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验报告.doc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人体测量工具的使用技巧。
3. 通过对人体形态尺寸的测量,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4. 为我国人体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内容1. 人体形态尺寸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臂围、腿围等。
2. 人体生理指标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3. 人体比例分析:头身比、胸腰比、臂长比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人体测量尺、体重秤、血压计、心率表等。
2. 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被测者赤脚站立,两脚跟并拢,脚尖向前,测量头顶至脚跟的距离。
(2)体重测量:被测者穿着轻便衣物,赤脚站立在体重秤上,读取数值。
(3)胸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胸部最大宽度。
(4)腰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腰部最细处的周长。
(5)臀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臀部最宽处的周长。
(6)臂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上臂最大周长。
(7)腿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大腿最大周长。
(8)血压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右上臂血压。
(9)心率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静息心率。
(10)呼吸频率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静息呼吸频率。
四、实验数据本次实验共测量20人(男10人,女10人),具体数据如下:1. 身高(cm):男性平均身高172.5,女性平均身高161.0。
2. 体重(kg):男性平均体重65.2,女性平均体重54.8。
3. 胸围(cm):男性平均胸围94.0,女性平均胸围84.5。
4. 腰围(cm):男性平均腰围88.0,女性平均腰围73.0。
5. 臀围(cm):男性平均臀围94.5,女性平均臀围85.0。
6. 臂围(cm):男性平均臂围32.5,女性平均臂围29.0。
7. 腿围(cm):男性平均腿围43.0,女性平均腿围38.5。
8. 血压(mmHg):收缩压平均120.0,舒张压平均80.0。
测量学 实验报告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引言: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工程、医学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和处理。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物理量,了解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测量误差的评估和处理。
二、实验仪器与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游标卡尺、电子天平和示波器。
我们将分别使用这些仪器来测量长度、质量和电压等物理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测量长度我们首先使用游标卡尺来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零位调节。
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我们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并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四、测量质量接下来,我们使用电子天平来测量一本书的质量。
在进行测量前,我们需要先将天平调零,并确保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中心位置。
同样地,我们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五、测量电压最后,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电压信号的幅值。
在进行测量前,我们需要连接正确的电路,并设置示波器的合适参数。
通过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使用示波器提供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获得电压信号的准确数值。
六、误差评估与处理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产生。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校正和调整来减小。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
对于测量结果的处理,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估。
通过计算误差的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确定测量结果的范围。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测量误差的评估和处理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注重仪器的选择和校准,同时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测量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学距离测设实验报告

测量学距离测设实验报告1. 引言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学距离测设是测量学中的一项基本实验,用于确定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距离测设实验,了解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测距离的技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 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学距离测设的方法和技巧;(3) 学习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仪器的校准方法;(4) 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得出准确的距离测量结果。
3. 实验仪器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包括:(1) 学距离测设仪器:包括测距仪、三脚架、反射板等;(2) 实验场地:平坦的室内或室外场地;(3) 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 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将测距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将反射板固定在待测量的位置上;(2) 校准仪器:根据测距仪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确保测距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3) 进行测量:将测距仪对准反射板,观察测距仪的读数,并记录下来;(4)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多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5)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的距离测量结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距仪的读数。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距离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的有效性:排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测量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等;(3) 数据的误差分析:对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大小,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6.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并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在讨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误差来源的分析:对测距仪、反射板等仪器和材料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了解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 不确定度的评估: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和误差来源,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给出合理的误差范围;(3) 实验改进的建议:根据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估的结果,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文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测量平面角度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测角仪的结构和使用;2.掌握利用测角仪测量平面角度的方法。
