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建筑更加多样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也成为一种趋势。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涉及到工程结构、建筑功能、空间利用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的需求。
工业建筑一般需要考虑生产设备、通风、排水等功能,而民用建筑则需要考虑住宿、休闲、办公等功能。
在设计混合结构时,需要围绕这些功能进行布局和设计。
可以通过设置独立的区域或楼层来分隔工业和民用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通道和交通设施来方便人员和物品的流动。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工业建筑一般需要考虑到重型设备、大量的物料和人员流动,因此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需要特别注意。
而民用建筑则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设计混合结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结构的承重能力和使用要求,并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需要考虑到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以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中,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建筑空间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可以通过设置多层次的空间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来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考虑到人员和物品的流动路径、通风和采光情况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外观和环境的统一性。
作为城市中的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同时也需要保持建筑的独特性和功能性。
在设计混合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外观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绿化和景观的布置等方面,以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以确保建筑在长期使用中的可持续性。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个新兴领域,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将工程用途和生活用途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用地和提高利用效率等目的。
下面是一些实际建筑中常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办法:一、屋顶设计工业建筑的屋顶设计在结构上较平整,且常为立面的主视觉。
因此,在设计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时,可以将屋顶作为平台或露台,在上面设置绿化、休闲、健身等功能,增强屋顶在整个建筑中的人性化特点。
同时,在设计上可以考虑运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材料,使屋顶与立面、周边环境相协调,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二、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柱网结构多样化的布置方式,避免柱子对民用空间造成影响。
另外,还可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等材料,使工业与民用部分的结构形式统一,使整个建筑的外观风格更加和谐。
此外,建筑外壳可采用节能材料和装饰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透气性好的外墙材料等,增强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节能效果。
三、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方面,应注重商业、办公等民用空间的功能性,同时考虑室内的通风、采光等问题,达到更好的人居环境。
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充分根据工程用途进行功能区分,避免造成工业和民用部分功能混乱的现象。
四、参与社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使工业的建筑对社区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建筑周边环境和人文氛围,如商业、服务、公共交通等因素,营造一个整体统一、与周边相协调的社区。
总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是一项新颖的设计方法,其设计办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应用与改进。
希望以上这些建筑混合结构设计办法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是指将工业和民用功能相结合的建筑,通常包括生产、办公、商业和居住等多种功能。
在进行混合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并介绍一些设计办法。
一、功能分区设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中,通常需要将不同功能区域进行明确的分区设计。
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等。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需要具备一定的隔离性,以保证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空间分隔、功能隔离和安全隔离等方法,确保不同功能之间得到合理的隔离和保护。
在功能分区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使用需求和人员流动性。
在工业区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设备运输、原料储存、产成品出货等功能的布局,以保证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而在民用区域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居住和商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功能分区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功能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性,以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
二、结构设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设计中,结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由于工业区域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振动,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满足工业区域的使用需求。
民用区域的结构设计需要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
工业区域的振动和噪音会对民用区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隔音和减振措施。
在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以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和协调性。
