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卵磷脂提取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卵黄卵磷脂提取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2 8卷
第 5期
迟玉杰等 : 黄卵磷脂 提取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卵
也 日渐 成熟 , 目前 主要 有 以 几 类方 法 , 剂 F 溶
提取 法 、 酶催 化精 制提 取法 、 色谱 精 制提取 法
和 超 临界精制 提取 法 。
酶 为来 源于 卷 心 菜 中 的磷 脂 酶 , 其研 究 结 果 可 将 含 磷脂 酰 胆 碱 为 8 % 的大 豆 卵磷 脂和 0
黄 卵磷脂 具 有高 收集率 、 稳定性 好 , 有大 豆 具
卵磷 脂 所不 具备 的一些 优 点 。因此 开发 鸡 蛋
深 加工技 术 , 产 具 有高 科技 含 量 的 卵 黄 卵 生
磷脂 就 势在 必行 。
以修复线 粒 体 , 与 机 体 代 谢。 同 时卵 磷 脂 参
可促 使胆 固醇 和 蛋 白质分 子 之 问 的 结 合 , 减
维普资讯
食 品 与 发 酵 工 业
Fo n emett nldsr s odadF r nai n ul ̄ o i
V 1 8 Nc5 o. 2 ) .
卵黄 卵磷脂 提 取 与应 用 的研 究进 展
综 述 与 专 题 评 论
/ 陆
迟玉杰
被 认 为是极 具潜 力的 重要 油脂来 源 。同时 卵
与 蛋 白质 的结 合 作 用 和 防 止 淀 粉 老 化 作 用
等 1 3 卵黄卵 磷脂 的生 理功 能 . 卵磷 脂 是生 物膜 的构 成 成分 , 神经 信 是 息的传递 者—— 乙 酰 胆 碱 的 主 要 来 源 ,模 禽 蛋饲 养地 如 东 三 省 的鸡 蛋供过 于求 , 格偏 低, 价 加上近 年来饲 料 价 格上 涨 , 一些 企业 出现 亏 损 。每 个 鸡 蛋 使
卵磷脂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卵磷脂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进展刘文倩;廖泉;赵玲艳;邓放明【摘要】文章简述卵磷脂的生理生化及保健特性,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卵磷脂的分离提取及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卵磷脂的生产制备研究与应用前景.【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4(030)001【总页数】5页(P267-271)【关键词】卵磷脂;磷脂酰胆碱;提取;精制【作者】刘文倩;廖泉;赵玲艳;邓放明【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卵磷脂广义上指一类不溶于丙酮的磷脂混合物,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肌醇磷脂、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及少量甘油三酯和糖脂等;狭义的卵磷脂即指磷脂酰胆碱。
卵磷脂根据来源分为植物性卵磷脂和动物性卵磷脂。
植物性卵磷脂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脱胶时产生的副产品,其中以大豆最高,约含2%~3%,其中磷脂酰胆碱约30%。
动物性卵磷脂中以蛋黄含量最多,约10%,磷脂酰胆碱含量约70%[1]。
卵磷脂根据制得途径和磷脂酰胆碱含量又可以分为浓缩卵磷脂、去油卵磷脂、高纯度精制卵磷脂和改性卵磷脂。
由于卵磷脂结构中同时存在亲水的磷酸脂基团和疏水的脂肪酸基团,使其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因此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作为乳化剂、黏度调节剂和稳定剂添加到焙烤食品、巧克力、奶粉、人造黄油、蛋黄酱等食品中[2-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卵磷脂的保健作用及理化功能就得到了反复的试验与验证,尤其是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研究[5]发现蛋黄卵磷脂相比于大豆卵磷脂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氧化性好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蛋黄来源卵磷脂的应用及进展

FOOD INGREDIENTS添加剂·配料蛋黄来源卵磷脂的应用及进展近年来,母乳中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成分被大家发现并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卵磷脂即为其中之一,蛋黄卵磷脂已成为国际上新进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开发出来的高安全系数食品配料。
蛋黄卵磷脂的概念磷脂(Phospholipid)是指含磷的脂类,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大脑、心、肝等器官及神经系统中,也存在于母乳里。
卵磷脂(Lecithin)是1812年和1844年分别从脑和蛋黄中发现的含磷脂类物质。
广义的卵磷脂是各种磷脂的总称,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thanolamine,P E)、神经鞘磷脂(S p h i n g o m y e l i n,S M)、肌醇磷脂(Phosphatidylinositol,P I)、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 P C))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serine,PS)等,狭义的卵磷脂是指磷脂酰胆碱(PC)。
蛋黄卵磷脂(E g g y o l kp h o s p h o li p i d s)的成分复杂,且随着禽蛋种类不同,磷脂组分会有差异。
