂房空调设计方案

无尘厂房空调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1.1 工程概况 本设计是**********净化空调设计,主要容包括了二层车间的厂房、舒适区、百级、万级车间的洁净空调系统设计。 此建筑的状况为: 整个建筑有二层,其中地上一层为设备机房及辅助性房间,第二层为此次设计的重点,为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层高均为 4 m。 1、建筑面积:一层 967.3 m2二层 1578.4 m2共2541.7 m2 2、空调面积:百级净化 80m2,万级 800 m2,其余为舒适区; 另外,由于该医药企业,一层的冷库、水及污水处理站及制冷站由给排水与制冷专业负责设计,故本专业仅负责空调风系统的设计工作并向其提供设计参数及所需水量与制冷量,由其负责相关的设计安装工作。 §1.2设计依据 1、《洁净厂房设计规》(GBJ-202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BBJ-199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J-2001) 2、厂方所提供的资料及建筑作业图。 3、基本气象参数:

室外计算参数: (1)地理位置: 麓谷高新技术开发区 (2)台站位置: 北纬 28 东经 10.8 海拔 1111.1 m (3)大气参数: 大气压 冬季 775.1 hPa 采用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平均值 夏季 773.5 hPa 采用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平均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5 ℃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的日平均温度夏季 25.9 ℃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湿球温度16.4℃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冬季 48 % 采用历年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夏季 56 % 采用历年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室外平均风速:冬季 4.3 m/s 夏季 1.9 m/s 4、室空调房间设计要求: 室温度:冬季 20±1 ℃夏季 24±1 ℃ 相对湿度:冬、夏均为55±10% 噪声要求:≤70 db 新风量:辅助区不送新风;洁净车间为人均40 m3/h 由于洁净厂房时刻要求保持室正压状态,即室压力高于室外,不会有冷风渗透入室,且建筑为高密闭性生产车间(外窗为双层玻璃钢窗)故计算过程中,不考虑冷风渗透造成的能量损失。

厂房洁净空调系统的施工经验

厂房洁净空调系统的施工经验  1.制作风管的材料是确保空调洁净度的基本条件 材料选用。洁净空调系统风管一般采用镀锌钢板加工。镀锌钢板应选用优质板,镀锌层标准宜>314g/m2,且应镀层均匀,无起壳,无氧化。吊架、加固框、连接螺栓、华司、风管法兰、铆钉均应采用镀锌件,法兰垫料应采用有弹性、不产尘、有一定强度的软橡胶或者乳胶海绵,风管的外保温可采用容重32K以上难燃PE板,以专用胶粘贴,不得使用玻璃棉等纤维制品。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必须按照计划按品种选用同种产品中的有质量保证的制造商的产品。实物检查时还应注意材料规格、材料光洁度,板材还应检查平整度、边角角方度、镀锌层的粘结度等。材料采购后运输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完好的包装,防潮、防撞击、防污染。 材料保管。洁净空调用材料应设立专用仓库,或集中存放。存放处要干净,无污染源,避免潮湿,特别是风阀、风口、消声器等部件更应严密包装存放。洁净空调的材料要缩短仓库存放时间,宜随用随进货。制作风管用的板材应将整件运至现场,避免散件搬运途中引起的污染。 2.把好风管制作关,才能保证系统洁净度。 2.1风管制作前的准备。加工制作洁净系统的风管应在相对密封的室内进行。室内的墙壁宜光滑、不产尘、不积尘,地面可铺设加厚塑料地板,地板与墙体结合处宜用胶带封贴,避免灰尘产生。风管加工前,室内必须做到干净,无尘、无污染。可在打扫擦洗干净后用吸尘器反复清理。制作风管用工具必须用酒精或无腐蚀洗涤剂擦洗干净后进入制作室内。制作用设备不可能也不必要进入制作室内,但必须保持干净,无灰尘。参加制作的工员宜相对固定,人员进入制作场所必须配戴一次性无尘帽、手套、口罩,工作服应常换洗。制作用材料应经过二到三次酒精或无腐蚀清洁剂擦洗后,才能进入制作场所待用。 2.2洁净系统风管制作要点。加工后半成品应再次擦洗后进入下道工序,风管下料咬口后应立即组合成型,不宜久放。风管法兰加工要保证法兰平面平整,规格要准确,与风管相配,以保证风管组合连接时接口密封性好。风管底部不得有横向接缝,并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规格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 计方案 1 绪论 1.1 我国暖通空调的现状及其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1.2 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空调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 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

