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广告业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在本章中界定的中国近代广告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状况。
中国近代广告最大的突破或称最突出的特征是利用近代西方出现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即报纸和广播电台进行广告。
(一)广告形式1.报刊广告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刊物媒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形式。
之所以称为报刊广告,是因为中国近代报纸和刊物很多是融在一起,报纸和杂志尚未严密区分开来,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初期杂志刊物广告的笼统称谓。
19世纪初叶,出现了用欧式活字印刷而成的华文书报。
1834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招来刻工,派助手米怜前往马六甲创办印刷所,用欧式印刷技术印制书刊。
第二年,马礼逊与华人梁亚发等共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创了华文印刷新纪元。
在创刊号上,登有该刊主编人米怜的《告贴》,宣传此刊为免费奉送的非卖品,1853年,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遐迩贯珍》刊物,并在刊物上登载招揽广告,该刊物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等地销售。
1872年英国商人米切尔在中国创办《申报》,1893年出现了外国人丹福士与华人共办的《新闻报》。
在这些报纸上刊载了许多国外洋行、商行的拍卖告示和商品介绍,。
在解放前的城市中,招贴广告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娱乐、销售、求购、寻人、治病等许多领域。
2.广播广告3.霓虹灯广告4.交通广告5.招贴广告6.橱窗广告橱窗广告是实物广告形式的演变,讲究实物商品与橱窗光线、色彩及陈列的和谐和突出。
本世纪4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商店,许多都开始用橱窗广告来推动自己本店的销售。
(二)广告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广告业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到30年代达到鼎盛。
中国民族工商业企业许多都设立了广告部。
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广告业的兴起。
许多报纸都辟有广告栏,大多数报社都设有广告部,一度推动广告业迅速发展。
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些很有名的广告。
例如: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电话为20189,电话号码没有什么特色,便利用上海人的方言,在广告宣传上改为“两拳一杯酒”,在广告的发展中,对于行业约束和监督上,许多报馆都有广告简章,在广告简章中都规定“有关风化及损害他人名誉,或迹近欺骗音,概难照登”。
中国近代广告史

物形象上,从而使他们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各具风姿、流光溢彩的形象,出
现在广告画家的笔下。广告画家把女性心灵的颤动,心底的孤寂、不幸和她 们的善良、温柔、美丽融为一体,细笔精工地刻画出一个个崇高、纯洁美丽 的灵魂,致力写出人物的心灵美、品格美和情操美。从而把中国东方女性敦 厚、纯朴、执着中具有善良、温柔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女性的美恰到 好处,达到 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并展现在广告作品画廊里。广告作品中的 人物沉静温柔、婀娜多姿、稳重端庄、楚楚动人。
五、赠品广告、公关广告: 辛亥革命前许多世界性的托拉斯组织 如美孚火油公司、美英烟草公司、通用电 器公司等在中国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些外国、中国开设的各类公司,大多在 年终岁末印送或制作年历广告给经销商或 顾客,既当礼品又当广告。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广告 (1912-1949年)
第七章
晚清时期的广告
一、现代广告开始向中国移植 外国商人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倾销洋货的同时, 也带来了报纸、杂志、路牌、霓虹灯以及橱窗陈 列等新的广告形式。 二、现代广告代理制度形成 产生于现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繁荣的上海,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02年成立于上海的英美烟草 公司,该公司广告部上层管理人员有外国人2-3 人,中国人6-7人,另有勤杂工3-4人,其业务包 括:办理报刊广告、墙壁广告、火车站广告、霓 虹灯广告等等。
(十)从老广告中看妇女解放
仕女画,是中国传统画中的一个种类。流传最广的题材 莫过于传说、戏曲、古典小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其各个 栩栩如生的形象,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时值20世纪初,中国的广告画家把中国仕女画提高到一 个全新的阶段,从原来描绘传统美人到表现时尚女性。广告 中多以当时中国时尚女性作为“模特儿”,呈现出追求时髦 的仕女风尚,也易唤起人们对商品的联想和购买欲。受商业 社会和市民趣味所主宰,广告画家们在创造女性社会新形象 的过程中,特地将江南女性的天然资质发掘加工为具有商业 价值的“包装”。旧上海年历广告中的美女,即以“嗲、甜、 嫩、糯”为特色。商家和广告画家十分准确地预测和迎合了 当时社会中女性求新异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些广告主要以文字为主,图像的运用并不多见。
到了20世纪初,广告业开始蓬勃发展。
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许多外国公司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更加注重图像的运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来吸引机会顾客的眼球。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这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广告刊物的发行量减少,并且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广告宣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广告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竞相使用广告手段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时期,电视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广告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变革。
