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应用题部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百题百讲百练--应用题部分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百题百讲百练--应用题部分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百题百讲百练--应用题部分怎样运用数学概念及运算意义去解应用题呢?首先是要用数学概念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这种分析应该说是全面的、深刻的。

要分析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运算意义,用式子表示出题中要求的数量,使问题得到解决。

小学生在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时,常常缺少更深的思考,只满足于得出一般的解答方法,这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的、深刻的分析,综合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意义,会寻找巧妙的解法,这对发展小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想象类比的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牢固而清晰地掌握数学概念、运算意义才能使你去深刻地思考问题。

也要学会一些帮你思考的方法。

比如把题中的条件排列出来,画一画示意图、线段图等,总之,把题中的条件、问题形象化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办法。

它能帮你想得更深刻。

解答应用题最忌讳死背题型、死记解题模式,这样往往束缚了你的手脚。

时间久了,你的思维就僵化了,这对今后的学习极为不利。

例45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

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分析与解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1.5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400某60÷(400某1.5)=24000÷600=40(天)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

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1.5倍,正好是60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60÷1.5=40(天)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40天。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 三年级分册含大量练习题、解析过程及答案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 三年级分册含大量练习题、解析过程及答案
18.积是多少?
两个三位数相减,差是 892,那么被减数与减数的各个数位上的 6 个数 字相乘,积是多少?
19.哪个算式乘积大?
比较 345×347 和 346×346 两个算式,哪个算式乘积大?
20.乘积最大
把 11 分成几个数的和(不包括 0),再求出这几个数的乘积,要使得到 的乘积尽可能大,那么乘积最大是多少?
8.第 99 个算式是几十几?
有一排加法算式:4+2,5+8,6+14,7+20,……每个算式的第一个 加数都是按规律排列的,第二个加数也是按规律排列的。你知道第 99 个算式
是几十几吗?
9.切烙饼
一张烙饼,小明切了 3 刀(直着切,不能横剖),分给他和他的 6 个小 朋友,每人正好得到一块。你知道小明是怎样切的吗?要是小明切了 4 刀, 最多能切出多少块来?
23.10000 个数的总和是多少?
一张大纸上画了 10000 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里都写了一个数(如下 表)。你知道这 10000 个数加起来的总和是多少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0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3
16.原来的算式是几×几?
张小虎做一道乘法题时,把被乘数 78 写成了 87,结果计算的乘积比原 来的乘积多了 45。张小虎做的乘法题,原来的算式是几×几?
17.六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下面的算式是两个三位数相加,其和是 1995。每一个□代表一个数字, 那么这 6 个□中的数字总和是多少?
5.想好了再算
计算:1+2—3—4+5+6—7—8+9+10—11—12+13+……+1990— 1991—1992+1993=?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全集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全集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全集第一章加减法趣题1. 爸爸给小明买了3件礼物,小明自己又买了5件礼物,他一共有多少件礼物?解析:爸爸给小明买了3件礼物,小明自己又买了5件礼物,所以小明一共有 3 + 5 = 8 件礼物。

2. 小明口袋里有6颗糖果,他把其中的3颗糖果分给了小红,还剩下几颗糖果?解析:小明口袋里有6颗糖果,他把其中的3颗糖果分给了小红,所以他还剩下 6 - 3 = 3颗糖果。

3. 小华有8只气球,他把其中的4只气球送给了小明,还剩下几只气球?解析:小华有8只气球,他把其中的4只气球送给了小明,所以他还剩下 8 - 4 = 4只气球。

4. 小明的零花钱是1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5元,还剩下几元零花钱?解析:小明的零花钱是1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5元,所以他还剩下 10 - 5 = 5元零花钱。

第二章乘除法趣题1. 一共有6个花瓶,每个花瓶里面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解析:一共有6个花瓶,每个花瓶里面有3朵花,所以一共有 6 × 3 = 18朵花。

2. 小明一共有12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了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几个苹果?解析:小明一共有12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了他的4个朋友,所以每个朋友得到 12 ÷ 4 = 3个苹果。

3. 小华一共有15块巧克力,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块巧克力?解析:小华一共有15块巧克力,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所以每个朋友能得到 15 ÷ 5 = 3块巧克力。

4. 小明有20个饼干,他把这些饼干平均分给了他的人数不确定的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饼干?解析:小明有20个饼干,他把这些饼干平均分给了他的人数不确定的朋友,所以每个朋友能得到 20 ÷人数 = 每个朋友能得到的饼干数。

第三章混合运算趣题1. 一共有10个苹果和6个橙子,小明把这些水果分成两堆,每堆水果中都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橙子?解析:一共有10个苹果和6个橙子,小明把这些水果分成两堆,所以每堆水果中都有 (10 ÷ 2 = 5) 个苹果和 (6 ÷ 2 = 3) 个橙子。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应用题部分 教案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应用题部分  教案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应用题部分一、分数应用题用分数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有关的应用题叫做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数应用题一方面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另一方面,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