鸡蛋蛋黄卵磷脂主要含有磷脂酰胆碱(70%~75%),磷脂酰乙醇胺(15%~20%),神经鞘磷脂(2%~3%),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的结构式如下:从应用上来看,我国目前生产的蛋黄卵磷脂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粗蛋黄卵磷脂(磷脂含量30%左右),另一类是精制蛋黄卵磷脂(磷脂含量90%)。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的蛋黄卵磷脂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推向市场。
如富含DHA、ARA的蛋黄卵磷脂,DHA、ARA含量可达4%。
因此,在欧洲新一代蛋黄卵磷脂作为必需脂肪酸补充途径之一,已经广泛添加到各类食品中。
蛋黄卵磷脂的理化性质纯净的卵磷脂为白色蜡状固体,液态为淡黄色,低温下可结晶,同时有清淡柔和的香味。
蛋黄卵磷脂的提取方法研究

根 测 定 结 果 绘 制 磷 标 准 曲 线 , 其 磷 标 准 曲 线 为 w (p)=0.0812x+ 0.0072,式中 x 为吸光度,w 为含磷量(ug)。
2.2 蛋黄卵磷脂粗提试验结果 蛋黄卵磷脂粗提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1 蛋黄卵磷脂粗提试验结果
有机溶剂提取法
酶解法
原 料 (g)
加样回 收率(%) 卵磷脂 含磷 量(%) 加样回 收率(%) 卵磷脂 含磷 量(%)
3.3 高校宽松的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网络文明教育 目前,关于规范文明使用网络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网络法律法 规并不健全,即使现有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陈旧,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 网络环境,这给高校网络文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还未形成 网络教育和辅导队伍,缺乏实效性的管理机制。 思政教育不能与网络 文明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 高校网络文明教育缺乏实效性和正对性。 在此次调查发现,各系(院)在学生思政教育比较少涉及到大学生的网 络文明建设,学校开展诸多活动也很少涉及到有关学生网络文明。 高 校作为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主要场所,并未占领网络文明系统建设的 主阵地,基本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学生群体中的学生 权益保障委员会也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文明成立相对的“网络文明督导 小组”。 大学社团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网络文明”协会。 4.提 升 大 学 生 文 明 使 用 互 联 网 的 对 策 4.1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媒介,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诸多 优点,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起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但是,受市场经 济过分追逐利益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网络经营者以及软件开发 者,利用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以及对互联网的过分依赖,肆意传播与文 明相悖的信息。 首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加大打击 力度。 做好网络文明宣传工作,督促厂商自觉遵守行业道德与职业道 德,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环境。 其次作为网络游戏的开发商、网站及网吧 的经营商身上要流有道德的血液,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净化大 学生使用网络的环境。 再次,学校有关部门要规范网络使用的管理办 法。 采取多种手段来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 德 教 育 , 制 定 大 学 生 网 络 网 络 行 为 准 则 [2]。 4.2 拉近心灵距离,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可以从其家庭 环境、家庭氛围中找到依据[3]。 在与部分同学访谈后 ,基本可以得出这 样一个结论,那些在缺乏关爱和理解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相对比较孤 僻,性格比较怪异。 容易出现无聊、空虚等情况,相应的也就比较容易 沉迷于网络,他们认为网络可以使自己得到认可和尊重;因此,作为家 长要认真关注的孩子的心理成长历程, 父母亲应主动加强与子女沟 通,尽量不要给孩子心理负担,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为在校大学生提 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其次,运用人性化的关怀来对待孩子的网络行为。 许多家长发现 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采取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没有从 学生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 期,还未形成理性思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当大学生不
蛋黄卵磷脂的制备研究

比较了水提方法与醇提法,醇提法效果较好。
为全面考查醇提法影响因素,设计了溶媒量、溶媒浓度和提取次数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