线上广告开始兴起,企业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来进行广告投放。
而且,个性化和定向广告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广告业依然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告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中国近代广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种商业传媒形式。
在近代中国,随着商品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开始被商家们广泛运用于各种产品的宣传推广中。
中国近代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些洋行和民族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开始运用海报、杂志、报纸等媒体来进行产品宣传。
这些广告多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宣传的产品涵盖了从衣物、食品到药品、家具等各个领域。
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广告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广告开始着重强调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同时,广告载体也从传统的海报、杂志等媒体扩展到了电台、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形式。
广告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描述和推荐上,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故事的讲述。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广告作为一个商业传媒形式,不仅为商家提供了宣传推广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品牌的崛起。
然而,中国近代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广告在宣传中夸大了产品的功效或虚构了事实,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和困扰。
同时,广告中过于强调物质享受和消费欲望,也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消费浪费和社会价值观的失衡。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商家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
广告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明。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广告行业将继续创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近代广告作为商业传媒形式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广告开始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广告载体也从传统的海报、杂志等媒体扩展到了电台、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形式。
近代中国广告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近代中国广告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朱 英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广告的产生,是新式商业经营方式演变趋新的产物,与众多报刊杂志以及其他各种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相辅相成,也与西方商业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紧密相联。
随着华商认识的提高,以及商业的发展和媒体的繁荣,广告在近代中国越来越兴盛,并且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颖广告。
广告的产生与兴盛对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少华商巧妙地利用广告拓展自己的事业,甚至在与外国资本进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广告还具有其他一些值得重视的独特功能与作用。
但近代的一部分虚假广告,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广告 近代中国不同历史时代中不同性质的商业,各有其相异的经营方式,它既体现了商业的发展进步,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商业文化演变的内在动因与具体表现。
与中国古代商业相比较,近代中国新式商业的经营方式,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其中新型广告的出现与发展,即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形式,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迄至目前尚未见集中探讨近代中国广告业的专著和专文,只是在一些相关的论著中对这一问题间有涉及,而且以叙述性的文字居多。
涉及近代广告较早和较多的著作是《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戈公振于1926年撰写的《中国报学史》,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论述中国报纸的著作,其中第6章第3节对近代广告的状况进行了简略介绍,比较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是对《申报》等5种报纸的广告在各报所占版面面积的统计,以及所附的《申报》广告章程、刊例等资料。
因该著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故当今的一些著作也常常将其作为史料书引用。
80年代初,出版了由老报人徐铸成撰写的《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一书。
此书主要是作者对近代报界亲身经历的回忆,其中有一篇专门谈及报纸广告和广告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徐载平等人撰写的《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对《申报》的广告业务与广告的虚假性作了十分简略的介绍。
近代中国广告史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遐迩贯珍》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字林西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申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新闻报》