厂房通风空调与排气管道设计安装验收标准

厂房通风空调与排气管道施工方案 1,目的: 保证厂房通风空调与排气管道设计安装验收在长安新科统一化,标准化,符合国家与行业要求,消除潜在风险,确保使用效果. 2, 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华东电子厂房通风与排气、排水工程中,使用的金属、非金属风管与复合材料风管或风道的加工、制作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3, 参考文件 GB50243-2002/GB50073-2001/FEIC-026 4,风管设计制作 设计要求:所有相关工程施工前,必须提供详细的施工设计图纸及负荷核算书,并经SAE 相关工程师确认。施工过程如需变更设计,必须提供相关变更说明及图纸并取得SAE方面认可。 4.1材料的选择 所有风管材料包括附件,进场时应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书,经SAE确认审查后方可使用。使用场合:

镀锌铁皮(白铁皮):一般无特殊要求场合的空调通风及除尘风管; 双面蓝色烤漆铁皮:用于室外风管、水管保护层及设备防雨逢。 不锈钢板:用于排放溶剂气体及其它非酸碱性弱腐蚀性气体等通风管道;室外空调管道优先采用;调节风阀优先采用不锈钢材料。 PP/PVC管材:用于排放酸碱强腐蚀性气体风管。 4.2 风管的规格及材料厚度要求 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风管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风道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通风管道的规格宜按照下表4.1.4-1, 4.1.4-2的规定。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本系列。非规则椭圆型风管参照矩型风管,并以长径平面边长及短径尺寸为准。

金属材料风管的厚度应不低于如下规定: 直径D或大边长b mm 风管钢板厚度 mm 圆形风管矩形风管除尘风管 中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高中低压不锈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分析

