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移动网络(1)
第三章移动商务价值链

、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辅助活
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 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价 值 链 分 析 模 型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价 值 链 咨 询 模 型
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成
应用支 持服务 个性化支 持服务
移动搜 索服务
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移动商务价值链的特殊构成要素
移动商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网络环境下无法完成的信息传递、 无法实现的功能 ,其作用表现在:
1. 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性和信息的可穿透性,可 以打破层级而使企业快速获得并找到最佳的价值链 合作者。这就推动了移动价值链的构建和发展。
1、对价值链自然延伸层级理论的创新
上游企业 上游企业
企业
下游企业
下游企业
采购
生产
出售
售后服务
订单
订单确认
卸货
检查
入库
付款
价值链的层次示意图
价值链构建中的价值支撑理论
移动价值链理论的三点创新
2、对价值链完成和实现过程的创新
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性和信息的可穿透性,可以
打破层级而使企业快速获得并找到最佳的价值链合作者。 而且,移动商务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完全可以使企业在最
发生了变化,信息资源和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资
源。 使商务流程变得自由:移动商务使企业运作、人员、
信息以及有效商业流程设计变得完全移动化,同时这
种移动化可以为整个供应链和相关的物流运作以及商 务伙伴关系增加价值。
用户选择的自由:由于按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
新大陆 N7e 行业终端 用户手册说明书

N7e行业终端用户手册免责声明请您在使用本手册描述的产品前仔细阅读手册的所有内容,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有效地使用。
阅读后请将本手册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时查询。
请勿自行拆卸终端或撕毁终端上的封标,否则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不承担保修或更换终端的责任。
本手册中的图片仅供参考,如有个别图片与实际产品不符,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对于本产品的改良更新,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保留随时修改文档而不另行通知的权利。
本手册包含的所有信息受版权的保护,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本文档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摘抄、复制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
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中可能包括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或第三方享有版权的软件,除非获得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对前述软件进行复制、分发、修改、摘录、反编译、反汇编、解密、反向工程、出租、转让、分许可以及其它侵犯软件版权的行为。
系统更新风险警告:本产品支持官方系统升级,如果您刷第三方的Rom系统或者采用破解方式修改系统文件,可能会导致本产品发生故障并损坏或丢失数据,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这些操作违反“新大陆三包服务协议”,并将使您的保修失效。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
版本记录版本号描述系统版本更新日期V1.0 初始版本N7e-L-2020-06-14_23-06-12_N7e-C_V5.01.001.zip2020-07-23 V2.0目录第一章关于本手册 (1)介绍 (1)获取更多 (1)服务指南 (1)第二章开始使用 (2)拆包 (2)配件(可选) (2)安全须知 (3)入门指南 (4)外观解读 (4)安装/移除电池 (5)电池充电 (6)充电/电池LED状态 (7)安装/移除SIM卡 (7)安装/移除T-flash卡 (8)第三章基本操作使用 (10)电源键的使用 (10)主屏幕 (11)状态栏 (11)添加/删除主屏幕快捷方式 (12)下拉菜单 (12)计算机通讯 (13)安装/卸载应用 (15)第四章如何识读条码 (17)一维条码采集 (17)二维条码采集 (18)第五章系统设置 (19)系统设置介绍 (19)WIFI的使用 (20)蓝牙的使用 (21)SIM卡及移动网络的使用 (22)显示设置 (24)应用 (25)GPS的使用 (26)屏幕锁定设置 (26)语言和输入法 (27)日期和时间设置 (27)恢复出厂设置 (28)系统在线升级 (28)状态信息 (29)键盘映射 (29)第六章系统安全设置 (32)安全设置 (32)电池更换保护 (32)第七章扫描设置与NFC (33)扫描设置 (33)扫描设置: (34)NFC功能 (40)第八章如何系统升级 (41)N7e卡刷升级系统 (41)第九章维护与故障排除 (43)使用注意事项 (43)拆解与改装 (43)外接电源 (43)异常状况 (43)跌落损坏 (43)液晶显示屏 (43)叠放重物 (43)电子设备 (43)医疗场所 (43)易燃易爆区域 (44)交通安全 (44)存放环境 (44)操作环境 (45)维护注意事项 (45)清洁维护 (45)电池的安全指引 (45)维修 (46)故障排除 (46)第十章系统定制与软件开发 (48)系统定制 (48)软件开发 (48)介绍注意:本手册介绍的N7e是基于安卓版本9.0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您手上的N7e不为9.0版本,需选择其他相应的用户手册进行阅读、使用。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质量规范低端网络优化分册

