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引言公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雨水流出路面,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干燥,预防积水和泥淖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从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原理、排水设计要求和常见的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原理1. 雨水径流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雨水迅速排除路面,以免对路面造成破坏。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对雨水径流进行计算,确定设计排水量。

雨水径流主要受到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的影响。

通过统计降雨历时和频率资料,可以得到不同年限的设计降雨强度。

然后根据设计降雨强度和设计的径流系数,计算出设计排水量。

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指雨水渗入路基后的排水问题。

路基排水的主要工作是确保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路基软弱和沉降。

为了实现路基排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路基的纵向和横向坡度应合理设计,以便雨水能够自然排出路基。

(2) 路基横截面的开挖和填方应满足排水的需要,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路基表层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和过水管等。

三、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求1. 设计排水量设计排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从路面排出的体积。

设计排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设计降雨强度和径流系数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排水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保排水设施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2. 排水坡度排水坡度是指排水设施的纵向和横向坡度。

排水设施的坡度应合理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路面。

纵向坡度通常沿着道路走向进行设计,以便雨水沿着路面流动。

横向坡度通常沿着路面横截面进行设计,以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指用于排水的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过水管、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等。

排水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排水要求,并与路面结构相匹配。

排水沟通常设置在路基和路面之间,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公路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公路路基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严重和突出的就是公路路基路面排水问题,本文主要从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发展现状开始分析,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存在的边沟设计问题、地下水排放及设计问题、路基面设计问题、隔水带设计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标签: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公路排水设计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使用时间长短有着直接的影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业灌溉用水对公路路基及路面的影响,这被称为第一类排水;二是考虑到如何减少将路面水快速有效的排出路基之外,尽可能的减小雨水或是其它水对公路路面的影响,减少水的下渗量,减少其对路基、路面的损害,这种排水方式被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的设计主要采用提升公路路基的高度、或是在公路路基底层设置隔水层的办法,进行排水设计,在施工期间一般都要挖掘临时性边沟,排水施工期间公路路面的水和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入一些外加剂,诸如石灰等,根据工程实际,设置稳定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通过公路路基的边坡设置、横坡设置、沟槽或是应急排水道,将路表水排出路基以外;第二,就是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或是盲沟、透水管道和其它的吸水设置,将下渗的水快速的排出路基之外;第三,可以在公路路边设置泄水孔,将水排出,最后,在公路路基的设计中,可以使用沥青进行表面密封处理,或是采用土路肩纵横、碎石盲道、软管吸水等方式进行设计施工,将路面水或是下渗水排出。

2 公路路基边沟排水设计分析2.1 边沟设计问题分析在当前公路排水设计中,边沟是经常采用的排水设计方法,在公路排水设计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但往往得不到施工设计人员的重视,忽略了一些边沟排水设计的重要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摘要: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加强重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在一些已建成的公路上经常出现因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而出现的路基浸水或边坡冲蚀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

文章主要对公路排水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供大家在今后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边沟;中分带引言公路工程目前得到快速发展,为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路基路面排水,采用合理可行的排水措施,保证排水效果,防止路基路面受到水的影响和破坏。

1公路路基排水设计1.1地面排水公路的路基路面一般通过边沟实现排水,通常设置梯形边沟,规格为0.6m×0.6m,其边坡按1:1控制,采用7.5号浆砌片石进行铺砌,在边沟中,纵坡通常在0.3%以上,长度不超过300m,边沟中的水必须引排至路基以外,进入周围自然水系或取土坑,但不可排入到鱼塘当中。

如果边沟和涵洞或通道有交叉现象,则需要将边沟中的水排至涵洞,也可在通道和灌溉涵等位置使边沟中的水由两侧排除,也可布置倒虹吸涵。

对于挖方地段,要布置梯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4m×0.4m,同时在边坡顶部的外侧布置矩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6m×0.6m,同于排除边坡表面的积水。

对于截水沟,都采用厚度为25cm的浆砌片石进行铺砌。

1.2地下排水区域地下水会带来严重危害,使路基发生坍塌与软化,对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象在平原区十分显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地下排水方面的设计。

