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草原小姐妹》2、唱:《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能正确地演唱附点节奏、体会附点节奏带来的活力与动力。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蒙古族歌曲,民族特色鲜明。
歌曲多采用后十六分节奏与附点节奏,体现了朝气蓬勃的情绪与赞美草原的喜悦感情,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特点,使人感到欢快、活泼。
歌曲中的衬词“啊”、“哈”、“嗬咿”把众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蒙古草原的诗歌、马蹄的节奏等方面)二、学习歌曲《草原赞歌》。
1、听录音范唱。
要求:感受音乐的情绪(快乐、自豪)。
2、随着录音用LU轻唱。
要求:注意声音的圆润、音准、节奏。
3、随着钢琴的伴奏用LU唱。
要求:熟练。
4、随着钢琴的伴奏唱歌词。
要求:吐字清晰、圆润,唱准音高与节奏。
5、重点练习有问题的乐句。
6、随音乐的伴奏有表情地歌唱。
三、欣赏《草原小姐妹》1、从龙梅、玉荣的故事导入:1964年2月9日,龙梅和玉荣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
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
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
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
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
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闭上眼睛欣赏《草原小姐妹》。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第一节:春晓第二节:春游2. 第二章:民族风第一节:茉莉花第二节:草原夜色美3. 第三章:美丽家园第一节:故乡的云第二节:我家在哪里4. 第四章:勇敢少年第一节:小燕子第二节:勇敢的鄂伦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3.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节奏变化和音乐术语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和音乐常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春天为主题,播放春天气息浓厚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例题讲解:以《春晓》为例,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情感表达。
3.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春晓》,注意音准和节奏。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4. 教学过程详细:春天来了:通过学习《春晓》和《春游》,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
民族风:学习《茉莉花》和《草原夜色美》,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培养爱国情怀。
美丽家园:学唱《故乡的云》和《我家在哪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勇敢少年:通过《小燕子》和《勇敢的鄂伦春》,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歌曲名称、重点节奏、音乐术语、创作背景等。
2.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春晓》并录制视频。
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分享给同学。
2. 答案:视频中要求音准、节奏准确,表情自然。
民族歌曲分享要求注明歌曲名称、民族、创作背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锻炼舞台表现力。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第 1课时 课题《好一个土娃子》教学目标 1.用调皮、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好一个土娃子》,准确表达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2.和同学合作设计一个表演顺序。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演唱歌曲《好一个土娃子》,并且唱出歌曲特有的风格特点。
难点:结合唱、念、创的形式设计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二、导入新课——新朋友 远远地听到他用粗嗓子唱着不成调的歌儿,穿着普通的有点土的衣服,光着脚奔跑在田间地头,一会儿摸鱼,一会儿抓鸟,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三、感受体验 1.《好一个土娃子》 (1)播放范唱。
(2)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2/4 X X X X X X X 师与学生聊一聊开学以后的感受,新的年级,新的课程,新的目标(出示具有以上特点的小孩图片)——引入新歌《好一个土娃子》 播放范唱(可采用接龙或拍腿改变音色的方式练习,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增加课堂趣味性。
)注意:鲜明的北方风格,歌词特有的儿化音2、(1)歌曲中加入说唱数板部分学生讨论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温暖集体的快乐,从而让快乐在音乐课延伸。
找出典型节奏并拍一拍 随着老师唱一唱歌谱听录音用轻声而富有弹性的演唱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接龙演唱 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 X X X |就算挨了重重的烟袋子他还摸着黑黑的脸蛋子(3)师带领学生唱歌谱。
重点: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带给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4)随录音轻声而富有弹性的演唱。
2.为歌曲“锦上添花”。
四、拓展延伸——综合表演1.唱2.念3.创4.演五、课堂小结随着音乐课教学的深入,“土娃子”的形象不断丰满,从平面到立体,从书中走到身边,从陌生到亲切,最终幻化为你我他。
(思考在歌曲中加入数板部分有什么作用)(2)巩固接龙演唱(师生,男女)(注意声音的表现力)a.根据土娃子的生活,为歌曲设计1~2个动作。
最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生活中的音乐第二节:音乐的作用2. 第二章:音乐与舞蹈第一节:舞蹈音乐的特点第二节:常见的舞蹈音乐3. 第三章:民族音乐第一节:民族音乐的特点第二节:我国部分民族音乐欣赏4. 第四章:西洋音乐第一节: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第二节:西洋乐器及代表作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舞蹈音乐的特点,学会欣赏和表演舞蹈音乐。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了解我国部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4.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舞蹈音乐的特点、民族音乐及西洋音乐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教学光盘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播放生活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细节:讨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