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表明:乙醇回流法从多穗柯中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A2B3C2即用25倍量80%乙醇回流2h,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量;此法提取的多穗柯中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为12.59%。
3结 论对多穗柯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水提法以80℃的恒温水浴,pH值为10的氢氧化钠液提取效果最好。
醇提法的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多穗柯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是A2B3C2,即用25倍量80%乙醇回流2h,醇提法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12.59%。
而碱提法色素成分浸出太多。
所以,多穗柯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法是醇提法。
此法的提取工艺简单,条件容易控制,提取率高,提取剂乙醇易除净,所以可将此工艺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所生产的提取液可浓缩成膏状物,也可直接将其添加到保健饮料、糖果、绿豆羹、饼干或口服液中,作为保健食品、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的原料,应用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1]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科学出版社,1972.[2]廖代富,等.多穗柯叶的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1992(3):10.[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433.[4]郭建平,等.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5,(3):163.[5]马慧萍,贾正平,谢景文,等.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2,17(1):1.[6]覃洁萍,许学键,董明姣,等.广西藤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3):196,[7]丁利君,吴振辉,蔡创海,等.金银花中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2):62.蛋黄卵磷脂的制备研究吴晓英,林 影,叶倩君,李晶晶(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研究了鸡蛋卵黄卵磷脂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分析。
蛋黄卵磷脂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摘 要:该文介绍了卵磷脂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综述了国内外对蛋黄卵磷脂的分离提取和精制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其在食品、药品等研究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蛋黄;卵磷脂;分离;纯化0 引言卵磷脂(Lecithin)是一种含磷酸的类脂类生理活性物质,同时又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1],其化学名称是磷酰二甘油脂肪酸酯。
卵磷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卵磷脂指的是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中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广义上的卵磷脂是指包括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PI)、丝氨酸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S)、溶血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等在内的各种磷脂质集合体[2]。
卵磷脂是由极性脂(磷脂、糖脂)、非极性脂(甘油三酸酯、固醇、游离脂肪酸)以及少量的其他物质如糖类和杂质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每个磷脂分子都具有1个亲脂部分——包括2个依附于甘油主架结构上的脂肪酸链,以及1个由胆碱磷酸酯、胆碱或肌醇等组成的亲水部分。
就是这种分子结构,使卵磷脂具有乳化性、分散性,是一种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均有着广泛的用途。
磷脂来源不同,其组成也不尽相同,下表列出了大豆磷脂与蛋黄磷脂主要成分。
由表可看出,蛋黄磷脂与大豆磷脂相比,其最明显的特点是PC含量高,前者的含量为后者的3倍多。
1 卵磷脂的性状和理化性质卵磷脂在禽卵卵黄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尤其在鸡、鸭卵黄中的含量最高,可占蛋黄总重量的4%左右,达干物质总量的8% ̄10%。
卵磷脂为白色至枯黄色粉末或团状,在低温下可结晶,有轻微的异气味,味淡。
等电点是6.7,可溶于乙醇、甲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也能溶于水成为胶体状态,但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不同的卵磷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故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分离卵磷脂。
