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历年真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历年真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历年真题对于众多有志于在建筑学领域深造的学子来说,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无疑是一座令人向往但又充满挑战的高峰。

而了解历年真题,是攀登这座高峰的重要基石。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的真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综合性,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

从建筑设计的真题来看,往往要求考生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设计能力。

比如,曾有一道真题要求考生设计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艺术中心,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还要充分结合周边环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这就需要考生对城市规划、建筑美学、人文环境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方案中。

建筑历史方面的真题也是相当有深度和广度。

可能会要求考生对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其特点、影响以及演变过程。

或者让考生对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探讨它们之间的传承与差异。

例如,有一年的真题就是让考生论述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的异同,并阐述其对后世建筑发展的影响。

在建筑技术方面,真题会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知识。

可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建筑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让考生探讨某种新型建筑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

首先,真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论是建筑设计的原理、建筑历史的脉络,还是建筑技术的要点,都需要考生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其次,综合性和创新性是真题的突出特点。

题目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再者,真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很多题目都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考生关注行业动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呢?首先,要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真题。

将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分析其考点和出题思路。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

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

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

此专业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94所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清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属于土木工程系,不区分研究方向,专业学位,2019年计划招生1人,其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804 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综合。

复试时间地点3.15上午资格审查(10:00-11:30)下午笔试(13:30-15:30,按招生专业目录要求参加相应的考试科目)3.16上午面试复试内容一) 复试由以下两部分组成:①笔试:3.15下午13:30-15:3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及经验—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及经验—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及经验—建筑学院一、学院概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下设4个系、8个研究所和3个跨院系科研综合体。

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8个研究所为:建筑设计研究所、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住宅与社区研究所、建筑美术研究所、景观园林研究所、资源保护与风景旅游研究所、建筑与技术研究所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3个跨院系科研综合体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学院规划设计实践的基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同时,建筑学院也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

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

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在校学生1126人,其中本科生525人,硕士研究生(论坛)601人,博士研究生322人。

学院在职教师10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40人。

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吴良镛(两院院士)、关肇邺、李道增、江亿。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3人,占61。

2%,具有一年以上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者56人,占54。

4%。

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好,理论基础和基本功扎实,热爱教学和学生,注重教书育人,富于团队精神,形成了严谨求实的院风。

近年来,学院改革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二、历史沿革1946年10月,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在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并担任系主任,吴良镛为助教,系馆借用旧水利馆二楼。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盛世清北-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学院概况及建筑风景园林考研经验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盛世清北-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学院概况及建筑风景园林考研经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介绍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截至2009年底,清华大学共设有15个学院、55个系,教职工总数7186人,其中教授1262人,副教授1814人,教师2923人;在校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

在学学生人数35369人(含留学生1765人),其中本科生14285人(含留学生886人),硕士生14090人(含留学生754人),博士生6994人(含留学生125人)。

作为清华大学下设的15个学院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4个系、9个研究所、1个中心、3个建筑和规划设计实践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室。

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综合体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依托在建筑学院。

自1992、1995和1998年中国相继实行建筑学本科、建筑学硕士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本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均连续以优秀级通过评估。

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这两个学科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一级重点学科。

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CDGDC)进行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2008年再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

建筑学院现有在职教师10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0人,讲师21人。

其中外籍教师4人。

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杰青”1人、“百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教师中85人具有博士学位,约占教师总数的80%;67人拥有连续半年以上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约占教师总数的63%。

【经验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难度分析

【经验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难度分析

【经验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难度分析大家好,我是启道教育胡老师。

2020考研即将即将进入冲刺阶段,考清华建筑学院,如果不想二战,跟我一起来准备吧。

一、招生目录2020清华大学招生目录已经公布,详情如下:首先看今年的招生目录,建筑学院招生专业有建筑学(专业学位)、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共8个专业,大家是否有对比去年的招生专业呢?启道教育老师提醒,清华建筑学院去年也是8个招生专业,不同之处在于:1、招生专业变化:去年的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已经被085900土木水利(专业硕士)所替代。

2、报考点变化:今年建筑学院专业,除了土木水利和土木工程工程两个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生必须选择清华大学考点,选择其他报考点无效。

3、考试科目变化:081300建筑学专业考试科目发生变化,往年建筑学的2个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研究方向01考642建筑历史和514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 小时),研究方向02考301 数学一或642 建筑历史和511 建筑设计(6 小时)或802建筑物理,其组合方式为642+511或者301+802,任选其一;而今年专业课统一考355建筑学基础和511建筑设计(6小时),与建筑学硕士考试科目一致了;083300城乡规划学专业科目631城市建筑史变更为678城乡规划基础;083400风景园林学考试科目632风景园林史变更为344风景园林基础。

今年的清华建筑学院招生目录变化还是挺大的,这样的改变,并非好事,考试科目的更改,意味着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参考,一切都锝靠自己的知识累计与摸索,不过,只要底子够硬,真金不怕火炼。