实验仪器:1.测角仪;2.直尺;3.三角板。
实验原理:平面角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以共同顶点的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度。
测量平面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测量角度的方法:将测角仪放置在两条射线上,读取尺盘上的刻度值,通过计算得出所测角度;2.分解角度的方法:将所测角度按照已知的角度关系分解成若干个已知角度之和,通过测量已知角度,计算得出所测角度。
实验步骤:1.将测角仪放置在两条射线上,使其保持水平;2.通过调节测角仪上的尺盘,使其中一条射线与垂直方向形成水平,同时确保尺盘读数为0°;3.将另一条射线旋转至所测角度,并记录尺盘上的刻度值;4.重复第3步,测量并记录一组角度值;5.使用直尺或三角板辅助测量,在图纸上绘制所测角度,并与测量值进行比对。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三组不同大小的平面角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角度测量值(°)--------,---------------1,30.52,30.33,30.4平均值,30.4测量次数,角度测量值(°)--------,---------------1,75.82,76.13,75.9平均值,75.9测量次数,角度测量值(°)--------,---------------2,134.9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三组测量值的平均值与所测角度非常接近,说明测量的精度较高。
实验中使用的测角仪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体现了该仪器的优势。
误差分析: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测角仪的结构和使用,并掌握了利用测角仪测量平面角度的方法。
实验中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并计算得出平均值,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测角仪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可用于平面角度的测量。
测量学水准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掌握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安置、瞄准、读数和整平。
3. 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步骤,包括高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水准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 DS3型水准仪一台2. 双面水准尺两根3. 尺垫两个4. 记录纸两张5. 三脚架一个6. 铅笔一支三、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和测得的高差,可以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四、实验步骤1.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将三脚架张开,调整高度使其适当,并确保架头大致水平。
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了解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2. 水准仪的操作(1)瞄准:转动望远镜,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2)粗平: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精平:通过微调手轮,使水准仪的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4)读数:通过望远镜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记录在记录纸上。
3. 水准测量(1)选择合适的测量路线,将水准仪和水准尺分别置于路线上的测站点。
(2)后视读数:在后视点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3)前视读数:在前视点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4)计算高差:根据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5)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整个水准路线的测量。
4. 数据处理(1)计算各测站的高差。
(2)检查闭合差,确保其符合要求。
(3)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各测站的高差均符合要求,闭合差未超限。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了对水准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力。
测量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测量学实验课程号:03610052z实验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艺术学院班级:景观1101学号:A18110575姓名:刘雨晴一、实验名称: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二、实验时间及地点:2014年3月 27日—5月7日 地点:研楼三、实验目的:1.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认清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3.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与读数;4.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5.完成实习报告的填写。
四、实验主要步骤:实验小组由4-5人组成1.安置仪器 先将仪器的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对照仪器,指出准星、缺口、目镜及其调焦螺旋、物镜、对光螺旋、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对照水准尺,熟悉其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
3.观测练习(1)粗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观察左手拇指转动脚螺旋的方向与气泡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2)瞄准 在离仪器不远处选一点A ,并在其上立一根水准尺;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大致瞄准A 点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线中央;再转动对光螺旋,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观察视差现象,练习消除方法)。
(3)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水准管气泡居中(观察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气泡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4)读数 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4位数字,即直接读出m 、dm 、cm 的数值,估读mm 的数值,记为后视读数a 。
注意读数完毕时水准管气泡仍需居中。