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晚清时期的广告--继承与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告--丰富与完善 国民政府时期的广告--全盛与衰落
图片的介绍脉络
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政治、商业与消费、社 会文化
代表性报刊、杂志的图片 广告作品选--车辆广告、广播广告、明星广告、
电影海报、系列广告、代表性的品牌广告 近代著名广告形式--月份牌、香烟牌与火花 广告教研及学术成果方面的书影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大公报》与英敛之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务报》与梁启超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立报》与《晨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循环日报》 《北洋画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汇报》 《苏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王人美为明星球鞋所 作的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上海永安公司夏令时 装表演之一-程玉坚 女士之晚礼服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早期美国某童星在中 国宣传画报上的电影 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阶段
• 1.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 19 世纪中期,是中国近 代广告的萌生期。
• 自《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后,西 方各国终于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取得 了在中国经商建厂的权利。
• 外国商人把他们本国常用的包括报纸、杂 志、路牌以及橱窗陈列等新的广告形式搬 到中国。于是,在西方刚刚诞生不久的现 代广告,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向中国移植。
• 《申报》馆及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从《申报》创刊 2 号开始,广告栏中的所有广告都加上了标题,如“夹板 船”、“马车店”、“信局”等。
• 这一小小的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简洁醒目,易于广告受众搜寻目标广告;二是简短易 记,容易在潜在客户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开发潜在市场。
• 除了给广告加上标题之外,《申报》广告还在字 体与字型上刻意求变。
• (2)注重版面设计,不断变化发展
• ①从单纯的文字广告,发展到图文并茂
• 插图广告是广告格式的第一种变化发展。《申报》
• 第 195 号上出现了第一则插图广告——“成衣机出售”。 广告最上方是一幅缝纫机的实物图案,下面是广告文案, “启者本行有新到外国缝纫机数辆,系微荀所作,其价每 辆计洋五十元,倘欲买者,请至广东路第二号便是,特此 布闻”。
• 严格来说,邸报只是满足统治阶层内部信息沟通需要的传 播渠道,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性报纸。
•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 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 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 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就叫作“邸”,派有常驻 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 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 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 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 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广告公司的发展

一、引入——中国近代广告发展的黄金阶段
旧中国广告业的鼎盛时期 ——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阶段 1927年-1937年是国民政府统治下经济状况 最好的十年。 “十里洋场”的上海成为中国广告业的缩影。
2
一、引入——中国近代广告发展的黄金阶段
3
一、引入——中国近代广告发展的黄金阶段
11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3
京津地区的广告公司?
天津地区的广告公司: 三和一祥 宝和、春和、协和以及祥翔广告社
12
谢谢观看!
6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1
上海有哪些广告公司?
20世纪30年代上海四大广告公司: 华商 联合 美商克劳特 英商美灵登
到1935年,中外广告公司已经有一百多家。 查1948年10月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会员登记, 还有91家广告公司。
7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8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荣昌祥广告公司 ——路牌公司巨擘“荣昌祥” 1935年收购了上海的克劳特、麦克、彼美等 多家著名外商广告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1949年,路牌广告起家的“荣昌祥”成为上 海广告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
9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特例—— 广告公司的广告,本 极其少见。 民国21年(1932), 上海维罗广告公司 在《申报》刊登大幅 广告,为自己做宣传
10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3
京津地区的广告公司?
北京广告公司的发展远不如上海。 30年代的北京广告社多规模不大, 主要策划街头路牌 广告、印刷张贴广告、旅行广告等。 特灵美术 三星 平津三家 杨本贤广告公司 赵松岩广告社
4
二、广告公司专业化
20世纪20年代 广告代理业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告事业经历了一个曲 折的发展过程---成立初期,我国的广告业处于整顿和恢复时期; 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经济萎缩,市场的作用被忽视, 广告业发展极为缓慢;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了广告事业的
正常发展;
1978年以后,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广告意识一旦确立,
“策划”和“创意”这两个概念得到突出和 强调。 案例一、健力宝的两张牌 背景:1984年3月,广州市三水酒厂生产出 了一种可以消除运动疲劳、增添活力的电解 质运动饮料,取名为“健力宝”。 思考:若你接手此广告客户,你的两张牌是 什么?
