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PPT课件(3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PPT课件(3篇)

练一练
7.⑴写出下图中图A,图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的比以及周长
与周长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⑵写出两个正方形面积与面积的比,这个比与边长之间的比能
组成比例吗?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方法突破
把等积式改写成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多个比例式,在改写是必须要
满足: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哪几组的两个
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练一练
4.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练一练
5.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
例写出来。
练一练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三个不同的比例。
也可以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做
10×900=9000
500×20=10000
所以打字总数与时间不成比例。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2)
同步练习
用上面的方法判断并写出比例。
因为4∶0.5=8
48∶6=8
所以:4∶0.5=48∶6
也可以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做
2×3.5=7
1.6×5=8
所以总价与铅笔数量不成比例。
返回
宽的比都是3:2。
2.4:1.6 =3:2。
国旗长5m,宽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1)
课堂练习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
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
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这
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课件

学写比例:
3:2=15:10 2:3=10:15 10:2=15:3 2:10=3:15
小结:根据比例的意义, 我们可以用求比值的 方法来写比例,也可以 用化简比的方法写比例
1.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
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3:9 = 2:6 3:2 = 9:6
12:6=2:1
8:4=2:1
12:6=8:4
像12:6=8:4这样表 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作比例
12:6=8:4
内项 外项
12 8 = 6 4
图中还可以写成的比例: 6:4=3:2 4:6=2:3 3:2=12:8……
思考: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 两个数组成 比的两个数叫前项 和后项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 四个数组成 比例里的四个数叫 内项和外项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 等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能根据比例 的意义,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 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 判断、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 的基本意义。 难点: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能 正确地写出比例。
方形长与宽的比,判
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例。
比例的性质探究
观察下面比例,我们发现: 12×4=6×8 6 ×2 =4 ×3 3×10=2×15 10×3=2×15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 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 比例。
9:1.2=3:0.4 9:3=1.2:0.4 0.4:3=1.2:9 0.4:1.2=3:9 1.2:9=0.4:3 1.2:0.4=9:3 3:9=0.4:1.2 3:0.4=9:1.2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认识比例尺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认识比例尺ppt
1. 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 能正确地列出比例式求实际距离 和实际距离。 2.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求 出图上距离,并将图画要图上。 3. 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爱动 脑思考的习惯。
中国地图
1 : 1 0000 0000
1 : 1 0000 0000
图上距离 和 实际距离 的 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 : 50 0000 表示: 1 : 4000 表示:
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1 100000000
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1 : 1 0000 0000
线段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 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
比例 2: 1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 项或后项是1的比。
0 60 120km
辨析题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 大于图上距离。( )
×

×
(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 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厘米。( ×) (6)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
请你根据地图中的数值比例尺标出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 1 : 3000 0000
0
( 300)km
团结路的实际距离是1800m。 (1)量一量团结路上在图上的距离,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6cm : 1800m = 6cm : 180000cm = 1:30000
6cm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故宫》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认识《故宫》优质教学课件
比例的认识 故宫慈宁宫乾清宫 太和殿
A
B
D
C
E
A
5 6
C
24
B
D
35
E
20
30
5
10
10 12
A
5 6
C
24
E
20
10
12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6 ∶5 = 12∶10
两端的项叫比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比例 的内项。
比例决定着建筑中的个体、局部与整体 的数学关系,比例是建筑的核心和灵魂。
宽 75cm
你认为选哪几组合适?
A . 26 :14
B . 65 :35
C . 26 :140
朱红色的调配
曙红 :朱膘 = 13 :7
D .130 :70
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 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 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同学们下课~
历经六百多年的宫殿
重启故宫之窗 制作窗户模型
长 100cm
故宫之窗真实长宽比
长 :宽 = 4 :3
宽 75cm
任务一:
组内交流讨论,选出合适的窗框摆在桌上,并写出一个比 例来证明你们制作的窗户与故宫的窗户是等比的。
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选择的理由。
长 100cm
故宫之窗真实长宽比
长 :宽 = 4 :3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二比例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2.7∶4.56∶10自学感悟:阅读课本P16主题图,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合作探究:1.请分别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看有什么发现?2.阅读课本第16页认一认3.交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除此之外,你还学到了什么?汇报点评:(1)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2)尝试写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观察我们写出的比例,你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第17页“练一练”第1--6题课本第18页第7题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12×4=6×8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例认识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例认识