卵磷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由于分子中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过程中易受到光照、氧气和温度的影响而变质,产生能溶血的有毒物质[3]。
蛋黄中卵磷脂的提取与 TLC 检测 实验报告

实验申请实验项目:蛋黄中卵磷脂的提取与 TLC 检测实验原料:鲜鸡蛋、 纯化卵磷脂实验试剂: 200ml 丙酮、 150ml 乙醇 、50ml 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 甲醇,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仪器: 旋转蒸发仪、 真空泵、 布氏漏斗、 抽滤瓶、 吹风机、 层析缸、 玻璃板、电子天平。
辅助器材:毛细管(两支)、玻璃棒、滤纸、100ml 量筒(2个)、烧杯、纱布、镊子、 胶头滴管圆底烧瓶等。
实验目的:1. 掌握从动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从蛋黄中提取卵磷脂的实验方法。
3. 巩固抽滤等基本操作。
4. 了解薄层层析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
实验原理:卵磷脂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中,蛋黄中含量较高,约10%。
可根据它溶于乙醇、氯仿而不溶于丙酮的性质,从蛋黄中分离得到。
吸附薄层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及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使各成分达到分离。
在硅胶薄层板上,样品中的两成分是两种结构近似的染料,在展开剂四氯化碳的作用下。
在展开剂和薄层板之间不断地产生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由于极性不同从而分离,展开结束以后,会在薄层板上形成斑点,混合物中的成分得以分离。
参考文献: 刘宝全,所给实验资料.tpml-1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一卵磷脂的制备与提取1.取四个煮熟的鸡蛋,分别将其刨壳,把四个鸡蛋的总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分别称重并记录数据。
2.将所得蛋黄全部放入烧杯中,用筷子捣碎,取100ml丙酮倒入其中,搅拌30min成糊状后用6层厚纱布过滤,收集滤渣。
3.将滤渣再次放入烧杯,取100ml丙酮倒入杯中,重复上步操作,收集滤渣。
4.制备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
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石油醚和150ml乙醇,放入烧杯中混合均匀。
5.取100ml混合液放入盛有滤渣的烧杯中,搅拌30min后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6.将抽滤后的滤渣重新放入烧瓶中,再取100ml混合液浸泡搅拌30min,然后抽滤,将所有滤液收集,倒入圆底烧瓶中进行旋转蒸发,旋转蒸发仪温度设为40摄氏度。
鸡蛋中卵磷脂提取工艺研究

122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2月工艺技术鸡蛋中卵磷脂提取工艺研究关爱国(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摘 要:卵磷脂(Lecithin)是一种含磷酸的类脂化合物,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调节机能,并且作为一种天然的表面乳化剂,具有乳化、分散、润湿、速溶、脱膜和分离等作用,主要存在于大豆、菜籽、花生、蛋黄中。
本研究以鸡蛋蛋黄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卵磷脂,探索卵磷脂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有机溶剂采用乙醚溶液,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回流提取过程进行了优化。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卵磷脂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乙醚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醚浓度为90%,温度为30 ℃,提取时间为1 h。
为卵磷脂生产工艺的市场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鸡蛋;卵磷脂;粗提物Study on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Lecithin from EggsGUAN Aiguo(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00, China)Abstract: Lecithin is a lipid compound containing phosphoric acid. It i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ell biomembrane. It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 As a natural surface emulsifier,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emulsification, dispersion, wetting, instant dissolution, de-filming and separation. It mainly exists in soybeans, rapeseeds, peanuts, and egg yolks. In this study, egg yolk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and lecithin was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for crude lecithin. The organic solvent adopts ether solution, and the reflux extraction process is optimiz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lecithin are ether concentration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 extraction tim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reflux extraction are: ether concentration of 90%, temperature of 30 ℃, and extraction time of 1 h.