在解分数应用题时,分析体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实际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数量关系变化多端,有时数量关系又比较隐蔽,我们必须仔细审题,通过分析推理,弄清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将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转化为上述三种类型,然后依据有关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在日常生活、生产当中会经常需要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两讲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例1、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总数的81多16本,第二天卖出总数的21少8本,还余下67本。

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实际数量的对应分率。

从含有倍数关系的句子可以看出图书的总数为“单位1”。

现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见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卖出总数的81和21后,余下的分率是1-81-21=83,与83相对应的数量是(67-8+16),从而可以求这批图书。

解答:(67-8+16)÷1-81-21=200(本)说明: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找出量率对应。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等式:总数的81+16本+总数的21-8本+余下的67本=“单位1”将等式变形,量率分别放在等号的两边:16本-8本+余下的67本=“单位1”- 总数的81-总数的21从上面的式子中可以看出,(67-8+16)就是这批图书的1-81-21=83,因此列式为:(67-8+16)÷1-81-21=200(本)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思维比较顺畅,只要把题目的叙述翻译成等式即可。

小学生应用题巧算速算

小学生应用题巧算速算

小学生应用题巧算速算(一)凑整先算法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298+304+196+502,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二)符号搬家法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

例:464-545+836-455,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按照符号搬家法,原式=464+836-545-455=1300-(545+455)=300。

(三)拆数凑整法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例:998+1413+9989,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按照拆数凑整法,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四)找基准数法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足的,这样可以使计算显得十分简便。

例:8.1+8.2+8.3+7.9+7.8+7.7,例题中6个加数都在8的附近,可用8作为基准数,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如果按照该方法,那么原式=8×6+0.1+0.2+0.3-0.1-0.2-0.3=48+0=48。

小学数学游戏题:趣味巧算-2019年学习文档

小学数学游戏题:趣味巧算-2019年学习文档

小学数学游戏题:趣味巧算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小学数学游戏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游戏题:趣味巧算姐俩看电影小芳、小花姐妹二人从家里出发到电影院看电影,小芳每小时走5公里,小花每小时走3公里,她们同时出发1小时后,姐姐又回家拿东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进,最后二人同时到达电影院。

求从家里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小马虎数鸡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

小马虎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称珠子有243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

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分梨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

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如何分组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15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6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巧算星期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谁跑得快小伟与小林百米赛跑,结果当小伟跑到终点时,小林只跑了95米。

小林要求再跑一次,这次小伟的起跑线比小林退后5米,如果他们都用原来的速度跑,那么同时到达终点吗?火车过桥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共长6772米,一列货车长428米,每秒行驶20米,请问全车通过大桥要多少时间?开锁问题用外观一模一样的钥匙试开10把锁,最多试多少次,就可以分辨出哪把钥匙配哪把锁的?这个三位数是几有一个三位数,在四百到五百之间,个位数比百位数大3,十位数比个位数小5,请问这个三位数是多少?算年龄小明的爸爸今年50岁,小明今年22岁,请问再过多少年以后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倍?大楼有几层???王老师最近搬进了教师宿舍大楼。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习题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习题

小学数学巧算方法一、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没有公因式也要创造公因式!!!例如:0.92 ×1.41 + 0.92 ×8.59=0.92 ×(1.41+8.59 )=【练习】99×5.4+5.4 26.4×3.6-3.6×16.43.74×2.85+8.15×3.74-3.7442.4×41-82×18.84.4×57.8+45.3×5.6 7.5×23+31×2.51.2×3.8+2.4×1.9+4.8×0.63.6×31.4+43.9×6.4(提示:43.9=31.4+12.5)12.5÷3.6-7÷9+8.3÷3.6例题:7.816×1.45+3.14×2.184+1.69×7.816解:方法一原式=7.816×(1.45+1.69)+3.14×2.184=7.816×3.14+3.14×2.184=3.14×(7.816+2.184)=3.14×10=31.4方法二:第1项和第3项都有因数7.816,第2项中的2.184=10-7.816,因此,原式=7.816×1.45+3.14×(10-7.816)+1.69×7.186=3.14×10+7.816×(1.45-3.14+1.69)=31.4+7.816×(3.14-3.14)=31.4说明: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逆用乘法分配律,方法一两次用分配律,方法二通过办法,一次性使用分配律,均可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一、加法巧算1. 25 + 36 + 15- 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25和15相加能凑成整十数。

所以先算25 +15=40,再算40+36 = 76。

2. 18+23+32- 解析:18和32相加可得整十数,先计算18 + 32 = 50,再算50+23=73。

3. 34+19+26- 解析:34和26相加为60,然后60 + 19=79。

4. 12+38+29- 解析:先算12+38 = 50,再算50+29 = 79。

5. 45+17+15- 解析:45和15相加得60,60+17 = 77。

二、减法巧算6. 85 - 36 - 14- 解析:36和14相加可凑成50,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所以85-(36 + 14)=85 - 50=35。