2. 教学新知:(1)音乐与生活:a. 讲解生活中的音乐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b.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2)音乐与舞蹈:a. 欣赏舞蹈音乐,让学生了解舞蹈音乐的特点。
b.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舞蹈音乐。
(3)民族音乐:a. 欣赏我国部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b. 学唱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
(4)西洋音乐:a. 介绍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
b. 欣赏西洋乐器及代表作品。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例题讲解:a. 分析生活中的音乐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b. 欣赏舞蹈音乐,讲解舞蹈音乐的特点。
c. 分析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特点。
(2)随堂练习:a. 让学生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第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了解龙梅和玉荣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2、了解乐理知识,什么是协奏曲。
3、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4、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重点: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了解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
2、出示课本第一单元的儿歌。
别笑我们土,脚下踩着文明的高坡;别笑我们小,口中唱着英雄的赞歌;童声里的中国娃,是祖国未来的寄托。
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
4、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二、组织教学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1)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4)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5)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1)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52页精品】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娃教学内容第1课时: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第2课时: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第3课时: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1、组织教学“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介绍主奏乐器:琵琶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D、接龙唱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苏少版)小学音乐___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单元左手与右手课时安排 3课时授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赏:管弦乐《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成长的足迹(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感受到的基本情绪,并能视唱主题旋律和大调旋律。
2.演唱之后能用语言说出感受到的色彩和情绪上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音乐色彩的变化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出示旋律: 4/4 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 ―��交流:1.儿歌《两只老虎》 2.唱一唱旋律,再用柯达伊手势演唱。
3.用卡农的方式演唱旋律,二声部在第二小节进入,三声部在第三小节进入。
(注意循序渐进) 4.演唱歌词三、感受体验作为旁观者,我们看着这两只奇怪的老虎觉得很有趣,那作为老虎本身呢?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自己与其他的老虎都不一样,它会有怎样的情绪呢?交流:悲伤,自卑,负能量思考:通过哪些音乐表现手法的改变表现老虎的悲伤与自卑。
速度变慢,音量变小。
1.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1)初听交流:改变音高和速度是旋律的情绪发生变化。
(2)对比两条旋律,找出规律主备复备 4/4 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 ―��4/4 6 7 1 6 ��6 7 1 6 ��1 2 3 ― ��1 2 3 ―��交流:音符整体下移三度,形成一条新的旋律 a.唱一唱新的旋律 b.比较两条旋律的不同感受。
大调旋律明亮坚定,小调旋律柔和暗淡,大小调的强烈色彩对比,以及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截然不同。
(3)简介创作背景《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是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马勒根据一幅版画《猎人的葬礼》而创作的。
D小调,慢板,三段体,是一首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
在葬礼节奏中隐含了幻影和幽思,音乐糅合着怪诞与忧伤。
它描绘了林中动物为猎人送葬的情景。
(4)设计主题片段的表演方式交流:大小的旋律的双声部合唱、乐曲主题的轮唱。
(5)再听交流:a.乐曲的开始部分乐队也用了“卡农”的方式呈现这段旋律。
b.听辨乐器:大提琴、定音鼓、弦乐、双簧管… 四、拓展延伸――成长的足迹(二)模仿管弦乐队中乐器组逐个进入的“卡农”形式进行轮唱。
1.借助柯尔文手势把这条旋律的乐谱唱连贯,在旋律音高、节奏完全唱准确之后,再进行二部轮唱。
2.先和老师进行合作,在合作第一遍之后,提问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加入第二声部,然后在学生间进行轮唱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二、三声部轮唱均以两小姐间隔进入。
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教学建议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单元左手与右手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赏:《爱的喜悦》律动:爱的喜悦教学目标基本准确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听到的相应主题,并能跟随音乐的段落变化变换动作与之呼应,在动作的表现中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和空间感教学重、难点以音乐的方式传递团结友爱,温暖爱的正能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导入复习小提琴独奏曲《爱的祝愿》今天欣赏另外一首小提琴独奏曲《爱的喜悦》,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从演奏形式、节拍、情绪、乐曲结构等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
三、感受体验 1.欣赏《爱的喜悦》(1)初听交流:作品拍号(四三拍)这是一首具有维也纳古典民谣风格的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弗里兹•克莱斯勒与1905年根据一首古老的维也纳乡村民歌曲调创作的幻想小品。