1.2.1软基处理段很多公路工程都分布大面积软土层,其地下水的实际含量相对较大,为确保软土段路基保持稳定,必须做好地下水的排水。

因此,需采用以下处理措施:布置塑料排水板,设置砂垫层,采用超载预压方法等。

通过实践可知,以上措施均能排除段落内的地下水。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摘要:根据对沥青公路排水病害以及机理的分析,文章归纳出重要的损坏形式和病害形式,以及浅谈了其损坏的机理,对排水系统以及新型的防排水的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排水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新型的材料由于其特点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路基;公路路面;排水设计;应用一、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水与公路的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密切相关,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的优良与否是直接决定路面水损害的因素。

影响路基路面的水,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其中,地面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以及水库水。

大气降水是对公路影响最大的水源。

地面水对路面结构也会产生冲刷以及渗透,导致路基整体失稳,导致水毁。

由于路基土体中由水,这样会使土体过湿,导致强度下降。

沥青路面排水的目的在于迅速排除降落在路面范围之内的积水,其过程有两个关键点,即有效汇集雨水,然后通过排水设施能够迅速的排除到路面范围之外,确保路面结构能够处于在干燥状态,除此之外,也能保证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能够降低到一定的范围内,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路基的强度,还可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这样可以减少地表水对道路结构的危害,减少对于行车安全的威胁。

二、沥青路面主要的水损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房展,沥青公路建设进入高潮时期,路网也在逐渐加密。

排水设计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之前的排水设计作为非主体工程,通常都被忽略,从而造成设计施工上的缺陷,为此公路水损坏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工程的施工阶段,甚至成为公路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沥青路面的调查,沥青路面主要的水损害主要有如下几点:因为排水不畅通而引起的路面积水,路面发生坑槽,路基的沉降,边坡发生水毁;因为边沟设计不合理造成路基强度下降,通道积水影响通行,路缘带排水不良引发局部的破坏;边坡排水设施由于设计不当或者施工不当从而引起冲刷和失稳的现象。

这些病害的出现,不仅影响公路的景观,而且还会危害到行车安全,造成路面的早期破坏,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大增大,甚至会引发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手段,使路基路面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降水,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路面的损坏和变形,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需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确定所需排水能力,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的纵、横坡等因素,以便将降水自然地导向雨水坑、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在纵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坡度和道路几何形状,确定合理的纵向排水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到疏水沟或排水渠中。

在横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横坡和路堤高度,设计合适的横向排水系统,将降水迅速排除。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设排水井、雨水篦子等,以避免水分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时还需考虑道路使用的频率和车辆种类。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状况,设计不同的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快,需设计较大的排水能力,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避免积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等,以增强路面的排水性能。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避免施工不规范导致的排水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纵横坡、地下水位、道路使用频率和车辆种类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设计原则与目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使雨水迅速排除路面,减少水文冲刷对路基路面的破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减少路面下的地下水位和软基的液化,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路面,避免积水,减少水文冲刷。

2. 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高低起伏,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减少投资成本。

3. 考虑保护环境:避免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4. 综合考虑经济性: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排水系统的经济性。

二、设计要点1. 路面横坡设计路面横坡是指路面在横向上的坡度,通过合理设置路面横坡可以使路面上的雨水迅速排离路面。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4%的横坡设计。

路面纵坡是指路面在纵向上的坡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和高差,合理设置路面的纵坡可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减少积水和水文冲刷的发生。

3.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是用于收集和排除路面雨水的设施,根据路面的情况和地形特点,排水沟可以分为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

在设计排水沟时,应考虑沟槽的宽度、深度、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以保证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效果。

5. 排水设施设置在排水系统中,还需要设置一些排水设施,如护坡排水管、井口、溢流口等。

这些排水设施的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排水系统的整体畅通和排水效果。

6. 轴流式排水系统设计在某些路段,可以采用轴流式排水系统来排除路面雨水。

轴流式排水系统利用轴流原理,通过对路面进行微观波纹处理,使雨水能迅速流向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有效排除路面雨水。

