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讲义高考语文(课标版)样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2部分 专题1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2部分 专题1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1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文章助读](精读精析!)
第 第 第 第 段:揭示围棋起源。 段:围棋的产生发展及影响。 段:对围棋的地位的认识、深化和升华。 段:围棋价值和地位的确立。

观”。
段: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是“国艺价值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C)(归纳内容要点能力C级) 选项 A.围棋作为民 族文化的瑰 宝、高度智 慧的结晶, 对个人修身 养性,对民 族社会的群 体心理产生 深刻影响。 对应原文相关语句 “围棋不仅对个人 修身养性,而且对 民族社会的群体心 理产生深刻影 响。” “围棋是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 象征、民族文化的 瑰宝、高度智慧的 结晶”
干扰类型
文题比对
B.围棋的价 值和地位是 在与掷彩博 累活动的比 较、传统礼 教观念的斗 争中,在社 会实践的对 比中确立起 来的。
通过原文中 分布在三个 小段中的三 句可以概括 出题目选 项。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1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对“艺”产生
了新看法,儒 家对围棋也有 了进一步的认 识,围棋登入 “国艺”的殿 堂。
到魏晋时人们
对“艺”有了 崭新的认识, 突破了儒家历 来只重“六 艺”的传统
棋也有了进
一步的认 识”应为 “突破了儒 家历年来只 重‘六艺’ 的传统”。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17页
颠倒是非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1 第3节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1 第3节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第 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 专 家 点 评 ]
文 言 文 翻 译 要 做 到
“信”“达”“雅”,也就是真实、通顺、有文采。应结
合教材所学,进行联想,然后根据语言环境综合判断。翻
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有采分点意识,注意 重点实词的准确翻译。 (1)该句有五个设分点:虑、间、盗、设、备。该考 生的答案中,“盗”、“设备”翻译有误。得2分。“盗:
识积累的厚度,考查的是考生准确理解和完美表达的能
力。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第 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是什么?](考点简介!)
对于这一考点的考查,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
1.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第1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 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 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 船。向 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 . 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 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 负贩皆戴德感泣。
会比他们少吧?(3分)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三节
第20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词语含义及效果(含人称代词)+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词语含义及效果(含人称代词)+课件
17.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 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 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 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的“能”含义是“擅 长”。B.“能”,动词,“擅长,善于”;
20. 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 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 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项。“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指任何人。B. 表示任指,“谁都 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是指任何人。
C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人称代词的用法的能力。 画横线处的“你”和C项中的“你”都是泛指,非具体所指,
而A、B、D三项都是特指。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二轮《金版教程》P197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
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 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A. “谁主沉浮”中“谁”用于问人,可以指一个人或几个人。 C. “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中“谁”是用在反问句中,表示没有一个人 ,此处“谁知 道”是“不料”的意思。 D.,“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谁”是表示无须说出姓名的人。
(2023·全国卷乙卷)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 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 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 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 过。耿老头能喝酒。

年度金版教程新课标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

年度金版教程新课标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10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 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解析] 本题所给语段在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等 方面存在毛病,如材料中对于“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用 “批评”属于语意过轻,如此严重的行为应用“谴责”,才能 准确表达语意。这类题往往在语意或语法方面存在问题,要根 据表达的准确、鲜明等要求进行修改。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市务良制药公司生产的 “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 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市务良制药公司 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止销售使用××市务良制药公司的产 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 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18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 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答案] 示例一: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 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 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 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 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 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答: _________________ [现场答案] ①横穿马路,走向不归路 ②禁止闯红灯,违规者罚款 [阅卷评语] 看“现场答案”的得分情况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5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 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金版教程2022语文答案新高考

金版教程2022语文答案新高考

金版教程2022语文答案新高考1、1《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和月色,表现了作者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忏悔chàn(正确答案)B、狙击zǔ鸟瞰kànC、抨击pēng 发酵xiàoD、干涸hé百舸争流kě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平庸yōng 携带xié(正确答案)B、沐浴mò诱惑huòC、嘈杂záo 揣摩chuāiD、萎缩wěi 热忱shěn4、1.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皎洁扶植震耳欲聋出类拔萃B.晦暗阻碍暴风骤雨五彩斑斓C.雄辩挑剔相辅相成名副其实D.偏僻家眷轻歌慢舞霓裳羽衣(正确答案)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孰(谁,哪一个)能无感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吾B.彼(那些)童子之师夫庸(岂,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赠送)之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正确答案)6、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

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带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1《拿来主义》运用了先立后破的写作方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荷塘月色》文章的文眼是()[单选题] *什么都可以想便觉是个自由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确答案)我到底惦着江南了11、1礼貌、坦诚、平等、避讳是交谈文明得体的基本原则。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2节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2节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第 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
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
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 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而这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第1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2) 形容词。诗词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修饰语,它在 诗词鉴赏中也是需关注的重点对象。如:王安石的“春风
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
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 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诗中 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 脉”六个叠音词,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第2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登 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第1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3节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3节
风”已经拟人化,而一个“暗”字则曲尽其妙,它既准确 地传达出大自然微妙变化和不易察觉,又维妙维肖地写出 了青年人调皮、好奇的情态。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三节
第1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这首咏物诗比喻奇妙,达到了极高绝的水准。诗人把 未展芭蕉比作娇怯含羞、情窦初开的少女,然后逐次进行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三节
第2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二)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
绘和刻画。
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 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从 水中月影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 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三节
第17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次句“芳心犹卷怯春寒”,是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 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
有些担虑、畏怯早春的寒意。一个“怯”字,就把未展芭
蕉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给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第三句“一缄书札藏何事?”,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 题,把笔触伸向心灵的纵深处。古人书札大都作卷筒状, 正和未展的蕉叶相似。这样的设问,像一座凌空飞架的金
[高考原题](原题呈现,细研高考!)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 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1节

高考语文金版教程第1部分 专题2 第1节
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考点简介!)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即指诗人从审美 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
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
图画。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第 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就诗歌
的形象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抒情 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 意象与物象。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 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第28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2.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品一首
句堪恨,句句堪伤。而远韵悠然,令人讽诵不厌。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第11页
金版教程 · 高三文
真题体验延伸 基础整合覆盖 技法探究例破 经典演练提能 限时规范特训
“ 摇曳碧云斜 ” ,碧云动荡间,日已西斜,联起前 句,有陡然将镜头拉之开阔之地的感觉,结局虽短促,但 余思袅袅,咀味绵长。此词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 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节
第1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