三、安全设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中,安全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工业区域通常涉及到化学品、机械设备等危险品和危险过程,因此在安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隔离、防护和逃生等方面。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一直是建筑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率,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一、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设计师在进行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
因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负荷不同,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分析,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2. 功能分区: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功能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布局,保证工业与民用的功能区域能够协调共存,满足各自的使用需求。
3. 环保节能:在设计混合结构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三、实际案例1. 工业厂房与写字楼混合设计:在城市的工业园区内,可以通过将工业厂房与写字楼进行混合设计,将工业生产和办公功能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还可以提高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2. 商业综合体与住宅混合设计: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内,可以将商业综合体与住宅进行混合设计,吸引更多的人群流动,提高建筑的使用率和附加值。
这种设计可以通过商业和住宅功能的有机结合,打造一个更加活力和便利的城市中心区域。
3. 公共设施与文化中心混合设计:在城市公共区域内,可以将公共设施与文化中心进行混合设计,将公共服务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设计可以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打造一个集体验和学习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空间。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已经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可以打造更多样化和便利的城市空间。
在进行混合结构设计时,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功能分区和环保节能等原则,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等方法,打造更加安全、实用和美观的混合结构建筑。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摘要: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实际使用是不同的。
尽管建筑物的概念和技术是不同的,但最近的数据研究表明,二者都具有某些优势和局限性。
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可以有效满足用户的基本建筑要求。
建筑物主要分为工业建筑物和民用建筑物,工业建筑的建造是为了应对工业生产,而民用建筑物主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建筑有关。
工业建筑和民事建筑的用途不同,设计过程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建筑结构是什么,都有各自优势和缺点。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这两个建筑结构的优势,从而改善建筑质量。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办法前言住房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有所提高,住宅行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建筑工程的建设可以分为工业和民用两种类型。
工业和民用建筑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应是科学和合理的,以延长建筑物本身的寿命,以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要求。
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概述在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项目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
在项目和当前建筑转型的方向上,我国建筑业正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一个特定的建筑结构项目,主要基于工业和民用结构的设计。
在施工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主题不同,设计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设计分为以下类别:(1)混合结构的设计基于钢筋混凝土和砌体两个部分。
(2)墙壁结构,该结构设计包括两种类型: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3)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
主要的结构设计元素取决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空间属性进行设计。
2.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具体设计分析第一,设计外伸桁架加强层。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设计中,外伸桁架加强层非常重要,通常在设计中使用分段拼接的方法。
为了减少水平位移的范围,设计人员应将剪力墙的弯曲变形转化为框架柱的轴向变形。
在剪力墙和支腿桁架与侧力墙的连接过程中,二者必须有效连接起来,设计师还布置了一些桁架,以平衡各柱的强度。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方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
尤其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人们对其关注度在逐渐增多,其虽然满足了人们感观上的享受,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其质量问题永远是居民所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设计就非常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也关系到多方面的需求,如是否防碍公共交通,是否适应城市景观等。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结构设计引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实际用途不一样,尽管建筑的概念和技术不同,但最近的数据调查表明它们存在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两种优点的系统结合,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水平,还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基本建筑需求。
按照用途分类,建筑大多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工业建筑主要是为响应工业生产而建造的,而民用建筑主要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物有关。
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使用用途不一样,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如何,都有优缺点。
因此,人们正在通过整合二者的优势来改善建筑物的质量。
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概述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其行业发展中的建筑设计也在不断转变,就目前建筑设计转变的方向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建筑结构设计。