7. 涵洞和涵洞排水设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涵洞和涵洞排水系统。

涵洞是用于排除路面下的积水或地下水的设施,设计时需要考虑洞身和洞面的尺寸、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涵洞排水系统,确保涵洞周围的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是指为了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和维护道路的稳定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排除和导引降雨水以及路面积水,从而减少水害对公路的影响。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工作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一、排水原则公路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道路排水安全、快捷、经济和持久。

具体而言,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水流量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估算并处理降雨和融雪时刻的水流量,以及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

2.规整流态原则:公路道路设计需要使得水流在排水设施内保持规则流态,避免因水流剧烈变化而造成水流堆积和冲刷。

3.排水深度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确定排水设施的深度,以确保排水设施能够完全排除降雨和融雪水。

4.泄洪原则:对于经常发生洪水的地区,公路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泄洪渠道和水沟的规划,以便排除大量的洪水水量。

5.合理投资原则:公路排水设计需要经济合理,既要满足排水要求,又要控制设计的投资成本。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是指对公路路基进行排水工程设计,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1.剖面设计:公路排水设计需要根据道路的地势和存在的水体情况,合理确定剖面的高程和坡度。

3.路基排水层:公路排水设计需要合理设置路基排水层,以便排除路基内部积水。

2.雨水收集设施:公路排水设计需要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排水沟、雨水篦子等,以便将路面上的降雨水快速导入到排水设施中。

4.雨水篦子:公路排水设计还需要设置雨水篦子,以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系统,保持排水设施的畅通。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是保证公路通行和保持道路稳定的关键环节。

只有合理设计和设置排水设施,才能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公路设计过程中,排水设计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安排。