中国移动网络代维质量规范低端网络优化分册(2017年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2017年6月目录第七部分低端网络优化分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代维工作内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代维工作流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代维质量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部分低端网络优化分册第一章代维工作内容第一条代维工作范围低端网络优化代维工作指GSM/TD/LTE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基础性、低技术含量工作内容,具体包括:1、网络测试:指根据移动公司要求完成相应的网络质量现场测试工作;2、投诉现场信息采集:指响应客户投诉的业务需求,配合移动公司进行的相应现场测试及其他支撑工作;3、天馈调整:根据移动公司要求完成相应天馈方位角、俯仰角等调整和验证工作;4、配合室分新建站功能验收:按室分新开站验收流程完成相应新室分开通站点的质量验收工作。
第二条网络测试工作内容(一)代维工作内容包括网格质量测试、交通干线测试、城市轨道交通测试与各场景测试(校园、风景区等重点区域)、道路测试、室分测试、网络调整配合测试工作等。
(二)代维工作步骤代维公司应根据移动公司派发的相应任务工单内容完成相应外场DT/CQT测试工作,接单后再次进行任务需求对接,确保测试符合工单要求,并保证测试LOG质量有效性,同时提供相应场景无线环境描述协助后台分析人员完成分析报告撰写及相关调整效果验证。
LTE移动性管理-1

小区重选
小区重选的目的:
接收网络的连续服务获取最佳的服务质量 进行业务负荷的均衡
小区重选时机:
开机驻留到合适小区1s钟时间之后,就可以开始小区重选 处于RRC_IDLE状态下UE移动
小区重选的原则:
UE通过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属性来使能小区重选过程 服务小区的系统信息指示UE搜索和测量邻小区的信息 小区重选准则涉及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测量 小区重选参数可以适用于小区中的所有UE,但有可能对某个UE或UE组配置特定的
•接收到系统信息改变的通知
广播内容 •收到指示出现ETWS通知 改变 •系统信息超过最长有效期(3小
时)
系统消息结构
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 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
MIB
SIB2
SI
SIB3
SIB4
保持网络连接 用户位置管理 业务的连续性
练习题
1、 【多】移动性管理的目的有哪些() A. 使用户能够与网络一直保持连接状态; B. 使用户能够在登记之后根据需要随时发起业务; C. 使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记录用户的位置; D. 使用户在业务当中能保持连续性。
2.、【判】在LTE系统中,RRC状态有连接状态、空闲状态、休眠 状态(非登记状态)三种类型 。()
目录
第一章 移动性管理概述 第二章 小区选择 第三章 小区重选 第四章 跟踪区更新 第五章 切换管理
Idle模式下的状态和状态转移
1
PLMN选定 后执行
利用存储信息 进行小区选择
没有找到适 合小区
初始的小区 选择
没有找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必背要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型主机阶段、小型计算机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Internet阶段。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的应用。
3.计算机硬件系统:芯片、板卡、整机、网络。
4.传统硬件分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
现实硬件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设备。
5.按应用范围划分: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6.按服务器采用的处理器体系结构划分:CISC服务器、RISC服务器、VLIW服务器。
CISC 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RISC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VLIW是“超长指令字”。
7.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划分: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的结构。
8.工作站分类:一类是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专业工作站、另一类是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工作站。
9.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多长时间系统发生一次故障;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修复一次故障所需要的时间。
10.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11.主板: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
12.主板种类:按CPU插座分类:如Socket7主板、Slot1主板等;按主板的规格分类:如AT主板、Baby-AT主板、ATX主板等;按芯片集分类:如TX主板、LX主板、BX主板等;按是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按数据端口分类:如SCSI主板、EDO 主板、AGP主板等;按扩展槽分类: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章数据处理与应用(带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章数据处理与应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张采集了运动会的报名数据录入到Excel文件,每位同学最多参加两个项目,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他先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存储为“运动会报名.xlsx”文件后,编写Python程序完成后续处理。