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5T15:11:26.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王利[导读] 摘要:由于我国大空间工业厂房的结构较为复杂,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与其他建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对现代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大空间工业厂房结构的特点。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83 摘要:由于我国大空间工业厂房的结构较为复杂,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与其他建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对现代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大空间工业厂房结构的特点。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设计与节能进行分析,为我国现代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提供有效方案。 关键词: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节能;分析前言:现代大空间工业厂房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及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建筑形式,具有内部空间较大、面积较大的特点。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节能成为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应针对大空间工业厂房的结构特点,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在保证人居生活环境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1大空间工业厂房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空间工业厂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从科学角度分析,大空间工业厂房具有高度高、体积大、室内面积大的建筑结构体系特点。大空间工业厂房体系在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同时,还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大空间工业厂房有别于其他建筑,具有“空间较大、面积较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对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问题格外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应重视对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问题的解决,以保证企业生产环境舒适度。暖通空调为解决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广泛使用暖通空调系统时应对该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注意控制能耗。 2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设计中的难点(1)冷热负荷计算复杂。大空间工业厂房在冬季时主要依靠外墙、地面、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从而产生的负荷及冷风侵入负荷,因此在设计暖同空调室应全面考虑。在计算总冷热负荷时除了考虑外墙等围护结构传热产生的冷负荷,同时还应考虑人类活动及设备产生的负荷。 (2)复杂的暖通空调系统。通常情况下,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都比较庞大,且需要各种冷量、风量、热量也较大。因此应对系统合理分区,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缩小风道尺寸及管道规格,有效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在对暖通空调进行分区时应结合建筑功能分区,且要考虑各区流量压力是都的均衡和运行维护户是否便利,以达到分区的最大效果。(3)暖通空调设备的选择及布置。大空间公共建筑对室内的要求相对严格,因此暖通空调设备的选择及布置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性能,还要对设备颜色、搭配、外形以及室内整体效果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将设备隐藏在角落或者装饰背景中。 2.2优化解决的方案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空调设备科正常运行,必须将这些热量排室外,而这些设备通常又存在对热源的要求。此外,暖通空调系统可分为两种形式,分开式系统与闭合式系统。应采用有效措施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设计出全新的空调系统。大空间工业厂房通常不会采用对流散热器,然而散热器具有安装简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施工单位应根据大空间工业厂房的使用性质,对散热器的规格型号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利用散热器保证室内的基本温度,再利用其它供暖设备使温度达到要求标准。对于“冬暖夏凉”的大空间工业厂房,可对供暖、供凉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达到节约经费的目的。 3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3.1暖通空调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发展,企业发展要求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企业生产环境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客观因素使得空调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在造成大量能源消耗的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暖通空调设计师需在设计中使用节能技术,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应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节能化。室内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居住者对环境舒适度的判断,因此在设计暖通空调,应在节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舒适”的和谐。第二,人性化。均匀加热系统可有效节约电能,在采用该系统时,应注意人性化原则,在节能的同时还要保证人居环境的舒适度。第三,科学化。应结合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对暖通空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2暖通空调在节能设计注意事项在暖通空调中使用节能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第一,合理选择外部资源。在设计暖通空调时要根据更成所在地和能源供给情况,对市场中的各项材料进行对比从而选择出符合设计的外部资源,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有效节约了资源。此外,还要考虑暖通空调系统能否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来代替或补充传统能源。第二,做好水力平衡设计,对室外暖通空调进行分区设计时应注意计算水平衡力,选择合适的平衡阀、节流阀等水力平衡装置,以满足水力平衡的要求,同时各部分水量、风量要满足区域压力要求,避免出现个区域之间工作效率不均匀现象。当局部压力不足时,可采用局部增压等补偿方式。第三,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在选择水泵、散热器、风机等设备时,应优先选择高效节能产品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可以使用低温热泵机组等节能产品充分利用空调运行产生的热能。第四,对暖通空调设备运行、控制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在选择热水器、散热求、水泵等设备的型号时,合理搭配制冷供热设备的台数,同时根据负荷情况随时对运行设备数量进行调整,在保证暖通空调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减少耗能。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空间工业厂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同时满足了企业对生产的需求。因此,相关设计师应做好大空间工业厂房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有效节约我国能源,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服务器集成度的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的能耗急剧增加,这就要求数据中心的空调设计必须高效、节能、合理、经济,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浅谈下数据中心空调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数据中心气流组织机房专用空调节能措施 数据中心是容纳计算机房及其支持区域的一幢建筑物或是建筑 物中的一部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数据处理设备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保证数据通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析一下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设计的特点和机房空调的节 能措施。 一、冷源及冷却方式 数据中心的空调冷源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直接膨胀风冷式系统、直接膨胀水冷式系统、冷冻水式系统、自然冷却式系统等。 数据中心空调按冷却方式主要为三种形式:风冷式机组、水冷式机组以及双冷源机组。 二、空调设备选型 (1)空气温度要求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中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成 3级。对于A级与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其主机房设计温度为2 3±1°C,C级机房的温度控制范围是1 8―2 8°C 。 (2)空气湿度要求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中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成3级。对于A级与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其主机房设计湿度度为40―55%,C级机房的温度控制范围是 40―60%。 (3)空气过滤要求

在进入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前,室外新风必须经过滤和预处理,去除尘粒和腐蚀性气体。空气中的尘粒将影响数据机房设备运行。 (4)新风要求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必须提供适量的室外新风。数据通信机房保持正压可防止污染物渗入室内。 三、气流组织合理布置 数据中心的气流组织形有下送上回、上送侧回、弥漫式送风方式。 1.下送上回 下送上回是大型数据中心机房常用的方式,空调机组送出的低温空气迅速冷却设备,利用热力环流能有效利用冷空气冷却率,如图1所示为地板下送风示意图: 图1地板下送风示意图 数据中心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将机柜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摆放。在热空气上方布置回风口到空调系统,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 2.上送侧回 上送侧回通常是采用全室空调送回风的方式,适用于中小型机房。空调机组送风出口处宜安装送风管道或送风帽。回风可通过室内直接回风。如图2所示为上送侧回示意图: 图2上送侧回示意图 四、节能措施 1、选择合理的空调冷源系统方式 在节能型数据中心空调冷源形式的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冷源系统形式的节能性以外,还要综合考虑数据中心的规模、数据中心的功率密度、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工作人员的维护能力、数据中心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数据中心的基础条件等。 2、设计合理的室内空气温湿度 越低的送风温度意味着越低的空调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笔者认为冷通道设计温度为l5―22℃,热通道为25―32℃。 3、提高气流组织的效率 数据中心空调气流组织应尽量避免扩散和混合。在数据中心机房