二、复试分数线每年考研的难度都有所浮动,导致考研复试分数线也会有小幅度额变化,我们拿2018年与2019年的复试分数线(总分)为例:建筑学:2018年350分,2019年350分,分数无变化城乡规划学:2018年390分,2019年375分,降低15分风景园林学:2018年350分,2019年345分,降低5分土木工程:2018年380分,2019年390分,增加10分建筑学硕士:2018年380分,2019年370分,降低10分城市规划硕士:2018年390分,2019年375分,降低15分风景园林硕士:2018年300分,2019年280分,降低20分通过近两年复试总分数的对比,各个专业对的分数线都会有一个变化值,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些往年的分值,了解分数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经验分享【盛世清北】

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经验分享【盛世清北】

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复试经验分享【盛世清北】摘要:距离2019年考研结束时间仅有月余,如果能在初试中成功,便意味着你有机会实现人生目标。

但这仅仅本阶段的一个成功,想要完成人生中的质的飞跃,还需要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在此,盛世清北为大家准备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前须知1分数线出来后,怎么办?(1)高分能够上目标专业,进行复试;(2)低分能够上目标专业,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学校;(3)各科过线,但未能上目标专业,联系调剂,同时准备复试;(4)有某一科目未过国家线,准备再战或找工作。

2复试有哪些规定?每个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校的规定有所不同,注意查看报考学校研究生院信息。

帮帮会第一时间推送给大家哦~3复试时间大概在什么时间?34所会根据各个院校的情况自行安排复试时间,除去34所之外学校都会在国家分数线出来后,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考试。

4复试分数线什么时候出?目前从已出分数查询通知的省份来推断,2017年研究生成绩查询工作从2月15日开始,34所高校分数线差不多在3月初,复试是在3月中旬;其他高校陆续会在4月初左右进行复试(时间是帮帮预估的,仅供参考)。

5参加复试的条件是什么?报考34所,达到学校分数线;其他院校达到国家线,个别院系会单独划线。

6过了国家线,就能够参加复试吗?只有个别院校是这样的,34所是自主划线,部分高校是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和国家线自行划定分数线,及时关注研究生院,考研帮也会在第一时间将复试相关信息推送给相应高校考生。

7考研初试过了,复试会被刷下来吗?初试过了,不代表复试没有问题,越来越多的院校提高面试所占的比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品等方面内容。

8复试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学校研究生院会提前发放考研复试通知,在通知里面会有详细的复试安排细节,及时关注学校网站及考研帮各高校信息。

9复试需要多长时间?考研复试一般的学校会需要2~3天时间,有的院系一天就可以完成复试,具体看学校安排。

育明考研:清华大学建筑学历年招录人数,历年复试分数线,考研难度分析

育明考研:清华大学建筑学历年招录人数,历年复试分数线,考研难度分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全攻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概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清华大学设置的19个学院之一,其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后于1988年成立学院。

目前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建筑技术科学系。

此外,跨院系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也依托建设于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探索明确的办学思想;近三十年来,逐步确立了以“专业帅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一个基础、两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办学思想——即以人居环境学科为基础、关注国家建设前沿和学科发展前沿、教学科研和实践三结合。

基于上述办学思想的指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五千余名,为国家城乡建设事业及国内外建筑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还承担完成了大量科研与实践项目,成果获得包括世界人居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内的重大国际国内学术奖励。

截至2012年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有在职教师111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54人、讲师13人、博士后46人。

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支持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者4人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每年通过全国高考以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方式择优录取本科生,其中在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中的录取分数线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同时通过本、外校推荐免试以及全国统考的方式择优录取研究生,生源优秀。

截至2012年底,建筑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共计1174人(含留学生121人),其中本科生626人(含留学生39人)、硕士研究生322人(含留学生65人)、博士研究生226人(含留学生17人)。

1992年以来,在历次全国高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均以优秀表现通过评估。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分享一,关于工具的选择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

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

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格适中。

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

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

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

不分粗细。

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

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

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

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

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

绿。

蓝,主选灰色调的。

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

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

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

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

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

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

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

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

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

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

这方面的书很多。

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距离录取名单公示,已经有差不多有2个月了,回首这一路征程,百感交集,充满了疑虑、不自信、焦躁等等,好在学长学姐及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偿所愿,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为了让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不在那么迷茫,鄙人特此整理一篇考研经验以飨学弟学妹!
清华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涉及到政治、英语一、建筑学史论、快题设计四科,公共课占比为40%,专业课占比60%,由此可见,专业课还是挺重要的。

今年建筑学的复试分数线定在了370的总分,小分线是50、90,今年参加复试的有5个人,最终名额就只剩下1人,所以这个还是非常残酷的。

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备考复习,初试和复试都不容小觑!下面就将我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择其精华!
政治:政治这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恰逢考试大纲出来,就买了一本红宝书还有肖大大的一套资料书,还有网上的视频课程,一边看一边做肖大大的1000题。