作品曲调轻盈欢快,流畅华丽,充满喜悦与浪漫的情调,描写了热恋的幸福和满足,表达出恋人飞扬的神采。
(2)分段欣赏 a.欣赏第一乐段主题交流:听辨主题旋律,并说说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主备复备出示图谱,记忆主题一。
借用一根丝带,随着音乐旋律特点,通过甩、绕圈、抖动的方式来表现。
(主题一)○ (主题一)甩绕圈甩第一部分C大调,主题明媚、流畅,光辉而灿烂,用双弦演奏,充满着欢乐的情趣,正如这支曲子的标题,它是表达爱的欢乐。
这部分主题旋律在运用三度双音上别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题旋律反复一次后,进入了情意甜蜜、充满幸福感的乐段。
它的每个乐句都从后半拍起,显得十分优美,表现获得爱情后的幸福和甜蜜,随后又再现主题旋律。
b.欣赏第二乐段主题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用肢体语言表达感受和想象。
(主题二)△ (主题二)飘抖动飘第二部分主题旋律转到F大调上,单三部曲式。
第一段旋律优美、徐缓而宁静,第二段旋律性格比较活泼,用断奏手法演奏,好似恋人在欢快地舞蹈。
此段反复之后,再现此部分第一段主题旋律。
c.欣赏第三乐段交流:重复了以上哪个乐段,并做出相应主题的表现律动。
(主题一)甩第三部分主题旋律,接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并结束在这个主题上。
d.乐曲结构交流:说出主题出现的顺序,从而指出三部曲式的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主备复备第一乐段主题一○主题一第二乐段主题二△主题二第三乐段主题一四、拓展延伸――律动:爱的喜悦结合听赏活动进行,两种活动模式。
方式一:先分段表现律动,在第一乐段主题一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绪,以一个乐句为单位,听到重复的乐句做相同的动作,让学生对乐句有清晰的听辨,然后用动作对比一、二乐段情绪的不同,从而学会表达不同的音乐主题所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进而加深对三部曲式乐曲结构的理解。
方式二:全体学生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圈。
第一乐段主题A,随音乐起立,双手从两侧画半圆举过头顶,随旋律高低抖动双手同时坐下;第一乐段主题B,相邻座位手拉手呈圆形,随音乐节奏左右摆动身体。
第二乐段主题C,拉手前后摆动或起立,拉起手在中间举起再退下;第二乐段主题D,拉手围圈顺时针小碎步移动,在第二乐句重复处进行反方向移动。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主题A的再现,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律动。
教学反思教学建议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单元左手与右手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唱:《萤火虫》成长的足迹(一)教学目标 1.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2.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3.感受歌曲中描绘的萤火虫晶莹可爱的形象,体会萤火虫“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美好情操,感悟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演唱歌曲最后一个乐句。
2.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和三拍的节奏特点。
难点: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导入观看《虫儿飞》FLASH 交流:这首歌曲所唱的虫儿是?音乐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指----------萤火虫。
多美的画面啊,草丛中、溪水旁,它们的绿色荧光时隐时现,时亮时灭,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一会向东一会向西,为寂寞的大地增添了光彩。
萤火虫用微弱的光亮照亮夜空,燃烧自己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温暖,这就是平凡而伟大的生命。
三、感受体验 1.新授《萤火虫》(1)初听交流:这首歌曲给了你什么感觉?最感动是的哪句?(读一读)那作曲家是怎么通过音乐来表达对萤火虫的感激?和老师一起唱歌谱,找出歌谱中节奏和旋律的突出特点。
(2)有表情的朗读歌词(3)唱歌谱找出歌谱中节奏和旋律的突出特点。
a.大跳 b.弱起用“LV”哼唱旋律,并且根据教师旋律线的走向进行演唱。
(4)完整表演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成长的足迹(一)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四、拓展延伸(出示《地球在哭泣》片段)这么美丽可爱的萤火虫,你看到过吗,经常和它一起玩吗?老师小的时候是经常能看到并和它一起玩耍的。
为什么现在很少见到萤火虫?因为它们喜欢的环境受到了破坏,清澈的河水、蜿蜒的河道、大片的森林(或者绿地)不再存在了。
濒临灭亡的小动物们向人类在告别,滥砍滥伐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得沙尘暴频频发生,满天飞沙,天都变成红色的了。
肆意贪吃动物,破坏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非典”疫情,令人胆颤心惊。
类似的情形还很多。
五、课堂小结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人做个环保小卫士。
课后思考:我为环保献一策。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百鸟朝凤课时安排 3课时授课时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赏:《百鸟朝凤》成长的足迹(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模仿与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独创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 1.填空游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总结:主角是“鸟”。
2.说出几种鸟的名称?试用各种方法与材料模仿、表现它们的叫声或形态。
交流:用声音以及动作模仿、表演各种鸟的鸣叫和形态。
(麻雀、鹦鹉、海鸥、乌鸦等)三、感受体验 1.复习《苗岭的早晨》(出示《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这是我们上学期在学习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中的一段音乐,其中就有描写鸟叫声,说一说是主备复备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交流:小提琴 2.新授《百鸟朝凤》(1)出示《百鸟朝凤》鸟叫片段交流:乐器名称(唢呐)(2)简介唢呐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
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
了解到唢呐的音色是这样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唢呐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
(3)初听交流: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音乐欢快、热烈)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之王。
然而,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种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勤劳。
不像别的鸟儿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做法,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发挥大用处了!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