洁净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安装确认方案

目录 1 介绍 2 目的 3 范围 4 职责 4.1 生产商/供应商职责 4.2 公司职责 5 缩略语 6 法规和指南 7 参考文件 8 系统/设备描述 8.1系统的概述 8.2空调净化系统的流程 8.3设计特点 9 文件管理规范 10 测试项目列表 11 安装确认 11.1 先决条件确认 11.2 确认前的准备工作 11.3 安装技术资料确认 11.4 检测设备或工具确认 11.5 仪器仪表检查确认 11.6风管制作、清洗、安装、漏光、及保温确认 11.7彩钢板、门窗、玻璃安装确认 11.8空调水管道系统安装、试压、清洗和保温确认 11.9空调机组、排风机组、排烟风机、除尘设备、中效过滤送风机箱安装确认 11.10自净传递窗安装确认 11.11 房间高效过滤器、FFU 、传递窗高效过滤器安装与检漏确认 11.12电气控制柜、配电柜、配管、桥架、照明、插座、电话、摄像机、门禁、互锁、

防虫鼠装置安装确认 11.13消防系统确认检查 12偏差和变更处理 13 安装确认报告 14 附件清单 15 测试报告目录 1 介绍 本方案为******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洁净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的安装确认方案,方案用来说明洁净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机组K1、K2、K3、K4、K5、K6. 2 目的

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净化空调系统(HVAC)的安装进行确认,确认新建车间的洁净空调系统(HVAC)和洁净室的安装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 范围 本方案为******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洁净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的安装确认方案,方案用来说明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机组编号K1、K2、K3、K4、K5、K6. 4 职责 4.1 生产商/供应商负责提供的安装确认的相关文件。 4.2 ******生物技术有限责任职责 4.2.1 执行前审核和批准本方案。 4.2.2 保证在执行前所有的先决条件得到满足。 4.2.3 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人员协助进行厂房及净化空调系统的安装确认。 4.2.4 审核和批准安装确认的报告。 5 缩略语 6 法规和指南 6.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6.2欧盟药事法规第四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5 验证与确认,2001年9月

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设计顺序:先末端,后主机 中央空调设计全过程

设计原则:合理、经济,最大限度节约运行成本 *第一章设计方案及适用范围: 一、末端部分: 1、风机盘管系统; 适用范围:一般办公、餐饮等场所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适用范围:要求较高的办公、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 3、全空气系统; 适用范围:商场超市、车间等大开间场所 二、主机部分: 1、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2、风冷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没有机房、无专人值守 3、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大、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4、溴化锂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电力不足、有市政热源并经综合比较经济、有专用机房、需专人值守 三、其它系统形式: 1、一拖多系统;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空调面积较大但非同时使用且需独立计费等场所 2、风管机系统; 适用范围:大开间、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控制灵活、初投资较低 四、设计程序: 1、末端部分: (1)设备选型:

1、计算实际空调面积; 2、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所需设备数量,确定设备型号; 冷负荷概算指标: (仅供参考,有高人说现在审图中心已经使用面积负荷法,要求采用逐时负荷计算法) 建筑类型 住宅、公寓、标准客房 西餐厅 中餐厅 火锅城、烧烤 小商店 大商场、百货大楼 理发、美容 会议室 办公室 中庭、接待 图书馆 展厅、陈列室 剧场 计算机房、网吧 有洁净要求的厂房、手术室等冷负荷W/m2 114-138 200-286 257-438 465-698 175-267 250-400 150-225 210-300 128-170 112-150 90-125 130-200 180-350 230-410 300-500 Cal/m2 98-118 (170-246 220-376 400-600 150-230 215-344 129-193 180-258 110-146 97-129 77-108 112-172 154-310 200-350 258-430)