小张对数据进行以下整理,操作恰当的是()A.发现高一(1)班陈易涵有两条相同的数据,删除一条B.发现高一(3)班张怀沙的跳高一栏空着,填入数字“1”C.发现第6行“高一(二)班”的格式与其他数据不一致,删除第6行数据D.发现第8、9行都是高一(2)班李嘉佑的数据且都不完整,删除第8、9行数据2.以下选项中,属于数据处理的目的的是()A.检测修正数据B.整合数据资源C.统一数据格式D.提取有用信息3.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
A.采集—分析—整理—可视化表达B.采集—整理—可视化表达-分析C.采集—整理—分析-可视化表达D.采集—可视化表达—整理-分析4.下列描述的场景与处理方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分析前一年的高铁客流数据优化高铁运行采用批处理计算B.京东网双12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实现商品的推荐采用流计算C.图计算为腾讯超大规模社交网络图数据的各类计算提供支撑D.分析近五年的信息技术选考试卷梳理高频考点采用流计算5.下列哪个不是数据采集的主要环节()A.明确数据需求B.确定数据来源C.选择采集方法D.选择呈现方式6.近日,某公司购买多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非法采集人脸照片数十万张,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以高额罚款。
消费者一旦被采集人脸信息,该公司所有门店都将得到其相关信息。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经授权采集人脸信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B.商家利用摄像设备采集顾客人脸信息的过程,属于信息的存储C.该公司任何一家门店都能得到顾客的相关信息,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D.摄像设备采集顾客人脸信息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数据加工的过程7.智能手环可以检测使用者的心率、记录运动步数等,那么智能手环的功能体现了()数据采集的应用。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维护手册-传输线路(2011-V1)

中国移动网络设备维护手册-传输线路(2011-V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光缆线路日常维护工作内容 1第一节光缆线路维护的主要方法 1 第二节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定位 5 第三节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处理17 第四节光缆线路盯防工作21 第五节光缆线路的维护性修理26 第六节光纤调度原理及方法28 第七节光缆线路割接技术30 第八节光缆线路带业务割接技术33 第九节光缆线路工程竣工测试与验收41第三章光缆线路维护中的安全生产要求63第一节线路勘查与测量安全63 第二节施工现场安全63 第三节施工现场防火65 第四节野外作业安全65 第五节环境保护66第四章编制历史67 第五章附录67第一章总则传输线路维护手册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代维管理质量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手册主要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光缆线路代维人员日常维护光缆线路使用,为光缆维护人员日常工作提供工作指南,同时也为日常代维内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本手册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一干、省干和本地网的管道、杆路路由及光缆日常维护。
本手册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第二章光缆线路日常维护工作内容第一节光缆线路维护的主要方法光缆线路由于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架空、直埋、管道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其维护工作也同样是不同的。
一、光缆线路维护宣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开工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有些建设施工单位伍在施工中不注意保护光缆线路,加之人为盗窃、恶意破坏等外力事件,已成为光缆线路受损的主要原因,通信阻断的情况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人为盗窃、恶意破坏有益日增加的趋势,偷盗破坏手段多种多样,防不胜防,给维护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因此在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外,切实做好护线宣传,提高社会群众的光缆知识,提高群众保护光缆意识,认识保护通信安全畅通的重要性,达到减少光缆故障,确保光缆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1-3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研究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作好技术准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什么是公用数据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据网?是指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组建公用数据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特征: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互联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4.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5.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局域网: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2)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城域网:1)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2)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广域网(也称远程网):1)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2)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6.