第一张牌——“体育牌”
文革时期的电影票
第五章 中国广告的复苏 (1979—1986)
第一节 为广告正名
一、为广告正名
1978年上半年,重新组建的上海包装广告公
司基本恢复了同19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告业务 关系。时任广告公司科长的丁允朋,意识到 广告的巨大能量和独特的魅力,在《文汇报》 上发表 署名文章《为广告正名》,以一种勇 敢的姿态,把中国广告推上了历史舞台。
第二张牌——“政治牌”
案例二、神州与万家乐的对垒
近百年来,在市场营销领域,多种品牌竞争
的最后结果是留下两家品牌针锋相对,但竞 争结果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互相促进,把市 场逐渐培育成熟。 神州与万家乐的广告战
四 现代广告创意的新尝试
广告复兴之初,广告表现只表现简单的告白,
没有任何创意。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 告表现开始出现了创意的新气象,广告创意 和市场营销一起成为广告运作的最基本要素。
第二节 广告业内的探索
一、当太阳升起的地方——CI热潮 广东省东莞黄江保健饮料厂,一家很小的生产以 “万事达”为商标的生物保健口服液的乡镇企业→ 年产值达12亿的太阳神企业 1988年到90年代初的几年,太阳神的CI由 VI(统一视觉识别)深入到MI(统一理念识别) 和BI(统一行为识别),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三 广播广告得到发展
解放初期,一些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在接管了
广播电台后,开办了专门的商业广播电台, 增设广告节目,播出经济、文化和社会广告。 这一方面沟通了商品、商业信息,活跃了城 乡物资交流;另一方面,也使电台获得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减少了国家事业费的开 支。
四 发展实用的广告传播模式
在所谓“破四旧”(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 俗、旧习惯)的口号下,广告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各种户外广告被“红海洋”的政治宣传代替。 天津市最大的商场“劝业场”的职工用铁锤砸掉了 38年之久的“劝业场”三个大字,换上了“人民广 场”的新名称。 据商业部统计,上海市一商局所属的八个公司的 3700家零售商店,改换牌匾的达3000家。
此外,招贴广告中,以年画、门对、春牛图
等传统方式创作的广告,在广大农村甚为流 行。还有包装盒、包装袋、仿单,以及书签、 扇子、日历、月历等带实用性的广告宣传品。 仿单是在小幅纸张上印上品名、效用、店名 等内容,附入出售之物品内。药店最先采用 仿单,并且用的最多。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告
二
各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 对广告业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告业的管理,发布了新的广告 管理法规。如1954年3月,广州市修订公布的《广 告管理暂行办法》分十章三十八条,涉及范围更加 广泛,内容更具体,管理政策更严明。
三 科学对待对广告的争议
在工业企业公私合营后,工业企业的很多商品由国 营商业包销,商品的销路有了依靠和保证,广告必 然减少。 这时,报纸广告版面减少,一些城市取消了商业电 台,广播广告日益收缩。 对于广告的争议开始出现,有人认为广告是资本主 义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浪费的表现。
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重大方针,我国的广告 业枯木逢春、重现生机。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 (1949—1952)
从1949年到1952年,是中国国民经济为期三
年的恢复时期,也是我国广告业的整顿和恢 复时期。由于特殊的国情需要,这一时期的 广告有浓重的 政治色彩。
一
各大城市还相继发布了一些广告管理法规 二 各地地方法规强调对广告经营单位的管理 要求私营广告商端正经营思想,对其承揽的 各项广告“须具忠实介绍、服务社会之精 神”,并遵守当地广告管理法规。 各地广告管理部门往往利用广告业界行业组 织——“同业公会”,来加强行业管理。
商品广告应当具有社会主义的“思想性、政
策性、真实性、艺术性和民族风格”。
橱窗广告大放异彩
1、广告形式的多样化
在原有媒介的基础上,出现了传单、海报、
报贴、标签、包装盒、日历、火柴盒等形式。 2、橱窗广告大放异彩 北京“年糕张”、“东来顺”
第四节 “十年动乱”时期的广告
——“广告从衰微到消亡的时代”
二、广告的复兴
1、近代广告的发源地——上海
“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在中国历史上具备如此
重要的地位,惟有上海以一种优雅的姿势站 在了时代的前沿。” 上海广告公司和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在上 海广告乃至全国的广告业发展中,写下了辉 煌的一笔。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上海电视台在当 晚17点零5分播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条电视商业 广告——“参桂补酒”广告。该广告片长历时达1分 35秒。 同年3月15日,上海电视台又在上海地区率先播出 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广告。 1979年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 中,第一个恢复广播广告业务。