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marketization of lecithin production process.Keywords: egg; lecithin; crude extract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原料:市售新鲜鸡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黄卵磷脂所独具的优点使其日益受到 人们的关注, 对卵黄卵磷脂提取方法的研究
第一作者: 硕士, 教授。 * 黑龙江省/ 九五0 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N o. G99B6- 2)
收稿时间: 2001- 12- 31, 改回时间: 2002- 04- 10
50
综
第 28 卷 第 5 期 迟玉杰等: 卵黄卵磷 脂提取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 卵黄卵磷脂的理化功能特性及生理 功 能特性
1. 1 卵磷脂简介 卵磷脂英 文有 2 种, 广义 为 lecithin, 是
指各种市售有机磷酸盐产品的惯用名称。其 主要成分 有磷脂 酰胆碱 ( PC) 、磷脂酰 胆胺
( PE) 、磷脂酸和磷酸肌醇( PI) 。而狭义的卵 磷脂 是 指 磷 脂 酰 胆 碱, 其 英 文 为 phosphat idycholine。
实践证明, 超临界 CO2 可将油脂 浸出, 而不能将磷脂溶解。该方法就是利用这一特
51
综
述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 er mentat ion I ndustries Vol1 28 No1 5
与
专
性, 将粗磷脂中的油脂溶于 CO2 以实现油脂 方面均存在差别。两者各有优势, 鸡蛋黄中
综
述
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 er mentat ion I ndustries Vol1 28 No1 5
与
专
卵黄卵磷脂提取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题
迟玉杰 林淑英
评
论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哈尔滨, 150030 )
摘 要 介绍了卵黄卵磷脂的提取了方法、理化功能 性质以及国 内外研 究进展, 并对 大豆卵 磷脂与卵黄卵磷脂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卵黄卵磷脂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卵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 超临界 CO2 萃取
C18: 3 0. 22 0. 12 6. 31
4 卵黄卵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
卵磷脂 的功效 及作用日 益受到人 们重 视, 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作为食品 乳化剂与其他乳化剂配合使用, 此外卵磷脂 可作为焙烤食品脱模剂。因为蛋黄卵磷脂价
52
格比大豆卵磷脂要高, 所以卵黄卵磷脂一般 在一些高级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中应用较多。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改性卵黄卵磷脂及水解 脱油卵黄卵磷脂等也在食品添加剂中占有一 席之地。其中水解脱油卵黄卵磷脂不仅可以 作为罐头肉、馅饼和香肠的乳化剂, 防止脂肪
经研究已确认, 卵黄卵磷脂具有如下理 化功能: 乳化功能、离型作用、溶解作用、润湿 作用、抗氧化作用、发泡作用、晶化控制功能、 与蛋白质 的结合作用和防 止淀粉老 化作用 等[ 3] 。 1. 3 卵黄卵磷脂的生理功能
卵磷脂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 , 是神经信 息的传递者 ) ) ) 乙酰胆碱的主要来源, 它可 以修复线粒体, 参与机体代谢。同时卵磷脂 可促使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结合, 减 轻血管壁类脂质的浸润,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的产生和改善动脉壁的组织结构[ 4] 。
卵磷脂是一种在动植物中分布很广的磷 脂。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把卵磷脂用于 保健食品, 其总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维 生 素 E[ 1] 。 FAO / WHO 1985 年 对 卵 磷 脂 ADI( 每日摄取量) 不作限制规定。同时卵磷 脂还是一种天然乳化剂, 广泛应用于食品、化 妆品、医药、纺织、皮革等工业。
题
和磷脂的分离, 从而分别得到纯磷脂和油脂, 含有占蛋黄总重 10% 以上的磷脂质, 大豆磷
评 论
并至少有 90% 以上的胆固醇可从粗磷脂中 除去[ 10] 。邢春生( 1995 年) 采用超临界 CO 2 提取卵黄卵磷脂的工艺为: 提取温度为 40~
脂占大豆总重的 0. 40% ~ 0. 45% , 卵黄卵磷 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比大豆磷脂高 3 倍, 而磷酯酰胆碱又是体现磷脂功能性质的主要
C16: 0 26. 85 26. 85 15. 35
C16: 1 1. 80 0. 87 0. 611