某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结构设计图

某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结构设计图
20示 意F-FG-G示 意6036401201003060308014060601808035示 意H-H4:1362060114.6A - A示 意3060示 意E-E1206030D-D示 意30注:1、本图尺寸除排水管直径以毫米计外,余均以厘米为单位。5、槽身宜砌成粗糙面,并嵌入10×10cm坚硬小石块,用于消力和减小流速。4、槽身过长时应隔10米分段砌筑,断开处设置伸缩缝,缝内用防水材料填筑。2、本图为连接矩形暗埋边沟A式急流槽设计图,适用于边沟出口坡度陡于1:2.0处。3、进水部分端墙及槽底砌筑时应与HDPE管安放同步进行。进口包透水土工布暗沟浅碟植草沟耕植土端墙BB - B示 意C - C示 意端墙接暗埋矩形边沟C端墙耕植土浅碟植草沟暗沟%%c100软塑透水管GHF5050100200403040100FHG30EE201020101550101515151:m槽身501020102010示 意 图急流槽底粗糙面DCB端墙接浅碟植草沟接暗埋矩形边沟%%C100HDPE管进口包透水土工布D碎石垫层RA消力及出水部分30172603030槽 身 部 分3060示 意平 面边沟部分进水部分A304.21:2.0630.1100.01:0.75170.0175.61:1.0493.7372.41:1.751:1.5194.9248.2275.9R部分尺寸表(cm)槽身坡度L0.720.720.720.720.720.720.720.720.722.800.62.430.155.912.601:2.05.40(立方米)进 水 部 分5.124.844.304.05M7.5浆砌片石沟 底坡 度1:1.751:1.51:1.01:0.75(米)1.501.702.202.40%%c100HDPE管防滑平台平方米/处沥青麻筋伸缩缝立方米/米沟 身立方米/个槽 身 部 分M7.5浆砌片石5.855.795.690.170.200.300.400.725.66(平方米)M10砂浆抹面1.772.262.091.62M10砂浆抹面(平方米/米)0.60.60.60.62.402.492.652.72(立方米)消 力 及M7.5浆砌片石出 水 部 分M10砂浆抹面(平方米)工 程 数 量 表12030120>H1>60D式急流槽设置示意截水沟路堑开挖坡口线D式急流槽坡脚线Ⅲ边沟挖方边沟Ⅱ-Ⅱ断面Ⅱ-Ⅱ断面消力坎30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1.04因地形使边坡截水沟的水不得不流向路堑边沟时设置。也可2、本图为D式急流槽设计图,适用于在沿线排水系统布置图中注:与本图一致。0.46(0.92)4、施工时,应使急流槽台面保持粗糙以使水流减缓流速。3、槽身如遇有边坡平台时,平台处应与平台截水沟连通,其它1.12D式急流槽断面图截水沟ⅠD式急流槽立面图5050ⅡⅠⅡⅢ50路基边沟Ⅰ-Ⅰ断面边沟底线D式急流槽平面图M7.5浆砌片石M10砂浆抹面项 目单位0.630.60进水口段m /m3名 称截水沟100100工程数量表0.51(1.02)0.42(0.84)3m /m3出水口段m /处边 沟槽身部分0.870.60挖 基1 : n(与路堑边坡一致)路基开挖线原地面线M7.5浆砌片石31:1.001:1.75坡 率一个防滑平台数量表0.1370.241(m )0.2751:2.00M7.5浆砌片石挖基土方(m )30.2750.2410.1375、边沟仅为示意,详见边沟设计图。6、括号内外数值分别为与矩形暗埋边沟、盖板明边沟相接数值。用于边坡侧面连通平台截水沟将水引入排水沟中。填挖交界盲沟出口软塑透水管沟侧盲沟中碎石(平方米)M10砂浆抹面GHF3、进水部分端墙及槽底砌筑时应与HDPE管安放同步进行。2、本图为连接盖板明边沟A式急流槽设计图,适用于边沟出口坡度陡பைடு நூலகம்1:2.0处。示 意C - C AL槽身坡度部分尺寸表(cm)R^100HDPE管示 意B - B 消力及出水部分30F50HG5010020040304010030170.5155.7127.31721:1.51:1.75233.7309.11:1.0108.04、槽身过长时应隔10米分段砌筑,断开处设置伸缩缝,缝内用防水材料填筑。5、槽身宜砌成粗糙面,并嵌入10×10cm坚硬小石块,用于消力和减小流速。1、本图尺寸除排水管直径以毫米计外,余均以厘米为单位。注:出 水 部 分M7.5浆砌片石消 力 及(立方米)2.722.652.492.406030114.01:0.7558.0碎石盲沟BB沟侧盲沟中软塑透水管端墙端墙接盖板明边沟0.60.60.60.6(平方米)M10砂浆抹面1.581.841.931.66M10砂浆抹面(平方米)DD%%C100HDPE管接盖板明边沟边沟部分进口包透水土工布EC示 意D-DE-E示 意201010201020102010155010151515C示 意A - A槽 身 部 分E1:m示 意 图槽身示 意平 面A进水部分R50急流槽底粗糙面5.660.720.400.300.200.175.695.795.85M7.5浆砌片石槽 身 部 分立方米/个沟 身立方米/米伸缩缝沥青麻筋平方米/处防滑平台(立方米)碎石HDPE管%%c1002.202.001.601.40(米)1:0.751:1.01:1.51:1.75坡 度沟 底0.09M7.5浆砌片石1.812.002.352.51进 水 部 分(立方米)工 程 数 量 表2.661:2.02.405.910.152.020.62.80392.91:2.0185.60.720.720.720.720.720.720.720.720.72肓沟0.090.090.090.09示 意G-GF-F示 意6020364:1H-H示 意3620H9272H100.81:2.0223.528.01:0.7574.059.71:1.0177.4134.61:1.751:1.579.089.695.2R槽身坡度LCⅢ防滑平台ⅠⅢ构造图式流槽急Ⅳ消力坎ⅤM7.5浆砌片石防滑平台防滑平台防滑坎ⅣⅤ 准参照 GB/T 16800--1997《排水用芯层发 5、横向排水管为外径31.5cm的PVC-U管,质量标 3、急流槽底面应做成粗糙面;表面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 4、急流槽槽身每2m(水平投影长)设防滑平台一处。 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国家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大规模建设。

对于公路设计而言,公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系统非常重要,它关系一个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

对此,本文结合本专业知识,详细探讨公路基路面及排水的原则,并为以后实务设计提供一条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设计;排水系统;可行方案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中期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路基设计
路基横断面由路面宽度、路拱横坡度、路肩、路基宽度、路基边沟、截水沟、取土坑、弃土坑、公路用地等组成。