主要结构设计以工业与民用结构设计为主,2种建筑结构设计在其设计过程中,由于针对的设计主体不同,所设计出的建筑结构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总体上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分为以下几种:(1)混合结构设计,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砌体2部分组成;(2)墙体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中主要包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2种;(3)承重体系设计,主要包含建筑水平承重结构以及建筑地基基础和建筑附件结构;(4)建筑空间结构设计,主要结构设计因素是由建筑自身的功能性需求决定的,在现实应用中,应对建筑自身的空间属性以及建筑自身空间建设需求进行结构设计分析。
2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的现实意义为实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可持续性目标,相关建设者通过混合结构设计,来延伸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

爪 灞 丽
建筑・ 规划 ・ 设计
浅析工业 与民用建筑 的混合结构设计
江 雄 华 , 郭 华 ( 、 西省 弋 阳县 城 乡规 划 建 设 局 , 1江 江西 弋 阳 34 0 2 江 西省德 安 县 建 筑设 计 室 , 340 、 江西 德 安 3 00 ’ 3 40 )
度来抵抗侧向力 。 因此 , 随着建 筑层数 的不断增加 , 结构体系也就需要不 的地基基础设计 中, 适合 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 , 结构设计人员应和造价
断的发展。 前我 国民用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 、 目 框架结构 、 框剪 师紧密配合对工程造价 的控制 , 加强对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 , 以最 结构 、 剪力墙结构 、 装配式大板 大模板结构 、 排架结构等 。
摘
桩等 。
l: g 建筑结构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建 筑材料 , 建筑材料 的合理选择 既可以满足使用功能、 提高工程 质量 的要求 , 又达到可以节省 资金 , 降低造
价 的目的。目前采 用较 多的桩基 处理技术 包括预制钢 筋混凝土桩、 石桩 、 碎 粉喷水泥桩 、 高压喷射水泥桩 、 双灰桩、 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 粉喷石灰
关 键 词 : 用建 筑 ; 合 结 构 设 计 ; 基 处理 民 混 地 1 建筑 结 构 设 计
求很高 , 而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其工程需要。 一些底面积小, 净高偏高的建
建筑结构设计要求拟定可供采用的承重和非承重 结构 的形式 , 然后 筑, 特别是建在填海地段的高层建筑, 为满足沉降量和承载力的要求, 往 择优选用。 房屋承重结构包括水平承重结构和竖 向承重结构 。 结构体系 往需要采用桩基。 目前采用较 多的桩 基处理技术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 的选择 , 不仅要从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出发 , 节约投资考虑 , 主要 的是 桩 更 碎石桩、 粉喷水泥桩、 高压喷射水泥桩、 双灰桩、 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与大家共同交流,相互促进。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是关系着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的探讨,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提升建筑质量。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是我们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拟定多种设计方案,以便选出最合适的一种设计方案。
从承重结构来看,可以分成水平承重与竖向承重两种结构。
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不仅应尽可能地满足其使用功能,想方设法减少投资,而且应注重其高度、层数。
建筑物越高,楼层越多,则由地震引起的地震力就越大,或由风力引发的侧向力也就越大。
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着这些因素的影响,为抗击侧向力的影响,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
因此,结构体系应随楼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等。
(一)纯框架结构体系如果在地震区,这种结构体系的楼层一般控制15 层以下。
这种结构具有平面布置起来灵活多样,布置的室内空间一般比较大,房屋结构各处的刚度非常均匀。
框架结构的延性较好,拥有较长的自振周期,地震对其的影响不太敏感,它的抗震性能非常好。
这种结构的侧向位移较大,侧向刚度较小,使非结构的构件容易遭受破坏,因此,这种框架结构的楼层不宜太高。
(二)框支结构体系为了使纯框架抵抗风荷载作用的影响和地震荷载的影响,应采用支撑框架的办法。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应将一定的支撑沿着结构的纵向和横向进行布置。
在这种结构中,布置框架的原则及柱网尺寸的长短,其设计要求基本上同于框架体系,一般沿楼面中心位置向周围布置支撑,将纵向支撑和横向支撑紧密地连接起来,构成筒状支撑形式。
为了获得更大的抗侧力刚度,其框架结构可用竖向支撑代,以使层间位移尽量减少。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将一定的剪力墙布置在框架结构中,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这种体系中的剪力墙是抗侧力的结构,不但像框架结构一样,具有平面布置非常灵活,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的优势,又具有足够的刚度,可用于40—60楼层层数的钢结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11期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都在不断地要求进步,而房屋居住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房屋的居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房屋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设计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要尽可能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总平面设计科学合理,不妨碍公共交通,适应城市景观。
一、混合结构的设置与设计的重要点
(一)建筑物结构的总体布置
1、由工业与民用的混合结构设计的建筑物外形应该要简单、规则,我们可以采用方形、矩形这样具有规则对称美的平面,这样设计出的建筑物大方、得体、美观,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将结构的抗侧力中心和水平合力中心相重合,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工业与民用混合结构的侧向度和承载力应该呈现竖直并且均匀的变化,转换层、加强层、空旷的顶层以及支持层、各种框架层等结构的构件,在框架结构的建筑施工时,均可采用三角定理,这样可以加强建筑的牢固性、稳定性,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要修筑牢固,并且与斜向相连接,这样为下一个环节的实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建筑物的重要设计点
1、在抗震的设计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筒体的承载性和延性。
在建筑时就应该选择韧性较强,承载力较强的,具有延性的材料,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可以将钢类的柱体设置在楼面高梁上,或者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延性,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①选择的钢筋混凝土筒体不受损坏,保证钢筋混凝土筒体角部的完整性,并加强角部的配筋;
②通过增加墙厚控制筒体剪力墙的剪应力水平;
③剪力墙的端部设置型钢柱,四角配以纵向钢筋及箍筋形成暗柱;
④剪力墙应该修建多层钢筋,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暗梁;