到了后期就主要是以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为主了,疯狂记背,所以政治压力不大,要相信自己!
英语: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吧,前期还是以背单词为主,利用朱老师的恋恋有词,反复滚动记忆,与此同时还要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真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真题,建议大家去用黄皮书。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可以跟着新祥旭老师学学阅读理解,毕竟得阅读者得高分。

到了后期,大家可以买一本高分写作预测20篇,把这20篇全部背完,你的写作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够用的。

下面就主要来讲讲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市面上的经验贴是在是太少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清华建筑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题设计部分,需要在6个小时里面完成2张A1图纸设计及其上色,对于快题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

清华今年的快题考的是4000㎡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每年的题型都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环境的限制上每年都会有变化,灵活度也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往更加灵活。

清华的快题相对其他学校考察得更加综合,既考察考生对场地条件的处理,还考察对功能的组织。

355建筑学基础,我在新祥旭联系到了学长学姐,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下参考书目:《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
511建筑设计,这个是考察个人设计综合能力的科目,对个人手绘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整个复习的时候,要多训练。

我当时备考这个的时候,是从抄绘开始训练的,抄绘也是学习当中很重要的部分,当你还不知道怎么去做设计的时候,学习别人的方法总是一种进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但是抄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精读,如果你只是盲目地抄绘而不进行分析的话,那么你的抄绘过程只会浪费时间,显得毫无意义。

抄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总平面布局(主入口设置、场地内部交通、硬质铺地、景观设计)
2、建筑形体分析(包括形体生成、体块组合关系)
3、建筑平面分析(包括功能布局、流线组织)
4、建筑结构分析(一般的框架结构可能分析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特殊结构形式有必要进行分析学习,特别是小建筑,采用结构限定空间的时候)
5、空间操作手法(多数时候从剖面入手,考虑光线以及视线的影响)
6、其他技术(例如绿色节能、特殊的构造做法等等)
新祥旭考研推荐书目:《高分建筑快题120例》、《天大快速建筑设计80例》、《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三版)、《华南理工:快速建筑设计50例》。

因为是快速设计的案例,案例不一定是完美的例子,大家在抄绘的过程中可以抄改,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进行相应的完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相信你的快题设计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的。

如何你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我个人建议你可以去新祥旭报个辅导班,有人带着入门会快一些,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经验,毕竟是时间堆积起来的。

对于快题也是一样的,不会画的时候先抄绘,然后题目从简单的开始做起,慢慢加大难度,提升速度。

考研其实就是对于学习的一个总结,如果前期不做好积累,想要在短时间内考上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学习需要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多长知识总是没错的,有些同学看到这么多书要读,感觉不可能,其实如果从低年级就开始的话,这些都不是很难,做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岂不是更优秀。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身体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学习之余要注意锻炼身体,身体健康才能够更好、更开心地学习。

下面给大家附上2019年清华建筑学快题设计考研真题:
试题内容:清华大学西门游客接待中心建筑设计
一、场地概况
用地位于清华大学西i J以北,南侧为西门入口广场,北侧与东侧为住宅区,西临城市干道和圆明园,受圆明园园区风貌控制,地块西侧限高6m,建筑限制一层,屋顶可做游客活动休憩场所,地块东侧限高12m,可做1-2层。

二、设计内容
该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000 m左右(误差不得超过+1 5%)具体的,功能组成和面积分配如下:
游客服务部分约480 m'
●游客咨询(须设置岛式咨询台)120 m
●预约服务120 m
●贵宾接待室90 m
●应急室30 m'
●游客休息区(海层均须布置)90——120 m
展览部分约660m ,
●校史展览360 m'
●校园文化互动展室2x60 mf
●专题展览120 m'
餐饮部分约660 m
●快餐厅360 m'
●厨房(厨房入口须置于北侧)120m'
新祥旭考研辅导岑老师2019/8/16 16:04:30
●咖啡厅180 mf
商业部分约360 m?
●清华书店120 m'
●同方商店240 m'
办公与后勤服务部分约360 m'
●办公室120 m
●会议室60 m
●备用机房2x30
●机房2x 30 mt
其他必要功能及面积由考生自定,如楼梯、卫生间,门厅、值班室等。

三、设计要求
1、主入口设置在南侧,后期入口设置在北侧,西侧不允许设置任何出入口。

2、方案要求功能区分合理,交通流线清晰,符合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3、考虑无障碍设计(入口坡道、电梯、卫生间等)。

四、成果要求
总平面图1:400
各层平面图1:200
立面图3个(南、北、西)1:200
剖面图1——2个1:200
全景鸟瞰透视图(另可绘制局部小透视图,数量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