脂肪酸的组成/ %
C17: 0
C17: 1
C18: 0
0. 18
0. 09 11. 94
0. 31
0. 15
16. 9
-
-
-
C18: 1 35. 17 26. 11 17. 86
C18: 2 14. 19 15. 61 54. 84
Jorn 采用色谱法分离精制卵黄卵磷脂工 艺如下[ 8] :
5 个鸡蛋黄 y 搅拌 y 体积 分数 96% 乙醇提 取 3 次( 每次 190 mL) y 过滤 y 滤液 y 0e 静置 1 h y 过滤 y 滤液 y 加入 50% CdCl2 6 mL y 静置 ( 室 温 1 h) y 离心 y 沉 淀用体 积分 数 96% 乙醇 洗涤 2 次 y 溶 于 乙醚 y 再用体积分数 99. 9% 的乙醇 洗涤、离心 2 次 ( 每次乙醇用 量为 50 mL) y CdCl2- 卵磷 脂混 合物 y 溶于 80 mL CCl4 y 上 A l2O3 柱 y 精制卵磷脂
脂, 而采用磷脂酶可将这些磷脂转化为磷脂 酰胆碱, 这样可大大提高磷脂酰胆碱含量, 提 高其有效成分纯度, 或将其转化成其他可利 用的磷脂。Lekh 等人( 1989 年) 采用酶法来 提高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所采用的
从原料中浸出, 将其引到另一容器后改变压 力和温度, CO2 液体又恢复到气体状态, 继续 作下一循环的浸出, 油脂被滞留下来。
评
传统的卵黄卵磷脂生产多用有机溶剂进 2. 3 色谱精制提取法
论
行提取, 如正己烷、氯仿、乙醇等。在此基础
采用色谱提取高纯度物质是一种极具潜
上对其工艺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卵黄卵磷脂
的提取效果。有机溶剂从提取方式上分为单
一溶剂提取法和混合溶剂提取法。
Sim( 1999 年) 研究了乙醇溶剂法生产卵 黄卵磷脂工艺, 并采用低温冷藏工序来去除
2. 5
0. 9
注: PC ) 卵磷脂; PE ) 脑磷脂; PI ) 肌醇磷脂; PA ) 磷脂酸; LPC ) 溶血卵磷脂; S PM ) 神经鞘磷脂; PG ) 缩醛甘油脂。 表 2 大豆以及蛋黄卵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4]
品种
蛋黄卵磷脂 L-60 蛋黄卵磷脂 L-95 大豆磷脂
C 14: 0 0. 23 0. 14 0. 90
醇- 乙醇 冷浸法 抽提卵 黄卵磷 脂, 其工 艺如 下[6] :
蛋黄 y 加 冷甲 醇- 乙醇溶 剂搅 拌 y 静置 y 过 滤
y 滤 液蒸干 y 加丙酮并搅拌 y 冷却 y 分离沉淀物 y
用丙 酮洗涤沉淀物 y 倾去丙酮液 y 沉淀干燥 y 称 量 y 检测
经实验得出当氯仿- 甲醇, 氯仿- 乙醇, 甲
60 e , 提取压力为 300~ 400 Pa, 分离温度为 成分( 它是胆碱的重要来源) , 卵黄卵磷脂的
10~ 32 e , 分离压力为 30~ 60 Pa, 浸出时间 为 3 ~ 7 h[ 11] 。另有 报道 认为, 在 40 M Pa,
产品纯度高, 但由于卵黄卵磷脂产品来源于 卵黄, 成本较高, 其市场价格比大豆卵磷脂高
卵磷脂为两性分子, 既具有脂溶性, 又具 有亲水性。其等电点为 pH= 6. 7。纯净的卵 磷脂( 液态) 为淡黄色, 有清淡柔和的风味和 香味。卵磷脂可溶于乙醇、甲醇、氯仿等有机 溶剂中, 也能溶于水成为胶体状态, 但不溶于 丙酮, 且不同的磷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不 同, 故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分离卵磷脂[ 2] 。 1. 2 卵黄卵磷脂的理化功能特性
鸡蛋作为菜篮子工程主要项目之一, 在 20 世纪 90 年 代初全国 各大城 市已趋 于饱 和, 目前我国鸡蛋主要为食用, 加工率低又不 便于运输, 造成大规模禽蛋饲养地如东三省 的鸡蛋供过于求, 价格偏低, 加上近年来饲料 价格上涨, 使一些企业出现亏损。每个鸡蛋 中大约含有 6 g 磷脂且只存在于卵 黄中, 总 卵黄干物质中至少有 66% 的脂肪, 因此卵黄 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重要油脂来源。同时卵 黄卵磷脂具有高收集率、稳定性好, 具有大豆 卵磷脂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因此开发鸡蛋 深加工技术, 生产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卵黄卵 磷脂就势在必行。
( 如表 1、表 2 所示) 。大豆卵磷脂所含的不 饱和脂肪酸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 因不饱
司都致力于高附加值磷脂产品的开发及其应 用技术的研究。从磷脂市场的结构来看, 目
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故氧化稳定性比卵黄卵 磷脂差[ 2] , 但广泛而廉价的原料来源使其具
前已逐渐由传统的低级粗制品向高级精制品 或酶改性精制品以及复合制品转变。
在产品的性能和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以及价格
表 1 卵黄卵磷脂与大豆卵磷脂的磷脂成分比
品种
磷脂质的组成/ %
PC
PE
PI
PA
LPC
SP M
PG
大豆[4]
28~ 32
20~ 28
12~ 20
8~ 15
-
-
-
卵黄[4]
66~ 76
15~ 24
微量
微量
-
-
-
卵 黄 [ 1 5]
73. 0
15. 5
0. 6
-
5. 8
醇- 乙醇的体积比分别为 1B2, 1B3, 1B4 时, 提 取效果最佳。
范兴华( 1993 年) 采用多元溶 剂复合抽 提卵黄卵磷脂, 其提取工艺如下[ 3] :
鲜蛋 y 均质 y 加丙 酮 y 过 滤 y 丙酮 粉 y 加 含
水乙醇 y 过 滤 y 滤液 y 浓缩 y 粗磷 脂 y 加正己 烷
2. 4 超临界 CO2 精制提取法 超临界 CO2 萃取法适用于提取易氧化、
热敏性的脂溶性物质, 这种方法能充分保留 产品的营养和功能特性, 不消耗有机溶剂, 无 溶剂残留, CO 2 可重复利用, 工艺简单, 设备 单一, 成本低, 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提取 方法。近年来 人们已经应用 超临界 CO 2 提 取油脂, 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 CO2 变成了液体, 以 CO2 液体作为溶剂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