净化车间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净化车间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目前全球的塑料化工制品市场对能够满足洁净度等级的产品需求正在迅速增长。过去,只有用于医疗、制药、化妆品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产品才被要求在生产中必须达到特定的洁净室标准,但如今这一范围已被扩大到包括汽车和光学媒质行业所需的几乎所有塑料部件,而且产品所要求的洁净度等级也变得日趋严格。 一、工程概况 空调净化工程 生产车间内有最先进的光盘生产线,其生产规模在全国也首屈一指。它以塑料为原料,以每2秒制成一张光盘的速度生产DVD光盘(内含有数据信息),再经封面印刷后形成投放市场销售的DVD光盘成品。其生产线工艺为国外引进技术,十分先进,共引进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为一独立生产光盘的成套设备,整个生产车间全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以其高产出率、高质量的dvd光盘,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了国内信息产业文化市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及工艺生产中的使用原料性质,该厂房属戊类火灾危险性生产厂房。 二、设计参数 该光盘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2963m2,主生产车间面积1845m2,辅助生产车间面积1118m2,层高4。3m。生产车间洁净区空调面积为1465m2,设计参数为: 压盘车间t=22℃±2℃φ=50%±5%7级洁净度 印刷车间t=22℃±2℃φ=50%±5%7级洁净度 舒适空调区t=18-26℃φ=50-60%无级别 三、冷源系统设计 1、设备概要 冷水机组:螺杆式,额定制冷量:615kw,两台,一用一备 冷却塔:超低噪声逆流式,水量200m3/h,两台,一用一备 水—水换热器:波纹板式,换热量175kw四台,两用两备 2、冷源水系统 A、根据生产工艺设备提供的各项参数,计算出总冷负荷为598kw。光盘生产线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要求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冷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转是此要求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冷源各设备的配置均按一用一备考虑,确保设备可靠连续运转的同时又能降低设备的疲劳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B、冷水机组制备出冷冻水(7℃),进入分水器后分为三组供水管路引出,分别送至净化空调末端设备、舒适性空调末端设备、水—水换热器三个空调冷冻水用水点,发生热湿交换后又由三组回水管路汇集于集水器,再经水泵加压送入冷水机组,形成冷冻水循环。冷冻水系统定压采用密闭膨胀水箱定压补水方式。冷却塔与其它冷源设备同置于室外设备房的地坪上,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架高,集水盘底部略高于冷却水泵进水管,使水泵进水管始终保持满管流;风机出风口装设导流消声弯头。

绿色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绿色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北京中普瑞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普瑞讯),是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汇集了多名在硅谷工作过的专家,率先将机房制冷先进的氟泵热管空调系统引进到中国。 氟泵热管空调系统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IDC机房,通信机房核心网设备,核心机房PI路由器等大功率机架;中普瑞讯对原有的产品做了优化和改良,提高节能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成本。 中普瑞讯目前拥有实用专有技术4项、发明专有技术2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合肥通用所、泰尔实验室检测报告;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节能创新合作伙伴,拥有国家高新企业资质。 中普瑞讯的氟泵热管空调系统技术融合了结构简单、安装维护便捷、高效安全、不受机房限制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在多个电信机房得到实地应用,取得广大用户一致认可,并获得相关通信部门的多次嘉奖。 中普瑞讯的ZP-RAS氟泵热管背板空调系统专门用于解决IDC高热密度机房散热问题,降低机房PUE值,该系统为采用标准化设计的新型机房节能产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室内部分,ZP-RAS-BAG热管背板空调。 第二部分,室外部分,ZP-RAS-RDU制冷分配单元。 第三部分,数据机房环境与能效监控平台。 中普瑞讯的ZP-RAS氟泵热管背板空调体统工作原理:室外制冷分配单元(RDU)机组通过与系统冷凝器(风冷、水冷)完成热交换后,RDU通过氟泵将冷却后的液体冷媒送入机房热管背板空调(BGA)。 冷媒(氟利昂)在冷热温差作用下通过相变实现冷热交换,冷却服务器排风,将冷量送入机柜,同时冷媒受热汽化,把热量带到RDU,由室外制冷分配单元(RDU)与冷凝器换热冷却,完成制冷循环。 1.室外制冷分配单元(RDU)分为风冷型和水冷型两种。制冷分配单元可以灵活选择安装在室内或室外。室外RDU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当室外温度低于一定温度时,可以利用氟泵制冷,这时压缩机不运行,充分利用自然免费冷源制冷,降低系统能耗,同时提高压缩机使用寿命。 北方地区以北京为例每年可利用自然冷源制冷的时间占全年一半以上左右。从而大大降低了机房整体PUE值,机房PUE值可控制在较低的数值。 2.热管背板空调(ZP-RAS-BGA)是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是利用分离式热管原理将空调室内机设计成机柜背板模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空调系统,与常规的舒适 性空调系统相比,在能耗、压力控制、气流组织和空气过滤方面,均有很大的不 同。但是,在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设 计时考虑不周而导致的问题。 问题一:双风机系统风压设计不准确 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特殊性,净化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道比较复杂, 而且管路较长,因此局部阻力及沿程阻力较大。为避免因采用一台高风压风机在 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振动,往往选择双风机系统。但是,在采用双 风机的净化空调系统中,往往所选择的风机风压偏大,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例 如在烟台某制药厂的净化空调系统中,其中两个净化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采用了 双风机配置,设计送风量分别为13785立方米/小时和7725立方米/小时。在各系 统总送风管、回风管和高效过滤器调节阀全开的状态下,各高效送风口实测风量