根据系统的互联方式,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的结构方式?请列举每一种结构的一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及应用实例:1)一对一系统:二个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实例:视频电话系统2)一对多系统:由一个发送端和多个接受端构成的系统实例:多方接受的网页3)多对一系统:多个发送端通过单播或者多播向多个接受端发送信息实例:投票4)多对多系统:一个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信息实例:多媒体会议系统7.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请列举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求的通信带宽数据主要特征:1)高传输带宽要求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传输的同步要求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8.你是如何理解“网络计算”概念的?请举出移动计算网络、多媒体网络、网络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存储区域网络与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等方面的几个应用实例“网络计算”概念:网络被视为最强有力的超级计算环境,它包含了丰富的计算、数据、存储、传输等各类资源,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处理以前不能完成的问题移动计算网络:无线局域网、远程事务处理多媒体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网络并行计算:破译密码、发现素数网格计算:桌面超级计算、智能设备存储区域网络:SSP提供的Internet存储服务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 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中的几种编号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用于在国际上唯一识别移动用户,网内部使用 结构(15位):如图所示 我国MCC为460 MNC的值中国移动为00、中国联通为01
GSM中的几种编号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为了对IMSI保密,IMSI仅在空中传送一次,便由VLR给 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惟一的TMSI号码替代 仅在本地有效 ,当用户离开此VLR服务区后释放 由VLR临时分配
可变速率 内环、外环 最高为2.048Mbps
支持对称业务,支持不对 称业务具有突出的表现。
最高为2.048Mbps 适合于对称业务。
1X最高307kbps,1XEV支 持2.4Mbps
业务特性
适合于对称业务。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2008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出通函,向各国和各标准化组织
负责存储MSC管辖区域范围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 的相关信息(例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区的识 别,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 漫游功能实现(西安用户->上海出差) 动态用户数据库
GSM系统体系结构-VLR与HLR
MS 位置登记请求 位置更新请求 位置更新请求 位置删除请求 插入用户数据请求 MSC VLR(新) HLR VLR(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M)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M)
重要知识点
蜂窝移动网络发展过程 蜂窝实现频率复用的原理 GSM体系结构组成 GSM的编码及其不同用途 GPRS与GSM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代模拟系统
1900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取得了成功; 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在移动通信发 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理论; 美国AMPS(贝尔实验室)、北欧的NMT FDMA(频分多址),分配两个25MHz频段 (FDD,频分双 工) 基站到移动设备869 MHz~894 MHz 移动设备到基站824 MHz~849 MHz 每个频段分为两部分,供两个运营商使用
第二代数字系统(2)
GSM(3GPP)
接入方式:TDMA 基站发射波段:935~960(MHz) 移动站发射波段:890~915(MHz) 信道带宽:200kHz
IS-95(高通)
接入方式:CDMA 基站发射波段:869~894(MHz) 移动站发射波段:824~849(MHz) 信道带宽:1250kHz
GSM系统体系结构
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是网络的核心 完成系统的电话交换功能
呼叫建立、控制、终止、选路 业务的提供、计费处理、区内切换 功能实体间及网络间接口、公共信令等
从HLR、VLR、AUC中获取位置登记和呼叫请求 所需的数据
GSM系统体系结构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位置删除响应
插入用户数据响应 位置更新确认
位置更新确认
位置登记请求
确认
内容提纲
蜂窝移动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代模拟系统(U) 第二代数字系统(U)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 蜂窝原理 GSM体系结构 几种编码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M)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M)