若不居中,应再次精平,重新读数。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3. 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1. 游标卡尺2. 外径千分尺3. 内径千分尺4. 量规5. 直尺6. 平面镜7. 螺旋测微器8. 倍频器实验内容: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精度;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并计算其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并计算其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的差异;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7. 使用倍频器对频率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记录测量结果;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记录测量结果;7. 使用倍频器测量频率,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1:15.2 cm物体2:9.6 cm物体3:27.8 cm外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圆柱体直径:6.8 mm内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孔直径:4.2 mm量规测量结果:物体长度:25.6 cm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结果:物体长度:30.2 cm平行度:0.02 mm螺旋测微器测量结果:物体高度:12.5 mm物体厚度:3.7 mm倍频器测量结果:频率:125.4 Hz数据处理:1. 计算圆柱体的直径:直径 = 外径 / π = 6.8 mm / 3.14 =2.17 mm;2. 计算孔的直径:直径 = 内径 / π = 4.2 mm /3.14 = 1.34 mm。
测量学实验报告.doc

测量学实验报告.doc篇一:《测量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一.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二.仪器(自动安平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一).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工作原理以及简要介绍水准仪是提供水平视线来测定高差的仪器,主要有自动安平水准仪、微倾式水准仪、数字水准仪。
通过补偿器获得水平视线读数的水准仪称为自动安平水准仪,通过调整水准仪使管水准仪气泡居中来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是自动安平水准仪。
基本构造基座、度盘、目镜、防尘罩、圆水泡、粗瞄准器、物镜罩、调焦手轮、水平微动螺旋、脚螺丝手轮、水泡观察器、读盘刻度线;望远镜望远镜是用来找准远处树立的水准尺并读出水准尺上的读数,要求望远镜能看清水准尺上的的分划注记并有读数标志。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望远镜主要是由物镜、目镜、物镜调焦透镜和十字丝划板组成的。
十字丝分划板上有两条相互垂直的长线,竖直的长线为竖丝,横的一条称为中丝是为了瞄准目标和读取数据用的。
在中丝的上下还对称地可有两条横短线,可以用来测定距离,称为视距丝。
目标有远近,观测目标时转动物镜对光螺旋是不同的目标成像在十字丝上面。
上述调节望远镜的操作,称为调焦或对光。
读书时,用十字丝中丝截取水准尺上的读数。
水准器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是用来只是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时期居中的操作在下面会介绍到。
3基座基座主要有轴座、脚螺旋、底板构成。
几座的作用是支撑仪器的上部并三角架相连。
(3)水准尺水准尺是水准测量的主要工具,在水准测量时与水准仪配套使用。
我们使用的是双面水准尺,该类水准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尺面基本划分为1cm,黑白相间的一面为黑面尺,红白相间的一面为红面尺;第二,必须成对使用。
为了避免在观测读数时产生印象错误,每对双面尺的黑面底部读数都为0,而红面尺的底部读数为4687mm和4787mm,切不可将两根4687和4787的标尺配对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
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二、实验内容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
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
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l,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l,并记录2)计算高差。
h仁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
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
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
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
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测时要认真,有时目标稍微偏一点,读盘上读数就会有变化,误差就会增大,或许超出容许值范围,结果就要重测,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观测时也很重要。
读数时最好由一个人来读数,这样可减少误差计算是一个谨慎、复杂的过程。
为了能够尽量赶超进度,我们组的数据大部分则有我和李丽进行处理。
但是,计算完之后,我们俩都有有个任务就是给组内不会处理数据的人讲会,以便每个人都会处理。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还发现不少问题。
有时少测了一段距离,有时发现角度不对,最后我们又扛着仪器重新开工。
大家都有一种使命感,不管怎样都要把它测准确,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投机取巧。
培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持有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相信这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笔财富。
在返工之前,我们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比如:受风的影响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这样便可以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角度、高差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
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
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验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
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
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
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l,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l,并记录2)计算高差。
h仁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
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
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
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
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测时要认真,有时目标稍微偏一点,读盘上读数就会有变化,误差就会增大,或许超出容许值范围,结果就要重测,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观测时也很重要。
读数时最好由一个人来读数,这样可减少误差计算是一个谨慎、复杂的过程。
为了能够尽量赶超进度,我们组的数据大部分则有我和李丽进行处理。
但是,计算完之后,我们俩都有有个任务就是给组内不会处理数据的人讲会,以便每个人都会处理。
在处理数据时我们还发现不少问题。
有时少测了一段距离,有时发现角度不对,最后我们又扛着仪器重新开工。
大家都有一种使命感,不管怎样都要把它测准确,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投机取巧。
培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持有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相信这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笔财富。
在返工之前,我们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比如:受风的影响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这样便可以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角度、高差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
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
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验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
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