之和分别为20298立方米/小时、12495立方米/小时,分别比设计风量大47%和62%;对于设计送风量为13785立方米/小时的空调机组,如果只开送风机而不开回风机,则各高效送风口实测风量之和为13141立方米/小时,仅仅比设计风量少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风机的全压远远大于克服系统的阻力所需要的压力,使风机的工作点发生偏移。为了使空调系统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必须人为地增加系统阻力,但这样会造成系统运行能耗增加。 净化空调系统的系统阻力主要由风管的沿程及局部阻力、系统末端高效空气 过滤器的阻力,以及空调机组本身的阻力(包括机组内盘管,初效、中效空气过 滤器及箱体的阻力)构成。造成风机风压偏大的原因,是设计者对系统阻力计算 不准确。设计者在选择风机风压时,一方面应根据所计算的系统沿程及局部阻力 进行估算,同时,对于克服空调机组自身的阻力部分,应由设备制造商根据设计 条件进行考虑。这样才能避免余量过大,使系统在合理、节能的状态下运行。 问题二:双风机系统送回风机配置不当 制药厂的双风机净化空调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排

x空调公司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1)

x空调公司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一、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简介 打造知名品牌铸建百年基业 中美合资企业-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是由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西屋产业国际控股公司和佛山康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大型中央空调生产制造企业,是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的跨国工业集团。 美国西屋产业国际控股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央空调系列产品研发试验基地,以其雄厚的科研能力和精湛的制造技术而闻名业界,一直专注于产品品质和市场开拓。佛山康达拥有17年的制造经验,在中国空调制造业中以提供环保、节能、健康的产品为己任,在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执着奋进。二者优势互补,战略联合,共同打造“西屋康达”——中国华南中央空调第一品牌。 西屋康达依托美国西屋的技术优势,设计上运用美方的技术专利和专有方案,制造上引进了美国OAK换热器生产线和日本AMADA数控钣金生产线,生产上采用美国先进的TQM管理系统,保证产品的优良品质和超高性能。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与佛山市政府共同组建了“洁净和节能型空调设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与多家国际集团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注重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汇聚吸纳海内外的产业精英,培养和造就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把现代化的大型生产加工基地变成了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平台。 西屋康达已研制生产出水冷螺杆双级(热回收)冷水机组、风冷螺杆(热回收)冷(热)水机组、模块式风冷冷(热)水机组、环保冷媒冷(热)水机组、恒温恒湿机组、医用净化空调机组、水源热泵机组、风冷管道式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机组、柜式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系列产品,覆盖商用、民用、工业用中央空调等不同应用领域。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制式服务,在产品设计、选购、安装、维护方面进行全程跟踪式服务。公司拥有专业而完善的营销网络和顺畅的物流体系,产品行销中国30多个省、市、地区,部分产品远销美、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西屋康达以品质为保证、以科技为动力、以节能健康为目标、以创造舒适生活和精密空气环境为宗旨,本着执着的发展信念、不断超越的非凡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百年铸基业”的宏大胸怀稳步迈进中央空调名牌制造企业行列。 二、方案分析优化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河南警察学院新校区射击馆,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东路河南警察学院校区东,项目面积大约13849m2。采用风盘加新风系统。 二、空调系统设计依据及负荷估算 (一)、空调系统设计依据: 1、空调室外设计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夏季℃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