路拱横坡度取2%,土路肩为3%,路基边坡为1:1.5,在设计边沟的深度为
0.6 m,宽度为0.6m,外侧边坡坡度均为1:1.5。

1.1边坡的确定
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性十分重要,确定路基边坡坡度是路基设计的重要任务。

其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可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采用。

路堤边坡:一般路堤的边坡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按规定坡度选用,路堤边坡坡度超
高时,单独设计,陡坡上路基填方可采用砌石。

路堑边坡:土质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和生成时代等因素选定。

岩石路堑边坡,一般根据地质构造与岩石特性对照相似工程的成功经验选顶边坡坡率。

1.2 路基高度的确定
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路基稳定性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

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

路基横断面设计是在横断面测量所得的数据点绘到横断面上,按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高度和平曲线上的超高,加宽值逐桩绘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并计算的填挖中桩高度,填方面积和挖方面积分别标注于横断面图上。

1.3加宽超高设计
加宽:当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为了保证车的安全,曲线段上的正常宽度应做适当的加宽,半径大于250时不加宽。

超高: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时,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500m时为让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能够获得一个指向曲线圆心的横向分力,以克服离心力对行车的影响应设置超高。

超高值的计算:路基设计调和一般是指路肩边缘的高程,在超高设置段路基及中线的填、挖高度内改变,因此在该段应对超高值进行计算。

2.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般规定:(1)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排水系统。

(2)路基排水设计应与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相配合,防止冲毁农田或危害农田水利设施,当路基占用灌溉沟渠时,应予恢复,并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3)公路穿过村镇居民区时,排水设计应与现有供、排水设施及建设规划相协调。

(4)排水困难地段可通过提高路基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地质情况。

本段处在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排水基本顺畅,但也出现挖方及矮路堤,在大部分地区及挖方路段需设置边沟,并且两侧100米左右的路段由于是填方向挖方过渡,填土高度较小,属于矮路堤都必须设置边沟。

当排水量大时应进行流量计算,在小半径曲线设置超高的地段,边沟宜加深。

边沟纵坡应与路线纵坡一致,但本路线全线地面起伏很大,且横断面高差很大,在许多路段无法满足此项要求。

在路基两侧设置边沟,一般情况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m的路堤应设置边沟,边沟最大纵坡为3%,最小纵坡为0.3%。

在一些地线横向排水好的路堤也可不设边沟。

全线横向排水基本良好,路基受地下水影响小,不需全线设置边沟,路线左侧高,右侧低,右侧需设边沟的地段少一些。

纵向排水全部按设置3m护坡道的情况选择,挖方路段选路基边坡坡脚以外2米。

边沟出口必须设在横向排水良好或涵洞的地段使边沟汇集来的水能顺畅的排向路基范围以外,以保持路基处在干燥或中湿状态。

3.路面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路面是道路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

路面要求有强度和刚度,稳定度,表面平整度,和抗滑性,本段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原则。

根据交通量,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的原则设计。

路面结构的确定及材料的选择,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量,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

路面类型选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面层(普通水泥混凝土)厚度为23cm;基层(5%水泥稳定砂砾)厚度为18cm;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厚度为18 cm;垫层(天然砂砾)路基为中湿类型要加铺砂垫层厚度为15cm。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表面平整,在荷载重复作用后的累计变形不大。

施工要求,对材料的要求: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cm;细集料应清洁,细度模数在2.5以上。

施工准备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的检查与整修、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均应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养生的要求:潮湿养生,每天均匀撒水数次,至少延续14天。

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
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

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1)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2)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3)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4)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参考文献:
[1] jtgb01-2009交通部[s].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10
[2] jtg d20-2009交通部[s].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0
[3] jtg d40-2010交通部[s].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10
[4] jtg d50-2006交通部[s].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12
[5] jgj 55-2000建设部[s].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北京:
建筑工业版社2002.09
王斌(1990—),男,汉族,内蒙古扎兰屯市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城建学部09级土木工程专业道桥2班学生,研究方向:道桥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