7. 92-27-23- 解析:27和23相加得50,92-(27 + 23)=92 - 50 = 42。

8. 76-18-22- 解析:18和22相加是40,76-(18+22)=76 - 40 = 36。

9. 65-29-11- 解析:29和11相加为40,65-(29+11)=65 - 40 = 25。

10. 58 - 17 - 23- 解析:17和23相加得40,58-(17 + 23)=58 - 40 = 18。

三、加减混合巧算11. 32+28 - 12- 解析:先算32+28 = 60,再算60 - 12 = 48。

12. 45 - 18+15- 解析:先算45+15 = 60,再算60 - 18 = 42。

13. 23+37 - 13- 解析:先算23 - 13 = 10,再算10+37 = 47。

14. 56+14 - 26- 解析:先算56 - 26 = 30,再算30+14 = 44。

15. 38 - 19+22- 解析:先算38+22 = 60,再算60 - 19 =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趣题巧算---应用题部分练习
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
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0.4千米,70天可以修完。

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

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

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

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

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

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

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

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

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3
7.5%。

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

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

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

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

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
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

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0.修路队原计划用240天修好一条长91200米的公路。

实际每天比计
12.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

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13.将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1/5,另一边增加4米,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与原来正方形面积相等。

那么正方形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4.某车间加工甲、乙两种零件。

已加工好的零件中甲种零件占30%,后来又加工好了24个乙种零件,这时甲种零件占25%。

那么现在已加工好两种零件共多少个?
15.甲、乙、丙三人共生产零件1760个。

如果甲少生产2/9,乙多生产80个,那么甲、乙、丙三人生产零件的个数相等。

甲、乙、丙三人各生产了多少个?
16.小明今年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1/6,15年后他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4/9。

小明和他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17.某校有学生314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3比女生人数的4/5少40人。

这个学校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8.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

甲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3;乙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4。

那么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19.容器里放着某种浓度的酒精溶液若干升,加1升水后纯酒精含量为25%;再加1升纯酒精,容器里纯酒精含量为40%。

那么原来容器里的酒精溶液共几升?浓度为百分之几?
20.甲、乙、丙三人合抄一份稿件,1小时可以完成。

如果甲、乙二人合抄,要80分钟完成;如果乙、丙二人合抄,要100分钟完成。

如果这份稿件由乙一人独抄,要几小时完成?
21.一件工程,甲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独做,30天可以完成。

现在两人合做,中间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结果经过16天才完成。

问乙休息了几天?
22.注满一池水,只打开甲管,要8小时;只打开乙管,要12小时;只打开丙管,要15小时。

今开始只打开甲、乙两管,中途关掉甲、乙两管,然后打开丙管,前后共用了10小时才注满一池水。

那么打开丙管注水几小时?
23.某工程队承建一项工程,要用12天完成。

如果只让其中的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那么全工程就要推迟3天完成;如果让其中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仍然可以按期完成全工程。

如果只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那么可以使全工程提前几天完成?
24.甲、乙两队合干一项工程,甲队先独干了6天后,乙队参加和甲队一起干,又过了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1/3。

又过了10天正好完成了全工程的3/4。

因甲队另有任务调出,乙队继续工作,直到完成全工程。

从开始到完工用了多少天?
25.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

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
来的速度。

26.平日A、B两车分别从甲城、乙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

某日A车途中发生故障,修理占去了2.5小时,结果经过7.5小时两车才相遇。

那么这一天A车从甲城出发到乙城用了多少小时?
27.某市104路电车起点站和终点站都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发一辆电车,并且匀速行驶。

张华骑车沿104路电车线以均匀速度行驶,每隔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超过他,每隔4分钟有辆电车迎面开来。

那么104路电车起点站和终点站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车?
28.甲、乙二人步行的速度比为11∶7。

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

如果二人同向而行,几小时后甲追上乙?
29.45名学生要到离学校30千米的郊外劳动。

学校只有一辆汽车能乘坐15人,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

学生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为使他们尽早到达劳动地点,他们最少要用几小时才能全部到达?
30.甲、乙两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少年宫。

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学校有一辆汽车恰好可以坐一个班的学生,汽车每小时行30千米。

为了使两班学生尽早到达少年宫,甲、乙两班步行路程比应该是几比几?
3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如果把车速度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早1小时到达。

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早40分钟到达。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2.从甲市到乙市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其中第一段长是第三段长的2倍。

在第一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40千米;在第二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90千米;在第三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50千米。

现有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市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路的1/3(从甲市到乙市方向的1/3)处相遇。

那么甲、乙两市相距多少千米?
3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

甲车按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2/3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比原计划时间提前2小时到达B地;乙车按每小时30千米的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1/4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地。

那么甲原定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4.甲、乙两城之间有长途汽车以固定速度行驶。

如果车速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那么就可以早到20分钟。

如果车速比原定速度每小时慢5千米,那么就要迟到24分钟。

问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5.甲、乙、丙三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结果甲比乙早24分钟、乙比丙早6
分钟到达终点。

又知道甲速度比乙速度每小时快5千米,乙速度比丙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

甲、乙、丙三人比赛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