从广告内容来看,建国初期,以私营企业刊
播的广告为主,其中销售商品的广告、药品 广告、私人行医广告,以及社会广告(诸如 招聘、求职、寻人、寻物、遗失广告等)、 文化、文艺广告(诸如招生、电影、戏剧、 书籍、刊物广告等)所占比重最大。
从广告形式来看,生产部门和商业批发商多
采用印刷品广告。 印刷品广告形式多样,但主要是在报纸、杂 志上刊登广告。 零售商店多采用橱窗广告、商品目录、商品 说明书、案头印刷广告等。
一 所有的商品广告基本停顿
许多城市的广告管理机关被撤销,广告公司
解散,广告人员有的改行、有的下放劳动。 同时,广告市场逐步萎缩、消失,所有的商 品广告活动基本停顿。
二 户外广告倍受摧残
商品的名称、图案、商标和造型是广告宣传
的重要内容,但在十年动乱时期,凡是带有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福禄寿喜、天女散花、 鸳鸯戏水、长命百岁等图案或造型的商品均 不得出售和宣传。另外,商品名称是外语译 音的,如卡叽、凡尔丁、阿司匹林、巧克力、 威士忌、夹克等都必须改名,不得宣传。
带有私人姓名的,如张小泉箭刀、白敬宇眼药
膏等; 及毛线、毛衣、毛毯等带有“毛”字的商品, 都统统在停售之列。
在此时期,除了影剧院宣传八个样板戏的广
告,以及《人民日报》等报纸刊登少量的书 刊广告外,全国的广告宣传均被取缔。大量 广告管理的档案和历史资料被销毁或散失。
三 传统的老字号、牌匾被 当成“封、资、修的黑货”砸烂
司。 天津市早在1951年即把全市广告行业调整合 并为广告总店,下设五个门市部,1956年改 名为天津美术设计公司。 1956年,广州市也成立了美术广告公司,负 责全市的广告业务。
国营广告公司的建立,使得广告的服务对象、
宣传内容及其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 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宣传工具。
(一)浪漫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广州美院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创办了白马广告
公司,他们坚持在广告中要考虑受众接受的 心情和状态,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浪漫风格,一度引领了那个时代广告创意 的方向。 代表作《太阳神· 形象篇》
(二)温情、亲情、故乡情的 情感诠释
从“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威
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到“南方黑芝麻 糊”的“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用唯美、怀旧的语句或场景,表现广告主题, 广告更注重生活化和人情味。
(三)名人广告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伤害,一些当红明星就开始为 可口可乐、力士等知名品牌拍摄广告。 改革开放以后,首先开设中国名人广告之先河的是 潘虹。1988年,她为上海日化厂的“霞飞”金牌特 日蜜拍摄了一条广告。1985年,霞飞资产25万元, 到1991年产值达4亿,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李默然——“三九胃泰”
《文汇报》上曾发布一条由上海柴油机厂自行设计 的产品广告,在显著位置标明该产品“荣获国家一 等奖”、“历史悠久、质量可靠、配套便利、服务 周到、实行三包”。 四字诗的文字排版设计、浮夸之词的广告模式风靡 全国 从总体上来讲,广告复兴指初的几年,广告的欣喜 只停留在简单商品信息的传达阶段,并没有真正从 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传播效果。
1993年被称为“中国CI年”以“太阳
神”为开端,“万宝”、“健力宝”、“乐 百氏”、“李宁”、“海王”、“999”、 “联想”等相继导入CI,树立了一批新的 企业形象。
二、公关的兴起
《公关小姐》引发了公关热
公关活动实务——里根总统访华事件与长城
饭店的公关活动
三、广告策划的早期尝试
2、广告法规、制度和理论的出现
1981年4月,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成立;
1981年4月,《中国广告》杂志于上海创刊; 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在上海创办
了《国际广告》。
第二节 行业市场大发展
一、传统广告制作方式的恢复
“简单告白+艺术装饰”是广告复兴之初最普
遍的广告设计模式; 直截了当的文字表述和简单的构图、背景装 饰,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告表现的基 本模式。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当时我国有45个
城市对外开放,来华外商广告日益增多。 1959年8月,商业部又在上海召开了21个对 外开放城市的“商业广告会议”。这是新中 国广告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广告会议, 会议肯定了广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积极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