2:10=3:15
2:3=10:15
10:2=15:3
15∶10和60∶4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所以: 15∶10 = 60∶40 能组成比例.
因为: 15 ∶ 10 =
60∶40 =
=
1.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 出来。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
①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复习
②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 ①什么是比值?②怎样求比值?
①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②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
分母
分数值
比和分数又有 什么关系呢?
4.你知道比和除法 的关系吗?
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么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图A的长与宽的比: 6 : 4 =
图B的长与宽的比: 3 : 2 =
图D的长与宽的比: 12 : 8 =
图B的长与图A的长的比: 3 : 6 =
4.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三个不同的比例。
6.⑴写出下图中图A,图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 的比以及周长与周长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 例吗? ⑵写出两个正方形面积与面积的比,这个比与边 长之间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三按要求写一写。 1、先写出比值是3的两个比,再组成比例。 2、根据1.2×25=0.6×25写出两个比例式。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6-17内容及“练一练”【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起始课,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比例来解的。

《比例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基础上来教学的。

本节课是“比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后面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基础,也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起到关键的作用,更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感受函数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能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因此本节课理解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不能仅仅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而应该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关键条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在认识比例、学习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法】我的思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按照教材的情境引导进行教学,先写比,再求比值,观察相等后,直接告诉学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最后练几个习题就结束了。

渐渐地,我感觉这样的教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教学,老师觉得没什么讲,学生只是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的完成任务而已,没有数学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比例的认识。

通过图片比较和情境调制蜂蜜水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中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以及学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二、教学目标:1. 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2. 经历自学和合作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各部分名称。

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比例的基础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他们对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也适应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对于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训练。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如花朵的大小、饼干的味道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哪些图片是相等的比?为什么?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理解相等比的概念,并与教师一同总结相等比的特点。

Step 2: 情境活动教师提供一个情境:调制蜂蜜水。

教师将蜂蜜和水按比例调和,然后向学生们倒出一部分蜂蜜水。

学生观察蜂蜜水的颜色和味道,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蜂蜜和水的比例是否合适。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和判断依据。

Step 3: 认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出示一个比例表达式,如2:6=5:15,然后问学生:这个比例中的2和15 代表什么?5和6 代表什么?请给出对应的名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知2和15代表比例的外项;5和6代表比例的内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 ):( ),( ):(
),写成比例是(

• 4.把3.6×1.5=1.8×3改写成比例是( )
• 5.根1据,那4么A和B成( )比例。 • 6.一10个比例5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
项的积是( )
• 7.两个大齿轮齿数的比是5:3,大小齿轮比值都是1,那么小齿轮的比 可以是( ):( )。
• 5、用2、 2.5、 4,和5 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的比例?
6.⑴写出下图中图A、图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 的比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周长与周长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 例吗?
⑵写出两个正方形面积与面积的比,这个比与边 长之间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
• 【学习目标】 •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比例
各部分名称,能根据比例意义写比例 • 【学习重点】 •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 【学习难点】 •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并能正确地组成
一、知识链接 导入新课
写出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比例,仔细观察,你会有 新的发现。
12×4=6×8 6×2=4×3 3×10=2×15 10×3=2×15 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二、小组合作 成果展示
比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 个外项的积。
三、课堂检测 学习反思
• (一)填空
• 1.表示(
)的式子叫比例。
• 2.在比例2:5=4:10里,( )和( )是外项,( )和( )是外项。
• 9.如果(a,b均不为0)那么( ):( )
• (二)判断
• 1.比是一种运算。( )
• 2.12:4和0.3:0.9可以组成比例。( )
• 3.比例是相等的两个比。 ( )
• 4.用4、12、5、1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值不同的比例。 ( )
• 5.=是比例。 ( ) • (三).把下列的式子改写成比例。 • 1、2.5×0.018=0.15×0.3
14 2、10 × 5 =0.02×4
14
• 3、10xa=7xb(a、b均不为0 )
3、 4 × 5 =0.02×4
• (四)按要求,写比例。 • 1、给0.16、0.32和0.4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 2、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3、用36的因数中的偶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4、如果x:7=9:y,那么xy=( ) • 4x=5y,那么x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