GSM中的几种编号
第一代模拟系统(2)
随着模拟蜂窝技术的引入,移动通信的发展向前 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模拟蜂窝系统的发展,其弱点也日益突出 频谱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单信道单用户) 制式太多,互不兼容; 提供的业务有限,无数据业务; 易被窃听; „
第二代数字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以GSM、CDMA为主。 一代与二代的差别 数字业务信道(邮件、网页等) 信道接入(每个信道通过TDMA或CDMA可支持 多用户) 加密 错误检测与纠错
3G,但与ITU提出的1Gbit/s的4G技术要求,还有距离。LTE常被称
为3.9G。
现有4G标准- WIMAX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也叫802.16无线城域网。
由美国Intel所主导,是目前传输距离最远的4G技术也是目前发 展最快技术。
4G在中国
4G在中国(2)
内容提纲
蜂窝移动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代模拟系统(U) 第二代数字系统(U)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 蜂窝原理 GSM体系结构 几种编码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M)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M)
蜂窝概念
蜂窝通信是一种使用频率复用的智能方法,以使有限 的带宽可以容纳大区域、大容量的用户。 其基本原理是把覆盖区域分为大量相连的小区域, 每个小区域都使用自己的、低功率的无线基站。
软切换,频间切换 与IS-95B间的切换
TDD
1.28Mcps
同步(主从同步,需GPS)
10ms
软切换,频间切换 与GSM间的切换
10ms
接力切换,频间切换,与 GSM间的切换
越区切换
语音编码 功率控制
支持可变数 据速率
自适应多速率
内环、环 控制速率1500Hz
可变速率
开环、闭环 控制速率800Hz
BTS BSC MS BTS
A MSC /VLR B A Bis
C/D
F
E,G
移动设备
BTS BSC MSC/VLR
基站子系统(BSS)
网络与交换子系统(NSS)
GSM系统体系结构
MS 移动终端
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 类型:手机、车载台、便携台 通过无线接口接入GSM系统;提供与使用者间的接口 用户识别模块SIM:
GSM系统的数据中心,它存储着固定区域内归属 所有移动用户的信息。 存储信息
用户信息:用户的入网信息,注册的有关业务信息等; 位置信息(处理来电呼叫):VLR变更后,进行位置 更新过程。 分配给移动用户的两个号码:IMSI、MSISDN
静态数据库
GSM系统体系结构
VLR-访问位置寄存器
WCDMA由标准化组织3GPP所制定
cdma2000体制是基于IS-95的标准基础上提 出的3G标准,目前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2来 完成 TD-SCDMA标准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 提出,目前已经融合到3GPP关于WCDMA-TDD 的相关规范中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
RTT技术 信道间隔 多址方式 WCDMA 5MHz
2 1 4 3 1 2 3 4 2 1 3 2 4 1
3 2 4 1 3 4 3
2 7 3 1 6 4 5 7 6
7 6 2 1 5
2 3 1 4 5 3 4
N=4频率复用模型
N=7频率复用模型
以FDMA为例,K为分配给系统的频率总数,N为频率复用因 子,假定每个蜂窝区分配相同数量的频率,则每个蜂窝区 有K/N个频率
的多伦多会议。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正
交频分复用技术)和MIMO(多入多出技术)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 技术方式。实现在20MHz频谱带宽下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
86Mbit/s的峰值速率。
基于旧的GSM技术进行演进 LTE并非等同于4G,而是一种B3G技术,其300多兆的速度虽然远超
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MSISDN
主叫用户为呼叫GSM用户所需的拨叫号码 号码结构 国家码CC:我国为86 国内有效ISDN号:
移动业务接入号NDC(N1N2N3 ):13S (S=9~4属于中国移动;S=0~3属于中国联通) HLR识别号:H0H1H2H3 移动用户号:ABCD
内容提纲
蜂窝移动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代模拟系统(U) 第二代数字系统(U)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 蜂窝原理 GSM体系结构 几种编码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M)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M)
GSM系统体系结构
SMS GMSC/IWMSC L
Um
gsmSCF J
HLR/ AUC PSTN/ ISDN/ PLMN EIR
均采用FDD
第二代数字系统(3)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 12月的标准化机构。 3GPP的目标是在ITU的IMT-2000计划范围内制订和 实现全球性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规范。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系统体系结构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 GSM系统的交换功能,管理 GSM用户之间和其他电信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以及对用户 数据、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 Cen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鉴权中心(AC- Authentication Centre ) 设备标识寄存器(EIR- 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操作维护中心(OMC)
征集IMT-Advanced(4G的标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