⑤采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或带竖缝剪力墙;
⑥筒体剪力墙的开洞位置应尽量对称均匀;
⑦剪力墙洞口处的连梁采用交叉配筋方式或在连梁中设置水平缝。
2、设置加强层。
使用向外延伸的加强层可以将筒体剪力墙的一部分弯曲变形,向外延伸,减小水平方向受力 ,这样可以防止错位,所以向外延伸的支架与筒体剪力墙相连接,并起到抗侧的作用,同时应保证墙体周边的受力均匀,以免遭到裂缝的破坏。
3、钢筋框架防地震剪力调整。
房屋抗震的构造应该注意: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的相应规定。
二、混合结构的运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它在设计抗震建筑时,设置在剪力墙两个主轴的方向。
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平面设计需要遵循简单大方、规则对称的原则,尽量减少凹凸不平的地方和缺失部位;避免在拐角凹角和端部处建筑楼梯、电梯;避免楼梯、电梯间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杨高明
(百色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在建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关系着工业、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实施,其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的探讨,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提升建筑质量。
这篇文章介绍了混合结构的安排布置与设计的各个细节,重点说明了混合结构的具体运用——框架-剪力墙,以及混合结构的具体实施——工业与民用楼面结构。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11-0050-02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 50 –
偏向,以免发生偏转的影响。
沿竖直方向的建筑避免向外突出,向内也不能过多,所以必须遵循均匀合适的要求。
同时避免发生弯曲以及过薄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设计要求。
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抗震能力。
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要从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过早退化。
构造设计时应防止脆性破坏,保证构件有足够的延性。
质量是保证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也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我们应该主要抓工程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严格管理,杜绝重新施工的现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二)框架-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较大但是厚度较小,在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个平面,它承担着向下的压力,还有左右的张力,在各种力混合的情况下起着作用。
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需要满足刚度的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延性、不会裂缝、不会倒塌的功效,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框架剪力墙结构,简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它们吸取了各自的优点,不但增大了墙面的使用空间,而且增大了抗震性能,这种结构已经被用在各种房屋的建筑中。
虽然增大了墙面的使用空间,但框架的优点使墙的抗侧能力减小,这样不利于抗震。
三、混合结构的实施——工业与民用居住楼面的构成
(一)多层高楼的建筑楼板必须保证适当的刚度、强度、和很好的楼层稳定性,并且尽可能的利用设计方案减小楼板的重力,还得提高施工的速度,顺利完成建筑工作。
高层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建筑:压力比较大的高层建筑,楼的下面凹凸不平,在居民居住的建筑中需要做吊顶,并且成本比较高;整体的高层建筑,整体的性能较好,但是需要用模板来支撑,施工的速度较慢,影响工作的进程;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高层建筑,整体的效果较好,而且节省材料与费用。
在这种形式的建筑中,为了降低楼层的高度,增大人们的居住空间,我们更应该实施这样高层建筑楼房的方案。
要选择合适的钢筋,一般造成钢筋裂缝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温差过大造成,荷载过大造成,从而使钢筋不能使用。
在选择混凝土时,也应注意裂缝问题,将裂缝问题大大减少,地震是造成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选择好的材料,增大抗震率。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执行。
由多层框架建造的房屋偏向的刚度很弱,由于楼层逐渐地增加,为了防止地震破坏楼层建筑,并且减小层间的错位,建筑师经常利用垂直的效果维护墙体,还可以较灵活的利用各种材料,方便建筑的实施。
建议多使用偏向的维持,因为它良好的延性功能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地震发生的危害。
剪力墙按照它本身材料的不同,构造的不同,分为了很多不同功能,不同质地的剪力墙,这样使建筑设计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钢筋与混凝土混合的剪力墙,它的刚度较大,在地震时受力较为集中,从而造成墙体的倾斜,墙面裂缝从而使建筑遭到破坏,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带缝剪力墙;
(二)使用钢板构造成的剪力墙,与钢框架相组合,互相利用各自的长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的剪力墙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当地的防御地震措施、场地的不同,结构材料的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同,选用经济合理的建筑体系,在满足广大居民的要求,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的简单大方,规则对称,将建筑的每个细节,不论长、宽、厚,各种比例都要严格处理,这样才能成功完工。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设计非常适应建筑业的发展,由这样的混合结构建筑的楼层,抗震能力很强,可以增长人们的居住时间,完全适应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建筑楼层时,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尽量降低成本,严格针对每一个细节,遵循各种原理,顺利完成每个环节。
以上就表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布置与每个细节的重要点,并且介绍了一种很实用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这种混合结构奠定了基础,还介绍了框架剪力墙的优点,最后表述了工业与民用居住楼面的构成。
参考文献:
[1] 张万祯.浅谈如何加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控
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4).
[2] 李大望,霍达,金焰,李海领. 基于动力可靠性分析的
滑移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04).
[3] 瞿伟廉,李卓球,姜德生,官建国,袁润章.智能材料结
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03).
[4] 刘文光,周福霖,庄学真,冯德民,三山刚史,加藤泰
正.铅芯夹层橡胶隔震垫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01).
[5] 张雪亮,黄永林,杨伟林,章熙海,王优龙,田剑影,
陈绪忠,张树国. 重要工业设备隔震与减震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1998(01).
杨高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